流星發(fā)出聲音之謎
令人意外的流星之聲
流星墜地發(fā)出聲音
流星竟然會發(fā)聲,似乎聞所未聞。然而這卻是事實!伊西利庫爾是一座小城,位于俄羅斯遼闊的西伯利亞平原上。那是許多年前一個寒冷的冬夜,城里的大街小巷堆滿了積雪。這片雪原的上空是繁星閃爍的天宇,四周一片寂靜。
突然,從天宇的某個地方,傳來了一聲尖銳刺耳的裂帛聲。人們翹首遠眺,只見一顆璀璨的流星,散射著金黃色光芒,像箭一般地掠過長空。
流星留下了一條長而發(fā)亮的軌跡。與此同時,那種裂帛似的聲音也隨之消失了,小城的雪夜又重歸寂靜。
人們對于流星是不會陌生的,然而有一點卻使人感到困惑不解:伊西利庫爾人是先聽到了奇怪的聲音,然后才看到流星的,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眾所周知,流星以飛快的速度進入大氣層后,和空氣發(fā)生劇烈摩擦,很快便燒成一團火球。絕大多數(shù)流星在60至1 30千米處的高空就已燃燒殆盡,只有極少數(shù)到20至40千米的高空處才燒完。而聲音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40米,因此從那么高的地方傳送到我們耳邊的時間至少需要1分鐘,更準確地說要在3分鐘至4分鐘之后。
可問題是,當流星飛過天空的同時,人們聽到了它所發(fā)出的刺耳聲響。它就好像在看見閃電的同時就聽到雷聲,表明這個雷就落在你的身旁。
難道這顆流星竟是在離你的頭頂不過幾十米的空中飛過去的嗎?這顯然是不可能!
關(guān)于流星聲音的記載
盡管許多人認為同時看到和聽到流星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們積累下來的這類材料卻是越來越多,許多史冊中也有類似記載。為了研究這一奇特現(xiàn)象,俄羅斯著名科學(xué)家德拉韋爾特教授收集了大量伴有反常聲音的流星資料并給這種奇怪的流星起了一個確切的名字:電聲流星。
在德拉韋爾特教授所整理的電聲流星記錄表中,有這樣幾段有趣的記載:
1706年12月1日,托波爾斯克城的一位居民在流星飛過時,聽到了一陣刺耳的沙沙聲。
1973年8月10日,鄂木斯克省的格盧沙科夫看到漆黑的夜空中突然閃出一道白色電光,照得四周亮如白晝。在流星飛行的15秒至18秒鐘間,一直可以聽到嘈雜的響聲,好像一只巨大的鷲鷹從高空中猛撲下來一樣。
1 938年8月6日,飛行員卡謝耶夫在鄂木斯克上空看到一顆明亮的橙黃色流星,“它飛到半途中時,傳來了刺耳的‘吱吱嘎嘎’的響聲,好像一根缺油的車軸在干轉(zhuǎn)”。
有趣的是,著名的通古斯隕星和錫霍特阿林隕星隕落時,許多目擊者都聽到了類似群鳥飛行的嘈雜聲音和蜂群扇翅的“嗡嗡”聲。這些不尋常的聲音在被人們聽到之前都走過了50千米至200千米的一段距離,最多的可達到420千米,“正常的”聲音大約要經(jīng)過21分鐘才能傳送到,實際上,等不到它們到達我們的耳邊,就會在路途中衰減乃至消失了。
可奇怪的是,在許多情形下,電聲流星的“信號”甚至還要早于流星本身而率先出現(xiàn)。目擊者們往往都是聽到聲音之后,循聲望去,才看見空中出現(xiàn)了流星。
流星發(fā)出聲音之謎
目擊者們對流星之聲的描述也是形形色色,甚至是千奇百怪的—嗡嗡聲、沙沙聲、啾啾聲、轆轆聲、嗤嗤聲、淙淙聲、沸水聲、子彈炮彈火箭飛過時的嘯聲、驚鳥飛起的“撲棱”聲、群鳥飛起的拍翅聲、電焊時的噗噗聲、火藥燃燒時的哧哧聲、噼噼啪啪的響聲、氣流的沖擊聲、鋼板淬火和枯枝折斷時的聲響……
最叫人感到難以理解的是:有些人能夠聽到流星的聲音,而另外一些人則什么都沒聽到。例如1934年2月1日一顆流星飛臨德國時,25個目擊者中有10個在流星出現(xiàn)的同時聽到了啾啾聲,其余的人則稱流星是無聲的。
還有一則報道說,1950年10月4日,在美國密蘇里州出現(xiàn)流星時,只有孩子們才聽到了流星飛過時發(fā)出的嘯叫聲。簡直令人不可思議!盡管科學(xué)家們都承認電聲流星現(xiàn)象是客觀存在的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其秘密至今沒有解開。
有些專家認為,所有這一切的謎底就在于流星飛行時所發(fā)出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以光速傳播,有些人的耳朵能通過以某種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的方式把這種電磁振蕩轉(zhuǎn)換成聲音,轉(zhuǎn)換的方式因人而異,各人聽到的聲音自然也不相同??墒菍α硗庠S多人來說,就完全沒有這種“耳?!绷恕?/p>
科學(xué)家曾做過一個試驗,使用大功率高頻發(fā)射機從300米外向受試者發(fā)射高頻電波,結(jié)果他們都聽到了嗡嗡聲、彈指聲和敲打聲。
但受試者強調(diào)說,這些聲音仿佛是從“頭里面”發(fā)出來的,然而電聲流星的聲音卻是有著明確的“外來性”,差不多正常的耳朵都能夠感受到。這表明電磁波假說也有難以自圓其說之處,可見要揭示此奧秘的成因并非易事。流星之聲的形成機制究竟如何,至今仍是一個謎。
在線小知識
流星發(fā)光:流星通常是宇宙空間闖入地球大氣層的宇宙沙粒,它在空氣中高速運動以致能夠打掉空氣原子中的電子,從而在其周圍形成一個等離子區(qū)。等離子區(qū)是由裸露的原子和自由電子組成的。在大約一秒鐘量級的時間內(nèi),自由電子再次與原子結(jié)合并釋放能量,這能量正是迫使它離開初始位置時所需的能量,在結(jié)合過程中放出的能量是流星尾巴發(fā)光的能量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