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匯源景區(qū)(級)
上海徐家匯源景區(qū)(4A級)
■ 導(dǎo)游指南
徐家匯源游客中心→徐家匯觀象臺→徐家匯天主堂→徐家匯藏書樓→徐匯公學舊址→徐光啟墓→徐光啟紀念館→土山灣博物館→上海電影博物館→圣母院舊址→百代公司舊址(徐家匯公園)→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董浩云航運博物館→錢學森圖書館
徐家匯原為蒲匯塘、肇嘉浜和李漎涇三水匯合處。明朝科學家徐光啟曾在此建農(nóng)莊別業(yè),從事農(nóng)業(yè)實驗和著書立說。嗣后,徐氏家族匯居于此,清康熙年間得名徐家匯。1847年,天主教江南教區(qū)在本地建耶穌會會院,繼承徐光啟、利瑪竇(Matteo Ricci)開創(chuàng)的“西學東漸”、“中學西傳”事業(yè)。此后,一系列科學、技術(shù)、文化、教育、出版、慈善和宗教機構(gòu)次第興建。20世紀初,徐家匯已具規(guī)模,成為文化重鎮(zhèn)。
徐家匯源具有典型的上海海派文化特征,是一個開放式旅游景區(qū),主要游覽點有:徐光啟紀念館、徐光啟墓、天主堂、藏書樓、徐匯公學舊址、觀象臺、圣母院舊址、土山灣博物館、百代公司舊址、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董浩云航運博物館、錢學森圖書館、上海電影博物館等。
徐家匯觀象臺
徐家匯觀象臺由天主教耶穌會士于清同治十一年七月(1872年)成立,后又興建平房數(shù)間,用于氣象觀測。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西側(cè)建成一幢新的觀象臺。大樓為三層羅馬式建筑,清水磚墻、紅磚窗框,圓拱形窗戶,寶瓶狀欄桿。中央建有磚木結(jié)構(gòu)的測風塔,頂高40米,裝有貝克萊(Beckley) 風向風速儀。徐家匯觀象臺被國際天文協(xié)會確定為標準時計處,曾于1926年、1933年2次參加國際經(jīng)度聯(lián)測,連同巴黎、舊金山成為世界三大測量基準點。
■ 徐家匯天主教堂
徐家匯天主堂
徐家匯天主堂現(xiàn)在是天主教上海教區(qū)主教座堂,奉圣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為主保,故又稱“圣依納爵堂”,屬于哥特式的雙塔建筑。教堂主樓為石柱型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平面呈十字型。兩座鐘樓南北對峙,鐘樓高達57米,其中塔尖高31米,兩個十字架,直插云霄,為上海西部地標建筑。堂內(nèi)有64根用金山石精刻疊成的楹柱,每根又有10根小圓柱組合而成。大堂內(nèi)可容納3 000人同時參與宗教活動,曾為遠東第一大教堂。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徐家匯藏書樓
徐家匯藏書樓
徐家匯藏書樓由天主教耶穌會士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創(chuàng)辦?,F(xiàn)今收藏以1949年以前出版的外文圖書、報刊為主,近年又購入羅氏藏書,堪為西文漢學古籍收藏重鎮(zhèn)。藏書樓建筑風格為中西合璧:一樓原為中文書庫,仿寧波天一閣藏書樓建造,藏書按照經(jīng)、史、子、集、叢分列五部,原藏中文古籍有12萬余冊;二樓西文書庫,依照梵蒂岡教廷藏書樓內(nèi)部格式布局,書架落地到頂,中部設(shè)有腰廊,供上下取書。
徐匯公學舊址
徐匯公學由天主教傳教士南格祿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創(chuàng)辦,早期稱圣依納爵公學,又因地處徐家匯,故亦謂徐家匯公學,簡稱徐匯公學,是天主教在中國創(chuàng)辦最早的教會學校之一。1953年改為公立學校,更名為上海市徐匯中學。崇思樓建筑外立面為磚石結(jié)構(gòu),內(nèi)部以木結(jié)構(gòu)為主,共四層,屬法國文藝復(fù)興建筑風格。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
徐光啟墓
徐光啟墓共有10個墓穴,分葬徐光啟和夫人吳氏,以及四對孫子孫媳。原墓為明制,前有神道,設(shè)石碑、石人、石馬、石虎、石羊、華表、牌坊等。1903年,天主教上海教區(qū)在墓道前豎大理石十字架一座,正面刻拉丁碑文,余三面刻馬相伯撰“徐文定公墓前十字記”。東側(cè)是碑廊,有徐光啟的畫像、手跡和傳記石刻12塊。1988年,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光啟紀念館
館舍為明弘治年間建筑“南春華堂”,2003年從原址梅隴東鄉(xiāng)遷移至此。原徐光啟墓前的雕像,亦移至館內(nèi),改作徐光啟紀念館。紀念館展覽有徐光啟生平、《農(nóng)政全書》與《幾何原本》、《崇禎歷書》與《徐氏庖言》、徐光啟與上海四項陳列,收藏有土山灣畫館1913年所作的徐光啟、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等人物水彩畫。利瑪竇所作《坤輿萬國全圖》,為國內(nèi)僅見的南京博物館原版珍藏復(fù)制品,是最早傳入中國的世界地圖。
土山灣博物館
土山灣孤兒院舊址建于清同治年間,是原土山灣孤兒院僅存的建筑。建筑為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該院注重工藝美術(shù)培訓(xùn),故亦稱孤兒工藝院。徐匯區(qū)在原土山灣孤兒院舊址建成土山灣博物館,并于2010年6月12日對外開放。全館展廳面積900多平方米,展出展品近四百件,歷史照片兩百余張,分牌樓廳、徐家匯廳、土山灣廳、傳承影響廳四大單元,以實物、照片、模型和歷史文獻為主要展出內(nèi)容,配以多媒體等輔助手段,展示其對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貢獻。
■ 百代公司舊址
上海電影博物館
位于上海電影集團大樓1至4樓,總體面積達1.5萬平方米,是一座融展示與活動、參觀與體驗為一體,涵蓋文物收藏、學術(shù)研究、社會教育、陳列展示等功能的行業(yè)博物館。博物館分為四大主題展區(qū),五號攝影棚及一座藝術(shù)影廳, 呈現(xiàn)了百年上海電影的魅力,生動演繹了電影人、電影事和電影背后的故事,是滿足大眾電影文化需求的藝術(shù)圣殿,也是上海電影乃至中國電影最為重要的展示窗口之一,更將成為上海城市文化的新地標。
圣母院舊址
圣母院由耶穌會傳教士薛孔昭發(fā)起,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青浦橫塘開始建立。同治三年(1864年)遷至徐家匯附近王家堂。同治七年(1868年),拯亡會、獻堂會等陸續(xù)在徐家匯耶穌會住院附近建立修院,總名徐家匯圣母院。現(xiàn)大樓建于1926年,為原徐家匯圣母院僅存的主體部分,建筑為歐式建筑風格,五層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F(xiàn)為上海老站餐館租賃使用,收藏二列火車車廂,一輛由德國漢諾威車輛廠于1899年制造;另一輛由俄國葉卡捷琳車輛廠于1919年制造。
百代公司舊址
建于1921年,屬荷蘭式建筑風格的獨立花園住宅。建筑為假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方形門窗,清水紅磚外墻,俗稱小紅樓。小紅樓是東方百代唱片公司亞太地區(qū)總部,也是中國唱片業(yè)的誕生地。1935年,上海電通影業(yè)公司影片《風云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田漢詞,聶耳曲)在這里灌制,1949年9月24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定本曲為國歌。200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其為市優(yōu)秀歷史建筑。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
上海交通大學,1896年建校,時名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位于1919年落成的老圖書館(徐匯校區(qū)),1996年4月8日百年校慶時開館,由1947屆校友江澤民同志題寫?zhàn)^名,2003年被命名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校史博物館現(xiàn)有三個展廳和一個陳列室,共有展廳面積600多平方米,包括校史基本陳列、校友院士文獻圖片展和林同炎校友個人展室。
董浩云航運博物館
董浩云航運博物館位于1909年落成的新中院(徐匯校區(qū)),2003年1月開館,由上海交通大學和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共同創(chuàng)辦。樓高二層,樓內(nèi)有天井,為清末上海風格的仿西式建筑。博物館共有展廳面積600多平方米,一層為中國航運史館,二層為董浩云個人展廳。董浩云(1911—1982) ,浙江舟山人,中國東方海外貨柜航運公司創(chuàng)辦人。航運博物館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
錢學森圖書館
錢學森圖書館于2011年12月11日錢學森誕生100周年之際正式對外開放,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館內(nèi)基本展覽分為中國航天事業(yè)奠基人、科學技術(shù)前沿的開拓者、人民科學家風范和戰(zhàn)略科學家的成功之道四個部分,館藏錢學森同志文獻、手稿和書籍76 000余份,珍貴圖片1 500余張,實物700余件,生動再現(xiàn)了錢學森同志光輝而又燦爛的一生。
■ 旅游資訊(相關(guān)信息以景區(qū)公布為準)
地 址:開放式景區(qū)(游客中心設(shè)在徐匯區(qū)蒲西路166號-1)
電 話:021-54259260
開放時間:1)徐家匯源游客中心(蒲西路166號-1):9:00—17:00
2)徐家匯觀象臺(蒲西路166號):周六、周日 10:00—10:30;14:00—14:30 預(yù)約、組團參觀
3)徐家匯天主堂(蒲西路158號):周一至周六9:00—11:00,13:00—16:00 周日14:00—16:00
4)徐家匯藏書樓(漕溪北路80號):周一至周日9:00—16:30
5)徐匯公學舊址(虹橋路68號):周六、周日9:00—16:30寒暑假期間:周二、四、六、日
6)徐光啟紀念館(南丹路17號):周三至周日9:00—16:30
7)土山灣博物館(蒲匯塘路55號):周二至周日9:00—16:30
8)圣母院舊址(漕溪北路201號):周一至周日10:00—11:00,14:00—16:30
9)百代公司舊址(衡山路811號):周日至周三9:30—10:30預(yù)約、組團參觀
10)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華山路1854號交通大學內(nèi)):周一至周五9:00—16:30 寒暑假期間:周二、周四9:00—16:30
11)董浩云航運博物館(華山路1954號交通大學內(nèi)):周二至周日13:30—17:00
12)上海電影博物館(漕溪北路595號):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售票)
13)錢學森圖書館(華山路1800號):周二至周日9:00—16:30
門 票:1)游客至游客中心免費領(lǐng)取景區(qū)聯(lián)票(除上海電影博物館)
2)上海電影博物館票價:成人票60元/人;學生票(1.3米—18周歲,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半價;6周歲或身高1.3米及以下兒童,70周歲及以上老人、現(xiàn)役軍人、傷殘軍人、殘障人士、烈士家屬、離休人員(憑證件)免票
交 通:1)軌道交通1、3、4、9、10、11號線
2)公交44、548、572、830、836、大橋六線、徐閔線、隧道二線、機場三線等
周邊景區(qū):龍華寺、上海植物園、西岸文化景區(qū)
參觀方式:接待散客、團隊游客
景區(qū)網(wǎng)址:www.xjh.sh.cn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