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地球生命
1600年2月17日,多米尼加(Dominican)托缽修會修士喬爾達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在火刑柱上被燒死了,因為羅馬宗教法庭(Roman Inquisition)指控他犯了異教罪。布魯諾相信,上帝和宇宙是等同的,這被視為異端邪說。在被移交到國家法院之后,他被判處死刑。雖然人們普遍認為,布魯諾被判有罪是因為他認為地球圍繞太陽轉(zhuǎn),而不是太陽圍繞地球轉(zhuǎn),但是這只是布魯諾眾多理論中的一種,正是這種理論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布魯諾認為存在著大量行星、恒星以及星系。最重要的是,他公開宣稱,包括智慧生命在內(nèi)的生命形式,存在于無限宇宙中的許多個世界上。
生命存在于宇宙中的其它地方,這種信仰被稱為宇宙多元主義、世界多重性或直接就是多元主義。這種信仰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米利都的泰勒斯(Thales of Miletus)以及美國的幾位開國元勛,尤其是本杰明?富蘭克林1(Benjamin Franklin)和約翰?亞當斯2(John Adams)。泰勒斯——在我看來,不幸的是——也是嘗試不借助神話來解釋萬物規(guī)律的人之一。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把泰勒斯尊稱為西方哲學(xué)之父。我們現(xiàn)代人鄙視、不尊重神話和傳說。我們應(yīng)該認識到正是泰勒斯為我們今天的認知奠定了基礎(chǔ)。自泰勒斯以來,我們掃除了成千上萬年的歷史,因為這些歷史都是建立在神話基礎(chǔ)之上,或是融入了神話中的。
在希臘,多元主義的最強有力支持者就是原子論者。他們相信整個世界是由兩部分組成的,即原子和虛無。這些人尤以留基伯(Leucippus)、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和伊壁鳩魯(Epicurus)為代表。這幾位哲學(xué)家之所以會持這種觀點,很大程度上基于一個不為人知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反對者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贊成地球的唯一性。這兩位現(xiàn)今都非常有名的哲學(xué)家認為,地球是唯一的,因此就不存在其它世界之說。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贏得了這場廣泛爭論的勝利。但是,現(xiàn)在證明至少他們的觀點中有一部分是錯誤的。不過,2000多年之后,顯然他們的懷疑論仍在科學(xué)界繼續(xù)。雖然我們尚未找到外星生命存在的絕對證據(jù),但是外空生物學(xué)研究者已經(jīng)證明,有眾多行星和衛(wèi)星具備生命生存的必要條件和因素。(尋找地球之外的生命,并研究外星環(huán)境對有機體造成的影響,這樣的研究者就是外空生物學(xué)研究者。)由于最近幾十年來人類減少了太空計劃的數(shù)量,所以我們或許不能很快找到外星生命的證據(jù),或許只有靠猜測才能滿足我們自己,這真是一個不幸的事實啊。
在20世紀60年代,這一狀況有了大幅改變。世界兩大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lián)——證明太空才是最終的邊界,并向世界展示了他們的優(yōu)越性,此時全世界為之著迷。這一偉大抱負的絕大多數(shù)焦點都集中在使太空軍事化,讓太空裝備上一系列情報收集人造衛(wèi)星(如果不是武器的話)。但是普遍認為,其真正的目的被粉飾上了一層冠冕堂皇的措辭。尤利?加加林(Yuri Gagarin)于1961年4月12日成功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此時蘇聯(lián)成功獲得了該領(lǐng)域中的首座獎杯。如果說這個獎杯不足道的話,接下來在1969年7月21日第二個獎杯到手。那一天,美國人尼爾?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一個成功在月球表面行走的地球人。自那時起,除了在火星上安置許多機器人之外,人類并沒有親自深入到太陽系更遠的地方,更不要說整個宇宙了。“大膽深入無人曾去過的地方”,至少在目前看來,還是僅局限于好萊塢的電影中,他們充分利用電腦制作(CGI)來實現(xiàn)這一壯舉。
1960年,美國天文學(xué)家、天體物理學(xué)家弗蘭克?德雷克在西弗吉尼亞州綠堤(Green Bank,West Virginia)的國家廣播電臺天文觀測所(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發(fā)出了首次搜尋外星文明的無線電信號。搜尋地外文明計劃自此開始。這之后不久,德雷克擬定了“綠堤方程式”,它是能夠計算出宇宙中其它地方存在生命可能性的數(shù)學(xué)公式?!熬G堤方程式”試圖識別銀河系中同地球相似的眾多行星,因為地球上的環(huán)境被視為是生命繁衍的基本條件。
德雷克的方程式——成為眾所周知的公式——在搜尋外星生命方面是一個深得人心的方法,雖然它從未能合理地提供很好的指示,說明生命有多么普遍——或不普遍。有些外空生物學(xué)研究者認為,這個方程式太局限了,因為它僅聚焦于生命起源的行星,而不是生命被播種的地方。由于人類可以來回往返于各個國家,所以生命或許也可來回往返于各個行星。尤其是,地球上的生命都是源自別的某個地方,那么地球上的生命就不能被包括在“德雷克方程式”的測算結(jié)果當中!絕大多數(shù)科學(xué)家會指出,這個方程式中的所有因子都是未知數(shù),所以一切結(jié)果都是推測而已。如果按照“德雷克方程式”來計算,那么也就意味著宇宙中存在生命星球的數(shù)量從零到數(shù)十億都有可能,這取決于人們相信“德雷克方程式”的程度?!暗吕卓朔匠淌健笔且粋€煙幕彈,從德雷克創(chuàng)造這個方程式的方法來判斷,似乎他是有意而為之。
同“德雷克方程式”相關(guān)的另一種科學(xué)方式就是“費米悖論”(Fermi Paradox),恩里科?費米3(Enrico Fermi)于1950年提出了該悖論。費米悖論認為,外星文明存在的極大可能性和證明其存在或同外星文明接觸的證據(jù)缺乏,二者之間存在明顯的悖論。當然,由于科學(xué)拒絕研究或認可同外星文明潛在接觸的證據(jù),所以這個悖論本身從某種程度而言就是另一個悖論。
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沃特盧市(Waterloo,Ontario)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的阿德里恩?肯特(Adrian Kent)認為,或許有一個充分的理由說明外星人為何沒有通過射電天文學(xué)讓我們知道他們的存在。他認為,除了地球之外,在宇宙的其它地方也可能存在信息資源競爭。因此,高級物種就可能為了自己的目的而開拓其它星球,這個觀點正好同撒迦利亞?西琴所提出的理論不謀而合。如果事情是這樣,那么“星球大戰(zhàn)”(Star Wars)就不僅僅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jié),而很有可能是遙遠的銀河系中真實發(fā)生的事件。
不切實際的研究者以及持懷疑態(tài)度的人常常使用“德雷克方程式”和“費米悖論”這兩種很好的方法來嘲笑整個領(lǐng)域。為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裝備了一臺開普勒太空望遠鏡。該望遠鏡旨在搜尋能夠從地球上看到的行星,它們能夠繞過或穿過其前方的恒星。該望遠鏡自2009年3月啟用以來,就一直在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fā)回信息。截止2011年2月,這臺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已經(jīng)確認了15顆新行星,發(fā)現(xiàn)了1235顆備選行星,這包括我們太陽系之外的最小行星。2011年3月,已經(jīng)證實我們的銀河系有至少20億顆類地行星,即所有類似太陽的恒星數(shù)量的2.7%。如果我們將其推展到其它星系——已知的宇宙中有將近500億個——可能那里存在1000億個類地行星。這是最少的情況!那么,顯然在那之外的某處存在其它生命形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因此,過去我們被外星生命造訪過的幾率也增加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