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如何防治水稻稻曲病

        如何防治水稻稻曲病

        時間:2022-01-26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水稻稻曲病發(fā)病的稻谷粒重降低,產量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品質降低。① 當年氣象條件適合稻曲病發(fā)病。稻曲病的病菌在溫度超過34℃時難以生長,在24~32℃范圍內都能發(fā)育,最適生長溫度為26~28℃。由于稻曲病能以厚垣孢子的形式在被害谷粒內或健谷穎殼上越冬,留種田如發(fā)現有少量稻曲病病株要及時摘除病穗,集中燒毀;病害較重的留種田所生產的稻谷不宜作種。預防稻曲病及穗部稻瘟病,要按水稻不同的生育進程分期施藥。

        (2014-10-15)

        水稻稻曲病發(fā)病的稻谷粒重降低,產量下降,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品質降低。稻曲病是真菌侵染稻穗引起的病害,病原菌是綠核菌。一般在水稻抽穗時侵害稻穗花器的子房、花柱及柱頭,隨后侵入幼嫩穎果的外表皮,接著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病菌侵染谷粒后,首先在穎殼合縫處露出淡黃色菌塊,后膨大如球,包裹全穎殼成墨綠色,最后龜裂,散發(fā)出墨綠色粉末。綠核菌主要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也可以厚垣孢子的形式在受害谷粒內或健谷穎殼上越冬。

        (1)2014年稻曲病發(fā)病比較嚴重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① 當年氣象條件適合稻曲病發(fā)病。上海地區(qū)今年7~9月高溫天數少、陰雨多、日照少,適合稻曲病發(fā)生。稻曲病的病菌在溫度超過34℃時難以生長,在24~32℃范圍內都能發(fā)育,最適生長溫度為26~28℃。稻曲病病菌的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可借風雨侵入花器,田間濕度大、日照少的環(huán)境條件有利于病菌繁殖傳播。日照不足還會使水稻干物質積累少,抗病性下降。

        ② 部分水稻在防治穗期病害時用藥偏遲。有些區(qū)縣第一次用藥時間放在9月2~4日,此時不少晚稻已經開始抽穗,病菌容易侵染稻穗。

        ③ 部分農戶多年連用同種農藥,防治效果差。多年多次連用普通井岡霉素藥劑的稻田,防治效果變差。

        (2)稻曲病防治技術要點如下。

        ① 秋收時選用無病稻谷留種。由于稻曲病能以厚垣孢子的形式在被害谷粒內或健谷穎殼上越冬,留種田如發(fā)現有少量稻曲病病株要及時摘除病穗,集中燒毀;病害較重的留種田所生產的稻谷不宜作種。

        ② 病重稻田應在秋冬深翻,以埋壓菌核。對于發(fā)病較重的稻田,割稻后再用機器深翻,可把殘茬及表土中的菌核翻壓到土壤深層,然后再灌水,以隔絕氧氣,殺滅菌核。

        ③ 改進穗肥施用。單季晚稻穗肥一般宜在倒2葉出生前施用,本市中熟晚粳品種一般宜在立秋至8月15日間施用。改變單施氮肥的習慣,改為施用復混肥,控制施氮量,氮磷鉀等養(yǎng)分平衡促進,利于提高抗病性。

        ④ 穗期適時用藥。預防稻曲病及穗部稻瘟病,要按水稻不同的生育進程分期施藥。第一次施藥在抽穗前5~7天,即多數稻株的最后一張葉片(劍葉)展全時。第二次施藥在抽穗期。要趁無雨天施藥,如施藥后半天內下雨,要重新噴藥水。

        ⑤ 選用高效藥劑。選用6%井岡·蛇床素可濕性粉劑每畝60克,或15%井岡霉素A可溶性粉劑每畝70克,或10%井岡·蠟芽菌懸浮劑每畝150毫升,可兼治稻曲病和紋枯病。

        往年稻曲病發(fā)生較重的田塊或品種,建議選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拿敵穩(wěn))每畝15克,或240克/升的噻呋酰胺懸浮劑每畝20毫升,或125克/升的氟環(huán)唑懸浮劑每畝45毫升。每畝藥劑加水40千克均勻噴灑在稻田。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