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在路上
報載:從2011年6月20日起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再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那年央行第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專家認為,銀行信貸規(guī)模收縮成為常態(tài),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度增加。聞著帶著墨香的早報,聯想近期的錢荒、電荒、用工荒,中小企業(yè)真的很“受傷”,但我們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激勵過程,處理好刺激變量、機體變量和反應變量這三類變量之間的互相關系,不讓員工受傷,溫暖行走在路上?看著窗外天空飄過的一陣烏云,我沉思著。
天開始下雨。在時間過半、銷售過半的上半年情況通報會上,我將報載內容宣讀,并分析討論了下半年的工作計劃后宣布:為確保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與員工共同打造利益共同體,決定雪中送炭,越是艱難越向前,用最直接動力——提高工資,出臺了“5年內員工工資每年遞增15%以上,管理層提高10%以上”的承諾書,話音剛落,一陣掌聲響起,爆發(fā)出平時沒有的力量,那種發(fā)自內心的凝聚力仿佛化成了窗外的一陣響雷……
激勵一詞,作為心理學的術語,指的是持續(xù)激發(fā)人努力的心理過程,即在某種內部或外部刺激的影響下,使人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的狀態(tài)中。市場經濟條件下,員工從事工作最直接的動力是勞動報酬,要想預防跳槽和用工荒,較高工資和福利是拴住員工心的鐵錨,途中前行的歸屬是基礎的基礎。員工都是有感情的,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滿足后,特別是在特殊時期,我們反其道而行之,不將“荒”字頂在頭上,而是點燃一把火,給員工安心、放心,員工自然會感恩、知足常樂,心靈愉悅,吃了秤砣鐵了心,與企業(yè)風雨同舟,風雨過后才會是彩虹。
老子說,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說的是我用我自己的東西為別人做事,越為別人做得多,我也就越為自己做得多。在企業(yè),人和機器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人是有思想的,有感情的,民以食為天,安居才能樂業(yè)。在通常情況下,一個人,你考慮別人越多,別人亦會考慮你越多,你就會得到比你付出的那些更重要的東西,這就是人心。
?張德點評:
錢荒、電荒、用工荒,中小企業(yè)面臨諸多困難,怎么辦?是轉嫁困難,降低員工工資,提高產品價格,或者來個偷工減料?大家都知道,那是“找死”。困境中的活路只有一條——上下同欲,同舟共濟,合作共贏。劉鵬凱是仁厚之人,也是智慧之人,他不失時機地作出承諾:“5年內員工工資每年遞增15%以上,管理層提高10%以上”,不僅給員工吃了定心丸,也將他們引進了加油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