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患者體內多有鈉水潴留,而利尿藥通過抑制腎小管特定部位鈉或氯的重吸收產生利尿作用,遏制心衰時的鈉潴留,減少靜脈回流和降低心臟前負荷(所謂心臟的前負荷是指心臟各腔室里已經有了多少血液,有的血液容量越大,前負荷越高),從而減輕肺淤血,改善患者的水腫和呼吸困難癥狀,提高活動能力。
臨床發(fā)現(xiàn),在使用利尿藥開始治療后幾天內,可以降低頸靜脈壓,減輕肺淤血、腹水、外周水腫和體重,并改善心功能和運動能力,但只使用利尿藥一種藥物治療不能保持長期的臨床穩(wěn)定。因此心衰治療必須在利尿藥的基礎上加用其他藥物,如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藥(ACEI)類。
臨床上還發(fā)現(xiàn),對有液體潴留的心衰患者,利尿藥是惟一能充分控制心衰患者液體潴留的藥物。曾有研究試圖用ACEI替代利尿藥,結果卻是出現(xiàn)了肺和外周淤血。因此利尿藥是心衰尤其是收縮性心衰標準治療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是使用利尿藥治療心衰是否可以延長患者壽命,目前尚沒有相關證據。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利尿藥也不例外,合理使用利尿藥是治療心衰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但是如果利尿藥用量不足會造成體內液體潴留,從而降低機體對ACEI的反應,同時增加使用β受體阻滯藥的風險。另一方面,如果不恰當地大劑量使用利尿藥則會導致血容量不足,增加ACEI和血管擴張藥發(fā)生低血壓的危險,增加ACEI和ARB出現(xiàn)腎功能不全的風險。因此,恰當使用利尿藥是各種有效治療心衰措施的基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