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3 autumn秋季
162
霜降
154
寒露
146
秋分
136
白露
128
處暑
118
立秋
Liqiu 立秋
時間 每年8月7日或8日
意義 表示秋季開始
黃經(jīng) 太陽到達黃經(jīng)135°
屬性 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三節(jié)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jié),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由于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氣候?qū)W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為秋季開始,這種劃分比較符合各地實際的。
《立秋》
【宋】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涼一扇風。
萬事銷身外,
生涯在鏡中。
睡起秋色無覓處,
滿階梧桐月明中。
惟將兩鬢雪,
明日對秋風。
飲食養(yǎng)生
立秋是由熱轉(zhuǎn)涼的交接節(jié)氣,也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zhuǎn)變?yōu)殛幨⒌臅r期,是萬物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人體陰陽代謝出現(xiàn)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素問·臟氣法時論》說:“肺主秋……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笨梢娝嵛妒諗糠螝?,辛味發(fā)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讹嬌耪氛f:“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笨傊⑶飼r節(jié)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氣候特點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笔钦f立秋過后,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jīng)鏊藭r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chǎn)生;并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民俗風情
立秋這天,在我國北方一些地區(qū)流行“貼秋膘”。伏天人們胃口普遍較差,食欲不振,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瘦了當然就要“補”,而“補”的辦法就是到立秋這天“貼秋膘”,吃點美味佳肴,當然首選吃肉,也就是“以肉貼膘”。
時間:20分鐘口味:鮮咸爽滑
青椒炒肉絲
原料 青椒300克,豬里脊肉150克,雞蛋清1個。
調(diào)料 蔥花、姜絲各5克,精鹽、味精、醬油、料酒各1小匙,水淀粉2小匙,植物油適量。
制作步驟
壹豬里脊肉洗凈、切絲,加入雞蛋清、精鹽、水淀粉抓勻;青椒洗凈,去蒂及籽,切成細絲。
制作步驟
制作步驟
叁鍋中留少許底油,復置火上燒熱,先下入蔥花、姜絲炒香,再放入青椒絲略炒。
制作步驟
肆加入豬肉絲、精鹽、醬油、料酒、味精炒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薄芡,出鍋裝盤即成。
貳炒鍋置火上,加上植物油燒熱,放入豬肉絲滑散至變色,撈出、瀝油。
25咸
白蘑田園湯
原料 小白蘑200克,玉米筍、胡蘿卜、土豆各50克,西藍花30克。
調(diào)料 蔥花5克,精鹽、醬油各1小匙,雞精1/2小匙,料酒2小匙,雞湯500克,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小白蘑去根,洗凈;玉米筍洗凈,切成小條;土豆、胡蘿卜分別去皮、洗凈,均切成片;西藍花洗凈,掰成小朵。
制作步驟
貳凈鍋置火上,加上植物油燒熱,先下入蔥花炒香,再烹入料酒,添入雞湯燒沸。
制作步驟
叁然后放入小白蘑、玉米筍、土豆片、胡蘿卜片、西藍花,轉(zhuǎn)小火煮至熟爛。
制作步驟
肆撇去湯汁表面雜質(zhì),加入精鹽、醬油、雞精調(diào)好口味并煮勻,即可出鍋裝碗。
時間:60分鐘口味:咸鮮味濃
醬鹵豬肝
原料 豬肝750克。
調(diào)料 香料包1個(花椒、八角、丁香、小茴香、桂皮、陳皮、草果各少許),蔥段10克,姜片5克,精鹽、醬油各1大匙,味精1小匙,料酒2小匙。
制作步驟
壹豬肝按葉片切開,沖洗干凈,放入清鍋中,加入蔥段、姜片燒,轉(zhuǎn)小火煮3分鐘,撈出。
制作步驟
貳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放入精鹽、精、料酒、醬油、香料包燒,再續(xù)煮5分鐘至出味。
制作步驟
叁放入豬肝焐至斷生(切開不見血),關火后冷卻,撈出,切成,裝盤上桌即可。
時間:50分鐘口味:鮮咸辣香
油淋雞腿
原料 雞腿2只(約400克),紅辣椒15克。
調(diào)料 蔥絲25克,姜片15克,精鹽1小匙,胡椒粉1/2小匙,醪糟2小匙,香油1大匙,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紅辣椒洗凈,去蒂及籽,切成細絲,雞腿去掉絨毛和雜質(zhì),用清水洗凈,剁成小塊。
制作步驟
貳雞塊加上精鹽、胡椒粉、醪糟翻拌均,放入蒸鍋內(nèi),旺火蒸約20分鐘,取出,放在盤內(nèi)。
制作步驟
叁鍋內(nèi)加入香油、植物油燒熱,出鍋澆淋在雞塊上,再蔥絲、姜片、紅辣椒絲即可。
時間:25分鐘口味:軟嫩鮮香
雙花燜雞肉
原料 雞胸肉400克,西藍花、菜花各100克,香菇塊50克。
調(diào)料 蔥末10克,姜末5克,精鹽1小匙,白糖1/2小匙,醬油、料酒、水淀粉各1大匙,胡椒粉少許,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西藍花、菜花洗凈,掰成小朵,再放入沸水鍋中,加上少許精鹽焯燙至熟,撈出、瀝凈。
制作步驟
貳雞胸肉洗凈,切成大片,放入碗中,加入少許精鹽、姜末、胡椒粉、水淀粉拌勻上漿。
制作步驟
叁鍋中加上植物油燒熱,先下入雞肉片炒散,再放入蔥末、姜末炒香,放入香菇、西藍花、菜花炒勻。
制作步驟
肆加入精鹽、白糖、醬油、料酒、胡椒粉和少許清水燒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芡,出鍋裝盤即成。
時間:20分鐘口味:鮮嫩清香
綠茶爆雞丁
原料 雞胸肉300克,玉米粒、豆腐干、鮮香菇各50克,青豆、醬瓜各25克,綠茶5克。
調(diào)料 蔥末10克,姜末、蒜末各5克,精鹽1小匙,白糖1/2小匙,胡椒粉、白醋各少許,香油2小匙,淀粉1大匙,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雞胸肉去掉白色筋膜,洗凈、瀝水,切成小丁,放入碗中,加入少許精鹽、淀粉拌勻上漿。
制作步驟
貳豆腐干、醬瓜切成小?。货r香菇去蒂、洗凈,切成小條;綠茶用熱水泡好成綠茶水。
制作步驟
叁凈鍋置火上,加上植物油燒熱,先下入雞肉丁、豆腐干略炒,再放入蔥末、姜末、蒜末炒香出味。
制作步驟
肆加入調(diào)料和其他原料翻炒均勻,然后淋入香油,倒入綠茶水炒勻,出鍋裝盤即成。
時間:30分鐘口味:鮮嫩香滑
魚肉海參羹
原料 鱈魚肉250克,水發(fā)海參1條(約100 克),雞蛋清3個,干貝3粒。
調(diào)料 蔥末10克,姜末5克,精鹽1/2小匙,料酒1小匙,水淀粉1大匙,胡椒粉1/3小匙,香油少許。
制作步驟
壹水發(fā)海參去掉內(nèi)臟、洗凈,用熱水焯燙一下,撈出、瀝干,切成小塊;鱈魚肉洗凈,切成小丁。
制作步驟
貳干貝泡發(fā),放入碗中,加入少許蔥末、姜末、料酒拌勻,入鍋蒸熟,撕成細絲;蛋清打成發(fā)泡狀。
制作步驟
叁凈鍋置火上,加入清水燒煮至沸,放入水發(fā)海參塊、鱈魚丁、干貝絲、蔥末、姜末燒沸,撇去浮沫。
制作步驟
肆用小火煮約20分鐘,水淀粉勾芡,淋入雞蛋清,加入胡椒粉、精鹽、香油調(diào)勻,出鍋即可。
時間:20分鐘口味:鮮嫩微酸
醋烹蝦段
原料 大蝦10只(約500克)。
調(diào)料 蔥末、姜末、蒜末各5克,精鹽、味精各1/2小匙,醬油1小匙,米醋、水淀粉各3大匙,料酒1/2大匙,植物油800克(約耗80克)。
制作步驟
壹大蝦從背部片開,挑除沙線,洗凈、瀝干,再加入少許精鹽、味精、料酒、水淀粉拌勻、上漿。
制作步驟
貳小碗中放入少許精鹽、味精、料酒、醬油、水淀粉調(diào)勻,制成味汁。
制作步驟
叁凈鍋置火上,加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下入上漿的大蝦炸至金紅色,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肆鍋中留底油燒熱,先下入蔥、姜、蒜炒香,再放入米醋、蝦段、味汁炒至入味,即可出鍋裝盤。
時間:45分鐘口味:鮮嫩香辣
翡翠拌腰花
原料 豬腰300克,沖菜100克,紅辣椒、香菜各10克。
調(diào)料 蔥花、蒜末、精鹽、味精、胡椒粉、香醋、芥末油、料酒、美極鮮醬油、雞湯各適量。
制作步驟
壹沖菜洗凈、切碎,放入熱鍋中略炒,倒入盆中,用保鮮膜密封冷卻;紅辣椒洗凈,去蒂及,切成小粒;香菜洗凈。
制作步驟
貳豬腰去除腰臊,洗凈,剞上花刀,切小片,放入沸水鍋中焯至生,撈出,用冷水過涼,瀝水分。
制作步驟
叁美極鮮醬油、雞湯、香菜放入鍋中成濃汁,過濾后加入所有料成味汁,加上沖菜、紅椒和豬腰片拌勻即可。
時間:25分鐘口味:軟嫩咸香
家常豆腐
原料 豆腐500克,雞蛋1個,香菜末少許。
調(diào)料 蔥末5克,精鹽、雞精、料酒、香油各1小匙,鮮湯100克,水淀粉、植物油各2大匙。
制作步驟
壹 豆腐洗凈,切成3厘米長、2厘米寬的厚片,再放入沸水鍋內(nèi),加上少許精鹽焯燙至透,撈出,瀝凈水分。
制作步驟
貳 把雞蛋磕入碗中,加入少許精鹽、水淀粉攪勻,再倒入熱油鍋中攤成雞蛋皮,盛出晾涼,切成小片。
制作步驟
叁 鍋中加油燒熱,下入蔥末、豆腐片、蛋皮、鮮湯、料酒、精鹽、雞精燒入味,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撒上香菜末即成。
Chushu 處暑
時間 每年8月23日前后
意義 表示炎熱暑期即將過去
黃經(jīng) 太陽到達黃經(jīng)150°
屬性 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四節(jié)氣
“處”含有躲藏、終止的意思,顧名思義,處暑表明暑天將近結束?!对铝钍狻吩唬骸捌咴轮?,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边@時的三伏天氣已過或接近尾聲,所以稱“暑氣至此而止矣”。全國各地也都有“處暑寒來”的諺語,說明暑氣逐漸消退,但天氣還未出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秋涼,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亦不亞于暑夏,這也就是“秋老虎,毒如虎”的說法。
《處暑后風雨》
【宋】仇遠
疾風驅(qū)急雨,
殘暑掃除空。
因識炎涼態(tài),
都來頃刻中。
紙窗嫌有隙,
紈扇笑無功。
兒讀秋聲賦,
令人憶醉翁。
飲食養(yǎng)生
處暑節(jié)氣正是處于由熱轉(zhuǎn)涼的交替時期,在養(yǎng)生上要從春夏養(yǎng)陽逐漸過渡到秋冬養(yǎng)陰。中醫(yī)認為秋天與人體的肺有重要關聯(lián),因此要注意肺的養(yǎng)護。與此同時,還要養(yǎng)好脾胃,因為人體經(jīng)過整個的炎暑夏日,熱邪聚于體內(nèi),調(diào)整好脾胃,有利于人體將夏天淤積的濕熱順利排出,但又不宜大補,否則會加重脾胃的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桂皮等;少吃油膩的肉食,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如番茄、茄子、馬鈴薯、梨等;多吃堿性食物,如蘋果、海帶以及新鮮蔬菜等;適量增加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的攝入,如雞蛋、瘦肉、海魚、乳制品及豆制品等。此外,處暑時間還應多喝水,以保持肺臟與呼吸道的正常濕潤度。
氣候特點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贝斯?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nóng)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民俗風情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老鴨的傳統(tǒng)。老鴨的做法五花八門,口味也多樣,比如有白切鴨、檸檬鴨、仔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tǒng),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百合鴨食用。
時間:20分鐘口味:軟滑清香
五彩鮮貝
原料 鮮貝肉300克,胡蘿卜球50克,黃瓜球、草菇各30克,水發(fā)香菇15克。
調(diào)料 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料酒2小匙,胡椒粉少許,淀粉2大匙,水淀粉、植物油各適量。
制作步驟
壹鮮貝肉洗凈,瀝干水分,拍勻一層淀粉,下入熱油鍋中滑散、滑透,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貳胡蘿卜球、黃瓜球、草菇、水發(fā)香菇分別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瀝水。
制作步驟
叁鍋置火上,加上少許植物油燒熱,先下入鮮貝肉、胡蘿卜、黃瓜、草菇、香菇炒勻。
制作步驟
肆再放入精鹽、味精、料酒、胡椒粉炒至入味,然后用水淀粉勾芡,出鍋裝盤即成。
時間:15分鐘口味鮮咸軟嫩
杭椒炒素菇
原料 鮮蘑菇250克,杭椒150克。
調(diào)料 大蔥、姜塊各5克,精鹽、味精、料酒各1大匙,水淀粉、香油各1小匙,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鮮蘑菇去蒂、洗凈,撕成細條,再放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瀝干。
制作步驟
貳杭椒去蒂、去籽,洗凈,瀝凈水分;大蔥去根和老葉,切成細末;姜塊去皮,切成末。
制作步驟
叁坐鍋點火,加上植物油燒熱,先下入蔥末、姜末炒出香味,再放入杭椒、鮮蘑菇翻炒均勻。
制作步驟
肆然后烹入料酒,加入精鹽、味精炒至入味,再用水淀粉勾薄芡,淋入香油,即可出鍋裝盤。
時間:25分鐘口味:鮮咸香脆
香炸丸子
原料 豬肉餡300克,雞蛋1個。
調(diào)料 蔥末10克,姜末5克,精鹽1小匙,味精、五香粉、花椒鹽各少許,料酒2小匙,甜面醬1大匙,淀粉適量,植物油1000克(約耗50克)。
制作步驟
壹豬肉餡加入蔥末、姜末、料酒、雞蛋液攪勻,再放入甜面醬、精鹽、味精、五香粉調(diào)味,然后拌入適量淀粉,制成餡料。
制作步驟
貳坐鍋點火,加上植物油燒至五成熱,將調(diào)制好的餡料擠成小丸子,下入油鍋內(nèi)炸至五分熟,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叁待鍋內(nèi)油溫升至八成熱時,再把丸子下入油鍋內(nèi)復炸至金黃色、熟透,撈出裝盤,跟花椒鹽上桌即可。
時間:15分鐘口味:香辣微酸
樹椒土豆絲
原料 土豆400克,干樹椒15克,香菜少許。
調(diào)料 蔥絲10克,蒜片5克,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香醋、花椒油各2小匙,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土豆去皮、洗凈,先切成大薄片,再切成細絲,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過涼;香菜擇洗干凈,切成小段。
制作步驟
貳坐鍋點火,加上植物油燒至五成熱,先下入干樹椒小火炸出香,再放入土豆絲、蔥絲、蒜片辣味翻炒均勻。
制作步驟
叁然后烹入香醋,旺火翻炒至土豆絲黏鍋,再加入精鹽、味精、花辣油、香菜段翻炒至入味,即可出鍋裝盤。
時間:60分鐘口味:咸鮮香嫩
五香醬鴨
原料 凈鴨1只(約2000克)。
調(diào)料 香料包1個(甘草、陳皮各2片,花椒粒、丁香各3克,草果、八角各1粒),蔥段20克,姜片10克,精鹽1小匙,白糖1/2大匙,醬油、香油各2大匙。
制作步驟
壹鴨子洗凈,剁去腳掌,剁成大小均勻的塊,加上少許精鹽、醬油拌勻。
制作步驟
貳凈鍋置火上,放入清水燒沸,倒入鴨塊焯煮10分鐘,撈出鴨塊,漂洗干凈,瀝水。
制作步驟
叁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香料包、精鹽、醬油、白糖、蔥段、姜片調(diào)勻,小火熬煮成醬汁。
制作步驟
肆再下入鴨肉塊燒沸,轉(zhuǎn)小火醬煮至鴨塊熟嫩入味,出鍋盛入大碗中,淋上香油即可。
時間:90分鐘口味:鮮香爽滑
花生紅豆煲雞爪
原料 雞爪8只,花生仁50克,紅小豆30克。
調(diào)料 姜片20克,精鹽、料酒各1小匙,胡椒粉1/2小匙。
制作步驟
壹雞爪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過涼,再剁去爪尖,撕去老皮。
制作步驟
貳花生仁、紅小豆洗凈,放入清水中浸泡10分鐘,撈出,瀝凈水分。
制作步驟
叁砂鍋上火,加入適量清水,放入花生仁、紅小豆、姜片和雞爪,旺火燒煮至沸。
制作步驟
肆再轉(zhuǎn)小火煲約50分鐘,然后加入精鹽、料酒、胡椒粉煮至熟爛入味,出鍋裝碗即成。
時間:20分鐘口味:鮮嫩茶香
清蒸茶香鯽魚
原料 活鯽魚1條(約400 克),青椒絲、紅椒絲各15克,綠茶5克。
調(diào)料 蔥絲、姜絲各10克,精鹽、白糖各1小匙,醬油1大匙,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鯽魚宰殺,去鱗、去鰓、除內(nèi)臟,洗凈瀝干;綠茶用沸水泡開,撈出茶葉,塞入魚腹內(nèi)。
制作步驟
貳鍋中加入清水燒沸,用漏勺托起鯽魚,放入鍋內(nèi)焯燙一下,撈出,瀝水。
制作步驟
叁把鯽魚放入盤中,撒上精鹽、蔥絲、姜絲,淋入少許植物油,上屜旺火蒸8分鐘至熟,取出。
制作步驟
肆鍋中加油燒熱,下入青椒、紅椒炒香,再放入白糖、醬油、少許綠茶水燒沸,澆在鯽魚上即可。
Bailu 白露
時間 每年9月7日或8日
意義 天氣轉(zhuǎn)冷,出現(xiàn)露水
黃經(jīng) 太陽到達黃經(jīng)165°
屬性 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五節(jié)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薄缎⒕暯?jīng)》中云:“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卑茁稌r天氣逐漸轉(zhuǎn)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后氣溫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上,其潔白無瑕,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
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
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
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
幽徑恐多蹊。
飲食養(yǎng)生
白露是真正涼爽季節(jié)的開始,很多人在飲食養(yǎng)生時一味地強調(diào)海鮮肉類等營養(yǎng)品的進補,而忽略了季節(jié)性的易發(fā)病,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了機體的損傷。白露節(jié)氣中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fā)生,特別是對于因體質(zhì)過敏而引發(fā)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diào)節(jié)上更要慎重。凡是因過敏引發(fā)的支氣管哮喘的病人,平時應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見的有帶魚、螃蟹、蝦類,韭菜花、黃花、胡椒等,宜食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在食物的屬性中,不同的飲食有其不同的“性”、“味”、“歸經(jīng)”、“升降沉浮”及“補瀉”作用,不同的屬性,其作用不同,適應的人群也不同,因此,每個人都要隨著節(jié)氣的變化而隨時調(diào)節(jié)飲食結構。
氣候特點
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闭f明白露時節(jié)正是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百鳥開始貯存干果糧食以備過冬,可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zhuǎn)涼的象征。
民俗風情
白露時節(jié)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的正月初八、清明節(jié)、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jié),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節(jié)、白露時節(jié)兩祭的規(guī)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時間:25分鐘口味:鮮咸微辣
白菜心拌蜇皮
原料 大白菜350克,水發(fā)海蜇皮200克,紅椒絲、香菜各15克。
調(diào)料 蒜末15克,精鹽、味精、香油各1/2小匙,白糖、白醋各1小匙。
制作步驟
壹將大白菜去根和老葉,取凈白菜心,用清水洗凈,瀝凈水分,切成細絲;香菜洗凈,切成小段。
制作步驟
貳水發(fā)海蜇皮放入溫水中發(fā)透,洗凈泥沙,切成細絲,再用清水泡去多余鹽分,撈出、攥干。
制作步驟
叁將水發(fā)海蜇皮絲、白菜絲、紅椒絲、香菜段放入容器中,先加入精鹽調(diào)拌均勻。
制作步驟
肆然后加入白糖、味精、香油、白醋、蒜末調(diào)好口味,裝盤上桌即成。
時間:2小時口味:咸鮮微辣
什錦拌肚絲
原料 牛肚300克,青椒、紅椒各50克,木耳5克。
調(diào)料 蔥段15克,姜片5克,蒜末10克,八角2粒,精鹽1小匙,味精、香油各1/2小匙。
制作步驟
壹把牛肚去掉白色油脂和雜質(zhì),用淡鹽水浸泡并洗凈,再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燙一下,取出,去除肚毛,沖洗干凈。
制作步驟
貳把牛肚放入清水鍋中,加入蔥段、姜片、八角,小火煮至熟,撈出牛肚,晾涼,切成5厘米長的絲。
制作步驟
叁青椒、紅椒去蒂、去籽,洗凈,切成長絲;木耳用溫水漲發(fā),去蒂,攥干水分,切成細絲。
制作步驟
肆牛肚絲放入盆中,加入青椒絲、紅椒絲、木耳絲、精鹽、味精、蒜末、香油拌勻,裝盤即成。
時間:90分鐘口味:醬香濃郁
醬香豬肚
原料 豬肚1個(約750克)。
調(diào)料 蔥段、姜片各10克,蒜末5克,精鹽、米醋各適量,醬油5大匙,料酒4大匙,香料包1個(胡椒、花椒、桂皮、八角、砂仁各3克,小茴香、丁香各2克)。
制作步驟
壹豬肚用精鹽、米醋反復揉搓,再放入溫水中洗凈,然后下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豬肚,用冷水過涼。
制作步驟
貳鍋中加入清水、蔥段、姜片、蒜末、精鹽、米醋、醬油、料酒、香料包燒沸,再轉(zhuǎn)小火續(xù)煮20分鐘,制成醬汁。
制作步驟
叁將豬肚放入醬汁中煮沸,撇凈浮沫,轉(zhuǎn)小火醬至豬肚熟嫩,取出豬肚,晾涼,切成條塊,裝盤上桌即可。
時間:90分鐘口味:香嫩濃鮮
汽鍋酸菜鵝
原料 酸菜500克,鵝腿1只,水發(fā)粉絲50克。
調(diào)料 蔥段、姜片各10克,八角1粒,精鹽、味精各1小匙,胡椒粉1/2小匙,鮮湯500克,熟雞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鵝腿洗凈,剁成塊,放入沸水鍋中煮30分鐘,撈出,沖涼,瀝水;酸菜去根,切成細絲,洗凈后攥干水分。
制作步驟
貳坐鍋點火,加入熟雞油燒熱,先放入蔥段、姜片、八角炒香,再下入酸菜絲炒散,然后碼入汽鍋中。
制作步驟
叁汽鍋內(nèi)加入水發(fā)粉絲、鵝肉、鮮湯、精鹽,蓋嚴鍋蓋,入鍋蒸30分鐘,再用味精、胡椒粉調(diào)味,出鍋即成。
時間:10分鐘口味:香辣爽口
香辣卷心菜
原料 卷心菜葉350克,紅干椒15克。
調(diào)料 大蔥10克,姜塊、蒜瓣各5克,精鹽1小匙,味精1/3小匙,白糖1/2小匙,香油少許,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將卷心菜葉洗凈,切成大片;紅干椒去蒂、洗凈,用清水泡軟,切成細絲。
制作步驟
貳大蔥去根和老葉,洗凈,切成細末;姜塊去皮,切成末;蒜瓣去皮,剁成蒜蓉。
制作步驟
叁炒鍋置火上,加上植物油燒熱,先下入蔥末、姜末、蒜蓉熗鍋,再放入紅干椒絲煸炒出香辣味。
制作步驟
肆加入卷心菜葉,放入精鹽、味精、白糖,用旺火炒至入味,再淋入香油炒勻,出鍋裝盤即可。
時間:20分鐘口味:清香適口
蝦爬肉炒時蔬
原料 卷心菜葉400克,蝦爬子肉200克,雞蛋清3個,水晶粉10克。
調(diào)料 朝天椒絲、蔥花各5克,精鹽、味精、雞精各1小匙,老湯3大匙,植物油1大匙。
制作步驟
壹將卷心菜葉洗凈,切成粗絲;水晶粉用清水泡發(fā);雞蛋清放入大碗中攪打均勻。
制作步驟
貳鍋中加上植物油燒熱,先下入朝天椒絲炒香,再放入卷心菜絲,用旺火炒勻。
制作步驟
叁然后加入水晶粉、老湯、精鹽、味精、雞精炒至入味,再將蝦爬子肉擺在卷心菜絲上,慢慢淋入雞蛋清。
制作步驟
肆最后用小火收汁,待雞蛋清變白、湯汁收干時,出鍋盛入盤中,撒上蔥花即可。
時間:25分鐘口味:清香脆嫩
明珠扒菜心
原料 油菜心300克,鵪鶉蛋10個,小番茄2個。
調(diào)料 蔥段、姜片、精鹽、味精、料酒、水淀粉、清湯各適量,熟豬油100克。
制作步驟
壹鵪鶉蛋放入清水鍋中煮熟,撈出過涼,剝?nèi)ネ鈿?;油菜心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焯熟,撈出;小番茄洗凈,切?瓣。.
制作步驟
貳鍋中加油燒熱,下入蔥、姜炒香,添入清湯燒沸,揀去蔥姜不用,放入鵪鶉蛋略煮,撈出、瀝干。
制作步驟
叁原鍋復置火上,放入油菜心,烹入料酒,加入精鹽、味精炒勻,撈出油菜心,碼放在盤內(nèi)。
制作步驟
肆待鍋內(nèi)湯汁再沸后,用水淀粉勾薄芡,出鍋澆在油菜上,擺上鵪鶉蛋、番茄瓣即成。
時間:20分鐘口味:鮮香微辣
果仁肉丁
原料 豬瘦肉500克,黃瓜丁50克,胡蘿卜丁30克,油炸花生米20克,紅干椒10克,雞蛋1個。
調(diào)料 精鹽、白糖各1小匙,味精1/2小匙,香油少許,醬油2小匙,淀粉4大匙,植物油1000克(約耗100克)。
制作步驟
壹豬瘦肉洗凈、切丁,加入少許醬油、精鹽、雞蛋液、淀粉抓勻、上漿;紅干椒去蒂、洗凈,切成小段。
制作步驟
貳取一小碗,加入少許清水、醬油、精鹽、味精、白糖、淀粉,調(diào)勻成味汁。
制作步驟
叁凈鍋置火上,加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豬肉丁沖炸一下,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肆鍋留底油燒熱,下入紅干椒、肉丁、胡蘿卜丁、花生米、黃瓜丁、味汁炒至入味,淋入香油即可。
時間:90分鐘口味:鮮香微咸
鮮菇榨菜肉
原料 豬五花肉350克,油菜心100克,榨菜50克,鮮香菇30克。
調(diào)料 精鹽1小匙,白糖、蠔油、生抽、香油各1/2小匙。
制作步驟
壹豬五花肉洗凈,切成小片,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瀝凈水分;榨菜去根,削去外皮,洗凈,切成細絲。
制作步驟
貳鮮香菇去蒂、洗凈,切成薄片,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燙一下,撈出;油菜心洗凈,用沸水略焯,撈出、瀝干。
制作步驟
叁五花肉、香菇放入碗中,加入生抽、蠔油、香油、榨菜、精鹽、白糖拌勻,入蒸鍋內(nèi)蒸至熟,取出后用菜心圍邊即成。
時間:90分鐘口味:酒香濃郁
啤酒燜燒雞
原料 雞腿2只(約400克),紅辣椒、熟筍片各50克,啤酒1罐。
調(diào)料 蔥段15克,精鹽、白糖各1小匙,雞精1/2小匙,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 紅辣椒洗凈,去蒂及籽,切成小片;雞腿洗凈,剁成大塊,再用少許精鹽、適量啤酒拌勻,腌漬1小時。
制作步驟
貳 鍋中加油燒熱,下入蔥段、紅辣椒炒香,放入雞腿、筍片炒勻,加入精鹽、白糖和適量清水燒沸,轉(zhuǎn)小火燒約5分鐘。
制作步驟
叁 再放入啤酒,蓋上鍋蓋,繼續(xù)用小火燒至湯汁剩下一半時,加入雞精調(diào)勻,淋上少許明油,出鍋裝盤即可。
Qiufen 秋分
時間 每年9月23日或24日
意義 表示秋季中間,晝夜等長
黃經(jīng) 太陽到達黃經(jīng)180°
屬性 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六節(jié)氣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鼻锓种胺帧睘椤鞍搿敝?。這里“秋分”的意思有兩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jīng)180°,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xiàn)象;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jié)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
浮云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
峽雨落馀飛。
鳧雁終高去,
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
竹露夕微微。
飲食養(yǎng)生
秋分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jié)氣,按照《素問·至真要大論》所說:“謹察陰陽之所在,以平為期,陰陽所在不可出現(xiàn)偏頗?!比藗冊陴B(yǎng)生中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guī)律,使機體保持“陰平陽秘”的原則。秋季天氣干燥,主要外邪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熱的余氣,故多見于溫燥;秋分之后,陣陣秋風襲來,使氣溫逐漸下降,寒涼漸重,所以多出現(xiàn)涼燥。同時,秋燥溫與涼的變化,還與每個人的體質(zhì)和機體反應有關。要防止涼燥,除了堅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提高抗病能力外,飲食養(yǎng)生方面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如核桃、芝麻、糯米、蜂蜜、乳品、鴨梨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yǎng)陰生津的作用。
氣候特點
秋分時節(jié),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先后進入了秋季,北方冷氣團開始具有一定的勢力,大部分地區(qū)雨季剛剛結束,涼風習習,碧空萬里,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蟹肥菊黃,呈現(xiàn)出美好宜人的景象。
民俗風情
秋分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現(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據(jù)考證,最初“祭月節(jié)”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nóng)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后來就將“祭月節(jié)”由“秋分”調(diào)至“中秋”。
時間:10分鐘口味:滑嫩清鮮
清炒魷魚絲
原料 水發(fā)魷魚400克,黃瓜100克。
調(diào)料 蔥花15克,姜末5克,精鹽1/2小匙,醬油、料酒各2小匙,花椒粉少許,水淀粉1大匙,清湯2大匙,香油1小匙,植物油600克(約耗50克)。
制作步驟
壹水發(fā)魷魚撕去外膜,除去內(nèi)臟,洗滌整理干凈,切成長絲;黃瓜去蒂、洗凈,切成細絲。
制作步驟
貳凈鍋置火上,加入植物油燒至四成熱,下入水發(fā)魷魚絲沖炸一下,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叁鍋中留少許底油,復置火上燒熱,先下入蔥花、姜末炒香,再放入黃瓜絲、水發(fā)魷魚絲略炒。
制作步驟
肆加入花椒粉、精鹽、醬油、料酒、清湯翻炒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出鍋裝盤。
時間:10分鐘口味酸辣濃香
酸辣雞蛋湯
原料 雞蛋3個,小辣椒、香菜各15克。
調(diào)料 精鹽、醬油各2小匙,米醋、水淀粉、香油各1小匙,清湯1000克。
制作步驟
壹雞蛋磕入碗中攪拌均勻;香菜擇洗干凈,切成小段;小辣椒洗凈,去蒂及籽,一切兩半。
制作步驟
貳坐鍋點火,加入清湯,先放入小辣椒、精鹽、米醋、醬油,用旺火燒沸。
制作步驟
叁撇去表面浮沫,用水淀粉勾薄芡,淋入雞蛋液煮至定漿,然后盛入湯碗中,撒上香菜段,淋入香油即可。
時間:30分鐘口味:咸辣鮮濃
紅燜小土豆
原料 小土豆500克,豬肉100克,尖椒50克。
調(diào)料 蔥段10克,姜片5克,八角2粒,精鹽、雞精、醬油、白糖、辣椒粉各1/2小匙,醪糟2小匙,植物油2大匙。
制作步驟
壹 小土豆洗凈、去皮;豬肉洗凈,切成厚片;尖椒洗凈,去蒂及籽,切成滾刀塊。
制作步驟
貳鍋內(nèi)放油燒熱,下入豬肉片、蔥段、姜片、八角、精鹽、白糖、辣椒粉、醪糟、醬油、精鹽、雞精、白糖和適量清水煮沸。
制作步驟
叁然后下入小土豆、尖椒塊煮熟至收汁,用鍋鏟將小土豆壓扁,煎至上色,出鍋裝碗即可。
時間:90分鐘口味:鮮香軟滑
腐竹蛤蜊湯
原料 腐竹150克,活蛤蜊300克,芹菜100克。
調(diào)料 精鹽2小匙,高湯1500克,香油1/2小匙。
制作步驟
壹腐竹洗凈,放入清水中泡至漲發(fā),再撈出瀝干,切成小段;芹菜擇洗干凈,切成碎末。
制作步驟
貳把蛤蜊洗凈,放入淡鹽水中浸泡1小時,使其吐凈腹中泥沙,撈出蛤蜊,換清水沖凈。
制作步驟
叁鍋內(nèi)加入高湯燒沸,下入腐竹段、蛤蜊稍煮,加入精鹽、香油、芹菜末煮勻,出鍋即成。
時間:40分鐘口味:咸鮮清香
時蔬燉大鵝
原料 鵝肉500克,山藥150克,荷蘭豆、白果仁、胡蘿卜、鮮香菇各50克。
調(diào)料 蔥花15克,姜片5克,香葉2片,精鹽2小匙,雞精1小匙,料酒1大匙,植物油2大匙,高湯適量。
制作步驟
壹把鵝肉洗凈,剁成大小均勻的塊,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v
制作步驟
貳香菇去蒂、洗凈;山藥、胡蘿卜去皮、洗凈;荷蘭豆擇洗干凈;均切成小塊。
制作步驟
叁鍋中加入植物油燒熱,先下入蔥花、姜片炒香,再放入鵝肉塊略炒,然后烹入料酒,添入高湯燒沸。
制作步驟
肆再下入山藥、荷蘭豆、白果、胡蘿卜、香菇,加入精鹽、雞精、香葉,轉(zhuǎn)小火燉至熟爛,即可出鍋。
時間:15分鐘口味:鮮嫩香辣
木樨肉
原料 豬肉200克,黃瓜50克,雞蛋2個,水發(fā)木耳、水發(fā)黃花菜各10克。
調(diào)料 姜末5克,蒜末10克,花椒10粒,醬油1小匙,料酒2大匙,淀粉1大匙,植物油適量。
制作步驟
壹黃瓜去蒂、洗凈,切成小片;木耳、黃花菜擇洗干凈;豬肉切片,加入少許醬油、1個雞蛋清和淀粉拌勻。
制作步驟
貳雞蛋磕入碗中,加入剩下的雞蛋黃和少許精鹽攪勻,再倒入熱油鍋中炒至定漿,盛出、瀝油。
制作步驟
叁鍋中加上少許植物油燒熱,先下入豬肉片炒至變色,加入姜末、蒜末、花椒、料酒、醬油、黃花菜炒勻。
制作步驟
肆然后下木耳、黃瓜片翻炒均勻,再放入炒好的雞蛋,用小火翻炒至熟香,即可出鍋裝盤。
時間:20分鐘口味:鮮咸軟嫩
冬筍生菜湯
原料 冬筍(罐頭)1瓶(約200克),生菜50克,紅辣椒少許。
調(diào)料 姜塊10克,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花椒水2大匙,雞湯1500克,香油少許。
制作步驟
壹將冬筍取出,用清水沖洗干凈,切成小條,放入沸水鍋內(nèi)焯燙一下,撈出、過涼,瀝凈水分。
制作步驟
貳生菜擇洗干凈,撕成小塊;紅辣椒去蒂,洗凈,切成細絲;姜塊去皮,也切成絲。
制作步驟
叁坐鍋點火,加入雞湯燒煮至沸,下入冬筍條、姜絲、花椒水煮至入味。
制作步驟
肆待冬筍條熟透后,放入生菜、紅椒絲略煮3分鐘,再加入精鹽、味精調(diào)味,淋入香油,出鍋即成。
Hanlu 寒露
時間 每年10月8日或9日
意義 表示露水以寒,將要結霜
黃經(jīng) 太陽到達黃經(jīng)195°
屬性 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七節(jié)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焙兜囊馑际菤鉁乇劝茁稌r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北京地區(qū)大部分年份這時已可見初霜,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qū)一般已開始降雪。
《池上》
【唐】白居易
裊裊涼風動,
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
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
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
仍值酒初醒。
飲食養(yǎng)生
“寒露”時節(jié)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從中醫(yī)角度上說,寒露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fā)較快,因而常出現(xiàn)皮膚干燥,皺紋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會毛發(fā)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寒露飲食養(yǎng)生的重點是養(yǎng)陰防燥、潤肺益胃。在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增加雞肉、鴨肉、牛肉、豬肝、鮮魚、鮮蝦、山藥等以增強體質(zhì);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傷人體陰精;在注意補充水分的同時,可以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提子等水果。
氣候特點
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贝斯?jié)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海邊出現(xiàn)很多蛤蜊;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民俗風情
寒露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一個以“寒”為名的。俗諺云:“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币馕吨哆^后,天氣由秋涼向秋寒轉(zhuǎn)變,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qū)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后來漸漸移至重陽節(jié)。
時間:30分鐘口味:鮮咸椒香
海米拌木耳
原料 水發(fā)黑木耳300克,海米25克。
調(diào)料 姜末、蒜末各5克,花椒10粒,精鹽1/2小匙,味精、白糖、蠔油各1小匙,香油1大匙。
制作步驟
壹水發(fā)黑木耳去根、洗凈,切成細絲;海米洗凈,用溫水浸泡20分鐘,撈出、瀝干。
制作步驟
貳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黑木耳絲燒沸,焯煮3分鐘至熟透,撈出過涼,用冷水浸泡。
制作步驟
叁黑木耳絲瀝水,放入容器中,加入海米、蠔油、精鹽、味精、白糖翻拌均勻,再裝入盤中,撒上姜末、蒜末。
制作步驟
肆鍋中加入香油燒熱,放入花椒粒炸出香味,撈出花椒不用,將熱花椒油澆入盤中即可。
時間:2小時口味:滑嫩鮮咸
牛尾蘿卜湯
原料 牛尾500克,白蘿卜150克,青筍100克。
調(diào)料 蔥段15克,姜片10克,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料酒1大匙,雞湯350克。
制作步驟
壹牛尾洗凈,從骨節(jié)處斷開,再放入沸水鍋中,加入少許蔥段、姜片焯透,撈出,換清水沖凈。
制作步驟
貳將牛尾放入湯碗中,加入料酒、精鹽、蔥段、姜片、雞湯,上屜蒸約1小時至熟爛。
制作步驟
叁將白蘿卜、青筍分別去皮、洗凈,挖成圓球狀,放入清水鍋內(nèi)煮至熟,取出。
制作步驟
肆把蘿卜、青筍球放入牛尾湯中,加入味精調(diào)勻,續(xù)蒸20分鐘,撈出蔥段、姜片,即可上桌。
時間:15分鐘口味:咸鮮清脆
白果拌蘆筍
原料 蘆筍300克,白果100克。
調(diào)料 精鹽、味精、白糖、香油各1小匙,蠔油少許,植物油適量。
制作步驟
壹白果洗凈,放入容器中,加入適量溫水浸泡10分鐘,取出后剝?nèi)ネ鈿?,放入熱油鍋中滑透,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貳蘆筍去根,削去外皮,用清水洗凈,切成小段,放入沸水鍋中,加上少許精鹽焯燙一下,撈出、瀝干。
制作步驟
叁將白果仁、蘆筍段一同放入大碗中,加入蠔油、味精、白糖、精鹽翻拌均勻,再淋上香油,即可裝盤上桌。
時間:8小時口味:軟嫩香濃
叉燒排骨
原料 豬排骨500克,油菜心100克,熟芝麻少許。
調(diào)料 蔥段15克,姜片10克,精鹽、味精、白糖、料酒各2小匙,腐乳、番茄醬、植物油各適量。
制作步驟
壹油菜心去根、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焯燙一下,撈出,用冷水快速過涼,瀝干水分,擺入大盤中墊底。
制作步驟
貳豬排骨剁成段,加入腐乳、蔥段、姜片、白糖、精鹽、味精拌勻,腌漬6小時至入味,再下入熱油鍋中炸至酥脆,撈出。
制作步驟
叁另起鍋加油燒熱,放入料酒、番茄醬、腌排骨汁、排骨段及清水,燉至排骨熟透、軟爛,盛在油菜心上,撒上熟芝麻即可。
時間:25分鐘口味:香辣咸鮮
家常牛肉粒
原料 牛肉400克,雞蛋1個,紅辣椒段25克。
調(diào)料 蔥末、姜末、蒜片各10克,精鹽、味精、香油各1小匙,醬油、水淀粉各2小匙,花椒粉1/2小匙,淀粉、面粉各1大匙,牛肉湯2大匙,植物油適量。
制作步驟
壹牛肉洗凈、切丁,加入雞蛋液、面粉、淀粉和少許精鹽抓勻,再下入熱油中炸至表皮稍硬,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貳把精鹽、醬油、味精、水淀粉、牛肉湯放入小碗中,調(diào)勻成味汁。
制作步驟
叁凈鍋置火上,加上少許植物油燒熱,先下入蔥末、姜末、蒜片、紅辣椒段炒香出味。
制作步驟
肆再放入牛肉丁、花椒粉略炒,然后烹入味汁翻炒至入味,淋入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時間:30分鐘口味:豆豉濃香
豉香雞翅
原料 雞中翅10只(約500克)。
調(diào)料 蒜末10克,精鹽、雞精各1/2小匙,白糖2大匙,醬油、料酒、淀粉各1大匙,豆豉3大匙,植物油1000克(約耗60克)。
制作步驟
壹雞中翅去凈絨毛,放入大碗中,加入醬油、白糖、料酒拌勻,腌漬入味。
制作步驟
貳把豆豉剁成碎粒,放入燒熱的油鍋內(nèi)炒出香味,再放入白糖炒透,出鍋成油豆豉。
制作步驟
叁把腌好的雞翅裹勻一層淀粉,下入熱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撈出雞中翅、瀝油。
肆凈鍋上火,加油燒熱,下入蒜末炒香,加入油豆豉、精鹽、雞精和雞中翅炒勻,出鍋即可。
制作步驟
時間:15分鐘口味:香辣酸甜
宮保大蝦
原料 大蝦8只(約500 克),紅干椒30克。
調(diào)料 蔥段15克,蒜片10克,花椒10粒,醬油2小匙,白糖、白醋、醪糟、番茄醬各1/2小匙,水淀粉1小匙,植物油適量。
制作步驟
壹大蝦在背部劃一刀,去除沙線,洗凈、瀝干;紅干椒洗凈,去蒂及籽,切成小段。
制作步驟
貳凈鍋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把大蝦拍勻淀粉,下入油鍋中炸至金紅色,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叁鍋中留少許底油,復置火上燒熱,先下入花椒、紅干椒炸香,再放入蔥段、蒜片、大蝦略炒。
制作步驟
肆然后加入白糖、白醋、醬油、醪糟、番茄醬翻炒至入味,用水淀粉勾芡,即可出鍋裝盤。
Shuangjiang 霜降
時間 每年10月23日或24日
意義 表示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黃經(jīng) 太陽位于黃經(jīng)210°
屬性 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八節(jié)氣
氣象學上,一般把秋季出現(xiàn)的第一次霜叫作“早霜”或“初霜”?!对铝钇呤蚣狻氛f:“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贝藭r,我國黃河流域已出現(xiàn)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另外樹葉枯黃,開始落葉。古籍《二十四節(jié)氣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笨梢姟八怠北硎咎鞖庵饾u變冷,露水凝結成霜。
《賦得九月盡》
【唐】元稹
霜降三旬后,
蓂馀一葉秋。
玄陰迎落日,
涼魄盡殘鉤。
半夜灰移琯,
明朝帝御裘。
潘安過今夕,
休詠賦中愁。
飲食養(yǎng)生
霜降節(jié)氣正處于秋季三個月的最后十八天,中醫(yī)理論認為,每一季度的后十八天都由脾臟所主,因此霜降正是補養(yǎng)脾胃的最好時機。同時,由于脾胃功能過于亢奮,加上寒冷天氣的刺激,又易導致胃病的發(fā)生,是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fā)的高峰期。因此,在霜降這一節(jié)氣中,養(yǎng)護脾胃是養(yǎng)生防病的重要一環(huán)。另外中醫(yī)養(yǎng)生學認為,霜降進補最重要,此時進補主要是為寒冷的冬季提前做好準備。因此民間有一種說法叫“補冬不如補霜降”,意思是說深秋的補養(yǎng)比冬天進補更重要,秋補是打基礎,只有基礎牢固了,到了冬季人體才能夠抵御風雪嚴寒的侵襲,達到預防疾病、保健強身的目的。
氣候特點
每逢霜降時節(jié),空氣中的水汽在夜晚溫度降低時遇到地面上的物體,就會附著于其表面凝結成霜。清晨在太陽出來前,我們時常能看到包裹在干枯樹枝上的霧凇,這是大自然在提醒我們,冬天快要到來了。
民俗風情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jié)要吃紅柿子,在當?shù)厝丝磥?,這樣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對于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還有的地區(qū)會在霜降這一天吃鴨子或牛肉來添秋膘。
時間:50分鐘口味:咸鮮香嫩
蔥椒鮮魚條
原料 活草魚1條(約1000克),紅椒絲15克。
調(diào)料 蔥段25克,姜片15克,精鹽1小匙,味精2小匙,白糖、料酒各3大匙,香油2大匙,雞湯500克,植物油適量。
制作步驟
壹草魚宰殺,去鱗、去鰓、除內(nèi)臟,洗滌整理干凈,再從背部剔去魚骨,取凈魚肉。
制作步驟
貳魚肉切成長條,用蔥段、姜片、精鹽、料酒拌勻,腌漬30分鐘,下入熱油中炸至熟透,撈出。
制作步驟
叁鍋中留少許底油,復置火上燒熱,先放入白糖、精鹽、料酒、雞湯燒沸,再下入魚條調(diào)勻。
制作步驟
肆改用小火燒至熟,待鍋內(nèi)湯汁濃稠時,加入少許蔥段、紅椒絲炒勻,淋上香油,出鍋裝盤即成。
時間:2小時口味:鮮嫩香濃
銀杏腐竹燉烏雞
原料 凈烏雞1只,水發(fā)腐竹200克,白果50克。
調(diào)料 蔥段20克,姜片10克,精鹽、雞精各1大匙,味精2小匙,料酒2大匙,胡椒粉少許。
制作步驟
壹烏雞洗凈,剁成大塊,放入清水鍋中燒沸,焯煮5分鐘,撈出、沖凈;白果去殼、去芯,洗凈。
制作步驟
貳水發(fā)腐竹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再用沸水焯透,撈出,過涼,擠干水分。
制作步驟
叁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下入烏雞塊、白果、腐竹,再放入精鹽、味精、雞精、料酒、胡椒粉煮沸,出鍋倒入湯盆內(nèi)。
制作步驟
肆用牛皮紙密封湯盆,入籠用中火蒸約1.5小時至雞塊熟爛,取出后揭開牛皮紙,即可上桌。
時間:10分鐘口味:椒麻味濃
椒麻扁豆
原料 扁豆250克。
調(diào)料 大蔥10克,精鹽1/2小匙,味精1小匙,花椒粒少許,鮮湯3大匙,香油2小匙。
制作步驟
壹 將扁豆撕去豆筋、洗凈,放入沸水鍋中煮至熟透,撈出,用冷水過涼,瀝干水分,然后切成細絲,裝入盤中。
制作步驟
貳花椒粒放入鍋內(nèi)炒出香味,出鍋晾涼,放在案板上壓成碎末;大蔥去根和老葉,洗凈,切成細絲。
制作步驟
叁坐鍋點火,加入香油燒熱,先下入蔥絲炒出香味,再加入精鹽、味精、花椒粉、鮮湯煮沸,出鍋澆在扁豆絲上即可。
時間:25分鐘口味:醬香濃郁
醬燜茄子
原料 長茄子500克。
調(diào)料 蔥花15克,姜末5克,蒜片10克,精鹽、白糖各1小匙,醬油、味精各2小匙,黃醬2大匙,水淀粉1大匙,清湯150克,植物油800克(約耗150克)。
制作步驟
壹將長茄子去蒂、洗凈,在表面剞上斜紋花刀,放入燒至六成熱的油鍋內(nèi)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貳鍋中留少許底油,復置火上燒熱,先下入蔥花、姜末、蒜片炒香,再放入黃醬炒勻,然后添入清湯燒沸。
制作步驟
叁下入茄子,加入白糖、精鹽、醬油、醬油,轉(zhuǎn)小火燜至軟爛,再用水淀粉勾芡,調(diào)入味精,淋上少許明油,即可出鍋裝盤。
時間:25分鐘口味:軟糯鮮香
洋蔥炒豬肝
原料 豬肝300克,洋蔥200克,泡辣椒10克。
調(diào)料 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醬油1大匙,白糖、白醋各1/2大匙,淀粉2大匙,水淀粉2小匙,清湯100克,植物油500克(約耗50克)。
制作步驟
壹洋蔥剝?nèi)ダ掀ぃ磧?,切成小塊;豬肝去掉筋膜,洗凈,切成片,加入少許精鹽、味精拌勻、稍腌。
制作步驟
貳把豬肝片拍上一層淀粉,下入燒至六成熱的油鍋中炸透,見外表酥脆時,撈出、瀝油。
制作步驟
叁鍋中留底油燒熱,先下入洋蔥塊、泡辣椒炒香,再烹入白醋,加入醬油、白糖、精鹽、味精炒勻。
制作步驟
肆然后添入清湯燒沸,用水淀粉勾芡,放入炸好的豬肝片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時間:20分鐘口味:清香味美
杭椒牛柳
原料 牛里脊肉350克,杭椒200克,雞蛋1個。
調(diào)料 精鹽、味精各1/2小匙,雞精少許,料酒2大匙,淀粉、水淀粉各1大匙,嫩肉粉、香油各1小匙,植物油750克(約耗50克)。
制作步驟
壹牛里脊肉切成小條,放入碗中,加入味精、雞精、料酒、雞蛋液、嫩肉粉、淀粉抓勻;杭椒洗凈,切去兩端。
制作步驟
貳鍋中加油燒至六成熱,下入牛肉條滑散、滑熟,撈出、瀝油;再放入杭椒滑至翠綠,撈出、瀝干。
制作步驟
叁鍋中留少許底油燒熱,放入杭椒、牛肉、精鹽、味精、雞精、料酒炒勻,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即可。
時間:80分鐘口味:軟嫩酒香
酒鹵東坡肉
原料 帶皮豬五花肉1大塊(約600克),紅棗25克。
調(diào)料 草果40克,陳皮、川貝、甘草、香葉、桂皮、紅棗各5克,醬油5大匙,味精1大匙,冰糖80克,料酒100克,蠔油3大匙。
制作步驟
壹帶皮豬五花肉刮洗干凈,放入冰箱中速凍片刻,取出后切成正方形,用棉繩綁好。
制作步驟
貳坐鍋點火,加入適量清水,先放入草果、陳皮、川貝、甘草、香葉、桂皮調(diào)勻。
制作步驟
叁再加入紅棗、醬油、味精、冰糖、料酒、蠔油,用旺火燒沸,再轉(zhuǎn)小火熬煮至出味成鹵汁。
制作步驟
肆砂鍋上火,倒入煮好的鹵汁,放入五花肉塊,小火慢鹵至熟爛,出鍋裝碗即成。
時間:20分鐘口味:鮮香味美
鮮香炒蟹
原料 活海蟹3只(約750克),蒜苗50克。
調(diào)料 姜末5克,精鹽1小匙,味精、米醋各1/2小匙,淀粉1大匙,料酒2小匙,高湯100克,水淀粉、香油各少許,植物油、水淀粉各適量。
制作步驟
壹海蟹揭開蟹蓋,去除內(nèi)臟,刷洗干凈,瀝水,再剁成兩半;蒜苗擇洗干凈,切成小段。
制作步驟
貳凈鍋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把海蟹塊拍上淀粉,放入油鍋中炸至金紅色,撈出。
制作步驟
叁鍋中留少許底油,復置火上燒熱,先下入姜末炒香,再放入蟹塊略炒,然后添入高湯燒沸。
制作步驟
肆加入精鹽、味精、料酒炒至入味,放入蒜苗段炒勻,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米醋即可。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