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攀登珠峰的先驅(qū)者馬洛里
英國登山探險家馬洛里是一個牧師的兒子,畢業(yè)于劍橋大學。后來,他喜歡上了登山探險而放棄了學術生涯。他在攀登珠穆朗瑪峰遇難時,年僅38歲。
馬洛里曾在1921年和1922年分別嘗試攀登珠峰,并在此前成功攀登過阿爾卑斯山的幾個山峰。1924年6月,在他攀登珠峰時,遇到了可怕的惡劣天氣。當兩名同行的西藏人死亡后,其他人也都準備放棄了,只有他還堅持。在他失蹤的前幾天,他給家里寫了最后一封信:“現(xiàn)在,唯一的機會就是去行動,照一個瘋狂而簡單的計劃行動,但我懷疑即將到來的季風是否會給我這個機會?!?/p>
然而馬洛里竟一去不復返……在當時,人們無法找到他的任何線索。直到1933年,人們在馬洛里失蹤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一個氧氣裝置和一把冰斧。但是除此之外,人們在多年以來尋找馬洛里尸體下落的漫長過程中再未發(fā)現(xiàn)新的線索。
在1924年7月5日出版的《泰晤士報》上,與馬洛里和歐文一起攀登珠峰的奧德爾詳細記載了那天的經(jīng)歷。他寫道:“6月7日,我一人在5號營地(7717米)度過了一個夜晚,第二天早晨,開始向最高的營地(8174米)進發(fā),中午時分,我的目光被一個小黑點吸引住了,那是一個人的輪廓。另一個移動的黑點也向第一個黑點的方向移動。他們一起移向頂峰前的最后一個障礙(后人叫第二階梯)??墒?,接著這兩個黑點就消失了?!?/p>
奧德爾知道,馬洛里兩人在攀登時穿著皮夾克和羊毛馬褲,外面罩著機織棉衣,腳穿皮制帶釘?shù)牡巧叫?,還攜帶了瓶裝氧氣,但那種氧氣設備非常重,也非常原始。由此推論,馬洛里不可能在山上度過兩個夜晚,所以馬洛里一定是遇難了。
根據(jù)中國隊攀登珠峰第二臺階的情況來看,在英國人攀登珠峰的年代,當時的登山設備是很難越過第二臺階的。
“第二臺階”被當時認為是一個極難攀登的地區(qū),尤其是最后5~6米垂直的陡坡。而1960年當我國登山隊員到達第二臺階時,是由劉連滿做人梯底座,屈銀華踩在他的肩上,又在巖壁上打了幾個鋼錐才攀登成功的。僅在這幾米高的巖壁上就花了3個小時的時間。1975年中國登山隊再次攀登珠峰時,登山隊員們又帶了4節(jié)高度為4米的鋁合金金屬梯。1980年我國登山隊對外開放山峰之后,從我國一側(cè)攀登傳統(tǒng)路線成功的登山隊都是利用這個1975年架起的金屬梯。多年來,攀登珠峰的中國和外國登山隊都沒有在第二臺階的高度以上發(fā)現(xiàn)過任何當年英國登山隊的遺物。
1999年,一支美國珠峰登山隊終于發(fā)現(xiàn)了馬洛里的遺體和遺物。5月1日,該登山隊沿傳統(tǒng)路線在海拔8150米處發(fā)現(xiàn)了1924年6月8日失蹤的著名英國登山家馬洛里的遺體和一些遺物。馬洛里面部朝下,部分身體與泥土和碎石凍結(jié)在一起。他的身份是從幾處縫在他衣服上有他的名字的標記上辨別的。另外,他的上衣和其他個人用品均與1924年拍的照片相符。在他身上唯一發(fā)現(xiàn)的幾件東西是一些個人物品。包括太陽鏡和幾封家信等,沒有發(fā)現(xiàn)照相機,也沒有氧氣設備、冰鎬和背包。這更增加了馬洛里曾遇意外的可能性。探險隊在海拔8235米的高山上,為馬洛里舉行了一個簡短的葬禮,然后遵照馬洛里家屬的愿望將馬洛里的尸體安葬在珠峰。
相關鏈接
所謂“第二臺階”就是指珠穆朗瑪峰東側(cè)山脊8570米至8600米之間的一段陡峭地區(qū)。這一地段從來被認為是從北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第二個,也是最后一個難關。另一個被稱為“第一臺階”的天障是位于海拔8200至8400米的層狀巖石。黃褐色的巖石東高西低一層一層地排列著像一條黃色的帶子,所以也被稱為“黃色走廊地帶”。若能越過這兩級臺階便可以輕松地觸摸到世界之巔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