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尾蕨屬Pteris Linn.
·鳳尾蕨 別名玉龍草(《中國藥用孢子植物》)、鳳尾草(四川)、紅尾蓮(廣西)
Pteris nervosa Thunb.[P.cretica Linn.var.nervosa(Thunb.)Ching et S.K.Wu]
產(chǎn)于臨安、桐廬、開化、金華、遂昌、龍泉、慶元、縉云、文成、蒼南。生于海拔100~1200米的疏林下、林緣巖石縫等處。長江流域以南亦有分布。
全草:性涼,味甘、淡。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除濕活絡,活血止痛。主治痢疾、水腫、瘀血腹痛、乳蛾、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等癥。
·巖鳳尾蕨(《中國蕨類植物圖譜》) 別名粗金雞尾、楚箭草(湖南),雞爪鳳(四川)
Pteris deltodon Baker
產(chǎn)于衢州。生于海拔50~300米的林下或林緣、巖石旁等處。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云南亦有分布。
全草:性平,味甘。清熱解毒,消炎止瀉。主治泄瀉、痢疾、久咳不止、淋證等癥。
·刺齒鳳尾蕨 別名半邊雙(廣西)
Pteris dispar Kunze
產(chǎn)于全省各地。生于海拔150~1000米林下、林緣的石灰?guī)r上。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云南亦有分布。
全草:性涼,味苦、澀。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祛瘀活血。主治痢疾、痄腮、風濕痛、瘡毒、跌打損傷等癥。
·劍葉鳳尾蕨 別名三叉草(廣東)、雞腳草(廣西)、井邊茜(海南)、小鳳尾草(貴州)
Pteris ensiformis Burm.
產(chǎn)于永嘉、樂清、溫州、瑞安、文成、泰順。生于海拔100~1200米的林下溪邊潮濕酸性土壤或路旁石縫。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亦有分布。
全草(鳳冠草):性涼,味淡、澀。清熱解毒,止血生肌,利水通淋,涼血止痢。主治痢疾、黃疸、淋證、血崩、帶下、乳蛾、痄腮、瘰疬、瘡毒、濕疹、外傷出血等癥。
·傅氏鳳尾蕨 別名金釵鳳尾蕨、羽葉鳳尾蕨、南方鳳尾蕨(廣東),冷蕨草(廣西)
Pteris fauriei Hieron.
產(chǎn)于天臺、樂清、蒼南。生于海拔300~800米的山坡林下路旁或林緣溪邊石縫中。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亦有分布。
葉:性涼,味淡。收斂止血。主治燒、燙傷,外傷出血等癥。
·全緣鳳尾蕨(《中國蕨類植物圖譜》)別名雞腳蓮、井口邊草、巴墻草(江西),蒲山劍、鐵蕨(廣西)
Pteris insignis Mett.ex Kuhn
產(chǎn)于慶元、瑞安、文成、泰順、蒼南。生于海拔100~700米的林下或溪邊陰濕巖壁及石縫中。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亦有分布。
全草及根狀莖:性涼,味微苦。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主治黃疸、痢疾、瘰疬、咽喉痛、尿血、跌打損傷等癥。
·井欄邊草 別名鳳尾草(《植物名實圖考》)、烏雞腳(浙江)、鳳凰尾(江蘇)、五指草(貴州)、金雞尾(四川)
Pteris multifida Poir.
產(chǎn)于全省各地。生于海拔100~800米的山地丘陵、陰濕的墻縫、井邊、路旁或石灰?guī)r上。華東、華中、華南及山西、四川、貴州、云南亦有分布。
全草(鳳尾草):性涼,味微苦。清熱利濕,解毒,涼血止血。主治菌痢,黃疸,肺咯血,尿血,咽喉腫痛,癰腫瘡毒,乳癰,帶下,崩漏,燒、燙傷,外傷出血等癥。
〔附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05年版收載。
·栗柄鳳尾蕨 別名五爪雞草、五齒劍(廣西)
Pteris plumbea Christ
產(chǎn)于江山、金華、樂清。生于海拔50~300米的林下或林緣路旁等處。江西、福建、廣東、廣西、貴州亦有分布。
全草:性涼,味微苦。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止血止痢。主治痢疾、跌打損傷、刀傷出血、外傷出血等癥。
·半邊旗(《嶺南采藥錄》) 別名鳳尾巴草(浙江)、甘草蕨(廣東)、半邊蕨(廣西)、半邊風藥(四川、貴州)
Pterissemipinnata Linn.
產(chǎn)于溫州、平陽、蒼南。生于海拔100~900米的林下、林緣陰濕處及路旁巖石上。西南及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亦有分布。
全草:性涼,味苦、澀。清熱解毒,止血生肌,消腫止痛,熄風鎮(zhèn)驚。主治痢疾、黃疸、目赤紅腫、瘡毒腫痛、癤瘡、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等癥。
·蜈蚣草 別名蜈蚣蕨(湖南)、長葉甘草蕨(海南)、上天梯(四川)、蜈蚣蓮(廣西)
Pteris vittata Linn.
產(chǎn)于杭州、臨安、淳安、建德、開化、金華、龍泉、慶元、樂清、溫州、泰順。生于海拔400~900米的石灰?guī)r山地或路旁、橋邊石縫中。長江流域以南均有分布。
全草及根狀莖:性溫,味淡、苦。有小毒。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止血止瀉。主治時行感冒、痢疾、風濕疼痛、疥瘡、跌打損傷、毒蟲咬傷等癥。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