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心草科】
燈心草屬Juncus Linn.
·翅莖燈心草 別名三角草、水三棱草(湖北),翅燈心草(陜西)
Juncus alatus Franch.et Savat.
產(chǎn)于全省各地。生于溝邊潮濕處。河北、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亦有分布。
全草:性涼,味淡。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主治心煩口渴、口舌生瘡、淋證、小便澀痛、帶下等癥。
·小燈心草
Juncus bufonius Linn.
本省及東北、華北、西北、華東其余地區(qū)、西南均有分布。生于濕草地、湖岸、河邊、沼澤地。
莖髓:性涼,味苦。清熱,通淋,利尿,止血。主治熱淋、小便澀痛、水腫、尿血等癥。
·細(xì)燈心草 別名扁莖燈心草
Juncus gracillimus(Buch.)V.Krecz.et Gontsch.
產(chǎn)于杭州、普陀。生于河岸、塘邊、田埂上、沼澤及草原濕地。東北、華北、西北、山東及長江流域亦有分布。
全草:性涼,味苦。清熱,通淋,利水祛濕。主治小便澀痛、熱淋等癥。
·星花燈心草 別名水扁九草、水三棱(湖北),扁桿燈心草(四川)
Juncus diastrophanthus Buch.
產(chǎn)于全省各地。生于溪邊、田邊、疏林下水濕處。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亦有分布。
全草(螃蟹腳):性涼,味苦。清熱利尿,消食。主治宿食內(nèi)停、小便赤熱、小便澀痛等癥。
·燈心草 別名野席草(浙江)、燈草(上海、陜西、四川)、水燈心(云南)
Juncus effusus Linn.
產(chǎn)于全省各地。生長在河邊、水溝邊、稻田旁、草地、沼澤濕處。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云南、西藏亦有分布。
莖髓或全草:性微寒,味甘、淡。清心降火,利尿通淋,安神。主治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喉痹、淋證、小便淋痛不利等癥。
〔附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浙江省中藥炮制規(guī)范》2005年版收載。
·江南燈心草 別名水茅草(《全國中草藥匯編》)、笄石菖(海南)
Juncus prismatocarpus R.Br.[J.leschenaultii J.Gay]
產(chǎn)于全省各地。生于潮濕草甸、潮濕地、稻田邊、河灘草甸、路邊、山谷濕地、溪邊、沼澤地。我國長江以南及陜西均有分布。
莖髓或全草:性微寒,味甘、淡。清熱除煩,利水通淋。主治尿血、水腫、咽喉腫痛等癥。
·野燈心草 別名擬燈心草(江蘇),鐵燈心、水燈心(四川),水通草、秧草(云南)
Juncus setchuensis Buch.
產(chǎn)于全省各地。生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溝、林下陰濕地、溪旁、道旁的淺水處。山東、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亦有分布。
莖髓:性微寒,味甘、淡。利尿通淋,泄熱安神。主治小便不利、熱淋、水腫、小便澀痛、心煩失眠、鼻衄、目赤、齒痛、血崩等癥。
地楊梅屬Luzula DC.
·多花地楊梅 別名野高粱(湖北)
Luzula multiflora(Retz.)Lej.
產(chǎn)于安吉、杭州、臨安、桐廬、普陀。生于山坡草叢、路旁潮濕處。東北、華東、西南及內(nèi)蒙古均有分布。
全草或果實(shí):性平,味辛。清熱解毒利尿。主治赤白痢、淋證、便秘等癥。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