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鉆地風、白及、白芍、黨參、干姜、甘草、海螵蛸、胡椒、砂仁、山楂。
【方義分析】 慢性腹瀉日久,脾虛兼寒濕者,治當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方中重用鉆地風、白及;鉆地風用量占全方三分之一。鉆地風又名黑老虎,《中華本草》云其性味“辛,微苦,性溫”,行氣止痛,散瘀通絡,中醫(yī)臨床早年主用于風濕痛,近年臨床應用發(fā)展廣泛用于消化系潰瘍、急性胃腸炎,有驅(qū)風祛濕、行氣散瘀、通絡止痛之效;白及用量占全方四分之一,性味苦甘澀微寒,用于潰瘍,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二味合為主藥,祛濕散瘀,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促進潰瘍愈合。輔以黨參、干姜、胡椒健脾溫中散寒;白芍、甘草、山楂、海螵蛸酸甘化陰,緩急止痛;其中黨參性味甘平,健脾補脾;干姜性味辛熱,溫脾陽,散寒濕;胡椒,性味辛熱,溫中散寒,除腹痛寒泄;白芍,性味苦酸微寒;甘草,性味甘平,白芍、甘草同用,緩急止痛;山楂、性味酸甘微溫,健脾行氣消瘀,治瀉痢腹痛;海螵蛸,性味咸澀溫,收斂止血,斂瘡制酸。佐以砂仁,辛苦溫,行氣調(diào)中,醒脾化濕。使以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共奏溫中化濕,斂瘡生肌,健脾止瀉之功。
【臨床運用】 本方為化濕,斂瘡,生肌,溫中,散寒,健脾,止瀉之劑。用于慢性腹瀉,久瀉,寒濕蘊于中焦,腸道潰瘍,若脾陽不振,可伴見形寒肢冷,腹部冷痛綿綿。臨床運用指征為:脘腹冷痛,大便稀溏,舌質(zhì)淡,苔白或白黃相兼。西醫(yī)之慢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見上述證候表現(xiàn)者,可用之。
【制劑與規(guī)格】 膠囊劑。每粒0.3克。12粒/板×2板/1小盒。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注意事項】 濕熱瀉泄禁用。忌生冷油膩。孕婦慎服。
【配方來源】 部頒17冊197頁。國家中藥保護品種。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