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爺牛腩因為制定了“不接待12歲以下的小朋友”這一店規(guī)而備受爭議。事實上,雕爺牛腩在2013年5月20日正式營業(yè)那天,就在其微博上發(fā)布了不接受12歲以下小朋友的信息。微博內容是:因為雕爺牛腩里的菜品,沒有專門為兒童設計。封測期我們就發(fā)現(xiàn),小孩很不開心……父母一旦開始照顧瘋跑的孩子,自己也就沒辦法品嘗菜品的味道,還會影響鄰桌——所以我們不接待12歲以下小童。想要伺候得人人都滿意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只能保障一部分人的感覺完美……萬分抱歉,敬請諒解!
通過其新浪微博發(fā)布的信息不難發(fā)現(xiàn),雕爺牛腩自正式營業(yè)當天起,就有了相關的“明文規(guī)定”,但很多家長還是保抱著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態(tài)度,想要到實體店一試,然而結果不外乎是遭遇拒絕。
姑且不論雕爺牛腩這項規(guī)定的真正目的是營銷噱頭、炒作,還是真正為核心消費人群的利益考慮,就商家保留最基本的選擇權而言,是無可厚非的,更談不上年齡方面的歧視了。需要明確的是,消費者有選擇餐廳的自由,餐廳是公共場合而并非公共設施,它根據自我的定位也有選擇客戶的權力。
雖然雕爺牛腩的規(guī)定并沒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guī),但由此引發(fā)的討論,餐廳必須要予以高度的重視。作為服務業(yè)的餐廳,雖然要盡力服務好自己的目標消費者,但與此同時,也不能與那些不屬于目標消費者行列的顧客“公然為敵”,這將會給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巨大的隱患。
雖然雕爺一直對外宣稱,雕爺牛腩的目標消費群體是那些收入可觀的白領階層。定位明晰沒有錯,但是在經營餐廳時還應該學會靈活變動。比如前面說到的家長因為遭遇拒絕而撥打了110,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雕爺牛腩的知名度,但對企業(yè)經營同樣不利。所幸的是,雕爺牛腩適時地做了一些調整。比如在藍色港灣店,就專門增加了兒童區(qū)。
雕爺牛腩之所以在藍色港灣店增加了兒童區(qū),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第一,雕爺牛腩不接待12歲以下兒童的規(guī)定,雖然某種意義上是為了維護核心消費人群的利益,為了給他們提供一個名副其實的輕奢餐廳。但這些所謂的核心消費人群畢竟是少數(shù),而不歡迎小朋友的決定,已經引發(fā)了大面積的圍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質疑雕爺牛腩此舉的炒作嫌疑更大,而并非是像對外宣稱的那樣,是為了保持良好的就餐環(huán)境。
不論是人還是企業(yè),一旦陷入輿論的旋渦,就很難為自己辯解,如果此時雕爺牛腩還不“迷途知返”,那么在輿論質疑聲中沒落只是遲早的事。
第二,為什么選擇在藍色港灣商區(qū)?因為這里的家庭式消費者居多,而雕爺牛腩的目標消費群體——收入可觀的白領群體則相對少得多。如果在藍色港灣店,雕爺牛腩仍然堅持不接待12歲以下的兒童,那么還會有多少顧客來光臨雕爺牛腩呢?
既然是增加了兒童區(qū)的雕爺牛腩,就必須是名副其實的兒童區(qū)。在這里,有獨特的小丑戲文化,只要顧客進店用餐,就會有小丑演員把飲料和歡樂帶到顧客身邊。無疑,這會很吸引那些兒童消費群體。此外,雕爺牛腩藍色港灣店還專門提供了兒童用餐椅和兒童玩具!
可見,如果雕爺牛腩不能及時變通,堅持之前樹立的店規(guī),那么客源就會大大減少,也就更別提提高翻臺率或者坪效了。增加兒童區(qū),首先能夠取悅這些家庭式的消費群體,為類似藍色港灣這種地段的雕爺牛腩保證客源。再加上餐廳所提供的良好的服務以及消費體驗,讓這些消費者成為常客就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