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別人比我好
經(jīng)典案例
她撕了好姐妹的作業(yè)
陳媽媽的女兒晶晶有一個同學小霜,兩人就要讀小學五年級了。在陳媽媽看來,小霜模樣乖,嘴巴甜,人聰明。自己女兒和小霜多接觸,也是希望孩子能夠向小霜學習。
暑假,晶晶和小霜都去北京參加了夏令營,回來之后就在一起趕暑期作業(yè)。因為晶晶把在北京的行程和感受記了下來,所以寫日記的速度快過了小霜。當晶晶第7篇日記已經(jīng)寫了一半的時候,小霜的第4篇日記才剛剛開頭。
下午,陳媽媽忽然接到女兒晶晶的電話,晶晶哭著說,小霜把自己寫好的日記給撕掉了。
陳媽媽回家一看,女兒的日記果然被撕掉了,只剩下4篇。陳媽媽很氣憤:“小霜這個女娃娃,平時看起來乖乖的,怎么嫉妒心這么強?!?/p>
我的鞋絕對不能比同學差
唐媽媽帶著嘉熙去買鞋子,到了店里,嘉熙說:“我只要‘阿迪達斯’‘耐克’這兩個牌子的,其他的都不行?!碧茓寢層X得孩子一點兒都不知道體諒大人,這兩個牌子的運動鞋多貴?。?/p>
唐媽媽試著和嘉熙講道理,可嘉熙卻想:現(xiàn)在我的同學各個穿的都是“阿迪達斯”或者“耐克”。要是我買雙便宜的,就顯得太寒酸了。我雖然不能比別人穿得好,但我絕對不能比別人差,媽媽怎么連這點都不明白?
心靈困惑
孩子的困惑
三年級的田雨:玲玲每次上圖畫課都受老師表揚,要是老師哪一天能說我的畫比玲玲的好,就太美了。我真的不想玲玲比我好,這難道不對嗎?
五年級的陳星:考試那天,我祈禱總是考第一名的同學生病請假,不能參加考試。為什么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有這種念頭?我這么想是不是很壞?
父母的困惑
章女士:過年時,我給兒子和女兒各準備了一個小禮包。兒子看著自己手上的橙色禮包,又看了看女兒的紅色禮包,突然大哭起來,還狠狠地把手上的禮包摔到了地上。他說:“媽媽偏心,媽媽喜歡妹妹,給妹妹的禮物好?!逼鋵?,兩個禮物都一樣,只是顏色不同,我不明白,孩子哪來這么強的妒意?
金先生:我孩子回家總說他們班長這不好,那不好。可一次開家長會,我卻發(fā)現(xiàn),他們班的班長學習好,也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歡,完全不是兒子口中的樣子。兒子為什么要抹黑別人呢?
魯先生:女兒小羽膽小,不敢過公園里的獨木橋,我扶著她走了幾遍,最后她能自己一個人慢慢地從一頭走到另一頭了。她很高興,但是很快她的臉色就沉了下來。原來一個小男孩剛一溜小跑從獨木橋上跑了過去。這時,我聽到女兒狠狠地說:“他怎么可以跑得比我快?哼,摔下來才好。”孩子這是怎么了?
答疑解惑/只上進,不妒忌
輕度嫉妒能促使我們上進
我們每一個人心底都有一股銳氣,當周圍的人超過自己時,總覺得不服氣,別人能辦到我為什么就不能?于是發(fā)奮努力,與別人一爭高下。這種輕度的嫉妒心理是十分正常的,它就像一股向上的力量,會促使我們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過分嫉妒令所有人不開心
如果面對別人的出色,我們只是想方設(shè)法打擊別人,而不是奮起直追,這就是過分嫉妒心理了。
其實,當我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我們就會表現(xiàn)出嫉妒,比如,嫉妒別人有才,有能力,長得美,性格好等。甚至,只要是別人在某一方面超過我們,我們就會不高興,會發(fā)脾氣,會想很多辦法把“跑”在前面的人拉下來,或貶低別人。
可以說,嫉妒是我們成長的副產(chǎn)品,讓我們不開心,也讓別人不開心。
找到自己的長處
面對嫉妒,我們要做的是消除它不好的一面,發(fā)揮它好的一面。
你嫉妒別人畫畫好,何不找出自己具有而別人沒有的優(yōu)點呢?她跳舞好,你籃球打得好,也許她還羨慕你呢?所以說,當你能對自己有信心時,你就會慢慢克服妒忌的心理。
比較總是讓人難過的,最好的辦法是只和昨天的自己比。你原來只能彈一首曲子,但經(jīng)過練習你現(xiàn)在可以彈五首。你每一天都在進步。
學會寬容一點兒
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也會有妒忌的感受。比如,當你和爸爸一起親熱的時候,媽媽也會妒忌爸爸。但是,媽媽不會因此發(fā)脾氣或感到難過。因為媽媽寬容,而且,她相信你也是愛她的。如果你嫉妒別人了,你要和爸爸媽媽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他們會幫你消除這種不開心。
寫給家長的話/讓孩子的嫉妒變成積極動力
嫉妒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對子女的期望越來越高,孩子在競爭的環(huán)境里,壓力越來越大,慢慢的,這種競爭就會衍生出嫉妒心理。
孩子嫉妒別人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緒反應(yīng),但不能聽之任之,否則,孩子以后就會產(chǎn)生憂愁、懷疑、自卑等不良情緒,而且,它還會影響孩子對事物正確、客觀的認識,影響孩子與他人的正常交往。
傾聽孩子因嫉妒而生的苦惱
一般來說,孩子的嫉妒是直觀真實、簡單明了的,因此,家長不要盲目對孩子的嫉妒行為進行批評。最好擁抱孩子,然后耐心傾聽孩子的苦惱,理解他們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所產(chǎn)生的痛苦情緒,以便使孩子因嫉妒產(chǎn)生的不良情感能夠得到宣泄。比如,家長在認真傾聽孩子感受的同時,可以對他說:“哦,你很喜歡那樣的玩具,但是你沒有,所以你很難過對不對?”家長對他的感受表示理解就可以了,而不必真的為他買玩具。
幫孩子正視自己
家長要幫助孩子全面分析他自己和所嫉妒對象之間的差距及產(chǎn)生差距的原因,縮短差距的途徑和方法。也就是說,幫孩子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長處。事實上,當他覺得自己也很優(yōu)秀時,他就不會嫉妒別的“幸運兒”了。
注意,不要過分溺愛孩子,尤其是指責被嫉妒的對象,說“他沒有你好”“他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家長既要承認別的孩子的好,也要鼓勵自己的孩子,讓他懂得大家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