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不撒謊
經(jīng)典案例
我要賠砸碎的玻璃!
五年級小學(xué)生孫佳琦放學(xué)后在公交車站上等車。因為等很久車還不來,他就順手撿起一塊石頭來玩。誰知,當他用力把石頭扔向地面時,石頭卻猛地彈起飛向了公交站的廣告玻璃,一塊巨大的玻璃應(yīng)聲破碎。這時候,車站上沒有一個人,公交車正巧遠遠開來了,惶恐的孫佳琦連忙跳上了車。
晚上,孫佳琦想起了老師剛剛給他們讀的文章《誠實是一塊畫布》,又想到了自己砸破玻璃的行為。于是,他就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老師和媽媽,并希望拿出自己積攢下來的零用錢賠償。
玻璃的主人接到認錯的電話之后,很激動,因為很多人砸破了玻璃卻從來沒有人誠實承認。他們原諒了孫佳琦的錯誤,說:“我們損失了一塊玻璃,卻收獲了一顆誠實正直的心?!?/p>
好習(xí)慣的益處/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沒有人信賴
誠實是做人的底線:正如作家鮑爾吉·原野曾經(jīng)說過:“誠實是一塊畫布,正如品格是構(gòu)圖,才華是顏料,它是一幅精美之作的底襯。當人們只注意到畫面的五彩繽紛時,會忘掉背景以及畫布。但沒有畫布——樸素而平凡的亞麻布,就使所有的色彩失去了依托?!⒎撬械娜硕夹枰獎e人的才華,但所有的人都看重誠實?!?/p>
誠實能得到別人的信賴:每個人都看過或者聽過一個故事叫《狼來了》。故事中的小男孩一而再、再而三地高喊“狼來了”,欺騙耍弄大家。于是,誰都不再相信他了。當狼真的來了,他怎么呼喊,也找不到幫手,結(jié)果自己的羊被吃掉了。
樹立誠實的形象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艱苦積累,而破壞誠實的形象往往就只是短期內(nèi)的那么一兩件壞事。當謊言被識破,其他人就可能改變了他們對我們的一貫看法,認為我們不夠誠實可靠,于是事事不予信任,我們還可能遭到所有人的厭惡甚至是唾棄。
撒謊只是自欺欺人的行為,雖然可以得到一時的快樂,失去的卻是最寶貴的品質(zhì)。誠實做人,我們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
好習(xí)慣的養(yǎng)成/說真話
撒謊不永遠,所以永遠不撒謊
10歲的蘇浩為了和同學(xué)去網(wǎng)吧打游戲,騙媽媽說,自己需要錢去買文具。事后,媽媽問他買的鋼筆和筆記本在哪里,他只能繼續(xù)說謊,在公園玩的時候丟了。不過,蘇媽媽看出了他的不自然,知道了真相。
從此,蘇浩失去了媽媽的信任。每當蘇浩跟媽媽要錢說要買什么的時候,蘇媽媽就會用懷疑的眼光看他。蘇浩很后悔,感嘆道:“撒謊真的害人不淺啊!”
說謊,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都要不得。有句老話說,說一個謊,就必須再說一百個謊話去圓。而且,謊言總有一天會被拆穿。我們可能騙得了別人一時,但是,很難一直騙別人。再說,再完美的說辭和騙局也不可能騙得了所有人。到時候,我們就成了沒有誠信的人。而一個誠實的人才有可能獲得別人的信任、支持和幫助。
勇于承認自己過錯
我們常常為了逃避老師或家長的批評、責備、處罰而說謊。比如,做了錯事怕被責備,就說不是自己干的。
媽媽帶著列寧到姑媽家做客。列寧一不留神,把姑媽家的一個花瓶打碎了。但是,誰也沒有看見。
后來,姑媽問孩子們:“是誰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說:“不是我。”而小列寧因為害怕說出實話會遭到姑媽的責備,所以他也跟著大家回答:“不——是——我!”
之后的幾個月,列寧一直受到良心的譴責,最后還是主動寫信向姑媽認錯。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人才是一個優(yōu)秀的人。犯了錯,摔了盤子、打了花瓶、丟了書包,應(yīng)該勇于承認,不掩飾、不回避。犯了錯誤不要緊,重要的是改正錯誤,不要老犯同樣的錯誤。
父母引導(dǎo)/讓孩子敢于說真話
耐心引導(dǎo),而非責備打罵
發(fā)現(xiàn)孩子確實說謊時,父母不要生氣、謾罵。否則,這會讓孩子以后更不敢說真話。孩子犯點錯誤是在所難免的,只要孩子認錯了,父母就應(yīng)該寬以對之。這樣,就可消除孩子說謊的外在因素。
父母不妨回想一下,難道自己從小到大,都沒有說過謊嗎?如果曾說過謊,當時的說謊行為,對日后的自己又有什么影響?如果能由此角度出發(fā),澄清說謊的“后遺癥”,父母就不會那么嚴重地看待孩子的不誠實,而能把它當成是一個單純的教育契機。
父母應(yīng)以溫和的態(tài)度與語氣跟孩子交談,技巧地找出說謊原因,設(shè)法尋求解決之道。
以身作則,待人處世誠實
如果孩子說謊的原因來自模仿,除開導(dǎo)外,父母應(yīng)時時警惕自己,決不能在孩子面前說謊,或說話不算數(shù),欺騙孩子。古代“曾參殺豬”的美談可成為我們學(xué)習(xí)的楷模。以身作則,使孩子從小知道,說話要算數(shù),不能騙別人。
若孩子是為避免責罵、譏笑,父母則需調(diào)整對孩子的管教態(tài)度,減少其壓力。除了強調(diào)說謊的壞處外,也可在孩子勇于說出實話的情況下,給予肯定和鼓勵,讓他們認識到這才是最佳的做法。
抓好第一次
如果孩子僅是第一次說謊,父母必須當件大事把它抓好。在弄清說謊的緣由和動因后,我們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分析說謊的危害,指出問題的嚴重性并明確表態(tài):“下次不能再說謊?!弊ズ昧说谝淮?,一般就能剎住車。
總之,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說謊是不誠實的表現(xiàn),是不對的,下次不能再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