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游泳性中耳炎
游泳性中耳炎是指游泳時細菌隨水進入中耳而引起的中耳炎癥,是一種較為多見的運動性疾病。
【原因及發(fā)病機理】游泳性中耳炎可由多種細菌進入中耳,造成感染而引起。細菌進入中耳的途徑有兩條:一是游泳時嗆水,細菌隨水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尤其是在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而發(fā)生炎癥時游泳,嗆水后隨水進入中耳的細菌會更多;二是游泳過程中,當水在外耳道積留的時間較長時,可浸軟鼓膜,此時若用火柴棒、發(fā)卡等硬物挖耳,則易損傷鼓膜,細菌便可通過破損的鼓膜進入中耳。特別是因跳水不慎使鼓膜破損,或鼓膜原有破損未愈就游泳,細菌就更容易進入中耳而引起炎癥。
【征象】表現(xiàn)為耳鳴、耳痛和聽力減退,常有發(fā)燒、惡心、嘔吐、食欲不佳及便秘等癥狀,若鼓膜破損,常有黃色膿液自外耳道流出。若急性炎癥期治療不當或不及時可轉為慢性中耳炎。
【處理】患者最好臥床休息,多飲開水,吃流質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暢通,及時到醫(yī)院治療。盡早使用抗菌素或磺胺類藥物。如鼓膜已經(jīng)破裂,可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清洗外耳道膿液,拭干后用抗菌素滴耳劑滴耳,并注意保持引流通暢。
【預防】游泳前應進行體檢,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等疾病時,不宜游泳。如有鼓膜破損,游泳前應用橡皮塞或用涂有凡士林的棉花球將外耳塞好,以防污水進入。游泳時,應注意正確的呼吸方法,不能嬉鬧,以免嗆水。當外耳道進水后,不要隨便掏耳,可采用同側單腳跳法或手掌吸引法將水倒出或吸出。如仍不能將水弄出,應請醫(yī)生處理。游泳池的水質要符合衛(wèi)生要求,不要在不清潔的水中游泳。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