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到基層為了什么
為官者要有官樣,但不可脫離群眾高高在上。密切聯(lián)系群眾、堅持群眾路線是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這些政策不光要使機關干部、領導者知道,還要使基層領導人和廣大群眾都知道。同時,領導干部下基層充分發(fā)揚民主,廣開言路,認真聽聽各方面意見,擇善而從,這樣,才能總結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偏差,補充完善,修改或制定新的政策,避免產(chǎn)生大的失誤和造成大的損失。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團結一心,同心同德為著黨同時也是為著自己的利益而奮斗。下到基層既體現(xiàn)了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也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人文性。下到基層,就是要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就是為了保證決策和決策執(zhí)行科學,符合人民的利益。
下到基層,就是要加強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或解決問題。調(diào)查研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沒有滿腔的熱情,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實事求是的精神,是不能奏效的。那種高高在上,敷衍塞責,弄虛作假的做法不是共產(chǎn)黨人的品格?!耙磺袕娜嗣竦睦娉霭l(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才是聯(lián)系群眾、調(diào)查研究始終應堅持的原則。
下到基層,就是要把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和科學知識送下去。為了實現(xiàn)兩個轉(zhuǎn)移,使我國的經(jīng)濟沿著提高質(zhì)量、優(yōu)化結構、增進效益的方向發(fā)展,關鍵在于培養(yǎng)和造就大批優(yōu)秀人才,努力提高勞動者的自身素質(zhì)。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除了要求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外,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有較高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素質(zhì)。我們的干部下到基層應結合當?shù)氐纳a(chǎn)建設實際,有目的地、系統(tǒng)地進行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授,使經(jīng)濟效益的提高逐步建立在勞動者素質(zhì)提高的基礎之上。為達此目的,我們的干部首先要學技術學文化,同時,注意下派干部的人員知識結構組成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到基層,就是要關心群眾疾苦,為群眾排憂解難。下到基層,群眾的生產(chǎn)和生活問題,群眾最關心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凡是能夠辦到的,一定要千方百計幫助解決。對群眾的痛癢不聞不問,視而不見,不是共產(chǎn)黨人的態(tài)度;對能夠辦到的事(雖有一定困難)漫不經(jīng)心,相互推諉的官僚主義作風必須摒棄。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既要反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傾向,同時也應提倡雷厲風行、“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
“下到基層為了什么”看似老話題,很簡單。但深究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的同志下到基層僅是為了做做樣子或是為了向上級匯報。他們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搞形式主義。下去的人數(shù)、時間、地點,材料上倒是記載得很齊全,但為群眾為基層辦的實事,取得的成效,卻不知子丑寅卯。有的同志,人還未下去,招呼早已打在前面了。于是,夾道歡迎,前呼后擁的轟動場面出現(xiàn)了,各種美味佳肴、游覽景點安排好了,試穿試用品、土產(chǎn)山貨也準備好了。有的同志下到基層也確實為下面解決了一點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他們憑借的是自己的權力,是自己的關系,有的甚至是利用權力和關系鉆了國家政策的空子。這種好事可能有利于基層一陣,但絕不利于基層單位事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如此等等到基層去,增添基層單位負擔,沒能從根本上幫助基層建立和完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運行機制,基層能歡迎,老百姓能高興么?上述問題的出現(xiàn),看起來是方法問題,是形式問題,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立場問題,感情問題(現(xiàn)在很少這樣看待問題了)。
領導干部、機關干部,說到底是為群眾服務、為基層服務的。既為“公仆”,哪有不下基層之道理?下了基層哪有麻煩群眾、不解決問題之道理?解決問題哪有只顧眼前、不瞻長遠之道理?我們常說黨和人民群眾是魚水相依、休戚與共的關系。要想取得下基層的最佳成效,必須老老實實拜群眾為師,在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學習他們的立場、觀念和聰明才智,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永遠與基層相聯(lián)、與群眾相聯(lián)、與時代相聯(lián)。江澤民同志反復強調(diào)領導干部要講政治,從根本上說,主要是對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問題,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我們一定要以“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同時也是檢驗各級干部下基層工作好壞的一個根本標準。[5]
時下,經(jīng)常可以看到一些打著“負責”旗號的不負責行為,混淆視聽,害人誤事,嚴重的還禍國殃民。
因為外校組織師生出外活動發(fā)生車禍,為了對師生和家長“負責”,于是本校發(fā)出通令,取消一切組織師生外出旅游、開會、考察等活動。如有違令,由組織者承擔一切后果。
因為一處小煤礦、小磚廠、小作坊發(fā)生事故,為了對上級機關“負責”,當?shù)卣蛑鞴懿块T一紙命令,停開一切小企業(yè)(也不論這些企業(yè)是否合法,是否有效,是否對社會有貢獻)。
因為要迎接各種各樣的節(jié)、慶、會,為了對各種形象工程和上級首長“負責”,停止或拖延了原本就很急迫的城市建設,以至給城市居民造成三年至五年的出行不便和由此帶來的眾多麻煩,行政首長解釋,這是為了市民美好的明天……
上述行為和表態(tài),負責任么?“負責”得很——正是因為他們的“負責”,沒有了車毀人亡發(fā)生的可能性,免去了師生家長擔心的后顧之憂;正是因為他們的“負責”,關閉的小企業(yè)再也不會冒煙轟鳴,不會發(fā)生安全事故了;正是因為他們的“負責”,在節(jié)慶會期間,城市干凈、交通暢行,各位領導、客人笑語頻頻。
但是,這些貌視負責的行為卻恰恰是一種很不負責的舉動——正是因為他們的不負責行為,使師生們失去了走向社會、走向?qū)嵺`、感受大自然的機會,溫室里能夠培養(yǎng)出棟梁材么?正是因為他們的不負責行為,使那些守法的小企業(yè)倒閉,大量務工者丟掉了飯碗,煤、磚等商品價格猛漲,由此,是否又促成了許多新的腐敗滋生?正是因為他們的不負責行為,城市居民承擔了他們不該在那個時間、地域和程度承受的苦痛,決策失誤難道不是最大的失職么?
一切善良的人們,千萬不要被那些貌視負責、實則不負責的行政作為所蒙騙。
天底下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情。大凡要干成一番事業(yè),保一方平安和諧,需要有負責任的人去干好負責任的工作。這種負責,絕不是“禁止”、“關閉”,實行簡單的“一律”所能奏效的,更不是為了自己的“政績”讓領導滿意,以犧牲萬千民眾的生存和發(fā)展利益為前提。要負責任,首先要明確自己所負責任工作的意義和目的,只有認識了這個事業(yè)的價值前提,才可能去自覺地維護它,將此工作一干到底;要負責任,就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制定科學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一切良好的愿望,沒有科學的知識和手段是不行的,特別是在科技進步、時代發(fā)展的今天;要負責任,不可少的是強烈的創(chuàng)造意識,將上級精神與本地實際結合起來,制定和實施適于本地的方針政策,在職責范圍內(nèi)用心用力去研究它、干好它,而不能只作上傳下達的傳聲筒;要負責任,還要有一點無私無畏的英雄氣概。我們的好多工作都是前無古人旁無他人的嶄新事業(yè),正是在困難、矛盾和危險中才能顯示領導者的才干,不然要你負責干什么。
時至今日,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領導干部和行政首長打著“負責”的旗幟,實際干著不負責任的事情,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干部考核和任用機制還存在著嚴重問題。說假話,干假事,一切都是為了對上級領導負責,而有時候有的上級領導為了自己的利益也正需要這樣的下級表現(xiàn)?!吧嫌兴?,下必效焉”,扭曲的干部任用和社會賞罰機制造成了當下的不負責任現(xiàn)象。既然我們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那么,對干部的任用和賞罰大權就該交給人民。一旦人民真正有了十七大報告中所說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那些由人民選出、旨在為人民服務、必須接受人民監(jiān)督的行政首長們還會有這些“負責”的不負責行為么?前不久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指出中央不用“四種人”,其中就包括“不負責任的人”。[6]試想,如果從中央到地方,都能按照中組部的標準選人、用人,那些打著“負責”的旗號卻干著不負責任的人還能在負責任的崗位上干久么?
至于社會上時常出現(xiàn)的以人頭擔?!柏撠煛钡模渣h性原則“負責”的,以丟烏紗帽“負責”的,以巨資賠償“負責”的,我們更不要相信他們。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