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山脈
燕山山脈是中國北部著名山脈之一。其范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燕山系指壩上高原以南,河北平原以北,白河谷地以東,山海關以西的山地,位于北緯39°40′~42°10′,東經(jīng)115°45′~119°50′。狹義則指上述范圍內(nèi)窄嶺、波羅諾、中關、大仗子一線以南的山地。
燕山山脈(廣義)屬內(nèi)蒙古臺背斜和燕山沉陷帶。北部穩(wěn)定上升,南部大量沉降。燕山沉陷帶震旦紀地層極發(fā)育,沉積中心的薊縣、遵化一帶厚度達萬米以上。中生代末發(fā)生強烈構造運動,褶皺成山,故稱此期造山運動為“燕山運動”。
燕山為侵蝕剝蝕中山,山體呈東西走向,海拔500~1500米,北高南低,向南降到500以下,成為低山丘陵。有云霧山、霧靈山、都山、軍都山等,主峰霧靈山海拔2116米。山地中多盆地和谷地,如承德、平泉、灤平、興隆、寬城等谷地,遵化、遷西等盆地,是燕山山脈中主要農(nóng)耕地區(qū)。燕區(qū)處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qū)。
燕山南麓是河北省多雨地帶之一。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山地中有灤河、潮白、薊運河等流經(jīng),河流多與山脈直交,切穿山地形成南北交通孔道,亦為重要關隘,如古北口、喜峰口等。最東端的山海關為溝通東北、華北的咽喉。
燕山地帶性植被為落葉闊葉林(以櫟類為主),并混生暖性針葉油松林,垂直帶譜。700米以下為落葉闊葉林,樹種有蒙古櫟、遼東櫟、槲櫟、栓皮櫟、槲樹等。700~1500米為針闊葉混交林,樹種有臭冷杉、白樺、風樺等。1500~2000米為針葉林,樹種有華北落葉松等,但以次生林為主。山溝及山前沖積臺地上適于果樹種植,為中國落葉果樹重要分布區(qū)之一。盛產(chǎn)板栗、核桃、梨、山楂、葡萄、蘋果、沙果、杏等干鮮果。其中板栗、核桃、山楂馳名中外。
燕山中多名勝古跡。中南部有長城倚山而建。遵化縣的清東陵是中國規(guī)模宏偉的帝王陵墓之一。承德市的避暑山莊是中國現(xiàn)有最宏偉的皇家園林。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