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物洞”與“死亡洞”
世界上的洞穴、山谷星羅棋布,不可勝數(shù),其中不少已被人類開發(fā),成為熱鬧的旅游景點。但也有不少洞穴、山谷至今充滿奇異的色彩……
在加拿大哈里法克斯市東部大約70多千米的地方,有一座名叫“馬洪拜”的小島,島上有一個神秘的深坑。它形如圓錐形的螺螄殼,直徑有300米左右,坑的內(nèi)側(cè)砌有護壁。從1795年被人發(fā)現(xiàn)起,這個坑里就不斷地冒出一些古物和財寶。其中有古幣、剪刀、金箔、線團、盔甲、短劍、寶石、耐水木料和首飾等等,人們稱這個神秘的深坑為“噴物洞”。它使一個難以引人注目的小島,成為不少科學(xué)家關(guān)注的地方。
1797年的夏天,一位名叫丹尼爾·馬克吉尼斯的加拿大青年,在樹林里散步時無意發(fā)現(xiàn)一個小坑旁邊有幾枚古幣和一把小剪刀,他好奇地用樹枝向下挖了挖,又有一些物品從土中噴出來,這使他感到十分驚奇。于是,他找來一些人開始挖掘。每天向下挖一點,都會有所收獲,雖然不是巨大財富,可是卻吸引著人們繼續(xù)干下去。挖到10米時,遇到了一個木制平臺,阻擋了人們向下挖。這是一個防腐木料制成的平臺,仍然很結(jié)實。他們費了很大的勁才拆除它。他們一直再向下挖了30多米深,每隔10米,就遇到一個防腐木平臺,他們一共又拆除了3層這樣的平臺,工程太艱巨了。他們實在無力再往下挖,挖掘這個坑洞的工作就被擱置了起來,一晃就是8年,另一個加拿大人西米昂·林德斯聯(lián)合丹尼爾組織了一支探險隊,又到這里繼續(xù)挖,他們挖到90多米深處,遇到了一塊蓋在下面坑口上的石板。上面刻有“深淵的下面埋著舉世無雙的珍寶”的字樣,這使他們興奮極了,勝利在望,“噴物洞”就要揭秘了,而且很可能將會獲得巨大的財富。然而,他們又向下挖了不久,地下水湍急地噴涌而出,坑口瞬間就被水淹沒了。人們只能空懷希望,望水興嘆。謎,又沒能解開。
又過了半個世紀,法國人組織力量再探此洞,他們避開原洞口,試圖從周圍挖掘坑道接近水下的深洞。他們從“噴物洞”東側(cè)100多米左右的礫石地帶開始下挖。一干就是幾十年,所有的嘗試都沒能接近深坑,地下水仍是他們的攔路虎,可能是被他們這種持之以恒的努力所感動,地下深處傳遞給他們又一個重要信息。1897年的一天,一張油紙在法國人挖的坑道中浮上水面。人們從這張紙上看到了“威廉·基德”的字樣,這使水下的財寶有了線索。威廉·基德是一個世界著名的海盜,一生作案無數(shù),1701年被英國政府捕獲后處死。他死前曾多次求饒,愿意以巨額財富換取生命,但他的請求都被斷然拒絕了??磥?,“噴物洞”底就是他的藏寶之處。這使這個神秘的坑洞更加誘人,因為據(jù)權(quán)威人士估計,這里埋葬的威廉·基德的財寶總價值達數(shù)十億美元之多,只是現(xiàn)在人們?nèi)匀粵]有好的辦法挖到下面的寶藏,而科學(xué)家則更著迷于研究這個地方原來為什么會發(fā)生往上噴物的現(xiàn)象。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有個更奇的“死亡谷”,在谷中分布有6個龐大的山洞,亦稱“死亡洞”,人或動物靠近洞口6—7米遠,就會被一種神奇的引力吸入洞中,再難逃出。一科學(xué)工作者在戰(zhàn)勝了巨大的吸引力后終于逃出洞口,在那里他看到了大批死鹿、死虎,還看到了死去的人。
一位研究者曾經(jīng)寫到:“在地球的這個彈丸之地,自然界似乎發(fā)出了一聲聲詛咒,凡是來這里的人,無不感到驚奇與恐怖,因為這里的一切都死氣沉沉,瀕臨毀滅。人畜的死亡在這里拉開了帷幕,揚起了靈幡,只要看一眼這個見不著活人、動物死絕的地方,就不禁令人毛骨悚然……”
山洞怎么會具有吸引生靈的絕招呢?被“吸”的動物或人在洞中是因饑餓而死,還是慢慢中毒致命呢?人們至今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死亡谷”中存在著某些特別的因素,是導(dǎo)致死亡的原因。這種因素或只對動物產(chǎn)生作用,或只對人類產(chǎn)生作用,但為什么會這樣?它們的差異在哪里?這些都有待科學(xué)家進一步研究。
土耳其有座世界著名的阿波羅神廟遺址。在這座神廟附近的阿穆加利風(fēng)景區(qū),奇石瀑布很多,里面有一個令人聞名喪膽的古巖洞,被當?shù)厝朔Q為“殺人洞”。自古以來,誤入此洞而喪身的人不計其數(shù),從來都是只見人進去,沒見人出來。
為此,美國紐約大學(xué)艾林森教授冒著生命危險,親身進入“殺人洞”探險,決心揭開此洞“殺人”的秘密。他趁到土耳其講學(xué)之便,穿上了厚厚的防護服,戴上防毒面具和氧氣瓶等設(shè)備進入洞中進行探察。進入洞內(nèi),他看到里面白骨累累,甚是恐怖。艾林森教授通過儀器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洞內(nèi)充滿了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原來此洞附近有一些高溫溫泉,當溫度極高的泉水流經(jīng)含碳酸氫鈣的地下巖石時,高溫水流便溶解了巖石中的碳酸鈣,并使之分解成為碳酸氫鈣和二氧化碳。當這些溶有二氧化碳的溫泉水流到“殺人洞”周圍時,因洞內(nèi)是空的,壓力便驟然降低,泉水中的二氧化碳即從巖隙中釋放出來,充塞于洞中。這樣,人進洞后便會由于窒息而死。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