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的博物館
三、堂館齋院
(一)會堂、紀念堂
人民大會堂:屹立在北京天安門前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址,建于1959年,面積17.2萬平方米。由萬人大禮堂、5千人宴會廳和全國人大常委會辦事樓等組成。
中山紀念堂:在廣州越秀山下,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功績而建的大會堂,1931年建成,呈八角形,氣勢壯觀,周圍風(fēng)光秀麗,是世人瞻仰偉人和游覽的勝地。揚州、臺中等地也有中山堂。
毛澤東紀念堂: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中間,坐南朝北,1977年建成,面積2萬平方米,高33.6米,呈四角形,雄偉壯觀。紀念堂由三個大廳組成,北廳為紀念會堂,有毛澤東石雕坐像,瞻仰廳安放水晶棺,南廳為出口。
其他名勝堂:北京的懷仁堂、海晏堂、花韻堂、會賢堂,河北涿鹿三祖堂,呼和浩特崇正堂,山東孔府大堂,揚州平山堂,湖州嘉業(yè)堂,南寧三寶堂,桂林白云堂,成都杜甫草堂,四川丹棱筆架山大雅堂(黃庭堅題),重慶人民大禮堂,襄樊三顧堂,香港乾坤堂,濟南慘案紀念堂,臺灣中正紀念堂等。
(二)紀念館
武昌辛亥革命紀念館:是紀念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為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而建的紀念館,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紀念館。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新的紀念館正在建設(shè),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將在2011年10月前建成。
延安革命紀念館:建于1950年,是為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主要領(lǐng)導(dǎo)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領(lǐng)導(dǎo)軍民浴血奮戰(zhàn),直至革命勝利的紀念館。2009年擴建后成為全國革命教育、廉政教育基地和游覽勝地。
盧溝橋抗日紀念館:在北京宛平,建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即“七七事變”50周年的1987年。1997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之際改擴建成全國革命教育基地和游覽勝地。
劉少奇紀念館:在長沙寧鄉(xiāng)縣,占地34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1.2萬多平方米。包括劉少奇故居、紀念館、銅像廣場、文物庫、花明園等。
周恩來紀念館:中國的周恩來紀念館有40多家,較著名的有周恩來的出生地江蘇淮安紀念館,周恩來的祖籍浙江紹興紀念館,天津南開大學(xué)的反映周恩來與鄧穎超在青年時代的革命活動紀念館,以及在廣東新會、新疆石河子等地的紀念館。
老舍紀念館:在北京燈市口。按老舍故居修建,有房屋19間,藏品萬余件,包括書畫、生活器具、衣物、家具和圖書資料等。展示老舍生活、生平、創(chuàng)作成就等。
艾青詩歌館:在新疆石河子。20世紀60年代,艾青曾在石河子生活了15年,紀念館是這里的人民懷念他而建的。有6個展廳,展示艾青各時代的照片、著作、手跡和文件以及其他名人字畫等。
中國文學(xué)名人紀念館一覽表
(三)博物館
我國有博物館2千多座,多以收展文物為主,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沈陽故宮博物館;上海、天津、重慶及全國各地的綜合性博物館,還有自然、民族、歷史、文化、科技、軍事、醫(yī)藥、天文、農(nóng)業(yè)、藝術(shù)、錢幣、家具等專題博物館等收藏文物達1千多萬件。
國家博物館: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cè),前身是中國歷史與革命博物館,2009年重建后總面積達19.2萬平方米,稱世界之最,收展62萬多件珍貴文物。
故宮博物院(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收展百萬件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有珍貴文物60多萬件;沈陽故宮博物館也有大量珍貴文物。
恐龍博物館:山東諸城恐龍博物館,河南南陽恐龍博物館,黑龍江伊春恐龍博物館,以及西北的甘肅劉家峽、寧夏靈武、新疆昌吉等地也建有恐龍博物館。
特色博物館:山東曲阜有狀元文化博物館、河南安陽有文字博物館、銀川有回族文化與巖畫博物館;西安有兵馬俑博物館、碑林博物館、漢陽地下(漢景帝陵)與地質(zhì)博物館;寧夏有六盤山生態(tài)博物館;北京有長城博物館、地質(zhì)博物館、古鐘博物館、人類遺址博物館、華僑博物館、婦女兒童博物館、紫檀博物館等;青島海軍博物館、蓬萊古船博物館;上海有工業(yè)博物館、汽車博物館、航海博物館;南京明孝陵博物館;南通、黃山有珠算博物館;杭州有水利博物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廈門風(fēng)琴博物館;廣東有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廣州有中藥博物館、東莞古樹博物館、珠海航空航天博物館;四川有大熊貓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重慶有三峽博物館;岳陽有愛情博物館;沈陽有“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黑龍江有黑河知青博物館;新疆有石河子軍墾博物館等。
(四)圖書館
天一閣圖書館:在浙江寧波市。創(chuàng)建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前后,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樓。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欽的曾孫范光文在書樓前后堆筑假山,環(huán)植竹木。1933年,地方人士籌款修天一閣,把原在孔廟內(nèi)的尊經(jīng)閣,連同當(dāng)?shù)乇4嫦聛淼囊慌鷼v代碑刻遷建天一閣后院,命名“明州碑林”。閣內(nèi)原藏書13000多卷,其中大部分是明代刻本和抄本,有不少是海內(nèi)孤本。天一閣是我國最早的圖書館。
北京圖書館:前身是國家圖書館,建于1910年,新中國成立后改為北京圖書館;2009年重建后面積達25萬平方米,藏書2000多萬冊,并有《永樂大典》《四庫全書》等鎮(zhèn)館之寶,為世界第三大圖書館。
(五)體育場(館)
體育場館眾多,著名的有北京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體育館、京奧體育館,天津奧運體育場“水滴”,沈陽、濟南奧體中心,上海高爾夫球場,香港、沈陽賽馬場,綿陽抗8級地震的九州體育館以及上海、廣州、南京等大城市的新體育場館。
(六)其他名館
釣魚臺國賓館:在北京,金代皇帝在此筑臺垂釣而得名。1959年建成接待貴賓的國家賓館,占地42萬平方米,別墅各異,有一千多位素質(zhì)高雅的服務(wù)員,譽為東方第一賓館。
現(xiàn)代文學(xué)館:1999年在北京落成,占地3萬平方米,融建筑、藝術(shù)、文學(xué)于一身的現(xiàn)代化新館。內(nèi)有魯迅、巴金等眾多名人的雕像,及其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等;最醒目的是大堂里有一對高3.5米1噸多重的巨大青花瓷瓶,上面有5000余名作家的簽名。
(七)名勝齋院
書齋書院:北京的養(yǎng)性齋、菊香齋,承德松鶴齋,上饒朱熹齋,柳州柳宗元書齋;湖南岳麓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井岡山龍江書院(毛澤東、朱德在此第一次握手),福州烏石山畫院,金門浯江書院,貴州修文陽明書院,大理書院,嵩山嵩陽書院,呼和浩特長白書院等。
文武院校:國際儒學(xué)院,在中國政法大學(xué)與山東社科院設(shè)儒學(xué)研究所,全球有近300所孔子學(xué)院(課堂),北京設(shè)孔學(xué)院總部;各地還有武術(shù)學(xué)校,最有名的是嵩山少林武校與天津霍元甲武校。
名氣高校:清華大學(xué)、北京大學(xué)、上海交通大學(xué)、復(fù)旦大學(xué)、華中科技大學(xué)、中國人民大學(xué)、南京大學(xué)、武漢大學(xué)、吉林大學(xué)、中山大學(xué)、南開大學(xué)、科技大學(xué)、廈門大學(xué)、浙江大學(xué)等。
著名藝院:北京國家大劇院面積15萬平方米,設(shè)歌劇、戲劇、音樂廳等,共6千多座位及人工湖等;還有梅蘭芳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shù)中心、廣東珠海的海島歌劇院,銀川覽山劇場可容2萬人,以及杭州、長沙、深圳等各大城市的大劇院等。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