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古有紅河丹崖、斜峪雄關、古楓幽境、斗姆奇峰、桃川曲流、平安云海、太白明珠、拔仙絕頂“八景”傳誦于世。如今太白山區(qū)生態(tài)旅游深度拓展,游賞空間擴大,登頂線路增多,景觀景點星羅棋布。
觀音洞
位于湯峪河旅游公路約5公里西側山溝里。在陽坡山腰有一崖洞,因洞內供奉觀音菩薩,故名“觀音洞”。洞內有清泉一泓,常年不竭不溢,好像觀音凈瓶之水。相傳,觀音菩薩為修橋,巧變美女化緣,遭呂洞賓戲弄,和韋陀結為“對面夫妻”。此處山林茂密,古木參天,寧靜清雅,善男信女常來朝山拜佛,香火不斷。
魚洞仙音
位于交口附近的一處山洞,常年流水,每年農歷谷雨前后,有魚游出,鼓腮吹浪,叮咚作響,宛如仙樂。傳說古時有一年,因司雨小龍失職,造成眉塢大旱,玉帝知道后,罰它在此洞受難,讓其每年谷雨化作小魚游出,奏仙音謝世。故有“魚洞仙音”之說。
楊文洲紀念園
位于湯峪河長柳坪。青山環(huán)拱,地勢開闊,漫山綠樹,遍野紅花,湯峪河水靜靜流過,一派莊嚴肅穆景象。楊文洲紀念園內有墳墓、銅塑像、懿行碑、展館,占地面積4667平方米。楊文洲墓坐落于青山腳下,背山面水,與大山融為一體。楊文洲青銅塑像,高80厘米,神情謙和,樸實憨厚,平易近人,兩眼凝視遠方的山巒翠峰。太白山旅游區(qū)民眾敬立的懿行碑,高3.5米,寬1.1米,記錄著楊文洲為建設太白山森林公園,開發(fā)森林旅游,以及富山富場富民的豐功偉績。展館分“銳意改革,開拓創(chuàng)新”“苦干實干,艱苦創(chuàng)業(yè)”“鍥而不舍,勇攀高峰”“嚴于律己,寬厚待人”“山上開花,山下飄香”“親切關懷,鼓舞鞭策”“青山樹碑,人民立傳”7個部分,展出80多幅圖照,真實地記錄了楊文洲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的先進事跡?!皵y心而至,以命相搏,創(chuàng)業(yè)不言愁,大秦嶺盡出百寶;迓客建功,護林補過,轉型齊叫好,太白山記住一人。”“風物不殊,千秋事業(yè)千般景;斯園有意,一個姓名一座山?!边@是游客謳歌楊文洲的對聯(lián)作品。楊文洲為太白山貢獻了畢生心血,死后按照他的遺愿被安葬于大山之中,并建立紀念館以永久紀念。
駱駝山
位于湯峪口以上約9公里公路轉彎處。向東眺望,有座大山逶迤而至,兩峰突起,婉如一匹低頭飲水的駱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突起的駝峰、彎曲的脖頸,特別是頭部凸起的眼睛、微微張開的嘴巴,惟妙惟肖。相傳,這是來自玉皇宮中一頭金駱駝,在王母娘娘蟠桃會時,逃出天宮,來到太白山,見湯峪河水清澈明凈,草木青翠,花開似錦,便誤以為是銀河,來此飲水。因貪戀湯峪河谷風光秀麗,而誤了回宮時間,就執(zhí)著地留在這里。
鬼谷子洞
位于管子溝內2.5公里處。山道溪旁有一片開闊地,其右方崖壁下有個山洞,洞口上刻有“洞天”二字。洞內涼爽宜人,可容50多人站立,相傳鬼谷子曾在此隱居。蘇秦、張儀是鬼谷子的高徒,孫臏、龐涓在此隨鬼谷子修道學藝。洞內石壁上隱約可見一道長坐禪身影,相傳是鬼谷子(王禪老祖)隱身之形,故稱“隱身壁”?!半[身壁”前有一小潭,潭水清澈見底,不竭不溢,無源頭,亦無去向,人稱“隱身潭”。
鬼谷子洞對面有個山洞,據(jù)說是鬼谷子弟子們居住的地方,名“別有洞天”。這里山環(huán)水繞,林茂谷深,是個絕佳的修煉之地。
獨山
位于交口以北,距湯峪口約11公里。因這座山獨立單處,與周圍那些山山相連、綿綿不斷的山勢有很大不同,故名“獨山”,又名“夜郎山”。傳說此山來自蓬萊仙境,聽說太白山高于三山五岳,心中不服,欲與比高。它剛到太白山腳下,便見群峰都高于自己,羞愧欲逃,被太白山挽留于此。
獨山風光
洞天福地
位于交口附近,是一座仿古門樓,旅游公路穿洞而過。道教《三十洞天記》載:“第十一太白山洞,周圍五百里?!毙露刺熳钤缬梢晃幻袕埣具B的神仙掌管。在距離湯峪旅游公路不遠有一條山谷,林深谷幽,壁立千仞,懸崖環(huán)繞,崖下有一洞,洞深莫測,有人說這個洞和拔仙臺下的萬年不融冰洞相通,多少人想探個究竟都無果而終。宋代詩人梅詢登太白山,夜宿山洞,寫下了“蒼蒼千仞接云霓,登道微茫掛柏梯。蘿月半掛山未暑,洞房清唱有仙雞?!边@里的玄德洞天樓,是易地仿古建筑,樓高約12米,單門洞供汽車出入。
百擔榆柴
位于管子溝乾艮生水瀑布西側。這里現(xiàn)有一棵高大榆樹,挺拔秀美,山坡多為榆林,另有一株翠柏,郁郁蔥蔥。相傳,有一天,王禪老祖外出,命孫臏、龐涓在五日之內各砍百擔榆柴。孫臏遵師囑,砍了一百擔榆柴,堆柴如山,而龐涓只砍了一擔榆柴。五天后祖師歸,究問其由。龐涓說:“師命砍柏擔榆柴,徒用柏木做擔,砍榆柴一擔,用柏木擔回,此乃柏擔榆柴。”祖師無言,自思孫臏忠厚勤奮,龐涓善辯狡詐,日后必禍及孫臏,便將龐涓逐出山門。后來,鬼谷子向孫臏密授兵法,孫臏刻苦鉆研,潛心研練,成為著名的軍事家。龐涓為得到兵法,騙孫臏來到魏國,對其施以殘酷臏刑,后孫臏被救,運用師父所授兵法,消滅龐涓于馬陵道。
太白山滑雪場
太白山滑雪(草)場位于交口檢查站旁,占地面積100余畝,可同時容納2000人滑雪。目前擁有3000套高級滑雪板、滑雪服等世界著名品牌雪具。借助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海拔優(yōu)勢,滑雪場從美國、奧地利、意大利引進了世界上最先進的專業(yè)雪道壓雪機、造雪機等滑雪設備及裝備。設有專項滑雪區(qū)、雪上飛碟區(qū)、兒童雪上樂園區(qū)、室內休閑娛樂餐飲區(qū)四大區(qū)域。500米的初級練習和中等級滑雪道2條,雪圈道4條,拖牽道1條,魔毯2條。為了滿足不同游客多樣化的需求,滑雪場還設有安全刺激的雪地自行車,老少皆宜的雪上沖浪、雪上飛碟,以及雪地足球、雪地排球,精彩絕倫的雪橇、兒童雪上樂園,滑雪秀精彩演藝等。
太白山滑雪場
雪具服務大廳總面積2000平方米,一樓有雪鞋區(qū)、雪板區(qū)、雪服區(qū)、雪杖區(qū)、咨詢臺等服務區(qū)域,二樓有休息、餐飲、娛樂等設施區(qū)域。有可為游客提供各種飲食服務的咖啡廳,中、西餐廳,快餐廳等配套設施,滿足了游客的各種需求。
銅墻鐵壁
位于西河進溝約2公里的1號公路橋東。巨大的花崗巖體形成聳立千仞的峭壁,宛如刀削,氣勢磅礴,雄偉壯觀,高500多米,勢如銅墻鐵壁。在同地面幾乎垂直的巖壁上,由于長期流水沖蝕,顯現(xiàn)出一幅幅天然畫卷,似搏擊長空的雄鷹,如欲跳龍門的鯉魚,像憨態(tài)可掬的猴子,栩栩如生,有動有靜。小橋、流水、瀑布、茅舍等清晰可見,好似一幅關中民俗風情畫。這巨大的巖壁,是在太白山造山運動中,強烈褶皺形成的??粗@巍峨高大的巖壁,不能不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嘆服,也深為大自然賜予人們的不朽杰作而震撼。詩曰:“銅墻鐵壁撲面,巍峨屹立參天,若得此墻為城,縱有天兵何患。”
銅墻鐵壁
蓮花峰瀑布
蓮花峰瀑布,位于銅墻鐵壁南約1公里處,因地處蓮花峰下,故而得名。四周群峰組成蓮花的花瓣,蓮花峰居中而立,恰似花蕊,蓮花峰瀑布高差150米,從山巔飛瀉而下,宛如一條銀練凌空舞;千丈青蓮向日開。
三國古棧道
位于西河2號橋河道西側。棧道,又名閣道、棧閣道,是古代人們在深山峽谷、懸崖峭壁上開鑿架設的道路。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為運輸糧草,在秦嶺腹地修鑿了許多棧道。公園于1997年在原古棧道遺址上重新修復了一段長1100米的棧道,凌空架設,古樸自然,蜿蜒于峭壁之上,遠看猶如天梯。走上棧道,如同進入“百里畫廊”,尤以老虎口段最為險要,仰看懸崖峭壁,俯視幽谷深邃。游客紛紛慨嘆:九天峰隱千秋史;一徑云排萬陣兵。
三國古棧道
劍劈峰
位于三國古棧道對面河道東側。整座山崖勢如刀削,拔地而起,高516米。相傳呂洞賓假子白四郎,盜用呂洞賓名義,恃才傲物,放蕩不羈,狂稱自己為“終南第一峰”,眾神皆有怒色。呂洞賓一怒劍劈了“終南第一峰”。有詩說:“偶因博戲飛神劍,摧卻終南第一峰”。
潑墨山
位于西河3號橋附近。河東有座巨大的崖壁,高約500米,崖壁上留下道道黑色流痕,形似墨汁自崖頂流下,故名“潑墨山”。相傳唐代大詩人李白云游到此,觸景生情,臥石暢飲太白美酒,欲作詩抒情,豈料“舉目山水皆是景,詩到多時苦難吟,拋筆飛硯入云端,留下千古潑墨痕?!敝两衲E未干,人稱“潑墨山”。
仙姬出浴
清澈的河底石面上,一美女倩影若隱若現(xiàn),衣帶隨流水微微漂動,形象生動迷人。傳說太白三公主來此沐浴時,愛上了一打柴少年。河中惡龍嫉妒,騙來云童、雷公、電母,要劈死少年。三公主出浴去救,被雷鳴電閃打入河底,從此她的美麗身體便與石頭融為一體。
藥王棧道
在河邊陡立的石巖上有一排鑿成的石眼,上鋪有石條。相傳這是藥王孫思邈進山采藥時走過的棧道。此棧道至今仍可攀登,但需有膽量才行。有詩人撰聯(lián)吟詠道:“無濟世心,歷歷石痕難踩出;有拿云氣,巉巉棧道敢攀來?!?/p>
世外桃源
位于碓窩坪東北約1公里處。過公路橋沿溪流穿林而上,繞過山洞,進入一片樹林。這里古木參天,飛瀑清潭,農家草屋,野趣極濃,宛如陶淵明詩中描繪的“世外桃源”美景。山巖下原有一尊臥佛,旁邊鐫刻國民黨元老于右任1933年秋登太白山詩作:“睡佛好,睡佛好,一睡百事了,我也想來睡,誰來把國保?”體現(xiàn)了于右任憂國憂民的情懷?,F(xiàn)已新修臥佛寺,將睡佛金身保護于寺內。在睡佛之北的農家小院,生長有5株古連香樹,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樹齡約100余年,高約18~20米,胸徑40~50厘米,生機勃勃,樹冠龐大。
沿景區(qū)游覽,跌水入畫,九流一瀑,從仙境拾階而上進入主景區(qū)。渡小橋,伴流水,過了山洞又是另一番天地,古木參天,自然成趣,農家房舍,田園風光,似乎與世隔絕。1991年,李瑞環(huán)同志到此贊曰:好一處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有詩人游后感嘆:“到此看花草開,聽鳥蟲啼,已忘世事;息心享山林靜,得田園樂,懶問君臣?!?/p>
碓窩坪
位于樺林溝與西河交匯處,距離湯峪口23公里。這里地勢比較開闊,氣候溫和,風光宜人,因遺存有藥王孫思邈搗藥用的石碓窩,故名“碓窩坪”。相傳,我國古代大醫(yī)學家、養(yǎng)生學家孫思邈曾3次來到太白山隱居,從事藥物、醫(yī)學研究,曾在碓窩坪居住,夏秋上山采藥,冬春研制加工,為民治病,被譽為“藥王”。據(jù)說在石碓窩放置的北邊,原有2孔石窯洞,就是他按照家鄉(xiāng)耀縣孫原村窯洞式樣修建的,因年代久遠而倒毀,僅存遺址和傳說。太白山上現(xiàn)有藥王坪、藥王殿、藥王廟等地名,山外許多地方建有藥王廟、藥王洞,世代敬奉祭祀。
開天關
位于西河公路25公里處。九九峽內,河谷幽深,兩岸青山夾峙,遮天蔽日,仰望只見天開一線。走出九九峽,眼前豁然開朗,青山遠遁,地面遼闊,儼然一片新天地。傳說太白金星在此打開了通往天宮之門。這里已進入原始森林,植物種類繁多,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為25000個/立方厘米,人稱“天然森林浴場”?!拔魃咸追?,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边@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登太白峰》中的詩句。
重陽宮
位于開天關以南西河公路東側。有一群仿古建筑,白墻灰瓦,古樸莊嚴,因供奉道教全真教派創(chuàng)始人王重陽、純陽真人呂洞賓,故名“重陽宮”,又叫“純陽宮”。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在鐘呂坪修道,常進山賞景云游,在附近對面半山腰洞內小住,奇妙的是洞有兩個出口,八仙也常來此聚會,兩口為呂,眾仙戲稱為呂洞賓,取意他在雙口洞中迎賓。斗轉星移,歲月滄桑,雙口洞依然如故,走進重陽宮,呂祖殿坐東面西,呂洞賓塑像端坐殿中,殿墻上的壁畫記述這位風流大仙的傳奇故事。
神仙洞
位于重陽宮對面半山腰。一個崖洞有2個洞口,可容100余人,綠樹掩映,花木扶疏,環(huán)境清幽。相傳,呂洞賓曾在此修道,八仙常來聚會,云游山景,故名“神仙洞”。
紅樺坪
位于西河公路31公里處。這里地勢平緩,紅樺原始森林廣布,登坪遠眺近觀,林海莽莽,景色瑰麗。紅樺樹冠黃綠,亭亭如蓋,遠望紅樺林,紅霞映綠,色彩分明,美妙絕倫;近觀樹干橙紅,樹皮成層,揭下來薄如紙,許多青年人用來寫情書,別有情趣,被譽為“愛情紙”。
七女峰
位于紅樺坪以北的山梁上。從下板寺二仙山向東延伸出一條山梁,有7座突兀的山峰,險峻陡峭,怪石崢嶸,古木參天,奇樹異花,風光無限。是太白山第四紀冰川造山運動后形成的梳狀山峰。由紅樺坪登七女峰頂,沿途可領略“一線天”之玄妙、“魚脊嶺”之險要、“通天門”之愜意,使人沉浸在無限的美景之中。傳說七女峰因七仙女下凡坐化而得名。
七女峰
二仙山
又名神怡臺、大豁落,位于下板寺客服中心以北山梁上。它是七女峰山梁上的最高峰,上有兩石,形似二人對弈,兩石間,平如臺。相傳,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由太白山絕頂來這里論道、對弈、賞景。游人站在臺上,可盡情觀覽高山自然風光。紅樺、冷杉、太白紅杉原始森林,石河、石槽等第四紀冰川遺跡,歷歷在目,盡收眼底。東看,開天關、七女峰錯落有致,盤山公路如游龍出海;南眺,猴兒溝、上板寺林海莽莽,白雪皚皚,索道纜車,如云中飛仙;西觀,紅河谷、四嘴山層巒疊嶂,莽莽蒼蒼;北視,群山逶迤,一覽眾山小,渭河如帶,川原織錦秀;關中大地,阡陌縱橫,美不勝收,令人頓感心曠神怡,故名“神怡臺”。
萬畝杜鵑園
紅樺坪以上,漫山遍野,布滿各色杜鵑,高高矮矮,郁郁蒼蒼,人稱萬畝杜鵑園。每年五至八月競相開放,為高寒的太白山增添了無窮的生機。
杜鵑花海
神龜探海
位于七女峰上。在一座山峰上,許多片巖組成巖面,層層疊壓,參差不齊,最上面有塊片石向下延伸,酷似伸長脖子的烏龜,被人稱為“神龜探?!薄I颀斏扉L脖子,瞪大眼睛,微張嘴巴,笨拙而俏皮,形態(tài)惟妙惟肖。神龜探海的前方,白云茫茫,一望無垠,好似一只焦渴的烏龜找到了大海。據(jù)傳,這只烏龜原是龍王的第9個兒子,因屢犯天條,被罰下界,馱起大山。
板寺云海
位于下板寺、上板寺一帶。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高山地區(qū),千峰競秀,萬壑云涌,常見云霧繚繞,梁似飛舟,峰若海島,縹緲虛無,時隱時現(xiàn),變幻無窮,游人身臨其境,頓感飄飄欲仙。尤其是雨過天晴,云彩時而翻江倒海,濁浪排空;時而山匿巖隱,萬壑藏云,其奔若馬,其幻若龍,其滂若海;身置其中,扶搖直上,若仙若幻。
拂云閣索道
位于板寺云海景區(qū)的上、下板寺之間,絕對高差400米,索道線長1100米,單程16分鐘。始建于2000年,已安全運營15年。下板寺到上板寺,是登臨太白山最為艱苦的路段之一。路徑穿行于原始森林之中,陡峭難行,一般體力步行需三四小時。索道建成后使攀登的艱難困苦變成了一種如仙似幻的享受,同時大大縮短了登頂覽勝的時間。乘坐索道直達上板寺,可觀賞第四紀冰川遺跡、高山湖泊,仰望太白積雪,俯瞰萬畝杜鵑,亦可當日往返太白山頂峰拔仙臺,領略太白山獨特神奇的高山區(qū)自然景觀。
天下索道
太白山天下索道于2015年5月建成投運,下站位于海拔2300米的紅樺坪,上站位于海拔3511米的天圓地方。索道斜長2940.9米,上、下站絕對高差1210米。該索道的建成,將登頂太白山的艱難困苦變成了優(yōu)哉游哉的超然享受。索道共有客運吊廂46個,每個吊廂乘坐8人,對面設置座椅,全封閉,全景透明玻璃,視野開闊,乘坐舒適。置身其間,一覽眾山小,太白山秀美風光盡收眼底:栓皮櫟景觀林帶、銳齒櫟景觀林帶、遼東櫟景觀林帶、紅樺景觀林帶、牛皮樺景觀林帶、巴山冷杉景觀林帶、太白紅杉景觀林帶、高山灌叢草甸景觀帶等八條垂直植物帶譜如同八條巨幅錦緞自下而上將山脈包裹,層林盡染,婀娜多姿。太白松濤莽莽蒼蒼,杜鵑花海姹紫嫣紅,石河石海陣列森嚴。還可居高俯視太白山天海風光: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玉皇池、佛爺池、三清池若一串藍寶石鑲嵌于拔仙臺周圍。如果足夠幸運,不經意間便可看到羚牛、金絲猴或者大熊貓的身影。從紅樺坪到天圓地方,山勢陡峭,景色最美,道路也最艱險崎嶇,如果步行攀爬,中等以上體力至少需要10個小時,乘坐索道則只需10分鐘。
太白山天下索道
該索道是太白山繼拂云閣索道之后修建的第二條索道,于2012年進行規(guī)劃設計,2013開工建設,設備由奧地利多貝瑪亞公司制造,是單線循環(huán)脫掛抱索器八人吊廂式索道。設備安裝由山東省泰安市索道安裝公司承建。索道最大運行速度6米/秒,單邊運行時間9分20秒。該索道的建成,上太白山絕頂當天往返不再是夢想。
太白山滑索
位于板寺云海景區(qū)的上板寺,長度480米,上、下站相對高差76米,設計滑速為11米/秒,坡度為16%。目前它的長度、坡度開創(chuàng)了西北之最,而且技術性能良好,安全可靠。游人乘索滑行,聆聽松濤陣陣,感受非常刺激,領略高山景觀,體驗無窮趣味。
拜仙臺
位于板寺新村附近,海拔3400米。梁頂巨大巖石外突凌空,登臺遠眺,群山起伏,林海莽莽。相傳,蘇軾在鳳翔府任簽書通判時,關中西府地區(qū)連年大旱,為救民眾,來此跪拜向太白山神祈雨,一跪就是三天,終感動龍王,普降甘霖。蘇軾祈雨成功后非常高興,欣然拿筆寫下《喜雨亭記》,并親撰奏折,為太白山請封。北宋嘉祐六年(1061),仁宗皇帝封太白山為“明應公”。在拜仙臺,偶爾可見“太白寶光”奇觀。
天宮盆景園
位于板寺新村東南約2公里處。這里有大片太白紅杉原始林,山高風大,氣候寒冷,每年生長期僅百余天。由于受大風影響,樹冠旗形,樹干尖削,樹枝虬曲,千奇百怪,棵棵松樹造型奇特,似龍蛇,像鳳凰,如三角旗幟,似千手觀音,天設地造,巧奪天工,宛如天然盆景園。真乃“天工鋪就天宮景,神話牽來神畫園”。
天圓地方
從上板寺上行3公里,或乘坐天下索道,出索道口,豁然開朗,一覽眾山小。此處海拔3511米,在此仰視,天如圓蓋,舉手可攀;俯視,大地如盤,縱橫萬千。似有天圓地方之感。這是秦嶺主脊,故有一腳踩南北,一水流兩域(長江、黃河流域)之說。正所謂“日走中天,云飛南北;風流四野,水入江河”。
小文公廟
小文公廟敬的是韓愈的兒子韓昶。小文公廟是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與太白山自然保護區(qū)的分界處。
大文公廟
太白山登頂,大小文公廟是必經之地。文公,即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神話傳說玉皇大帝封韓愈為山神,掌管太白山。不知何時他成了關中一帶的土地神。民間傳說:“土地老兒本姓韓,頭戴璞腳身穿藍。”歷史上的韓愈是反佛的,在道教圣地太白山供奉韓文公是否與此有關,不得而知,但韓愈對太白山乃至秦嶺的緣分卻是很深的。他寫過不少關于太白山的詩,其中:“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是廣為傳誦的名句,也提高了整個秦嶺的知名度。
太白山大佛
登上大文公廟梁,在臨近大爺海處,有一座石山,山體酷似大佛,坐西朝東,迎接晨曦朝陽,笑看云卷云舒,極目眺望長安。在大佛附近,還有幾尊巨石,有的酷似觀音菩薩,有的酷似韋陀羅漢。
拔仙臺
海拔3771.2米,是太白山的頂峰,相傳這里是姜子牙點將封神、選拔神仙的地方。拔仙臺因此而得名。
太白山濕地
位于拔仙臺西側。在跑馬梁與三肖梁之間,是一片開闊平緩的濕地,號稱四十里稻地,石??p隙中能聽到滴答滴答的水聲,草甸中探腳,即有水滲出,嘆為奇觀。每當夕陽西下,落日熔金,站立此處觀景,彩霞滿天,一片絢爛;地面綠草如茵,繁花似錦;眼前遼闊空曠,一望無際,恍若置身天堂。
大爺海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以拔仙臺為中心,其北、南和西南分別有大太白池冰斗湖、二太白池冰斗湖、三太白池冰蝕湖。這些高山湖泊中最為神奇迷人的是大太白池,當?shù)厝朔Q“大爺?!?。
第四紀冰川遺跡
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上板寺,山勢平坦開闊,第四紀冰川地貌清晰可見。石海、石河一望無際,石球、石圈、巖屑堆、寒凍巖柱千姿百態(tài)。神話傳說周、紂交兵的“黃河陣”“萬仙陣”化成石海留在此地。
跑馬梁
東自拔仙臺,西至東原,長約20公里,寬約100~250米,平均海拔3500米,地勢寬闊平緩,第四紀冰川遺跡保存完好,灌叢草甸點綴其間,風光旖旎,風云變幻,云霧翻騰,極為壯觀。相傳,當年劉秀在此跑馬,留下了美妙動人的傳說。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