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重成績的另類媽媽
文/王燕 圖/受訪者提供
其實,每個孩子最初都是對世界充滿興趣的,
只不過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家長壓制了。
有很多家長太注重成績、學業(yè),扼殺了孩子體驗和探索的機會。
一個孩子只有對世界保持好奇心時,才會如海綿般吸納到各種營養(yǎng),滋養(yǎng)他的心靈。
Qin Wenjun
秦文君
著名兒童文學家
《中國兒童文學》主編
中國入圍世界最大兒童文學獎“林格倫紀念獎”第一人
著有《男生賈里》《女生賈梅》《會跳舞的向日葵》《你好,小讀者》等書
看電影時,年幼的戴縈裊對舞臺上的燈具感興趣,
秦文君會鼓勵她自己上前觀察。
只要戴縈裊對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產(chǎn)生興趣,
秦文君都會敏銳捕捉到,并且支持她去探究。
戴縈裊是一個多才多藝、熱愛生活的女孩,鋼琴十級,曾獲“白雪杯”全國兒童簡筆畫大賽二等獎、上海兒童博物館“現(xiàn)代兒童想象畫大展”一等獎,目前在美國某知名大學讀數(shù)學碩士。
戴縈裊曾由衷地稱贊道:“秦文君是我崇拜的好作家,也是一個我很愛的好媽媽?!鄙钊氩稍L后,我們發(fā)現(xiàn)秦文君的教育理念比較“另類”,同時又充滿了智慧和大愛。
多活動多體驗
保持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
戴縈裊從小就開始學鋼琴,不過也只是抱著“陶冶女孩情操”的目的。秦文君經(jīng)常拖女兒后腿,跟鋼琴老師說:“老師,我們每天只學一點,不著急,不學太多的技巧和方法?!痹诩也灰?guī)定固定的練琴時間,對女兒的成績也很少過問。
對學業(yè)和技能沒有要求,秦文君注重的是女兒的實踐和社會活動能力,讓她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課外時間和周末,夫婦倆就帶著孩子參加各種活動??措娪?、看話劇、看畫展,參加朋友聚會,出去郊游,到廣場上和小朋友一起畫畫、騎車等。
看電影時,年幼的戴縈裊對舞臺上的燈具感興趣,秦文君會鼓勵她自己上前觀察。只要戴縈裊對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產(chǎn)生興趣,秦文君都會敏銳捕捉到,并且支持她去探究。
有一回,秦文君帶女兒去飯店和朋友吃飯。飯菜都上桌了,戴縈裊卻不在座位上,而是跑到一邊津津有味地看螞蟻搬家。朋友準備叫戴縈裊過來吃飯,秦文君卻笑著制止了。秦文君沒有打擾女兒和螞蟻的交流,更沒有強硬地拉她來吃飯,而是在一旁悄悄為女兒打包一些食物,保證戴縈裊探究完畢后,不至于會餓肚子。
“其實,每個孩子最初都是對世界充滿興趣的,只不過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被家長壓制了。有很多家長太注重成績、學業(yè),扼殺了孩子體驗和探索的機會。一個孩子只有對世界保持好奇心時,才會如海綿般吸納到各種營養(yǎng),滋養(yǎng)他的心靈?!辈稍L之中,秦文君感嘆道。
而她的做法確實和一般媽媽不一樣。戴縈裊對生物課十分感興趣,課外作業(yè)經(jīng)常是解剖和觀察小動物。很多孩子會參照書本直接填上答案,但秦文君卻會讓孩子親自實踐。比如買來蜥蜴,讓戴縈裊觀察它腿上的絨毛,根據(jù)觀察的結(jié)果來填寫答案。有一次,生物作業(yè)是觀察牛腰的橫截面。家里不吃牛腰,但秦文君專門買回來一塊。結(jié)果戴縈裊解剖不到位,位置有一些偏離。雖然答案寫上了,但戴縈裊不太滿意。于是,第二天秦文君又買回一塊,讓女兒重新解剖。
保持一顆好奇心,需要體驗和實踐,也需要廣泛的閱讀。為了培養(yǎng)戴縈裊對閱讀的興趣,秦文君十分用心,方法也比較獨特。
戴縈裊小時候特別不愛看書。秦文君為了勾起女兒對書籍的興趣,特意將書從書櫥抽出,擱在地上,結(jié)果戴縈裊卻將玩具放到書上玩。秦文君繪聲繪色地讀書給戴縈裊聽,她也只是偶爾從玩具里抬起頭,根本不能完整地聽下去。幾番思索,秦文君根據(jù)女兒愛探索愛體驗的特點,決定讓書籍“動”起來。全家人一起和戴縈裊扮演書里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讓女兒愛上讀書。果然,戴縈裊對這種方式很感興趣,她興沖沖地為自己選角色。而爸爸媽媽會全力配合她,為了表演更逼真,還會專門買來面具等道具。扮演《彼得·潘》時,4歲多的戴縈裊幽幽地說:“媽媽,彼得·潘被長大的文蒂忘記了,真可憐。”通過將書里的內(nèi)容演出來,孩子更能體會主人公的心情和當時的情境,更容易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這種適合孩子的方法,為戴縈裊開通了一條愛上閱讀的路。之后,她沉迷書中,成了秦文君的“寶貝書女”。
每晚,戴縈裊都會要求媽媽講一個故事,“枕著”故事酣然入眠。等戴縈裊能自主閱讀時,她就會自己選擇書籍閱讀,幽默或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植物昆蟲、歷史百科。廣博的知識面,使戴縈裊得到一個美譽:會走動的百科全書。在美國參加面試時,戴縈裊出眾的口才和廣泛的知識面,令她脫穎而出。
秦文君和女兒協(xié)商好,暑假按她的計劃執(zhí)行,
雙休日是“家庭日”,全家一起活動,
比如一起游泳、看畫展等,還邀請戴縈裊的同學到家里做客。
適時放手
尊重孩子的選擇
尊重孩子是家長都懂的道理,但在執(zhí)行中,有很多家長卻總用自己的標準要求孩子。比如,漫長的暑假,很少有家長會把主動權(quán)交給孩子,讓他自主安排。但戴縈裊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自己制定暑期計劃,計劃精確到幾點起床,幾點看電視。而且她的計劃琳瑯滿目:會睡幾次懶覺;要去看大海,等待夜幕中的星星出現(xiàn);要逛逛書店;按烹調(diào)書學做日式甜點;到電影院看大片……
沒有提到作業(yè),也沒有說到練琴,孩子渴望自由的心可見一斑。秦文君也不強求,只要戴縈裊能完成學校的暑期作業(yè)即可。
當然,作為母親也不能完全置身其外。秦文君和女兒協(xié)商好,暑假按她的計劃執(zhí)行,雙休日是“家庭日”,全家一起活動,比如一起游泳、看畫展等,還邀請戴縈裊的同學到家里做客。秦文君多年來一直都是如此,既給了戴縈裊自我空間,又創(chuàng)造了她與父母、同學的交流機會。
平日的學習也由戴縈裊自己負責,秦文君很少要求她考多少分,占第幾名。媽媽的放手,反而讓戴縈裊在一種寬松的環(huán)境下學得更好,成績一直遙遙領(lǐng)先。小學四年級期中考試,戴縈裊的數(shù)學和英語考得很差。當她回到家中,迎接她的不是父母的呵斥,而是溫柔的勸慰,媽媽還幫她分析失利的原因。在家人的引導下,找到原因的戴縈裊上課更警惕更專注,最后數(shù)學和英語學得很好。
當然,秦文君偶爾也有糾結(jié)的時候。比如,戴縈裊在高三時,狂熱地寫作。有時,已經(jīng)深夜,她還在燈下奮筆疾書。眼看高考臨近,秦文君內(nèi)心也有擔憂。但她沒有阻止戴縈裊,她知道孩子即使當著你的面寫作業(yè),可等你離開,肯定會繼續(xù)她的愛好。身為兒童文學作家,她能從孩子的角度想問題,理解女兒這樣的舉動可能是高考重壓下,一種放松和發(fā)泄的方式。所以秦文君為女兒煮好宵夜,除了提醒她早點休息外,不多說一句話。結(jié)果,戴縈裊如愿以償?shù)乜忌狭藦偷┐髮W,她高三時擠時間寫的小說《被磕疼的心》也獲得了“冰心兒童文學獎”。
這個有譜的女兒難道就沒有讓媽媽煩心的時候嗎?難道她就沒有過青春叛逆期嗎?面對我們的逼問,秦文君笑著回答說:“青春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有的,但我們之間沒有大的沖突。即使有矛盾沖突,也都是我自己慢慢消化掉情緒,絕對不會對孩子發(fā)脾氣。”
“現(xiàn)在,很多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與父母之間都有很深的代溝,
一方面是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另一方面是父母太心急,
在孩子的根基還沒有長好之前,就恨不得它能長出葉子來?!?/p>
流暢溝通
做女兒最親密的好友
秦文君家中有一個固定的溝通時間,一直延續(xù)至今。豐盛的晚餐之后,在身體能量最充足、精神狀態(tài)最放松的時候,一家人不離開飯桌,而是暢談各自當天遇到的人和事。明亮的燈光下,大家常常說著說著,都笑得前仰后合。
做孩子最親密的朋友,就一定要了解孩子。戴縈裊10歲時,還不太會跳橡皮筋。因為這是女孩最常玩的游戲之一,所以戴縈裊在無意中被女同學孤立,心里很難受。秦文君借著帶女兒去南京旅游之時,邀請女兒的一個好友同行。這個女孩跳橡皮筋跳得特別好,在旅游之余,她教會了戴縈裊跳橡皮筋。因為跳得好,戴縈裊的自信和快樂又回歸了。跳皮筋這樣的小事,很多媽媽也許都不會關(guān)注到,即使了解到也不會覺得有多大問題,秦文君卻知曉這樣的小事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會全力幫孩子去解決。
秦文君還有一種和女兒溝通的獨特方式,就是“媽媽的親筆信”。在女兒10歲生日、14歲成少年時、去夏令營時,她都會飽含深情地寫一封信,裝在信封里從隔壁的書房直接“快遞”到戴縈裊的小房間。
嘮叨似乎是母親的天性,但文字有時比語言更有說服力。因為寫信比談話要鄭重,讀信比交談記憶更為深刻。
秦文君很感謝女兒,讓她體驗到了做母親的滿足感、自豪感和幸福感,也讓她的心變得更柔軟,更關(guān)注其他的孩子。而戴縈裊也一直覺得媽媽是自己崇拜的人,也是身邊最親密的好朋友。
“現(xiàn)在,很多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與父母之間都有很深的代溝,一方面是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另一方面是父母太心急,在孩子的根基還沒有長好之前,就恨不得它能長出葉子來?!辈稍L結(jié)束,秦文君不無擔憂地說。
其實,每個孩子出生時,媽媽都是滿懷欣喜的,也自認為將最好的東西給予了孩子。但在激烈競爭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媽媽過度關(guān)注孩子的學業(yè),忽視他們的內(nèi)心需求、越來越多的媽媽因為焦躁不安而缺乏耐心,導致苦悶的孩子越來越多。
愿多一些像秦文君這樣的智慧媽媽,淡定、平靜、包容,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給孩子成長的時間,這樣的愛才是孩子想要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