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爸爸,我想得到你的贊揚

        爸爸,我想得到你的贊揚

        時間:2023-02-19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家鵬是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學(xué)生,他品學(xué)兼優(yōu),不僅年年考試名列前茅,更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在家里他也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不僅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幫媽媽分擔(dān)家務(wù)。這樣一來,父親的贊揚對家鵬來說,就更加珍貴了。故事中的家鵬變得越來越自卑,其實與過于消極的評價有關(guān)。因此,家鵬應(yīng)該認識到,那些寫著“失敗者”的“標簽”并不能代表自己。

        第五章 直面家庭問題——磨煉也是一種財富

        第一節(jié) 爸爸,我想得到你的贊揚

        點睛引言

        在告訴父母我們不是完美小孩的同時,也告訴自己父母也不是我們期待中的完美大人。

        案例描述

        家鵬是一個初中二年級的學(xué)生,他品學(xué)兼優(yōu),不僅年年考試名列前茅,更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在家里他也是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不僅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幫媽媽分擔(dān)家務(wù)。家鵬生活在一個典型的“嚴父慈母”的家庭里,每次他表現(xiàn)得好,媽媽都不會吝嗇自己的夸獎;而爸爸呢,卻總是板著臉,告訴家鵬比他優(yōu)秀的大有人在,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家鵬的爸爸是一位大學(xué)教授,他不僅對自己要求嚴格,對家鵬也是一樣,他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能比他優(yōu)秀。雖然在別人看來,家鵬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但他怕太多的夸獎會讓家鵬得意忘形,因此每次在別人夸獎過后,他都不忘給家鵬潑一盆冷水。

        可是家鵬卻對爸爸的“良苦用心”毫不知情,在家鵬眼里,爸爸是他的偶像,對他來說爸爸的夸獎比任何獎狀都重要,可不管他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肯定。

        漸漸地,家鵬有些泄氣了,因為不管他多努力,爸爸都會說“還要繼續(xù)努力”“不要有一點成績就驕傲自滿,××比你做得更好”之類的話。慢慢地,他開始不相信自己,覺得自己確實不如別人,特別是當(dāng)考試考得差或者做什么事失敗后,他就更加確信父親說得對。

        家鵬的謙虛正是父親想要的,可過分謙虛讓家鵬變成了一個自卑的孩子。競選班長時,他不再像原來一樣躍躍欲試,而是覺得自己的能力還遠遠不夠;考得不好時,他會覺得這才是自己的真實水平,而考得好呢,卻是“偶爾走運罷了”??墒呛髞?,家鵬發(fā)現(xiàn),過分虛心并沒有讓他進步,反而使他退步了很多。

        想一想

        父親的打擊讓家鵬變得自卑,想一想,誰的打擊對你來說是最“致命”的?

        心理透視

        1.為什么父親的贊揚對家鵬那么重要呢

        人類行為學(xué)家約翰?杜威曾說:“人類本質(zhì)里最深遠的驅(qū)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贊美。”每個人都希望被贊美,在心理學(xué)意義上源自于個體渴望被尊重、被認可的精神需求。一旦這種精神需求被滿足,人就會充滿自信和動力。因此對于家鵬來說,希望被父親贊揚是再正常不過的需求了,而且在家鵬看來,父親是自己的偶像,也是自己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如果能得到父親的夸獎,他就會充滿自信和干勁。可是家鵬的父親出于“望子成龍”的想法,不忘時時提醒他、告誡他,甚至打擊他,而贊揚與獎勵卻是少之又少。這樣一來,父親的贊揚對家鵬來說,就更加珍貴了。

        2.沒有了父親的贊揚,家鵬為什么會自卑呢

        人本主義心理學(xué)家認為,一個人對他自己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受他人評價的影響,特別是受父母的評價的影響。家鵬的爸爸對家鵬的評價都是“不夠好”“還需繼續(xù)努力”,雖然爸爸的本意并不是貶低家鵬,而是希望他能再接再厲,做更優(yōu)秀的人,但過多的消極評價對家鵬來說就像是一張張“標簽”,這些“標簽”上都寫著“笨小孩”“沒用的家伙”“失敗者”等不好的字眼。這些“標簽”時時刻刻都“貼”在家鵬的身上,也慢慢地滲透到他的心里,久而久之,家鵬就接受了它們,并把它們當(dāng)作對自己的真實寫照,認為自己真的是“沒用的家伙”“失敗者”。這些“標簽”讓家鵬變得越來越不敢去嘗試,越來越自卑。

        錦囊妙計

        家鵬覺得自己進步了,但父親依然“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家鵬應(yīng)該怎么辦呢?

        1.欣賞自己,樹立自信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欣賞,但是相對于別人的欣賞,自己對自己的欣賞才是最重要的。故事中的家鵬變得越來越自卑,其實與過于消極的評價有關(guān)。當(dāng)一個人過于看低自己的時候,就會放棄很多原本屬于自己的機會,并且對自己的成功視而不見。因此,家鵬應(yīng)該認識到,那些寫著“失敗者”的“標簽”并不能代表自己。他應(yīng)該撕掉“標簽”,正確看待自己,樹立自信,在別人欣賞自己之前,先做到自我欣賞。

        自我欣賞小方法:

        每天早上給鏡子里的自己一個微笑,告訴自己“我很棒”。

        每天找出自己身上的十個優(yōu)點,堅持一段時間,說不定還會有意外的收獲呢!

        2.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

        父母無疑是愛孩子的,但有很多父母像故事中家鵬的父親一樣,總是在用錯誤的方式表達愛,結(jié)果只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如果家鵬不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告訴父親他需要的愛并不是一味的批評和鞭策而是簡單的夸獎與肯定,父親可能會永遠用錯誤的方式對待他。因此,他應(yīng)該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愛我你就夸夸我!”

        3.放低期待,體諒父母

        父母的愛總是包含了太多期待,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優(yōu)秀、高人一等,因此不惜給孩子施加壓力,增加孩子的痛苦;但作為孩子,我們同樣也對父母抱有很多期待,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時時刻刻理解我們的感受,我們做得好時夸獎我們,做得不好時原諒我們。所以,請放低自己對父母的期待,體諒他們的良苦用心。在告訴父母我們不是完美小孩的同時,也告訴自己父母也不是我們期待中的完美大人。

        心理自助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巴德·舒爾伯格

        記得七八歲的時候,我寫了第一首詩。母親一念完那首詩,眼睛亮亮,興奮地嚷著:“巴迪,這是你寫的嗎?多美的詩??!精彩極了!”她摟著我,不住地贊揚。我既靦腆又得意揚揚,點頭告訴她詩確實是我寫的。她高興得再次擁抱了我。

        “媽媽,爸爸什么時候回來?”我紅著臉問道。我有點迫不及待,想立刻讓父親看看我寫的詩。“他晚上七點鐘回來?!蹦赣H摸摸我的腦袋,笑著說。

        整個下午我都懷著一種自豪感等待父親回來。我用漂亮的花體字把詩認認真真謄了一遍,還用彩色筆在它的周圍上畫了一圈花邊。將近七點鐘的時候,我悄悄走進飯廳,滿懷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親的位置上。

        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我實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親。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寫過好多劇本。他一定會比母親更加贊賞我這首精彩的詩。

        快到八點鐘的時候,父親終于回來了。他進了飯廳,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詩吸引住了。我緊張極了。

        “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詩。

        “親愛的,發(fā)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寫了一首詩,精彩極了……”母親上前說道。

        “對不起,我自己會判斷的?!备赣H開始讀詩。

        我把頭埋得低低的。詩只有十行,可我覺得他讀了很長的時間。

        “我看這首詩糟糕透了?!备赣H把詩放回原處。

        我的眼睛濕潤了,頭也沉重得抬不起來。

        “親愛的,我真不懂你這是什么意思!”母親嚷道,“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還是個孩子,這是他寫的第一首詩。他需要鼓勵?!?/p>

        “我不明白,”父親并不退讓,“難道世界上糟糕的詩還不夠多嗎?哪條法律規(guī)定巴迪一定要成為詩人?”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沖出飯廳,跑進自己的房間,撲到床上痛哭起來。飯廳里,父母還在為那首詩爭吵著。

        幾年后,當(dāng)我再拿出那首詩看時,不得不承認父親是對的。那的確是一首糟糕的詩。不過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地鼓勵我,因此我一直在寫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氣給父親看一篇我寫的短篇小說。“寫得不怎么樣,但還不是毫無希望?!备鶕?jù)父親的批語,我學(xué)著進行修改,那時我還不滿12歲。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寫了很多作品,出版發(fā)行了一部部小說、戲劇和電影劇本。我越來越體會到我當(dāng)初是多么幸運。我有個慈祥的母親,她常常對我說:“巴迪,這是你寫的嗎?精彩極了?!蔽疫€有個嚴肅的父親,他總是皺著眉頭,說:“這個糟糕透了?!币粋€作家,應(yīng)該說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需要來自母親的力量,這種愛的力量是靈感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但是僅僅有這個是不全面的,它也可能會把人引入歧途。所以還需要警告的力量來平衡,需要有人時常提醒你:“小心,注意,總結(jié),提高?!?/p>

        這些年來,我少年時代聽到的這兩種聲音一直交織在我的耳際:“精彩極了”“糟糕透了”;“精彩極了”“糟糕透了”……它們像兩股風(fēng)不斷地向我吹來。我謹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風(fēng)刮倒。我從心底里知道,“精彩極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這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那就是愛。在愛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駛?cè)ァ?/p>

        第二節(jié) 我也有個公主夢

        點睛引言

        夢醒了,生活還要繼續(xù)。

        案例描述

        小惠是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孩子。為了讓小惠接受更好的教育,父母把她送到了城里讀書。小惠的零用錢很少,剛剛夠交伙食費;她的衣服也很少,剛剛夠換洗著穿,也不是什么時髦的樣式。盡管這樣,小惠還是很感激她的父母能把她送到城里讀書,為了報答父母,她每天都很努力地學(xué)習(xí);為了省錢,她也不像其他女孩那樣愛買零食,更別說買衣服了。但小惠還是很滿足,每天都開開心心地生活著。直到小惠遇到了新同桌丹丹,她再也開心不起來了。

        丹丹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她穿著漂亮的衣服,戴著閃亮的蝴蝶發(fā)卡,帶著父母的千叮萬囑,來到了小惠的班級,并成了小惠的同桌。丹丹迅速成了小惠最好的朋友,丹丹知道小惠家條件不好,對小惠特別照顧,“小惠,我媽媽又給我買了新的發(fā)卡,這個送給你!”“小惠,我爸說了,要多吃水果補充維生素,這蘋果給你吃!”小惠很感激有這樣的朋友,但每一次聽到丹丹說“我爸說……”“我媽給我買了……”時,她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她經(jīng)常想:“憑什么丹丹可以有富有的家庭,而我只能是一個農(nóng)村的窮孩子?憑什么丹丹可以有這么寵她的爸媽,而我的父母把我送來學(xué)校就不管我了?”漸漸地,怨恨、妒忌和自卑在小惠心里滋長,她覺得丹丹對她的友好是施舍和嘲笑,同學(xué)們看待她的眼光更是充滿了鄙夷和歧視。而她認為,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

        小惠經(jīng)?;孟胨幸粚μ貏e富有的親生父母。她的親生父母曾經(jīng)因為不得已的原因才把她寄養(yǎng)在現(xiàn)在這個家里,但突然有一天,他們會當(dāng)著所有同學(xué)的面,開著豪華的大車來到學(xué)校,把她接到大別墅里。他們會對她特別好,能滿足她所有的要求,給她買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和最漂亮的發(fā)卡,讓她一下子能從灰姑娘變身為白雪公主。

        但是每個月回家,小惠都會從華麗的幻想跌落到灰暗的現(xiàn)實里,她不得不承認,她的親生父母就是這一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夫婦。小惠開始對自己的父母發(fā)脾氣,埋怨他們不給她買新衣服,質(zhì)問他們?yōu)槭裁催@么窮。在學(xué)校,小惠也不再努力學(xué)習(xí)了,她總是想,自己再努力也是窮人家的孩子,別人不需多努力,也能過上比她更好的生活。她和丹丹的關(guān)系越來越疏遠,也經(jīng)常因為同學(xué)的無心之言和他們發(fā)生矛盾,就這樣,小惠慢慢變成了一個像刺猬一樣到處扎人的孩子。

        想一想

        是什么讓小惠變成了一只“小刺猬”?

        心理透視

        小惠原來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她懂得感恩,知道父母把她送到城里讀書不容易,她用努力學(xué)習(xí)、勤儉節(jié)約來回報父母的恩情。但新來的同桌讓她看到了另一種生活,她看到了原來有人可以像公主一樣生活著,原來自己一直都過得這么辛苦。她覺得這個世界真是不公平,她幻想自己有不一樣的命運,于是她變得愛抱怨,討厭現(xiàn)實,覺得人人都看不起她。漸漸地,她成了一個到處扎人的“小刺猬”。

        其實,小惠有以下兩點心理誤區(qū)。

        1.誤區(qū)一:盲目攀比,錯把愛等同于物質(zhì)的滿足

        在丹丹父母的映襯下,小惠父母對她的愛似乎顯得太單薄。在小惠看來,似乎“給我買更貴的衣服,就代表愛我多一些”,而把父母為她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作的犧牲、對她的愿望的盡可能滿足、對她的悉心照顧等都丟在一旁。其實那些她嫌棄的東西,都滲透著父母對小惠的愛,這樣的愛雖然不像昂貴的衣服、漂亮的發(fā)卡那樣華麗,卻也同樣閃耀著動人的光芒。

        2.誤區(qū)二:把富有當(dāng)作自信的關(guān)鍵

        小惠生在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因此在吃穿住行上,小惠都要比別的孩子更艱苦一些。她沒有時髦的衣服,沒有漂亮的發(fā)卡,也沒有吃不完的零食,這些讓小惠在同學(xué)面前抬不起頭來,心里暗暗覺得自己樣樣都不如別人。而周圍家境比較富裕的同學(xué),似乎穿件漂亮衣服,頭就能昂得高一些;穿雙貴一點的鞋,腳下就能生風(fēng)。于是,她幻想自己的親生父母“開著豪華的大車來接她”,給她所有富人擁有的東西,直到這個時候她才能被同學(xué)們看得起,才能充滿自信。

        錦囊妙計

        1.換種心情看自己

        總是盯著自己沒有的東西看會越來越自卑,想想你的優(yōu)勢吧!你的家庭可能并不富有,但至少它是溫馨幸福的;你的衣服可能并不時尚,但至少它是防風(fēng)保暖的;你的父母可能并沒有把你捧在手心,但至少他們是愛你的。換種心情看自己,你就會幸福!

        2.感恩父母

        你的家庭并不富裕,但父母為了能讓你過得好,已經(jīng)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想一想,要買同樣的衣服,你的父母要比別人的父母多工作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可是他們還是盡可能地滿足你的要求,可見他們有多愛你!雖然在物質(zhì)上,他們并沒有過度地滿足你的虛榮心,但在精神上,他們教會了你獨立,教會了你節(jié)儉,這些美好的品德都是不能用物質(zhì)來衡量的,都是能讓你受益終生的寶貴財富。

        3.做精神上的富人

        物質(zhì)上的富有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的價值,并不取決于家庭條件的好壞,而取決于理想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和這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大小。一個家庭條件再好的人,如果沒有理想,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依舊是一個沒有多大價值的人。從古至今,有多少富家子弟,仗著自己家境好,揮霍無度,成為旁人口中的“敗家子”“紈绔子弟”。他們仗著金錢得來的“自信”,在別人看來只是可笑的泡沫而已。因此,一個人要想獲得自信,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就要盡己所能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努力實現(xiàn)目標,對社會作出應(yīng)有的貢獻。只有這樣,才能體驗到精神上的富有,成為一個真正自信的人。

        4.化抱怨為前進的動力

        在學(xué)校里,確實有一些同學(xué)會以家庭條件好壞作為評價別人的標準。但是,家庭條件如何并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如果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上,只能讓自己更痛苦。與其這樣,還不如把心思放在自己能夠決定的事情上,用實際行動來讓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

        美國前財政部長阿濟·泰勒·摩爾頓曾在一次演講中說道:“一個人若想改變眼前充滿不幸或不盡如人意的情況,只要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我希望情況變成什么樣’,然后全身心投入,采取行動,朝理想目標前進即可?!卑ぬ├铡つ栴D出生在一個悲慘的家庭里,她的生母是聾子,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但如她所說,“一個人的未來會怎么樣,不是因為生下來的狀況。如果情況不如人意,我們總能想辦法加以改變”。

        如果小惠能化抱怨為前進的動力,承擔(dān)起改變命運的重擔(dān),給自己定下遠大的目標并努力踐行,多年以后,說不定就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公主夢”。

        心理自助餐

        我的麥子熟了

        14歲的高占喜,青海農(nóng)家子弟,因為湖南衛(wèi)視的《變形計》節(jié)目,和一個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換了7天人生,節(jié)目打出的議題是: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農(nóng)村嗎?

        第一天,占喜在機場被新爸爸新媽媽接進了豪華的寶馬車,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說話,認真地看著窗外閃過的高樓大廈,忽然,他淚水盈眶。

        占喜住進了一棟豪華如天堂的復(fù)式公寓,擁有一間無比舒適的大臥室。面對豐盛的晚餐,他無所適從,緊張得5次掉筷子。接著,新爸爸新媽媽一次給了他200元的零花錢。從前,他一個月只有1元的零花錢。

        在氣派的理發(fā)店里,占喜看到鏡子里的自己又一次盈滿淚水。

        之后,他完全忘記了看書,迅速適應(yīng)這種新生活。他整天靠在松軟的巨大沙發(fā)里,茶幾上是他之前從未見過的零食,面前是巨大尺寸的液晶電視。他自在地享受著這一切,除了臉頰上那抹不去的高原紅,就像是在這里長大的。

        當(dāng)占喜盡情享受新生活時,觀眾們憂心忡忡——這個孩子會喪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樂嗎?

        某天,占喜被安排去買報。歸途中,占喜變得少言寡語。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馬路之間穿梭,猶如他在稻田之間穿梭,也看見天橋下的乞丐,衣衫襤褸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對記者說,城里也有窮人,生活也不容易。記者問:“那你同情他們嗎?”占喜說:“不,每個人都有一雙手,幸??孔约??!?/p>

        說話時,他分明又是那個崇尚奮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當(dāng)晚短信預(yù)測,大多數(shù)觀眾仍然覺得占喜不愿回鄉(xiāng)。謎底提前揭曉——當(dāng)?shù)弥约旱母赣H不慎扭傷腳的消息,占喜立刻要求趕回家鄉(xiāng)。

        “為什么急著要走?父親的腳傷不是大事,難得來一次城里?!庇浾邌枴?/p>

        占喜只說了一句:“我的麥子熟了?!?/p>

        父親很早目盲,哥哥在外打工,弟弟尚且年幼,14歲的占喜已經(jīng)成為家里的主要勞力。他被城市吸引,這無可厚非,但同時,他也眷戀自己貧窮的家、艱辛的父母、幾畝薄田和已經(jīng)成熟的麥子。

        城市是他的夢,貧窮的家卻是他深植血液的責(zé)任。

        回到農(nóng)村后,占喜仍然五點半去上學(xué),啃小半個饃饃當(dāng)午餐,學(xué)習(xí)之余割麥挑水,仍然是補丁長褲配布鞋,刻苦讀書不改初衷:“只有不斷學(xué)習(xí),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變命運?!?/p>

        參與《變形計》節(jié)目的7天,占喜像是做了一場虛幻的夢。在夢里,他坐豪車,住別墅,有吃不完的零食,打不完的游戲。但是,他明白這只是一場夢,夢醒了,生活還要繼續(xù)。要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只靠做夢是遠遠不夠的,更要靠自己的努力拼搏。

        第三節(jié) 爸爸媽媽,請你們不要吵了

        點睛引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蟹颉ね袪査固?/p>

        案例描述

        雷雷是一個小學(xué)四年級的學(xué)生,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工資微薄,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但總的來說還過得去??蛇z憾的是,雷雷的父母幾乎每天都吵架——有時是因為媽媽抱怨爸爸不會賺錢,自己跟著吃苦;有時是爸爸埋怨媽媽不會持家,把錢花在不該花的地方上;有時兩人又因為在對雷雷的教育問題上出現(xiàn)了分歧而相互埋怨??傊瑥睦桌子浭麻_始,家里就沒有太平過,父母有時甚至?xí)蟠虺鍪?,引來周圍鄰居圍觀。

        所以,在鄰居們看來,雷雷從小就是個苦孩子。他們常常在背后議論雷雷的父母,有時也會用同情的口吻問雷雷,“爸爸媽媽吵架的時候會不會打你呀”“他們每天吵架你難不難過呀”之類的話。爸爸媽媽每天都吵架,雷雷當(dāng)然很難過。每當(dāng)他們吵架時,雷雷都會害怕,害怕“戰(zhàn)火”一不小心就燒到自己身上,也害怕爸爸媽媽離婚,自己成了沒人要的孩子。

        因為父母經(jīng)常吵架,雷雷的小伙伴們也常常目睹他家里“戰(zhàn)火紛飛”的景象,因此都不敢去雷雷家里玩,也不敢叫他出去。雷雷在朋友面前總覺得抬不起頭來,因為他覺得和別人相比,自己的家庭是一個“不正?!钡募彝ィ约阂彩且粋€“不正?!钡暮⒆?。因此,他非常羨慕他的小伙伴們。在他的眼里,自己的家總是充滿“火藥味”,沒有一點家的感覺;而別人的家庭總是和和睦睦,其樂融融。有時候,雷雷甚至想如果自己能生活在別人家里,那該有多好。

        想一想

        你的父母經(jīng)常吵架嗎?

        你覺得他們吵架,會對你造成什么影響?

        心理透視

        心理學(xué)家曾進行過一項關(guān)于家庭關(guān)系對于孩子心理問題影響的調(diào)查,調(diào)查表明:父母經(jīng)常吵架的孩子,心理問題檢出率為32%,離婚家庭的為30%,和睦家庭的為19%。

        為什么父母吵架對孩子能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呢?因為對大人而言,吵架似乎是很平常的事,但對孩子而言,卻是天塌下來了,他的安全感會受到很大沖擊。面對“戰(zhàn)火紛飛”的家庭環(huán)境,孩子常常會產(chǎn)生以下的心理困境。

        1.困境一

        經(jīng)??吹礁改冈谧约好媲俺臣艿暮⒆?,會認為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什么才導(dǎo)致父母吵架,因而產(chǎn)生自責(zé)感、罪惡感,不僅情緒上會受到影響,連行為也會變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再做錯什么。另外,有些父母在吵架后為了發(fā)泄情緒,常常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責(zé)怪、懲罰孩子,拿孩子當(dāng)“出氣筒”。這樣一來,在父母吵架時,孩子更是像身上安裝了“不定時炸彈”一般,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2.困境二

        經(jīng)常面對家庭“戰(zhàn)火”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人們常說,“家是人們避風(fēng)的港灣”,但經(jīng)常吵架的家庭卻沒有溫暖、安全可言,有的只是相互間的猜忌和怨恨。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的孩子很難學(xué)會去完全信任別人,因此常常不能和同學(xué)們友好相處,容易變得越來越孤獨、冷漠。

        3.困境三

        和家庭和睦的孩子相比,長期處在 “戰(zhàn)場”家庭中的孩子會更少體驗到幸福、快樂、舒暢的情緒,焦慮、自卑、抑郁反而會時常伴隨著他們。他們身上仿佛時常帶著“怨氣”,也正因為這樣,他們顯得和周圍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和周圍的同學(xué)距離拉遠,這會進一步加重他們的不良情緒,影響他們生活、學(xué)習(xí)的各個方面。

        錦囊妙計

        雷雷因為家庭的不和諧而自卑,抬不起頭來,我們要怎么幫助他消除這種自卑呢?而面對生活的壓力,父母吵架又是在所難免的。作為孩子,我們又該如何應(yīng)對呢?

        1.接納父母——完美家庭很少見

        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睂τ诶桌讈碚f,自己的家庭是不幸的,但在訴說自己的不幸的時候,也不用把別人的家庭想象得過于美好。其實,每個家庭都不是完美的。生活在不同的家庭里,就會面對不一樣的挑戰(zhàn)和困難。因此,要想消除因家庭原因造成的自卑,雷雷首先應(yīng)該做的是接納自己的家庭。它雖然不完美,雖然總是充滿“火藥味”,但它畢竟是自己的家。在這個家里,所有的不滿都會被直接地表達出來(雖然表達的方式過于“激烈”),而不是被藏著掖著,直到迫不得已才爆發(fā)出來,這也未嘗不是好事。

        2.理解父母——磕磕碰碰總難免

        爸爸媽媽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摩擦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從來不吵架的夫妻是不存在的。所以,當(dāng)你看到父母又在吵架時,只要不是特別激烈的沖突,你大可不必把它放在心上,就把吵架當(dāng)作是父母生活中的“調(diào)味料”吧。而且父母之間發(fā)生沖突,是因為他們在試著溝通,有溝通就會有改變,這也是他們“獨特”的交流方式。

        3.相信父母——愛你的心永不變

        可能父母從來都沒有想過,他們吵架會對你造成這么大的傷害,但你要相信無論父母做了什么,他們都是愛你的。如果他們無意間的行為傷害了你,你要學(xué)會原諒他們。

        4.幫助父母——“和平使者”站中間

        作為父母“戰(zhàn)爭”的受害者,你可以大膽地告訴父母:“看你們吵架讓我覺得很難過!”讓他們感受到你的存在,認識到他們的行為已經(jīng)對你造成了影響。父母是愛你的,當(dāng)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原來已經(jīng)傷害到了你時,他們一定會換一種方式溝通的。

        作為“戰(zhàn)爭”的旁觀者,你也可以在父母吵架后幫他們分析原因,找到解決方法。俗話說,“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在聽過你有理有據(jù)的分析后,父母說不定會恍然大悟,就此熄火了。但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有意偏袒一方,否則可能會激化矛盾,這樣就是幫倒忙了。

        心理自助餐

        “和平使者”小測試

        原本讓你引以為傲的幸福家庭,現(xiàn)在卻陷入無盡的爭吵中,無助的你不知道該怎么面對。你更不知道該怎么和父母溝通,讓他們在乎一下你的感受,這讓你很難過。面對越來越糟的境況,你會怎么辦呢?

        A.討厭每天爭吵的父母,疏遠他們

        你已經(jīng)厭倦了父母無休止的爭吵,他們這樣的行為不僅破壞了你心目中幸福家庭的形象,也讓你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孤單,于是你開始封閉自己,疏遠父母。

        B.給爸爸媽媽寫封信,告訴他們你的想法

        你不想總是擔(dān)心,你清楚他們是很愛你的。你給他們寫了一封信,講出了你的傷心和難過,說出了你的擔(dān)憂。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對你最重要的,你需要他們勝過一切,你愛你們的家,愛他們兩個人!希望他們能多自我反省,并改正一下自己的缺點,停止?fàn)幊常o你多一些關(guān)愛!

        C.分別和爸爸媽媽聊聊,讓他們感到你的存在

        聰明的你和爸爸約了個時間,把你的想法告訴了他。你希望爸爸能給你開心的生活,不要為一些小事和媽媽計較,你和媽媽非常愛他。之后,你又和媽媽溝通,希望她不要再和爸爸吵架,并希望她能相信爸爸。

        不同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的處理方式,你是一個優(yōu)秀的“和平使者”嗎?

        選擇A

        你是一個善良的、易受傷害的孩子,但你的表現(xiàn)對解決家里的問題并沒有多大幫助,你還要學(xué)習(xí)怎樣當(dāng)一個“和平使者”。

        選擇B

        你是一個心思細膩的孩子,你希望父母能考慮到你的感受,你是一個很棒的“和平使者”,但有時候你也要學(xué)會去理解父母,多從他們的角度出發(fā)想問題。

        選擇C

        恭喜你,你真的很棒!你的表現(xiàn)能成功化解父母的矛盾,你是一個理性的、聰明的孩子,是一個優(yōu)秀的“和平使者”!

        如果你想當(dāng)一名優(yōu)秀的“和平使者”,不妨多用用B和C的方法吧!

        第四節(jié) 我來自單親家庭

        點睛引言

        只要自己心中充滿向上的力量,苦難也會變成生命中的財富。

        案例描述

        小海今年十二歲,上小學(xué)五年級,幾年前他的父母離婚了,小海跟著爸爸過。爸爸到外地打工,把小海帶在身邊,安排小海在附近的學(xué)校上學(xué)??墒?,平時爸爸工作忙,根本無暇照看小海,小海和爸爸的溝通很少,和媽媽見面的機會更是屈指可數(shù)。

        轉(zhuǎn)學(xué)后,小海離媽媽更遠了,他經(jīng)常在夢里見到媽媽,可一覺醒來,卻發(fā)現(xiàn)這只是一場夢。他特別想媽媽,想念媽媽溫暖的懷抱,想念媽媽做的可口的飯菜,也想念媽媽給自己洗的干凈的衣服??伤?,這一切都已經(jīng)成為過去了。

        在學(xué)校,小海總是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他不喜歡和同學(xué)們一起玩,上課從來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當(dāng)老師抽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回答不上來,因此經(jīng)常遭到同學(xué)們的嘲笑。他也總是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就算完成了,也是馬馬虎虎、潦潦草草的。

        小海的老師找他談心,他總是做出一副“我一定會改正”的樣子??蓻]過多久,他又開始不寫作業(yè),甚至上課睡覺,更過分的是,他還和同學(xué)打架。老師苦口婆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勸他,他終于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想法:“我真的很想改,但每一次都失敗,不管怎么樣,我永遠都是差生?!?/p>

        想一想

        你的身邊有像小海這樣的同學(xué)嗎?你有試著了解過他嗎?

        心理透視

        小海是我們口中的“差生”,他不寫作業(yè),成績差,和同學(xué)關(guān)系不好,對班集體沒什么貢獻,這樣的學(xué)生幾乎一無是處,經(jīng)常讓老師感到頭疼。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其實是小海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在作怪。

        首先,小海的父母離婚,他被媽媽“拋棄”了一次,而爸爸每天都忙工作,根本無暇照顧他,讓他感覺自己又被“拋棄”了一次。小海雖然父母健在,但在心里,他早已把自己定位成了“孤兒”。得不到父母的關(guān)愛,感覺被拋棄,讓小海產(chǎn)生了“自己不配得到愛”的自卑心理。

        其次,小海剛來到新的城市,進入新的學(xué)校,本來成績就不太好,變了環(huán)境,離開了媽媽,學(xué)習(xí)起來就更加吃力了。在學(xué)習(xí)上,小海得不到絲毫的成就感,也看不到絲毫進步的希望,于是就漸漸產(chǎn)生了“自己不如別人”的心理。

        另外,因為缺乏管教,小海很難形成良好的自制力,他抱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漸漸地變成了同學(xué)們眼中的“差生”。同時,同學(xué)們的嘲笑、老師不正確的對待方式,都會加重小海的自卑,這讓小海更沒有力量去改變自己,最終說出“我真的很想改,但每次都失敗”這樣悲觀的話。

        像小海這樣的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很多,面對家庭的突然破裂,孩子無法接受眼前的現(xiàn)實,無法適應(yīng)無父或無母的環(huán)境。孩子的心理沒有成熟,他無法理解父母的苦衷,幼小的心靈脆弱、敏感,沒有自我調(diào)適的能力,一旦受到打擊,就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特別是看到同伴們與父母親親熱熱、幸福美滿地玩耍、嬉戲的時候,更容易想到自己過去的生活。而現(xiàn)在今非昔比,心中的悲傷、失落使得他們產(chǎn)生憂郁和自卑的心理,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快樂在哪里,于是拒絕快樂,沉浸在憂慮、悲傷中。

        錦囊妙計

        單親家庭的孩子和家庭和睦的孩子相比,更容易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那么怎樣才能讓像小海這樣自暴自棄的孩子做出改變呢?

        1.接受父母離婚的現(xiàn)實

        面對父母離婚,很多孩子接受不了這樣的現(xiàn)實,覺得上天對自己不公平。其實無論對誰來說,這樣的打擊都是很殘酷的。孩子確實需要有一段調(diào)整自己的時間,但是,沒有哪一個人的人生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不一樣的痛苦,面對現(xiàn)實,我們可以抱怨,但抱怨之后應(yīng)該坦然接受。父母之所以選擇離婚,是因為在一起不快樂,如果強迫他們在一起,對他們、對自己都是不公平的。所以,在父母開始新的生活時,單親家庭的孩子也應(yīng)該學(xué)會接受父母離婚的現(xiàn)實,開始新的生活。

        2.正確認識自己,欣賞自己

        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和父母一方或雙方分離,沒有得到足夠的關(guān)心和照顧,因此往往得出自己“不值得被愛”“低人一等”的結(jié)論。但每個人生來都是平等的,并不存在誰比誰高一等的事實,有的只是自己心中的“低人一等”的想法。雖然和爸爸或媽媽分離,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愛你,更不代表你不值得被他們愛。抱有這樣想法的孩子應(yīng)該摒棄這種錯誤觀念,要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進步的動力,讓離開你的爸爸或媽媽感到欣慰。

        3.停止對父母的抱怨,不為失敗找借口

        受到父親或母親的影響,單親家庭的孩子經(jīng)常會抱怨離開自己的父親或母親,甚至怨恨他/她,認為自己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完全是因為他/她。父母的離異的確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有些父母也確實是不負責(zé)任,對孩子不管不顧。但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痛苦,如果一味地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抱怨,把它當(dāng)作自己不思進取的理由,那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所以,單親家庭的孩子可以嘗試著用包容的心面對過去發(fā)生的一切,合上昨天的書,翻開未來嶄新的一頁。

        心靈自助餐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從小成長于一個單親家庭。他于1961年出生于美國夏威夷,父親是一個地道的非洲肯尼亞黑人,于1959年23歲時離開肯尼亞來到夏威夷大學(xué)留學(xué)。在大學(xué)期間,與奧巴馬的母親相識并相愛,不久后結(jié)婚。后來,奧巴馬的父親離開夏威夷前往哈佛大學(xué)讀書,并與他的母親離婚,畢業(yè)后離開美國回到肯尼亞。再后來,奧巴馬的母親又與一個印尼留學(xué)生結(jié)婚,并帶著奧巴馬前往印尼居住了四年。四年后,奧巴馬離開印尼只身回到美國夏威夷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那時的他年僅10歲。

        父親在奧巴馬腦海里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他的父親在他兩歲時就已經(jīng)離開了他和母親。小時候的奧巴馬,甚至向小伙伴們?nèi)鲋e,說自己的父親是非洲王子,之所以離開他,是因為要回到肯尼亞,報效自己的國家。在幼小的奧巴馬心目中,或許也曾經(jīng)抱怨過、自卑過,但他并沒有把“來自單親家庭”作為自己任何失敗的借口,也沒有因為家庭的破碎而自暴自棄。

        奧巴馬的父親在1982年死于車禍。得知父親死訊的那個晚上,奧巴馬做了一個有關(guān)父親的夢,夢中他們相見時,兩人熱烈擁抱,奧巴馬開始抽泣,父親對他說:“我經(jīng)常想告訴你我有多愛你?!毙褋砗?,奧巴馬發(fā)現(xiàn)自己還在流淚,那是他第一次為父親流淚。

        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奧巴馬經(jīng)歷了很多別人沒有體會過的艱辛,但他并沒有因此放棄自己,而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成為美國第一任黑人總統(tǒng),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試想,如果奧巴馬心中充滿了對“拋妻棄子”的父親的怨恨,以此為緣由自輕自賤,也許早在少年時期,奧巴馬就已經(jīng)成為千千萬萬個“問題少年”中的一個了。

        不只是奧巴馬,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有很多其他的成功者。他們當(dāng)中的許多人,因為早早地經(jīng)歷了父母的離異,背負起家庭的重擔(dān),反而因此變得更堅強、更有責(zé)任心。所以,只要自己心中充滿向上的力量,苦難也會變成生命中的財富。

        第五節(jié) 爸爸媽媽,今年你們回家嗎

        點睛引言

        “留守兒童生活貧苦、缺乏父母的陪伴,但是只要擁有愛和鼓勵,他們綻放出的光芒依舊絢爛?!?/p>

        案例描述

        張莉今年上初一,現(xiàn)在她和奶奶住在一起,每天早上她都一個人起床,匆匆地吃點早飯,騎著自行車就去上學(xué)了。晚上回到家,她和奶奶一起吃晚飯,吃完后寫會兒在空蕩蕩的家里看會兒電視,就上床睡覺了。

        沒錯,張莉是無數(shù)個留守兒童中的一個,她的爸爸媽媽南下打工,已經(jīng)兩年沒有回家了。張莉被托付給奶奶照看,但是奶奶每天都忙于農(nóng)活。每天早上張莉離家時,奶奶已經(jīng)下田了,晚上只有吃飯時,奶奶才會坐下來和她說幾句話,但是她們似乎也沒什么好說的。吃完飯,奶奶就去睡覺了,她幾乎從來不過問張莉在學(xué)校里的情況,常常一天下來,張莉也不會和奶奶說上幾句話。

        在學(xué)校,張莉是同學(xué)們眼中的“獨行俠”,她幾乎沒有特別要好的同學(xué),從來不參與同學(xué)們之間的打打鬧鬧,集體活動更是不積極參加,她每天都獨來獨往,在同學(xué)們看來是個神秘的、酷酷的女生。

        可是張莉一點都不想當(dāng)這樣的女生,誰也不知道她心中的苦楚。她也希望像其他同學(xué)一樣,能在父母面前撒嬌,被父母數(shù)落。她希望自己不用這么早就如此成熟、獨立,她也想像別人一樣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墒沁@些都是奢望,她的父母只會隔幾周給她打一次電話,在電話里交代一些事情。她已經(jīng)兩年沒見過父母了,現(xiàn)在在電話里,都已經(jīng)無話可說了。又要過新年了,爸爸打電話告訴張莉說今年可能又回不去了,張莉的淚水一下子決堤了:“難道你們真的不要我了嗎?”

        想一想

        你有過長期離開父母的經(jīng)歷嗎?當(dāng)時的你是什么感受?

        心理透視

        在中國有幾千萬的留守兒童和張莉一樣,他們的父母為了生計不得不遠離家鄉(xiāng),到外地打工,這些還未成年的孩子們不得不過早地和父母分離,背負起生活的重擔(dān),他們的心理也承受著比普通孩子更大的壓力。因此,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層出不窮,他們或自卑、孤僻,或倔強、不服管教,這些問題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缺少父母的關(guān)愛與管教

        和案例中的張莉一樣,很多留守兒童的父母雙雙出去打工,把孩子托付給家里的老人或親戚照看。這些父母通常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無法給予孩子應(yīng)有的關(guān)愛和管教,因此留守兒童通常都是做得好了沒人夸,做得不好也沒人罵,情感上的問題更是無人問津。久而久之,缺乏關(guān)愛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越來越冷漠。

        2.和臨時監(jiān)護人缺乏情感交流

        留守兒童一般由家里的老人或親戚照看,雖然他們會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但畢竟不是孩子的親生父母,不能給孩子足夠的關(guān)愛和保護。有些老人還會過于寵愛孩子,一味地滿足孩子的物質(zhì)需要,使孩子變得驕橫、難管;有些親戚因為監(jiān)護的對象并非自己的孩子,在教養(yǎng)時難免會有顧慮,不敢嚴格管教,結(jié)果造成孩子放任自流。敏感一些的孩子,還會產(chǎn)生寄人籬下的感覺,變得更加孤僻、自卑。

        3.在和同齡人的比較中產(chǎn)生自卑心理

        在學(xué)校,學(xué)生之間難免會有攀比心理,留守兒童一般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因為常年在外,不能及時滿足他們的要求,使孩子產(chǎn)生“自己不如別人”的想法。另外,在看到同齡人一家團圓的情景時,他們更容易產(chǎn)生“自己被父母遺棄”的想法。

        錦囊妙計

        留守兒童的父母為了生計,不得不留下兒女,遠走他鄉(xiāng)。我們不能阻止父母離開家鄉(xiāng)的腳步,但我們可以讓自己的臉上多些笑容。

        1.創(chuàng)造和父母溝通的機會

        父母雖然一年只回家?guī)状?,甚至幾年才回家一次,但是多和父母電話?lián)系不失為一個增進感情的好方法,有條件的孩子還可以和父母網(wǎng)絡(luò)視頻聯(lián)系。雖然父母不在身邊,但是多和父母聊聊天,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學(xué)校的情況,告訴他們周圍的變化,讓父母給你講一講城市里的故事,體會一下他們在城里工作的艱辛,讓自己和父母的心拉得更近一些。

        2.多從外界獲得情感支持

        試著讓自己的性格變得開朗些,學(xué)會交朋友。在平時,多和朋友分享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多和他們一起玩耍、學(xué)習(xí),相互鼓勵,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勇敢地伸出手讓朋友幫助自己,這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和勇氣。除了你的同學(xué)和朋友外,身邊的爺爺奶奶或叔叔阿姨、學(xué)校里的老師都是你的“靠山”,他們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站出來,給你無窮的力量。

        3.轉(zhuǎn)變觀念,痛苦的經(jīng)歷也是“禮物”

        和普通的孩子相比,你雖然缺少了父母的悉心照顧,但得到的卻是獨立生活的技巧與經(jīng)歷。你已經(jīng)學(xué)會了洗衣、做飯,你不僅會照顧自己,還會照顧弟弟妹妹或者爺爺奶奶,你已經(jīng)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大人”了。這樣的經(jīng)歷是十分珍貴的,它讓你蛻變成了歷經(jīng)磨難后的雄鷹,讓你踏向未來的腳步更加沉穩(wěn)、矯健。

        心靈自助餐

        留守兒童日記兩則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又是個趕場天。我和弟弟去讀書,剛剛要到學(xué)校門口的時候,爺爺就朝我們走過來。他到我們面前就遞給我們一人一塊錢。我說:“爺爺你老了,這兩塊錢是你辛辛苦苦去山上找藥材來賣了得的,你自己留著吧?!?/p>

        爺爺不是啰嗦的人,他沒有說什么就把錢遞到我們手上,我們也就接了。他說:“你們好好讀書??!”然后就走了。

        我心里想著:爺爺雖然只是給了一人一塊錢,但是我知道他是個好爺爺、善良的爺爺,只要有錢他就會給我們的,過年的時候他還給我們一人五塊錢呢!他真是個好爺爺!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上學(xué)的時候,媽媽就跟我說好了,讓我放學(xué)以后到外婆家去幫忙種玉米。于是放學(xué)以后,我就直接去了外婆家。

        外婆家住在半山腰上,他們家的玉米地就在山下不遠的山旮旯里,不是很大,種的人又多,到我放學(xué)的時候都快種完了。我到的時候外婆沒有叫我下地,讓我?guī)兔Π阉业睦夏肛i趕進另一個豬圈。

        我把豬趕出來,可它卻走錯了路,我發(fā)火,舉起一根竹竿就要打它,外婆急忙說:“打不得,打不得!它要生崽崽了!”我趕忙住手。我把它趕進了另一個豬圈,就下地去幫忙種玉米了?;貋淼臅r候,我居然聽到了小豬仔的叫聲,急忙跑去看。哇——老母豬一共生了十五只豬仔,可惜死了一只。活下來的那些小豬活蹦亂跳,非常惹人喜愛。豬生崽崽是件值得高興的大事,要是我家也有那么一頭爭氣的母豬,那我們家就會多出好多開心的事情來!

        這兩則日記都摘抄自一本叫做《中國留守兒童日記》的書,這些日記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留守兒童”。

        這些日記記錄了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淚水,有歡樂,有感動,有無奈。在他們的日記中,我們很少看到抱怨、憤恨等負面的情緒,反而能經(jīng)??吹綈?、快樂、憧憬、希望,而且在他們身上,始終存在著勤勞、勇敢、孝順、樂觀的優(yōu)良品質(zhì)。這些品質(zhì)值得所有人學(xué)習(xí),也會讓很多人開始反省自己。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也不能選擇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面對困難的心態(tài)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寫下這些日記的孩子,他們選擇了面對陽光,心懷希望,相信所有的留守兒童也像日記中的這些孩子一樣,會收到來自父母和整個社會的美好祝福和期待。期待你們也能像他們一樣,面對陽光,心懷希望。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