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然災害自救
第一節(jié) 人類活動與自然災害
知識鏈接
人類活動 是指人類在地球上的各種生活行為。
自然災害 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fā)生的異?,F(xiàn)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fā)、泥石流、海嘯、臺風、洪水等突發(fā)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xiàn)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huán)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huán)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lián)系。
安全對策
1.自然災害一般有哪些形成原因?
凡危害動植物的各類事件通稱為災害??v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fā)生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因此,通常把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自然災害,如地震、風暴,海嘯;將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人為災害,如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2.自然災害有哪些特征?
自然災害有許多重要的特征,它們一般都是突然、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通常是劇烈的,其破壞力極大,持續(xù)時間有長有短。災難包括了很多因素,它們會引起受傷和死亡,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以及相當程度的混亂。一次災難事件持續(xù)時間越長,受害者受到的威脅就越大,事件的影響也就越大。另一個影響災難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們是否獲得了足夠的預警。
3.自然災害一般會造成哪些影響?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1)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chuàng)傷和精神障礙。
(2)絕大多數(shù)的痛苦在災后一兩年內(nèi)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3)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4)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5)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4.我國自然災害的一般種類有哪些?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nóng)作物生物災害、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
案例啟示
案例1 沖擊嚴重的南方雪災
2008年中國雪災是2008年1月10日起中國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等19個省級行政區(qū)均受到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死亡60人;失蹤2人,緊急轉移安置175.9萬人;農(nóng)作物受災面積7270.8千公頃;倒塌房屋22.3萬間,損壞房屋86.2萬間;直接經(jīng)濟損失537.9億元。其中湖南、湖北、貴州、廣西、江西、安徽等6省、區(qū)受災最為嚴重。
【啟示】 中國南方雪災的影響之大給了人們一個警示,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是渺小的。只有減少人類的肆意破壞,才能有效阻止氣候的惡化。
案例2 關于一場饑荒的記憶
時間:1942年
地點:中國河南省
原因:大旱,數(shù)月不降雨,以及當時政府救濟不力
影響:世界大國如美國,前蘇聯(lián)以及歐洲一些國家都有力度很大的報道
災情:災民500~700萬,旱災+蝗災
嚴重程度:幾萬平方公里土地幾乎片片干裂,易子而食現(xiàn)象非常普遍,可以說吃的是遍地白骨,糧價大漲,賣一個孩子換不回三斗米,最終餓死三百多萬農(nóng)民。
持續(xù)時間:1942年夏至1943年春
這個災情可以說是自然災害占主導,人為災害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當時國民黨政府賑災數(shù)百萬元,可惜最后真正用在賑災上的只有3%左右,這可以說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最為悲慘的一次饑荒。
【啟示】 人為的慘劇和自然的災害夾雜在一起造成了這場饑荒的出現(xiàn)。讓我們銘記這段歷史,堅決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
案例3 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的危害
1997到1998年,似乎整個世界都在遭受惡劣氣候的折磨。連續(xù)的高溫使全球森林火災發(fā)作得格外頻繁。干旱襲擊了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家,使農(nóng)作物嚴重減產(chǎn)。燃燒了近一年的印尼森林大火,幾乎把整個東南亞都淹沒在濃煙里。
厄爾尼諾在西班牙語里的意思是“圣嬰”,其特征是東太平洋局部海水溫度異常上升。與之相對,“圣女”拉尼娜則是指東太平洋水溫異常下降。這兩種氣候現(xiàn)象對地球環(huán)境的影響,已經(jīng)超過了溫室氣體排放,成為導致氣候異常的首要因素。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一直悄無聲息地伴隨著地球的歷史。
由于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升高,造成魚類大量死亡。1970年秘魯?shù)聂~捕獲量達1200萬噸,而經(jīng)過1972年的強厄爾尼諾,1973年陡降至200萬噸以下。1997 至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xiàn)象,又使秘魯魚產(chǎn)量減少到正常年份的38%。海水升溫還使世界大面積海域里的珊瑚死亡。印度洋、太平洋、紅海的珊瑚都受到了嚴重威脅。
【啟示】 有科學家指出,近年來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xiàn)象的發(fā)生較為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地球上人類的活動有關。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么,我們就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在地球上的破壞活動了。
想和做
想一想人類的活動會對自然災害的產(chǎn)生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小貼士
20世紀世界十大自然災害
北美黑風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qū)發(fā)生了一場空前未有的黑色風暴。
秘魯大雪崩 1970年5月31日20時30分,在秘魯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區(qū)。
孟加拉國特大水災 1987年7月,孟加拉國經(jīng)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
印度鼠疫大流行 1994年9~10月間,印度遭受了一場致命的瘟疫,30萬蘇拉特市民逃往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帶到了全國各地。
喀麥隆湖底毒氣 1986年8月21日晚,一聲巨響劃破了長空。次日清晨,喀麥隆高原美麗的山坡上,水晶藍色的尼奧斯河突然變得一片血紅,尼奧斯湖畔的村落里,房舍、教堂、牲口棚完好無損,街上卻沒有一個人走動,而屋里全部都是死人!后來專家終于查出了“殺人兇手”——喀麥隆湖底突然爆發(fā)的毒氣。
倫敦大煙霧 1952年12月4日,英國倫敦連續(xù)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
百慕大地區(qū)神秘災難 據(jù)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百慕大這片地區(qū)已有數(shù)以百計的飛機和船只神秘失蹤,失蹤仿佛是在一瞬間完成,就像天空破了個洞,飛機一下掉進洞里而無聲無息了,或者大海突然張開大口,把船只吞噬……百慕大這個黑洞,至今還沒有看見底。
通古斯大爆炸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場罕見的慘禍降臨到西伯利亞偏僻林區(qū)。
智利大海嘯 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陸地像一個巨人翻身一樣;海洋在激烈地翻滾;峽谷在慘烈地呼嘯;海岸巖石在崩裂,碎石堆滿了海灘……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級最高、最強烈的地震。震級高達8.9級,烈度為11度,影響范圍在800公里長的橢圓區(qū)域內(nèi)。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能量比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強烈400倍的大地震發(fā)生了。河北省唐山市在一瞬間變成廢墟,一片死寂,20多萬人倒在了廢墟之下。
第二節(jié) 地震發(fā)生時自救
知識鏈接
地震 地球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地核;中間是地幔;外層是外殼。地殼內(nèi)部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chǎn)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巖層變形、斷裂、錯動,于是便發(fā)生地震。地震是地球內(nèi)部介質局部發(fā)生急劇的破裂,產(chǎn)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范圍內(nèi)引起地面振動的現(xiàn)象。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像刮風、下雨、閃電一樣,是地球上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安全對策
1.地震來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地震發(fā)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zhèn)靜自若的態(tài)度。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后才左右搖擺。
地震來時不要躲到桌子下。建筑物天花板因強震倒塌時,會將桌床等家具壓毀,人如果躲在其下,后果不堪設想,如果人以低姿勢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量,讓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間。
開車時遇到地震,也要趕快離開車子,很多地震時在停車場喪命的人,都是在車內(nèi)被活活壓死,在兩車之間的人,卻毫發(fā)未傷。強烈地震發(fā)生時,如果你正在停車場,千萬不要留在車內(nèi),以免垮下來的天花板壓扁汽車,造成傷害;應該以臥姿躲在車旁,掉落的天花板壓在車上,不致直接撞擊人身,可能形成一塊生存空間,增加存活機會。
2.你了解避震要點嗎?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shù)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nèi)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空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3.強震過后如何自救?
(1)地震發(fā)生后,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墻,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
(2)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并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huán)境。
(4)地震是一瞬間發(fā)生的,任何人應先保存自己,再展開救助。先救易,后救難;先救近,后救遠。
4.震后如何進行自救?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fā)生,處境可能繼續(xù)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huán)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
在這種極不利的環(huán)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wěn)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fā)生后,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fā)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fā)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jié)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5.家中如何避震?
(1)抓緊時間緊急避險。如果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比較遠,只需躲在堅實的家具旁邊就可以。大地震從開始到振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秒,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
(2)選擇合適的避震空間。室內(nèi)較安全的避震空間有:承重墻墻根、墻角;有水管和暖氣管道等處。屋內(nèi)最不利避震的場所是:沒有支撐物的床上;吊頂、吊燈下;周圍無支撐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鏡子)和大窗戶旁。
(3)做好自我保護。首先要鎮(zhèn)靜,選擇好躲避處后應蹲下或坐下,臉朝下,額頭枕在兩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或后頸;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
6.在學校如何進行避震?
(1)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4)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
(5)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7.在公共場所如何避震?
聽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nèi)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避開高大不穩(wěn)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nèi):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8.在戶外如何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nèi)。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9.在高樓中如何避震?
(1)震時保持冷靜,震后走到戶外。這是避震的國際通用守則專家的告誡,室內(nèi)避震條件好的,首先要選擇室內(nèi)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則盡可能從室內(nèi)跑出去。
(2)避震位置至關重要。最好找一個可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蹲在暖氣旁較安全,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wǎng)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地震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人員窒息;管道內(nèi)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人員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而暖氣靠外墻的位置有利于最快獲得救助。
(3)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內(nèi)。這是確保在都市震災中獲得他人及時救助的重要原則。
10.地震時有哪些須知值得我們注意?
(1)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2)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3)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4)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5)在百貨公司、劇場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6)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qū)域禁止行駛。
(7)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8)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9)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
案例啟示
案例1 地震廢墟下最感人肺腑的讀書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鎣華鎮(zhèn)中學的教學樓一下垮塌,100多名學生埋在了廢墟里生死不明……
“清清,那個美麗好學的女孩,你們看見沒有?”在救助現(xiàn)場,鎣華鎮(zhèn)中學初一一班班主任陳全紅一直關心著一個名叫鄧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這個貧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窮志不窮,常在回家路上打著手電筒看書。
在亂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學生的尸體被挖抬出來,陳全紅就會默默流淚:“他們一天前還是活蹦亂跳的,咋一下子就變成了這樣呢?”
終于,鄧清清被武警水電三中隊的搶險官兵救了出來。讓陳老師與官兵們感動的是,這個女孩被救出時,還在廢墟里面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誠實如同她的堅強一樣,讓聽者無不動容。陳全紅一下子哭了,抱著清清連說:“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么都好。”
與鄧清清一樣,另一名被壓在廢墟里名叫羅瑤的女孩子在手腳受傷的情況下,一遍遍地哼著樂曲,靠著頑強的“鋼琴夢想”激勵自己不要入睡,結果她贏了死神。
【啟示】 讀書改變命運在這里自然而然地達到了極至。關鍵時刻,鄧清清用讀書支撐著自己的信念,讓人看到了她在危急時刻所展現(xiàn)的頑強與機智。
案例2 在天災突然降臨的時刻
劉寧是北川縣第一中學初一(6)班班主任。地震發(fā)生時,劉寧正帶領59名學生在縣委禮堂參加五四青年慶祝會。
“禮堂突然在晃動,而且越晃越厲害?!苯?jīng)驗豐富的劉寧馬上意識到發(fā)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學們不要亂跑?!翱h委禮堂的椅子離地較高,我叫學生立即就地蹲進結實的鐵椅子下面,千萬不要亂動?!眲幷f。正是劉寧老師在關鍵時刻的冷靜,全班59名同學中只有2名受了輕傷。
當時的情形是,禮堂發(fā)生部分坍塌,沉重堅硬的橫梁和磚頭水泥雨點般向下砸?!皩W生們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結實的鐵椅子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保護作用?!眲幓貞浾f。就這樣,59名學生奇跡般得救了。但劉寧老師在救援學生時,雙手被堅硬的水泥塊劃破,鮮血淋漓。
【啟示】 危急時刻,冷靜的處理是獲得最大救援時間的保證。
案例3 地震中的桑棗中學
四川省綿陽市安縣桑棗中學創(chuàng)辦于1974年,葉志平擔任校長后,就為學校的實驗教學樓擔心。從1997年開始,連續(xù)幾年對這棟樓進行了改造加固。葉校長心里明白,除了教學樓修建結實還不夠,緊急情況下有序地疏散學生也至關重要。
從2005年開始,他每學期都要組織師生進行緊急疏散的演習,并規(guī)定好疏散路線。他要求兩個班在疏散時合用一個樓梯,每班必須排成單行。到操場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級都必須站在自己的地方。教室里一般是9列8行,前4行從前門撤離,后4行從后門撤離,每列要走哪條通道都有預先設置,并且要求在二樓、三樓的學生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四樓、五樓的學生要跑得慢些,否則會在樓道中造成人流積壓。在緊急疏散時,要求老師站在各層的樓梯拐彎處。如果有同學在這里摔倒了,老師應在第一時間將同學從人流中抓住扶起來,不至于讓別人踩到。
2008年5月12日當?shù)卣鸩ㄒu來,老師們高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學生們立即趴下來。老師們迅速打開教室的前后門。震波一過,全校2 300多名師生,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單位站好,用時1分36秒。地震發(fā)生時葉校長出差在綿陽,當他心急萬分地趕回學校時,老師向他報告:學生沒事,老師也沒事。
學校的墻上寫著:“責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p>
2008年5月29日,桑棗中學被教育部授予“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光榮稱號。
【啟示】 悠悠萬事,性命為大。在平時的教學中,學校就應該把安全放在工作中的首位。學校要加固建筑和進行疏散演習。
想和做
當?shù)卣鸢l(fā)生時,你覺得應該如何迅速的逃離現(xiàn)場,保全自己的生命(注意要根據(jù)不同的地點和不同的情況來作答)。
第三節(jié) 遇到泥石流怎么辦
知識鏈接
泥石流 是山區(qū)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發(fā)的,含有大量的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發(fā),渾濁的流體沿著陡峻的山溝前推后擁,奔騰咆哮而下,地面為之震動、山谷猶如雷鳴。在很短時間內(nèi)將大量泥沙、石塊沖出溝外,在寬闊的堆積區(qū)橫沖直撞、漫流堆積,常常給人類的生命財產(chǎn)造成重大危害。
安全對策
1.泥石流有哪些類型?
泥石流按其物質成分可分為3類:
由大量黏性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泥石流;以黏性土為主,含少量砂粒、石塊、黏度大、呈稠泥狀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稱之水石流。
2.哪些時間需要我們注意防止泥石流的發(fā)生?
這要學會掌握泥石流發(fā)生的一般規(guī)律:
(1)季節(jié)性:我國泥石流的暴發(fā)主要是受連續(xù)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發(fā)。因此,泥石流發(fā)生的時間規(guī)律是與集中降雨時間規(guī)律相一致,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一般發(fā)生在多雨的夏秋季節(jié)。
(2)周期性:泥石流的發(fā)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響,而暴雨、洪水、地震總是周期性地出現(xiàn)。因此,泥石流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動周期與暴雨、洪水、地震的活動周期大體相一致。
(3)泥石流的發(fā)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連續(xù)降雨稍后。
3.泥石流的分布一般有哪些特點?
我國泥石流的分布,明顯受地形、地質和降水條件的控制。特別是在地形條件上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1)泥石流在我國集中分布在兩個帶上。一是青藏高原與次一級的高原與盆地之間的接觸帶;另一個是上述的高原、盆地與東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過渡帶。
(2)在上述兩個帶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大斷裂、深大斷裂發(fā)育的河流溝谷兩側。這是我國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動最頻繁、危害最嚴重的地帶。
(3)在各大型構造帶中,具有高頻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巖、片巖、片麻巖、混合花崗巖、千枚巖等變質巖系及泥巖、頁巖、泥灰?guī)r、煤系等軟弱巖系和第四系堆積物分布區(qū)。
(4)泥石流的分布還與大氣降水、水雪融化的顯著特征密切相關。即高頻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氣候干濕季較明顯、較暖濕、局部暴雨強大、水雪融化快的地區(qū)。如云南、四川、甘肅、西藏等。低頻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東北和南方地區(qū)。
4.泥石流有哪些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發(fā)突然、來勢兇猛、迅速之特點。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壞的雙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單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為廣泛和嚴重。它對人類的危害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對居民點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見的危害之一,是沖進鄉(xiāng)村、城鎮(zhèn),摧毀房屋、工廠、企事業(yè)單位及其他場所設施。淹沒人畜、毀壞土地,甚至造成村毀人亡的災難。
(2)對公路、鐵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沒車站,鐵路、公路,摧毀路基、橋涵等設施,致使交通中斷,還可引起正在運行的火車、汽車顛覆,造成重大的人身傷亡事故。有時泥石流匯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變遷,間接毀壞公路、鐵路及其他構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線,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
(3)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主要是沖毀水電站、引水渠道及過溝建筑物,
淤埋水電站尾水渠,并淤積水庫、磨蝕壩面等。
(4)對礦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毀礦山及其設施,淤埋礦山坑道、傷害礦山人
員、造成停工停產(chǎn),甚至使礦山報廢。
5.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險?
在溝谷內(nèi)逗留或活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留心周圍環(huán)境,特別警惕遠處傳來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異常聲響,這很可能是即將發(fā)生泥石流的征兆。
發(fā)現(xiàn)泥石流襲來時,要馬上向溝岸兩側高處跑,千萬不要順溝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
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溝內(nèi)住地,應等待一段時間。
注意:野外扎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址,盡量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溝底。
案例啟示
案例1 泥石流下,女兒得救
一天半夜,一場特大的泥石流吞沒了熟睡的小山村。天亮時分,救援人員趕到時,小山村已夷為平地,全村人都被埋在地下。突然,有人驚叫“下面有聲音!”大伙兒跑來一看,一間埋在泥石流下的小木屋,僅剩下一角屋頂。
救援人員刨開泥土,掀開屋頂,只見屋里全被泥沙填滿,唯獨房梁下還有小小的一點空間,一個赤裸裸的小女孩一動不動地蜷縮著,看樣子還不到兩歲。救援人員趕緊將她抱出來,她卻死活不肯離開,指著小屋哭出了聲:“媽——”順著小女孩兒手指看去,在她蜷縮過的泥沙處,隱隱約約露出一雙泥手,10個手指。有人驚叫:“下面還有人!”頓時,救援人員以那雙手為中心,沿著四周小心翼翼地往外刨。不一會兒,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驚心動魄的畫面:一個半身赤裸的女人,個子很矮,全身呈站立姿勢,雙臂高高舉過頭頂,像一尊舉重運動員的雕塑。
這女人竟是一個盲人!她被挖出來時已經(jīng)僵硬了。小女孩兒仍不肯走,指著刨出的泥坑,又哭喊出一聲:“爹——”天哪,難道下面還有人?大伙兒立刻繼續(xù)往下刨,就在女人腳下,又刨出一個半身赤裸的男人,他昂然屹立,身子直挺,雙肩高高聳起……這男人也是一個盲人!
原來,矮女人正是站在男人的雙肩上,雙手高高舉著小女孩……
【啟示】 人梯,小女孩站在了父母搭起的人梯上獲得了新生。在泥石流發(fā)生的時候要選擇高處進行避難。
案例2 西藏軍區(qū)某邊防團規(guī)避特大泥石流災害背后的故事
一場特大泥石流災害襲來之際,西藏軍區(qū)某邊防團官兵未雨綢繆,科學避險,奮戰(zhàn)18個小時,創(chuàng)造了“零傷亡”的奇跡。他們的事跡經(jīng)本報報道后,引起讀者廣泛關注。
2007年3月下旬,副團長許志強到通信站蹲點。一天,他轉到營房背后的山上時,突然發(fā)現(xiàn)山脊上有一道裂縫。會不會是滑坡的先兆?他立即警覺起來,攀著石壁3次深入勘察。判斷得到證實后,他馬上組織人員、裝備撤離。
7天后,隨著一陣“轟隆隆”的巨響,山脊果然滑坡。一塊長2.5米、寬3米、高1.6米的巨石從天而降,砸向連隊營房。由于預先撤離,連隊人員、裝備毫發(fā)無損。
今年,該團駐地氣候反常,以往7月才來臨的雨季5月初就來了,某邊防營連續(xù)18天被雨霧籠罩。
團領導心里的弦又繃緊了:“會不會導致雪季提前來臨?邊防道路會不會塌方……”一連串的問號,促使團黨委作出前所未有的決定:在離10月冬囤還有5個月的夏季,就開始為邊防連隊運送冬囤物資。
有人曾笑話他們:哪有這么早搞冬囤的?但是,團領導不為所動。政治處主任何全金帶頭肩挑背扛,歷時30多天,硬將80多噸物資送上了情況最緊急的七連和八連。
果然,8月中旬,一場暴雨使兩個連隊與外界完全隔絕,戰(zhàn)士們衣食無憂,生命安全、戰(zhàn)備執(zhí)勤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啟示】 安全發(fā)展是一個鏈條,事故的發(fā)生也是一個鏈條,只有加強全過程的有效管控,才能最終確保安全,避免事故。
想和做
你覺得遭遇泥石流時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第四節(jié) 遭遇洪水怎么辦
知識鏈接
洪水 河、湖、海所含的水體上漲,超過常規(guī)水位的水流現(xiàn)象。洪水常威脅沿河、濱湖、近海地區(qū)的安全,甚至造成淹沒災害。
安全對策
1.洪水有哪些類型?
雨洪水:在中低緯度地帶,洪水的發(fā)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積大,且有河網(wǎng)、湖泊和水庫的調蓄,不同場次的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匯集到干流時,各支流的洪水過程往往相互疊加,組成歷時較長漲落較平緩的洪峰。小河的流域面積和河網(wǎng)的調蓄能力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漲落迅猛的洪峰。
山洪:山區(qū)溪溝,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較陡,降雨后產(chǎn)流、匯流都較快,形成急劇漲落的洪峰。
泥石流: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連同水流下泄而形成。
融雪洪水:在高緯度嚴寒地區(qū),冬季積雪較厚,春季氣溫大幅度升高時,積雪大量融化而形成。
冰凌洪水:中高緯度地區(qū)內(nèi),由較低緯度地區(qū)流向較高緯度地區(qū)的河流(河段),在冬春季節(jié)因上下游封凍期的差異或解凍期差異,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壩而引起。
潰壩洪水:水庫失事時,存蓄的大量水體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劇上漲甚至漫槽成為立波向下游推進的現(xiàn)象。
湖泊洪水:由于河湖水量交換或湖面大風作用或兩者同時作用,可發(fā)生湖泊洪水。
天文潮: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產(chǎn)生的海洋水體的長周期波動現(xiàn)象。海面一次漲落過程中的最高位置稱高潮,最低位置稱低潮,相鄰高低潮間的水位差稱潮差。
風潮:臺風、溫帶氣旋、冷峰的強風作用和氣壓驟變等強烈的天氣系統(tǒng)引起的水面異常升降現(xiàn)象。它和相伴的狂風巨浪可引起水位漲,又稱風潮增水。
2.洪水到來之前應該做哪些準備工作?
(1)根據(jù)當?shù)仉娨?、廣播等媒體提供的洪水信息,結合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條件,冷靜地選擇最佳路線撤離,避免出現(xiàn)“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動局面。
(2)認清路標,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
(3)自保措施:
①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準備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
②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需。
③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處,票款、首飾等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服內(nèi)隨身攜帶。
④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訊設備。
3.洪水到來后該如何做?
(1)在平原遇洪水,要向山岡、樓房等高層建筑處轉移。如洪水來勢很猛,附近無高地及樓房可避,也應就近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木板等;有船則更好。必要時爬上高樹也可暫避。如若水繼續(xù)上漲,估計所待之處已不安全,要迅速找一些木板桌椅等有浮力的物品扎成筏,準備逃生,無繩子時可用布條,但要扎緊,到房已被洪水沒頂時上筏子。
(2)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試試木筏能否漂浮。收集食品、發(fā)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旗幟、鮮艷的床單)、劃槳等是必不可少的。在離開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較多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點等,并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
(3)不要爬到泥坯墻的屋頂,這些房屋水浸后很快會塌。平原洪水一般能較快地得到救助,只要渡過緊急時刻就易獲救。
(4)如果遇到山洪暴發(fā),常有行洪道,要向其兩側避開。
(5)在山間如遇洪水將橋梁沖垮,無法過河,而又必須向對岸目的地進發(fā)時,可沿山澗行走,找河岸較直、水流不急的河段試行過河,一般說河面寬、水淺處其流速自然慢,是過河的好地方。會游泳者可游泳過河,一般斜著向上游方向游,避免被水流沖向岸上。
(6)過河時有繩子則一手拉繩,無繩時可用一竹棍、木棒,手持住,用以探水深以及河床情況,并有利于保持平衡。邁步時要前足踏穩(wěn),后足才提起,步幅不宜過大。
(7)如因山洪暴發(fā),河水猛漲已無法前進或返回,被困在山中,要選一高處平地或高處的山洞,離行洪道遠的地方休息待救。將能帶的食物、火種以及必需用品,帶上并保管好,做好待救需1~2日之準備,節(jié)約糧食和熟食品,注意飲水清潔(燒開或用漂白粉消毒)。
(8)出現(xiàn)溺水情形,應及時救助。
案例啟示
案例 洪水中,勇救三十二人
2007年7月17日下午,大雨傾盆。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回龍壩鎮(zhèn)梁灘橋村旁的梁灘河水一下子漲了起來,像一頭肆虐的猛獸,向岸邊的村子撲去。
55歲的李明素就住在梁灘河邊,當天中午12時,她發(fā)現(xiàn)自家一樓的超市開始進水了。她和丈夫張元品、兒子張忠強馬上開始向二樓搬運貨物??粗堇锏乃絹碓酱?,李明素打開門想放一點水出去,就在門開的一瞬間,洪水卷著李明素就向外涌去,兒子張忠強眼疾手快,一把拉回母親。一家三口趕緊向二樓跑去。
兇猛的洪水很快淹沒了二樓,李明素一家又迅速轉移到三樓。在三樓陽臺上,李明素發(fā)現(xiàn),不遠處一個織布廠的廠房頂,歪歪倒倒地趴著不少人,“是鄰居們和在織布廠打工的人?!眱鹤訌堉覐娫僮屑氁豢矗辽儆?0多人在屋頂上爬行,其中,還有幾個小孩,而他們的下面,就是波濤洶涌的洪水。
李明素讓兒子趕緊從屋里拿出梯子架在陽臺上,她用繩子把自家這端固定好,丈夫張元品則牢牢地把梯子扶住,32個人開始順著梯子向李明素家爬。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李明素的指揮下,老人、小孩、婦女、男人,依次爬了過來。張忠強一邊接一邊數(shù):32人,6個老人,2個兩歲左右的兒童。
就在最后一個人爬過來不到10分鐘,王孝倫家的房子轟然倒塌,頃刻就消失在滾滾洪水中。
【啟示】 在洪水面前,李明素用智慧救助了32個生命。因此在洪水中,在面臨洪水圍困時,要緊急撤往高地,而且要選擇地基較為穩(wěn)固的地方。
想和做
1.請你說說,洪水中如果沒有高地可尋怎么辦?
2.遇到洪水時,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第五節(jié) 雷雨天注意事項
知識鏈接
雷雨天 指打雷下雨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安全對策
1.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內(nèi)時,應注意些什么?
第一,不能停留在樓(屋)頂。第二,要注意關閉門窗。對鋼筋水泥框架結構的建筑物來說,關閉門窗可以預防側擊雷和球雷的侵入。大多數(shù)球雷沿建筑物的煙囪、窗戶、門進入室內(nèi),在室內(nèi)運動數(shù)秒鐘便逸出,逸出時易引起爆炸。第三,在雷擊時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屬物,如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更應遠離專門的避雷針引下線。第四,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設施的電器設備。
2.在雷暴天氣條件下,當人們在建筑物的外面時,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呢?
第一,不宜進入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筑物。第二,不宜躲在大樹下。第三,不宜在曠野中打雨傘等金屬物體。第四,不宜在水面或水陸交界處作業(yè)。第五,不宜快速開摩托車、騎自行車。第六,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
除了前邊所講的幾點注意事項之外,我們還向大家提出如下建議:夏季外出郊游或生產(chǎn),最好攜帶非金屬的防雨用具,如塑料雨衣、木柄或塑料柄雨傘;曠野中避雷時最好將身上金屬物摘下,放在幾米距離之外;打雷時避雨切忌狂奔,因為步子大了通過身體的跨步電壓就大,容易傷人;不要隨便在樓頂或屋頂設置金屬天線,包括曬衣鐵線,萬一發(fā)生了不幸的雷擊事件,同行者要及時報警求救,同時為傷員或假死者做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壓。
案例啟示
案例1 足球場的雷擊事件
據(jù)新加坡亞洲新聞電視頻道10日晚報道,當天下午,江濤在參加比賽訓練時遭雷擊中肩膀,當場死亡,地點在新麒俱樂部主場裕廊體育場內(nèi)。江濤的母親在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后也因悲傷過度而當場暈倒。
【啟示】 在雷雨天不要在空曠地方活動。
案例2 兩起雷擊事件,造成一死三傷
據(jù)了解,發(fā)生在昌灑鎮(zhèn)昌茂村鹿尾苓蝦場養(yǎng)殖基地的雷擊事故,造成一死一傷,均為民工。死者蔣某(男,湖南人,30歲),傷者陳某(男,文昌人,40多歲)。
5月19日早晨6時左右,當時正在下雨,但強度較夜間減弱,遠處偶有雷聲。由于夜間有雷暴,降雨較大,已停電,早晨6時,陳、蔣兩人發(fā)動備用電機,冒雨前往蝦塘邊欲通電打氧,他們一前一后行走在塘堤大道上時,突遭雷擊,雙雙倒地,前者被雷擊昏迷,臉部擦傷后經(jīng)搶救蘇醒,已送醫(yī)院救治,后者當場身亡。
抱羅鎮(zhèn)東南方約2公里處的馮冠文西瓜地工棚被雷電擊傷兩名民工。其中男性1人(50多歲)、女性1人(20歲),均為鋪前鎮(zhèn)人。同時擊壞電視機一部,近200米的照明電線和開關、插座被擊碎燒毀,一只看家狗被雷擊死亡。
當天凌晨4時左右,一聲霹靂雷,工棚里的民工驚嚇而起,只見睡在電源插座下方的韓姓民工被雷電磁波擊傷,額頭皮破血流。另一工棚的一女民工被雷擊,受驚嚇出現(xiàn)輕度昏迷,后被救醒。其他遠離電源插座盒的民工都平安無恙。由于雷擊電磁波的沖擊力較大,不少搭建工棚的木柱樹皮都被雷擊破爛。
當天,文昌市氣象局技術人員趕到出事地點?,F(xiàn)場勘查情況分析認為:昌灑鎮(zhèn)的事故為頭頂落地雷所致,落雷(雷擊)范圍在方圓50米以內(nèi),當時由于較長時間的下雨,受害者赤腳行走在塘堤上,這時突然遇到頭頂落雷。后者雷擊災害為雷電感應引起強大的雷電磁波沖擊致傷。
【啟示】 進入雷電高發(fā)期,要做好防雷安全工作,盡可能把雷電災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想和做
1.你認為雷雨天能夠做下列事情嗎?
A.開電腦 B.觀看電視 C.到大樹下躲雨
2.如何預防在雷雨天的安全問題?請在班上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