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的錦囊
唐朝時候,有一位天才般的詩人,名叫李賀。據說,他小時候個子長得很高,身體卻很瘦弱,就像一顆豆芽菜,相貌長得也不太好看;但是,他卻很聰明,喜好讀書,字也寫得又快又好。
據記載,李賀七歲的時候就會做詩、寫文章,而且寫得相當不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韓愈、皇甫湜一開始不大相信這是真的。有一次,他們路過李賀的家,就想親自考考他,看是不是真的像周圍人們所傳說的那樣。
到了李賀家里,兩位文學家讓李賀當場做一首詩。
李賀稍加思索,提筆就即興寫了一首詩,就像是早已構思好的那樣,頃刻之間,一揮而就,并且,根據詩的內容,自己還標寫了一個題目叫《高軒過》,即“賓客乘車來訪”的意思。
詩中說: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huán)壓轡搖玲瓏。
馬蹄隱隱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
云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
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這首詩先是形象地描寫韓愈、皇甫湜肆馬高軒來造訪的聲勢,贊頌他們兩位文人的“筆補造化”、“詩文蓋世”的學識文才,是朝廷的重臣;最后,表達了自己要向他們學習的理想抱負。詩的文辭典雅,語意沉著,想像豐富。
韓愈、皇甫湜看了,驚喜不已,覺得果然寫得不錯,還真是名不虛傳。他們不禁連連稱贊李賀是奇才,前程未可限量。
可惜的是,這位天才詩人在人間僅僅生活了27個年頭,便早早謝世了。然而,在短短的一生中,他卻給后人留下了233首膾炙人口的詩歌,其中不朽的名篇佳作甚多,一直流傳至今。
在短短的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中,李賀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有這么豐碩的成果,這不是偶然的,是同他的刻苦勤奮分不開的。
據資料記載,李賀小時候,為了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每天早飯后就背上一個破舊的布袋子,騎上小毛驢,帶上家僮,外出游覽。一路上,他邊走,邊看,邊想,邊記錄。每當看到一個景物,遇到一個事件,觸景生情,感物抒懷,若有所得,他便立即從布袋子里掏出隨身攜帶的紙筆,快速記下來。他走到哪里,就記到哪里,記好的紙條隨手投入布袋之中。
晚上回到家后,李賀便在燈下把布袋里的材料取出來,進行認真的整理。他把白天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加以編排分類,選擇取舍,精心構思,創(chuàng)作出一首首優(yōu)美的詩歌。除了有時喝醉了酒,或是去親朋好友家做客以外,多少年,他差不多天天都是這樣。
由于他平時注意深入實際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認真收集創(chuàng)作素材,構思時又特別注意詩歌的寫作特點,努力創(chuàng)新,不落入前人窠臼,所以他的詩都寫得很美。像他那首《雁門太守行》中的兩句詩:“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鱗開”,就是千古傳頌的名句。
心靈悟語
“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甭斆骱吞觳哦疾皇翘焐模呛筇炜炭嗯Φ慕Y果。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