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班會的意義
現(xiàn)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他們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個大人圍著他們轉,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沒有別人了。要讓他們學會“感恩”,懂得敬愛父母和老師。
有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或不幸,就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有人給我任何東西。學校的德育工作應該重視感恩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老師的教育之恩,社會的關愛之恩,軍隊的保衛(wèi)之恩,祖國的呵護之恩……從家庭學校開始,從敬愛父母老師開始,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
相關班會示例
示例1母親節(jié),感恩母親
一、班會背景
母親節(jié)作為一個感謝母親的節(jié)日,最早的慶祝儀式發(fā)生在古希臘。在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就是母親節(jié)。在其他一些國家的日期并不一樣。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的塑氨灰暈楂I給母親的花。母親節(jié)創(chuàng)立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母親節(jié),已經(jīng)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jié)日。
二、班會目的
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適應中學生活的能力,讓媽媽放心。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感情和健康快樂的心理,懂得媽媽對我們的愛。培養(yǎng)責任心,懂得用優(yōu)異的成績,懂事明理,回報媽媽。
三、班會過程
1導入:
主持人甲:老師們。
主持人乙:同學們。
合:大家好!
甲:母親的笑容是世界上和煦的春風。
乙:母親的皺紋是辛苦歲月風霜雪雨的刻痕。
甲:母親的汗水和眼淚是世界上最名貴的珍珠!母親的叮嚀和教誨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
乙:母愛是一滴甘露,親吻干涸的泥土;母愛是釀造了百年的美酒,濃得化不開、散不去!
合:我們這次班會的主題是《感恩母親》
2甲:也許在這一刻,我們似乎長大了許多。平日里我們從不去注意的一點一滴小事在眼前匯集,膨脹。同學們,請回想一下,在你成長的道路上,你與母親之間是否曾經(jīng)發(fā)生過令你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事情?歡迎同學們上臺來,說一說你的故事。把你享受到的母愛,與大家一起分享!
(同學們紛紛講發(fā)生在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故事)
3乙:多么感人的故事??!是啊,母親的愛是最偉大、無私、溫暖的。當我們的心靈受到傷害時,母愛猶如暖風,吹暖了我們的心窩,使我們倍感溫暖。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作家贊頌過母愛的偉大與溫馨!
甲:媽媽,她總是平靜地接受現(xiàn)實,她從不抱怨、不感傷、不憤恨。人生的苦楚、寂寞和委屈,風霜雨雪,她全省略了,留下的只是一份愛,一份深沉的愛。這份愛,媽媽她毫不猶豫地全給了我們,使我們幸福、溫暖、甜蜜……這時候,你們想對媽媽說什么呢?
(同學們紛紛起來發(fā)言)
乙:聽了這么多同學感人的發(fā)言,我想老師一定也有許多感觸,下面就請X老師發(fā)言。
(老師發(fā)言)
4甲:世上只有媽媽好。我相信這首歌每一個人都會唱。這首歌表達了千千萬萬個子女對母親深深的愛。下面就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歌聲和琴聲來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愛!
(大家齊聲高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有的同學彈琴伴奏)
5乙:一曲動人的獻給媽媽的歌,唱出了兒女們對母親的愛,唱出了兒女們對母親的懷念。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師聽了我們的班會課后也一定深有感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老師們的感觸!
(老師發(fā)言)
6甲:下面請同學們談一談對這首歌的理解和感悟。
(同學們感言)
感言示例: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謝母親給了我生命中的一切,母親這個神圣而偉大的名字將陪伴著我們。
在這母親節(jié)到來的時刻,你是否給在家的母親送上了一份真誠的問候?是否給在家的母親道一聲“母親,您辛苦了”?是否給在家的母親說一聲“媽媽,孩子會讓你滿意的”?是否可以理直氣壯地說“終有一天我成才了,康乃馨會微笑的”?
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不要讓流汗的母親又流淚!
7甲:母愛是一處港灣,讓我們遠離風浪,享受安寧。
乙:母愛是指路明燈,讓我們看清了前進的方向。
甲:母愛是雪中炭,給了我們溫暖。
乙:母愛是饑餓時的面包,給了我們充實。
合:讓我們對天下母親說一聲“謝謝”。
示例2父親如山要感恩
一、班會目的
1讓學生在平等的對話中體驗親情,了解父母為自己付出的艱辛,懂得感激和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是自己的職責。
2讓學生理解孝敬父母的具體內涵,弘揚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學會如何愛自己的父母,進而把這種愛上升到對集體、對祖國的愛,使學生有一種博愛的胸襟。
二、班會過程
1主持人出一些有關父母話題的搶答題,請同學們回答。
2觀看一段名為《父親》的視頻,引起學生感情共鳴。
3做一個艱難的選擇,寫出自己最喜歡的五樣東西包括人,其中包含自己和父母。然后從這五件東西中刪除三樣東西。讓同學們感受到失去自己喜歡的東西的痛苦,從而學會珍惜擁有。
4學生談談自己和父親的故事,或者說說自己對父親的感情。希望通過這個過程讓同學和父親之間的感人故事感染其他的同學從而達到一種感情的共鳴。
5為父親制作愛心卡。希望心靈的震撼能夠落實到行動上,為了讓這種震撼能夠得到持久,用一面父親墻來見證孩子們的內心的顫動。
6主持人總結,我們不僅要感謝父親,我們要學會感激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從而達到一種主題的升華。
示例3教師節(jié)主題班會
一、班會目的
讓學生尊重老師,體會老師的辛苦。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嚴格要求自己。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活動能力。
二、班會過程
1介紹教師節(jié)的由來、演變。
2今天是我們老師的節(jié)日,讓我們給老師送來一首歌《老師,謝謝你》。
3小品:《讓我當一回老師》。
4舞蹈:《紅燭贊》。
5班主任總結。
看了同學們的表演,老師非常感動,感謝同學們,為老師準備了精彩的節(jié)目,通過今天的班會主題,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用優(yōu)異的成績報答老師和父母。
歷代母愛故事
孟母教子
孟子年幼時住在鳧村,此地靠近墳場,母親以紡紗織布為生;孟子看見出殯、埋葬及祭拜的情形后,常跟小朋友一起玩這種游戲。孟母覺得居住在這地方不好,于是就遷移到營村;營村有屠宰場,孟子又學起屠夫宰豬做生意的樣子。孟母見兒子如此模樣,內心更加擔憂,便再搬到鄒城;由于新宅靠近學堂,孟子就每天以學人家讀書的模樣為樂,再也不會因環(huán)境關系而受到污染。孟母這才安心定居下來。
孟子長大后,孟母就將他送到學堂去讀書。以前小孩讀書的場所,大都是小小一間教室,并不是像現(xiàn)在的學校規(guī)模這么大,也沒有很多學生,通常就一二十個小孩,由一位老師來教導讀誦經(jīng)典。孟子在這種小學堂讀書,剛開始還懂得用功,后來漸漸就學會偷懶、貪玩,不肯用功讀書了。有一天竟然還逃學回家。孟母此時正在機房織布,一看見他逃學回來,就拿起剪刀把織布機上只織了一半的線給剪斷了。孟子很惶恐地跪下,問母親為何要把線剪斷。孟母責備他說:“求學就跟織布的道理是一樣的,必須一絲一絲地不斷織上,才能累積成為有用的布料;假使中途把它給剪斷了,那就會前功盡棄,成為一堆廢料。你求學更是要不斷地用功,最后才會有所成就,而現(xiàn)在你卻偷懶逃學,不肯用功讀書,就是自我墮落,如何能成就你的學業(yè)呢?”孟子聽了母親的訓誨后,覺得非常慚愧,立刻向母親懺悔認錯,從此發(fā)憤向學。經(jīng)過長年累月努力不懈的學習,終于成就了自己的道德學問。他延續(xù)“至圣先師”孔子的儒家學說,對后世影響深遠,后人尊稱他為“亞圣”。
母親的教誨
隋朝時有個人叫高穎,做了宰相,位高權重。隋朝的江山似大廈將傾,高穎只知迎合皇帝,到處陪著皇帝游山玩水尋歡作樂。一日,高穎又要陪皇帝外出游玩,他問母親家中缺些什么,以便帶些回來。母親淚流滿面地對他說:“自從你做官以來,家里什么都不缺,你富貴已到頂了,所缺者,唯有砍頭一項!你應該收斂收斂,慎之又慎啊!”高穎當時心里一震,但事后仍然我行我素。結果,作惡多端,咎由自取。有人說他企圖造反,還有人說他搞亂朝政,想當天子。這些話很快傳到多疑的隋煬帝耳朵里,便找了一個借口將高穎殺了。面對這“無言的結局”,人們不得不佩服高穎母親的眼光和見解,“貪官唯缺砍頭”,真是振聾發(fā)聵!
岳母刺字
岳母姚氏,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母親,數(shù)百年來,人們心目中母親的典范。她深明大義,憂國憂民,當金人南侵,大好河山破碎之際,她毅然將兒子岳飛送上抗金戰(zhàn)場。臨行前,為勉勵兒子以身報國,在他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字。
母愛如佛
從前,有個年輕人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相當貧困。后來年輕人由于苦惱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親見兒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農活癡迷拜佛,苦勸過幾次,但年輕人對母親的話不理不睬,甚至把母親當成他成仙的障礙,有時候還對母親惡語相向。
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聽別人說起遠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討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親阻攔,便瞞著母親偷偷從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歷盡艱辛,終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熱情地接待了他。席間,聽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當他向高僧問佛法時,高僧開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給你指條道。吃過飯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腳為你開門的人,這人就是你所謂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為師,成佛又何難?”年輕人聽后大喜,遂叩謝高僧,欣然下山。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戶農家,男主人為他開門時,他仔細看了看,男主人沒有赤腳。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沒有赤腳為他開門。他不免有些灰心。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來,投宿無數(shù),卻一直沒有遇到高僧所說的赤腳開門人。他開始對高僧的話產(chǎn)生了懷疑。快到家時,他徹底失望了。
日暮里,他沒有再投宿,而是連夜趕回家。到家門時,已是午夜時分。疲憊之極的他費力地叩動了門環(huán)。屋內傳來母親蒼老驚悸的聲音:“誰呀?”“我,你兒子?!彼趩实卮鸬?。很快的,門開了。一臉憔悴的母親大聲叫著他的名字,把他拉進屋里。就著燈光,母親流著淚端詳他。
這時,他一低頭,驀然發(fā)現(xiàn)母親竟赤著腳站在冰涼的地上!剎那間,靈光一閃,他想起高僧的話,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年輕人淚流滿面,“撲通”一聲跪倒在母親面前……
給樹澆水的父親
一個小男孩,從小得了脊髓灰質炎,腿瘸了,這個病還導致他長了一口參差不齊的牙齒,很不好看,所以這孩子從小就備受冷落。小伙伴們都覺得他又瘸又不好看,就都不跟他在一起玩。
有一天,他的父親拿了一把小樹苗回來,跟他的多個兒女說,你們一個人拿一棵樹苗去種,看誰的樹種得最好,我就給他買禮物。
這個小男孩跟他的哥哥姐姐一起拿了樹苗種下去。這個孩子呢,由于老受冷落,就有一種自暴自棄的心態(tài)。他給那棵樹苗澆了一兩回水以后,心里就有一種很消極的想法。他想,我不管了,還不如讓我那棵樹早早死了吧,我反正是不受人喜歡的孩子,我再想要禮物,也不會得到它的。他就再也不給那棵樹澆水了。
可是,后來他卻發(fā)現(xiàn),他那棵樹就是長得比別人的好。那棵樹長得特別快,樹葉長得特別鮮亮。這是一棵特別茁壯的小樹。
父親不斷地對他說:“天啊,兒子,你長大會成為一個植物學家的。你真是天才,你的樹怎么這么好呢?”
過了一段時間,父親說:“大家都看見了,在這些樹苗中,只有這個孩子種得最好,我的禮物得買給他?!庇谑歉赣H給這個小男孩買了一個他特別喜歡的禮物。
后來,這孩子不斷受到鼓勵,他就想,這是天意。有一天半夜,他睡不著。心想,書上說植物是在半夜生長,我去給我的樹再澆點水吧。他跑出來的時候,驚訝地發(fā)現(xiàn),他父親在那棵樹邊正一勺一勺澆水呢。他突然明白,他的父親每天夜里都在悄悄地為他澆著這棵小樹。這棵小樹就是父親在他心里種下的一個意識,讓這個孩子自信起來。
看見這一幕以后,這個孩子的生命態(tài)度就改變了。后來,他沒有成為植物學家,而是成了美國總統(tǒng)。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
孩子他爸
市里舉辦了一個書畫展,觀眾絡繹不絕。展覽中有一幅畫,畫面上洪水滔天,淹沒了地面,連樹木也被洪水吞掉了,只留下水面上零星豎著的幾根樹枝:一個母親渾身濕透,頭發(fā)凌亂地貼在臉上,大水已經(jīng)淹到她的腰部,她前弓著腰,努力推著一塊木板,木板上坐著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子……
看到這幅畫的觀眾,都被畫面感動了。有人感嘆:“好偉大的母親??!”有人贊揚:“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還有人為母子倆祈禱:“但愿蒼天保佑,愿她們平安度過災難……”
有一個中年婦女,一直站在這幅畫的前面,定定地看著畫。聽到別人的議論,她皺著眉頭,不住地搖頭:“不對,不對的……”可是,沒有人注意她。
這時,有個年輕的姑娘叫了起來:“咦?畫面的標題怎么是《孩子他爸》?不通呀!”姑娘的話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家一看,果然如此,也露出了疑問的神情。那中年婦女松了口氣,似乎看到一線希望。又有人叫道:“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你們看洪水都已經(jīng)蓋過樹葉了,怎么可能只淹到畫面上這位母親的腰部呢?”中年婦女更高興了,帶有一絲開導的語氣說:“對呀,怎么會這樣呢!你認真想一想??!”有人不以為然地說:“樹葉比較遠嘛,可能遠處的水深呀!”
觀眾們議論了幾句,找不出更合理的解釋,也就走開了。直到傍晚,中年婦女一直寸步不離地守在那里,現(xiàn)在的她和那幅畫一樣,孤零零地待在一個角落,沒有人愿意多看一眼。
展廳的廣播響起來,畫展就要結束了。這時,中年婦女像是終于下定了決心,快步走到展廳中央,擋在準備離去的觀眾前面,大聲說道:“各位先生女士,請允許我耽擱你們幾分鐘時間,解釋一下這幅畫好嗎?”
觀眾都停住腳步,詫異地望著她。中年婦女說:“我就是這幅畫的作者,畫面上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畫面中的母親就是我,那個孩子也就是我的兒子。”觀眾們頓時安靜下來,靜靜地聽著下文。
中年婦女回憶起了那個永生難忘的場景:“當時,大水鋪天蓋地涌來,連一些房屋都被淹沒了,何況是人?為什么畫面上的洪水只到達我的腰部呢,因為我的下面有一個人在用肩膀馱著我,他就是我的丈夫,我孩子的父親!我騎在丈夫的脖子上,他那樣頂著我,在水底一步步地走著把我和孩子送上一個高坡,他卻消失在水中,再也沒有上來……現(xiàn)在,你們知道我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從畫面上涂掉了吧?因為,這幅畫的主角不是我們,而是孩子他爸……”
歷代尊師故事
唐太宗尊師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明君,他懂得國家要興旺發(fā)達,長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認為教誡太子諸王是“當務之急”。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
一次,太子的老師李綱因患腳疾,不能行走。怎么辦呢?在封建社會里面,后宮森嚴,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轎后,其他官員不要說坐轎,就是出入也是誠惶誠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許李綱的轎進宮講學,并詔令皇太子親自迎接老師。
后來,唐太宗又叫禮部尚書王圭當他第四個兒子魏王的老師。有一天,他聽到有人反映魏王對老師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氣,他當著王圭面批評兒子,說:“以后你每次見到王圭,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松?!睆拇?,魏王見到老師王圭,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個兒子對老師都很尊敬,從不失禮。唐太宗教子尊師也被后人傳為佳話。
程門立雪
北宋時期,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他特別喜好鉆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于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后,又將楊時推薦給其弟程頤。
楊時那時已40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zhèn)鳌?/p>
一天,楊時同一起學習的游酢向程頤請教學問,正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便勸告游酢不要驚醒老師,于是兩人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越下越急,楊時和游酢卻還立在雪中,游酢實在凍得受不了,幾次想叫醒程頤,都被楊時阻攔住了。直到程頤一覺醒來,才赫然發(fā)現(xiàn)門外的兩個雪人!從此,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眾望,終于成為一個有大學問的人。敬愛師長名言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么顯赫,無論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
——亞米契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薩克雷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永遠需要報答最美好的人,這就是母親。
——奧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們母親的膝上,我們獲得了我們的最高尚、最真誠和最遠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錢。
——馬克·吐溫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歌德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爾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
——高爾基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
——鄭板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