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毛蟲皮炎
桑毛蟲皮炎是由于接觸桑毛蟲病毒毛而引起的以丘疹、丘皰疹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皮膚病。本病好發(fā)于頸項、肩、上胸、上背、四肢屈側(cè)等皮膚暴露部位?;颊咦杂X瘙癢,夜間尤甚。若毒毛刺入眼部,可引起結(jié)膜炎,侵入鼻部可引起支氣管炎、哮喘等,病程為1周左右,少數(shù)可達2周。
患者典型臨床表現(xiàn):毒毛觸膚,半日內(nèi)則起丘疹或丘皰疹如黃豆或綠豆大,色紅,頂有瘀點,有的為風團樣丘疹。
(1)內(nèi)服藥物治療偏方
偏方1
【組方】 蒲公英、綠豆衣各15克,山豆根、防風、甘草各10克,牡丹皮、苦參各6克,金銀花、生地黃各12克。
【功效】 清熱解毒。適用于桑毛蟲皮炎。
【制法】 上藥加水3000毫升,煎煮30分鐘棄渣留汁。
【服法】 每天1劑,分2次服。
【療程】 連續(xù)服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2~3個療程。
【注意事項】 無特殊注意事項。
【來源】 民間
偏方2
【組方】 金銀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魚腥草、徐長卿、白鮮皮、半邊蓮各15克,蘇葉、防風各10克,土茯苓30克。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止癢。適用于桑毛蟲皮炎。
【制法】 上藥加水3000毫升,煎煮30分鐘,棄渣留汁。
【服法】 每天1劑,分2次服用。
【療程】 連續(xù)服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2~3個療程。
【注意事項】 無特殊注意事項。
【來源】 民間
(2)外用藥物治療偏方
偏方1
【組方】 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野菊花、七葉一枝花各30克,地膚子、黃柏各15克。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止癢。適用于桑毛蟲皮炎。
【制法】 上藥加水3000毫升,煎煮30分鐘棄渣留汁。
【用法】 待藥液溫度適宜后外洗患處,每天2次。
【療程】 連續(xù)外用5天為1個療程,外用2~3個療程。
【注意事項】 無特殊注意事項。
【來源】 民間
偏方2
【組方】 丁香30克,薄荷腦5克,95%乙醇750毫升。
【功效】 除濕殺蟲止癢。適用于桑毛蟲皮炎。
【制法】 將公丁香研碎,加入乙醇中浸泡,時常攪動,后用紗布過濾去渣,加入薄荷腦,瓶裝密封。
【用法】 用橡皮膠布粘去刺入皮膚內(nèi)的毒毛,局部外涂藥液,每天2~3次。
【療程】 連續(xù)外用5天為1個療程,外用2~3個療程。
【注意事項】 本方只可外用,不可口服。
【來源】 民間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