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jié)熱門考點
各種類型腸梗阻的特點:①是否腸梗阻;②是機械性還是動力性梗阻機械性腸梗阻;③是單純性還是絞窄性梗阻;④是高位還是低位梗阻;⑤是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梗阻完全性梗阻。
一、病因
病因包括:①腸腔堵塞,如糞塊、大膽石等;②腸管受壓,如腸扭轉、嵌頓疝或腫瘤壓迫等;③腸壁病變,如腫瘤、先天性腸道閉鎖、炎癥性狹窄等;④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等;⑤動脈硬化。
二、分類
1.機械性腸梗阻 最常見。
2.動力性腸梗阻 是由于神經反射或毒素刺激引起腸壁肌功能紊亂。
3.血供性腸梗阻 是由于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腸管血供障礙,繼而發(fā)生腸麻痹而使腸內容物不能運行。
腸梗阻又可按腸壁有無血供障礙,分為單純性和絞窄性兩類。①單純性腸梗阻:只是腸內容物通過受阻,而無腸管血供障礙。②絞窄性腸梗阻:系指梗阻并伴有腸壁血供障礙者,可因腸系膜血管受壓、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
腸梗阻還可按梗阻的部位分為高位(如空腸上段)和低位(如回腸末段和結腸)兩種;根據(jù)梗阻的程度,又可分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腸梗阻;此外,按發(fā)展過程的快慢還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腸梗阻。倘若一段腸襻兩端完全阻塞,如腸扭轉、結腸腫瘤等,則稱閉襻性腸梗阻。結腸腫瘤引起腸梗阻,由于其近端存在回盲瓣,也易致閉襻性腸梗阻。
三、病理
病理和病理生理腸梗阻發(fā)生后,腸管局部和機體全身將出現(xiàn)一系列復雜的病理和病理生理變化。
(一)各類型的病理變化
不全一致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一旦發(fā)生,梗阻以上腸蠕動增加,以克服腸內容物通過障礙。急性完全性梗阻時,腸管迅速膨脹,腸壁變薄,腸腔壓力不斷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可使腸壁血供障礙。最初主要表現(xiàn)為靜脈回流受阻,腸壁的毛細血管及小靜脈疲血,腸壁充血、水腫、增厚、呈暗紅色。
(二)全身性病理生理改變
主要由于體液喪失、腸膨脹、毒素的吸收和感染所致。
1.體液喪失 體液喪失及因此而引起的水、電解質紊亂與酸堿失衡,是腸梗阻很重要的病理生理改變。
2.感染和中毒 在梗阻以上的腸腔內細菌數(shù)量顯著增加,細菌大量繁殖,而產生多種強烈的毒素。
3.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礙 嚴重的缺水、血液濃縮、血容量減少、電解質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細菌感染、中毒等,可引起嚴重休克。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及X線檢查可做出診斷。
1.是否腸梗阻。根據(jù)腹痛、嘔吐、腹脹、停止自肛門排氣排便四大癥狀和腹部可見腸型或蠕動波,腸鳴音亢進等,一般可做出診斷。
2.是機械性還是動力性梗阻機械性腸梗阻。具有上述典型臨床表現(xiàn),早期腹脹可不顯著。麻痹性腸梗阻無陣發(fā)性絞痛等腸蠕動亢進的表現(xiàn),相反為腸蠕動減弱或消失,腹脹顯著。
3.是單純性還是絞窄性梗阻這點極為重要。
4.是高位還是低位梗阻。高位小腸梗阻的特點是嘔吐發(fā)生早而頻繁,腹脹不明顯。低位小腸梗阻的特點是腹脹明顯,嘔吐出現(xiàn)晚而次數(shù)少,并可吐糞樣物。
5.是完全性還是不完全性梗阻完全性梗阻。嘔吐頻繁,如為低位梗阻腹脹明顯,完全停止排便排氣。X線腹部檢查見梗阻以上腸襻明顯充氣和擴張,梗阻以下結腸內無氣體。不完全梗阻嘔吐與腹脹都較輕或無嘔吐,X線所見腸襻充氣擴張都較不明顯,而結腸內仍有氣體存在。
(二)鑒別診斷
1.單純性與絞窄性腸梗阻鑒別(表11-6)
表11-6 單純性與絞窄性腸梗阻區(qū)別
2.機械性腸梗阻和麻痹性腸梗阻的鑒別(表11-7)
表11-7 機械性與麻痹性腸梗阻區(qū)別
(續(xù) 表)
3.高位與低位腸梗阻的鑒別(表11-8)
表11-8 高位與低位腸梗阻區(qū)別
五、治療
1.基礎療法即不論采用非手術或手術治療,均需應用的基本處理。
(1)胃腸減壓:是治療腸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
(2)矯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不論采用手術和非手術治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是極重要的措施。
(3)防治感染和中毒:應用抗腸道細菌,包括抗厭氧菌的抗生素。
2.解除梗阻可分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大類。
手術治療:各種類型的絞窄性腸梗阻、腫瘤及先天性腸道畸形引起的腸梗阻,以及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人,適應手術治療。由于急性腸梗阻病人的全身情況常較嚴重,所以手術的原則和目的是在最短手術時間內,以最簡單的方法解除梗阻或恢復腸腔的通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