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調查樣本總體的社會特征
全部有效樣本及五個地區(qū)有效樣本的人口學特征,如表5-1所示??梢园l(fā)現(xiàn),在11246個全部有效樣本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別為47.8%和52.2%,男性略少于女性。在年齡方面,20—30周歲、31—40周歲和41—50周歲年齡層的比例分別為25.4%、25.0%和21.7%,三者的比例合計為72.1%,而51—60周歲年齡層的比例和61—70周歲年齡層的比例分別為14.9%和13.0%,兩者的比例合計為27.9%。這說明:調查樣本以20—50周歲的中青年為主。另外,多數(shù)樣本的受教育程度為初中學歷(25.1%)或者高中學歷(32.4%),兩者的比例合計為57.5%。如果再加上小學及以下學歷者的比例(6.1%),則調查樣本中的高中及以下學歷者的比例高達63.6%。而??苹虮究茖W歷者及研究生學歷者的比例分別為25.2%和11.2%,兩者的比例合計為36.4%。由此可見,全部調查樣本中,高中及以下的低學歷者約占三分之二。
表5-1 五個地區(qū)中不同社會特征樣本的比例(%)
續(xù) 表
注:括號內數(shù)值為樣本數(shù)。
另外,在月收入方面,調查樣本中1—2000元、2001—3000元、3001—4000元的樣本比例分別為16.2%、30.0%和17.4%,三者的比例合計為63.6%。從表5-1中還可以發(fā)現(xiàn),月收入6001—7000元和7001元及以上的比例分別為10.2%和9.6%,兩者的比例合計為19.8%。這說明,雖然調查樣本中月收入4000元及以下的低收入者大大多于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高收入者,但另一方面說明調查樣本存在較大的貧富差距。
在職業(yè)階層方面,調查樣本中產業(yè)工人(23.3%)、商業(yè)服務業(yè)員工(16.7%)、農業(yè)勞動者(14.6%)、辦事人員(12.0%)的數(shù)量較多,它們的比例合計高達66.6%,大大多于其他的職業(yè)階層,說明調查樣本中職業(yè)地位較低的樣本約占三分之二。另外,就婚姻狀況而言,未婚者、已婚(有配偶)者、離婚(或喪偶)者的比例分為20.6%、76.1%和3.3%,已婚(有配偶)者的數(shù)量大大多于未婚者和離婚(或喪偶)者。
調查樣本總體在性別、年齡、學歷、收入、職業(yè)階層以及婚姻狀況六個方面的比例構成,通過與2013年《浙江統(tǒng)計年鑒》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兩者基本一致,說明調查樣本總體對浙江省的居民總體而言,具有相當?shù)拇硇浴?/p>
二、不同地區(qū)樣本的社會特征
但是,上述這種傾向,在周宅村、中余鄉(xiāng)、浦江縣、金華市和杭州市五個地區(qū)呈現(xiàn)很大的差異,具體體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周宅村樣本中,男性的比例(40.0%)明顯低于其他四個調查地區(qū),而周宅村樣本中,女性的比例(60.0%)則明顯高于其他四個地區(qū)。
第二,20—30周歲的青年人以及61—70周歲的老年人,金華市和杭州市的樣本多于周宅村、中余鄉(xiāng)和浦江縣的樣本,而31—40周歲、41—50周歲的中青年,中余鄉(xiāng)、浦江縣和金華市的樣本略多于周宅村和杭州市的樣本。另外,周宅村樣本中51—60周歲的樣本比例為36.2%,大大多于中余鄉(xiāng)、浦江縣、金華市和杭州市四個地區(qū)樣本的比例,而中余鄉(xiāng)、浦江縣、金華市和杭州市四個地區(qū)樣本的比例分別是9.3%、7.4%、8.8%和17.4%。
第三,小學及以下學歷者、初中學歷者的比例,依照周宅村、中余鄉(xiāng)、浦江縣、金華市和杭州市的順序遞減,而??苹虮究茖W歷者、研究生學歷者的比例卻依照上述順序遞增。另外,高中或技校學歷者的比例,依照中余鄉(xiāng)、周宅村、浦江縣、杭州市、金華市的順序依次遞減。
第四,在月收入方面,總的來說,金華市和杭州市樣本中4001元以上的中高收入者的比例高于周宅村、中余鄉(xiāng)、浦江縣,而周宅村、中余鄉(xiāng)、浦江縣樣本中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比例,很大程度上高于金華市、杭州市。因此,總體上可以說,依照中余鄉(xiāng)、周宅村、浦江縣、杭州市、金華市的順序,居民的收入逐漸提高。
第五,農業(yè)勞動者的比例,依照周宅村、中余鄉(xiāng)、浦江縣、金華市和杭州市的順序遞減,而辦事人員、專業(yè)技術人員、經理人員、國家與社會管理者的比例卻依照上述順序遞增。另外,金華市的樣本中,私營企業(yè)主的比例(13.7%)明顯高于周宅村(0)、中余鄉(xiāng)(3.3%)、浦江縣(5.1%)和杭州市(10.1%)。但是,浦江縣、金華市和杭州市樣本中產業(yè)工人、商業(yè)服務業(yè)員工、個體工商戶的比例均不同程度地高于周宅村、中余鄉(xiāng)。
第六,未婚者、離婚(或喪偶)者的比例,依照周宅村、中余鄉(xiāng)、浦江縣、金華市和杭州市的順序遞增,而已婚(有配偶)者的比例卻依照上述順序遞減。
上述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可以說明,五個地區(qū)居民的社會特征是存在差異的,依照周宅村、中余鄉(xiāng)、浦江縣、金華市和杭州市的順序,女性、老齡者、高學歷者、高收入者、職業(yè)地位高者、未婚者及離婚(或喪偶)者依次增多。另外,五個調查地區(qū)的樣本中,不同社會特征樣本的比例,通過與2012年五個地區(qū)的統(tǒng)計資料比較,發(fā)現(xiàn)兩者基本一致,說明調查樣本在各自的調查地區(qū)具有相當?shù)拇硇浴?/p>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