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市沙溪鎮(zhèn)黨委
一、沙溪鎮(zhèn)“中國新詩論壇”的產生背景
新詩也稱現(xiàn)代詩,發(fā)軔至今已近百年,積累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歷經歲月磨洗,仍然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爸袊略娬搲笔墙K省作家協(xié)會組織的紀念“新詩百年”系列活動的第一項重大活動。
國家級古鎮(zhèn)——太倉沙溪,小橋流水、粉墻黛瓦,吳儂軟語,民風淳樸,千種亭臺樓閣,萬般門扉檐壁,正是符合了文人墨客對詩的想象,所以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將“中國新詩論壇”落戶沙溪古鎮(zhèn)。沙溪歷來詩禮傳家之風盛行,注重教育興邦,自宋代以來,出進士54名,其中任尚書的2名。國學大師唐文治是土生土長的沙溪人,也是沙溪最后一個進士,2014年在沙溪古鎮(zhèn)二期建造了唐調研習館,展示了唐文治先生的生平事跡,以其出生地靜觀堂為起點,介紹了其在求學、入仕、實業(yè)救國和發(fā)展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重點介紹了他在國學教育中所推行的古代讀文方式——“唐調”。歷代文人雅士文徵明、沈周、王世貞、吳梅村、楊維楨等與沙溪也都有著不解之緣。近年來,沙溪通過創(chuàng)建“中國新詩沙溪論壇”這一品牌,不斷推動太倉詩歌文化繁榮。
二、沙溪鎮(zhèn)“中國新詩論壇”的發(fā)展歷程
1.“新詩的經典化問題”
2012年由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首屆“中國新詩論壇”在太倉沙溪古鎮(zhèn)舉行。主題即為“新詩的經典化問題”,與會的詩人、詩評家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視角回顧梳理了新詩近百年的發(fā)展歷程,形成了新鮮的詩學觀點。對新詩經典化境遇、路徑的探討,以及經典化空間的透視,都是本次論壇的旨趣所在。此次“中國新詩論壇”的另一項議程是評選“新詩十九首”。“新詩十九首”的構想來源于對“古詩十九首”的詩學應和。共收到165首專家推薦的“五四”以來的新詩作品,其中不僅有詩歌史上的被頻繁提及的作品,也有許多視界之外的優(yōu)秀文本,還有大量晚近的新面孔的詩人佳作入選。與會專家們興致盎然地參觀了沙溪古鎮(zhèn),真切地感受了沙溪留存的悠久、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并為把古鎮(zhèn)之“古”與中國新詩之“新”相結合的未來構想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本屆論壇是“中國新詩論壇”的首次活動,也是一個起點,在海內外華文詩歌界、文學文化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靶略娊浀浠笔且粋€時間流程,我們要做的是:我們在閱讀,我們在努力,我們沒有缺席。
2.“中國新詩建設:問題與對策”
2013年第二屆“中國新詩論壇”的議題是“中國新詩建設:問題與對策”,專家學者們圍繞這個相對開放性的題目進行了充分討論,提出了中國當前新詩建設中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最具原創(chuàng)性的看法,并通過研討形成了具有建設性和針對性的對策。比如新詩審美鑒賞的普及化教育,對新詩文體和理論的關注,詩人故鄉(xiāng)意識和地方性寫作的漸趨消失,等等。而本屆新詩論壇也舉行了《新詩十九首》的首發(fā)式?!靶略娛攀住钡恼Q生不僅在詩歌界,而且在社會上尤其是大學生中產生了積極的反響,引起了廣大青年學生的關注,讓更多的年輕人閱讀新詩、喜歡新詩、創(chuàng)作新詩,使中國新詩的發(fā)展之路充滿活力。
另外,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詩歌界不僅涌現(xiàn)了很多新詩人與新詩作,還出現(xiàn)了大量新現(xiàn)象、新潮流,論壇對此進行了認真梳理,從紛繁復雜的詩壇表象背后發(fā)掘出若干需要嚴肅對待的基本問題,并圍繞這些基本問題及由此顯露的中國新詩的希望與困境進行了討論,形成了對新詩的過去和未來的完整把握,這對我國詩歌的良性發(fā)展必將起到真正有效的推動作用。
3.“詩歌與現(xiàn)實”
2011江南民間現(xiàn)代詩歌館建成開館,梅村詩社成立;2012年、2013年兩屆“中國新詩論壇”成功舉辦,詩歌已漸漸成為沙溪古鎮(zhèn)文化建設的核心元素,在沙溪鎮(zhèn)推進田園小城鎮(zhèn)建設和倡導美好生活的精神家園構建中獲得了新的啟迪。2014年“中國新詩論壇”發(fā)展到第三屆,已經從討論詩歌本身延伸到了全國文化大繁榮、大發(fā)展及江蘇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轉變的宏偉藍圖之下,也真正體現(xiàn)了本屆詩歌論壇的主題:“詩歌與現(xiàn)實”。
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文學創(chuàng)作基地、中國新詩江南創(chuàng)作研究基地揭牌。沙溪鎮(zhèn)還與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南京大學新詩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當代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等五家高校機構簽約,為上述機構提供創(chuàng)作、交流、研究和開展系列詩文化活動的平臺?;顒悠陂g,還舉辦了第三屆“中國新詩論壇”、新詩大講堂、“詩書畫”作品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古鎮(zhèn)沙溪通過舉辦一系列與論壇呼應的詩歌活動,一方面積極繁榮沙溪、太倉乃至整個江蘇的詩歌文化,從而推動全省乃至全國新詩研究和創(chuàng)作的繁榮與進步;另一方面,以太倉沙溪為核心和文化地標,以詩歌為媒介,形成地域性的、傳承性的、富有特色的詩歌文化傳統(tǒng)和豐富的、高端的文化形態(tài),進而推進和帶動太倉沙溪鎮(zhèn)經濟、文化的全面發(fā)展,以實現(xiàn)詩歌和地方文化、經濟的雙贏或多贏,把未來的沙溪打造成為有影響力和號召力的詩歌中心與文化中心。
前三屆“中國詩歌論壇”的影響和成果,在中國新詩發(fā)展史上留下了值得回憶的一頁,已經成為中國新詩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的高端平臺,成為沙溪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文化品牌。
4.“詩歌與東亞文化傳統(tǒng)”
2015年在太倉沙溪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詩歌論壇”更是放眼東亞文化共同體,在中韓詩歌對話的維度上試圖進一步豐富和深化對中國新詩乃至東亞詩歌、文化的諸多問題的理解。
中韓兩國詩歌曾經分享著共同的詩學傳統(tǒng),并且都經歷了借鑒西方詩歌、由古體詩向自由詩轉化的進程。在詩歌創(chuàng)作愈加繁雜的當下,中韓兩國詩人都面臨著“如何回應傳統(tǒng)”的問題。本屆論壇將新詩的研究置于東亞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從更加廣闊的視域,更加開放的維度,審視新詩的既往、當下和未來。在此次論壇的討論對話中,雙方分別對“新詩與東亞傳統(tǒng)”“中韓兩國語言的特性(屬性)對新詩形成的影響和制約”“自由詩(新詩)早期作家繼承古典詩歌傳統(tǒng)的長處和不足”等話題,進行了各自的表述,并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提問和解答,氣氛熱烈而友好。其間,中韓詩人還聯(lián)袂朗誦了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用詩歌傾訴心曲、反對戰(zhàn)爭、祈愿和平。
本屆“中國詩歌論壇”從更開闊的視野、更開放的緯度,在對比和碰撞中審視百年新詩的輝煌成果與不足。是中韓兩國21世紀關于詩歌進行的首次重要對話,通過詩歌促進兩國文學、文化交流,也通過以詩會友的國際交流賦予了沙溪雅集全新的內容,讓沙溪通過一個新的視角被海內外愛好詩歌的朋友們接受和熟悉。
三、沙溪鎮(zhèn)中國新詩論壇未來的方向
2015年10月20日,位于太倉沙溪的文化江南會館和韓國北道青松郡的客主文學館簽訂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協(xié)議書,雙方將在信息交換、人員互訪,合辦會議等方面進行友好合作,邀請對方人士短期、長期來館進行文化體驗、駐館寫作等活動。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中韓兩國文學藝術家之間的深入交流與協(xié)作,促進相互理解和共同發(fā)展。期間,中韓作家沙溪創(chuàng)作交流中心在沙溪古鎮(zhèn)文化江南會館揭幕。中韓兩國作家自2007年以來每年在兩國輪流召開會議,至今已持續(xù)了9年。中韓作家創(chuàng)作交流中心落戶沙溪,意味著這一持續(xù)9年的活動在中國揭開新的一頁。這將為中韓兩國作家的交流合作從詩歌延伸到文學、文化等方面帶來更遠大的前景。
四、啟示與思考
從“新詩的經典化問題”,到“中國新詩建設:問題與對策”,到“詩歌與現(xiàn)實”,再到“詩歌與東亞文化傳統(tǒng)”,沙溪“中國新詩論壇”以獨特的胸懷和視野,以敏銳而篤定的觀點與立場,引起了詩歌界的廣泛關注,表現(xiàn)出了持久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論壇長期以來經由交流、辯難和闡釋所形成的問題域,已經非常深入且廣泛地觸及了中國百年新詩諸多關鍵的問題、觀念和知識系統(tǒng),同時經由詩歌創(chuàng)作基地與高校文學機構的有效互動、詩歌與地域文化的產業(yè)性結合,以及新詩的經典化實踐等豐富的活動,“中國新詩論壇”已經由點到面、由地域到全國再到全球化,形成了推動21世紀中國新詩更加堅定地發(fā)展與繁榮的輻射效應。
◆點評:
一般而言,詩歌是浪漫的,將浪漫的詩歌與現(xiàn)實的生活結合起來,將古鎮(zhèn)之“古”與新詩之“新”結合起來,將中國詩歌與外國詩歌結合起來……太倉市沙溪鎮(zhèn)憑借一系列“以詩為媒”的有效活動,融入古鎮(zhèn)傳統(tǒng)文化,打造現(xiàn)代文化品牌,這是案例設計的精巧之處。案例設計者以實際行動,傾心呵護、盡心擦亮這塊熠熠生輝的金字招牌,讓古鎮(zhèn)文化在現(xiàn)代社會弘揚光大。可以想象,在浪漫的吟詩、作詩、論詩的愉悅中,古鎮(zhèn)文化也將隨之名揚四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