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別話中話,聽出弦外音
16. 辨別話中話,聽出弦外音
在這里,先看兩個小故事:
(1)
曹操很喜愛曹植的才華,因此想廢了曹丕轉(zhuǎn)立曹植為太子。當曹操將這件事征求賈翊的意見時,賈翊卻一聲不吭。
曹操就很奇怪地問:“你為什么不說話?”.
賈翊說:“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問:“你在想什么事呢?”
賈翊答:“我正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致災(zāi)禍的事?!?/p>
曹操聽后,馬上明白了賈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廢曹丕的事了。
(2)
在南朝時,齊高帝曾與當時的書法家王僧虔一起研習(xí)書法。有一次,高帝忽然問王僧虔說:“你和我,誰的字更好?”.
這問題比較難回答,說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違心之言。說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會使高帝的面子擱不住,弄不好還會將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的回答很巧妙:“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p>
皇帝就那么幾個,而臣子卻不計其數(shù),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領(lǐng)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罷,不再提這事了。
這兩個故事很簡單,就是告訴我們,聰明的古人在面對難題的時候不直接回答問題,而是間接地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這樣做,既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立場,還不會得罪人。
其實,不管在何時、在哪里都一樣,說話有多種方式。有些人直接爽快,有些人委婉曲折,甚至還有些人心口不一。如果你作為一名聽者,傻傻地按照一個模式去理解,恐怕不僅不會成為自己的公關(guān)專家,甚至還可能被人當成“傻帽兒”玩弄于股掌之間,自己還自得其樂。
因此,察言成為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本領(lǐng)。
簡單地舉個例子,女朋友和你說:“你明天有事情沒?我想去超市買些東西?!边@句話很簡單,女朋友并不是陳述要去買東西的事實,而是在間接地告訴你,她想要你陪她一起去。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只是用“哦,啊”之語來應(yīng)付,估計你得要花一長段時間來哄失望的心上人了。
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其實,很多時候,人們不會直截了當?shù)卣f自己想要做什么。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這時候我們就要學(xué)會少說多聽,聽出別人的言外之意,否則,文不對題的回答只會讓對方失望,從而影響到未來的交往。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
一個大學(xué)生租了一間房。他想給新房東太太一個好印象,于是編造說:“您知道嗎,夫人?我從原來住的地方搬出來時,那個房東哭著喊著不讓我走……”
“你住在我這里,絕不會發(fā)生這種事!”新房東太太說,“在我這里,房客都是預(yù)付房租的?!?/p>
這個大學(xué)生本意是想說自己是個非常好的房客,而以前的房東因此很喜歡他,都舍不得讓他走。而新房東卻不是這么聽的,她以前或許有租房收不到房租的經(jīng)歷,于是覺得這個大學(xué)生的意思是說他也是個拖欠房租的人,所以前一個房東才不讓他走。因此,這個房東才有了這樣的回答。
有一位年老的鰥夫想續(xù)妻,又羞于啟齒,只好采取暗示的方法。
他對兒子說:“晚上我獨自一個人睡,真冷??!”
兒子立即為他買了一個熱水袋。
他只好又找了一個理由:“我的背癢時,沒人幫我抓啊!”
兒子又為他買了一個癢癢撓。
不久,老人得知孫子即將結(jié)婚,就有感而發(fā)地說了一句:“結(jié)什么婚?。拷o他買一只熱水袋和一支癢癢撓不就得了。”
這時,兒子才恍然大悟,老人前兩次說話都是有弦外之音的。
和上面那位新房東一樣,這位兒子也是沒有理解到說話者的意思,讓本來就不好意思說出自己心思的老人陷入惱火的狀態(tài)。最后,老人不得不借孫子結(jié)婚這件事情,再次委婉地道出了內(nèi)心的想法。作為晚輩,這是多么失職啊。
生活中,這樣的事例層出不窮。曲解對方的話語很容易導(dǎo)致交往陷入僵局,無法進行下去。這種“聽功”的強弱,對于每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的需要,十分重要。
“耳聞”是我們獲得知識的重要渠道;“善聽”是每一個人應(yīng)該具備的能力和素質(zhì)。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口頭語言(包括廣播、電話、隨身聽等)傳遞信息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這就對我們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果聽話人在聽話過程中只聽其表,不聽其里,輕則不利于增長知識、智慧和才干,重則影響到人際關(guān)系。
曉華報名參加學(xué)校團委舉辦的卡拉OK大獎賽,為此他每天練習(xí)唱歌至深夜。
有一天,住在同樓的張爺爺見到曉華說:“曉華呀,你真刻苦啊。每天晚上12點多了,我們都睡覺了,還聽到你在練歌呢!”
曉華一聽,美滋滋地說:“張爺爺,您過獎了,我還差得遠呢,還要加倍努力。”
張爺爺一聽,一扭頭氣鼓鼓地走了。
曉華望著張爺爺?shù)谋秤埃唤獾刈匝宰哉Z道:“張爺爺?shù)降自趺戳? ”
是“張爺爺?shù)降自趺戳恕眴??當然不是,是曉華沒有聽懂張爺爺?shù)南彝庵簟獣匀A影響他休息了。
既然知道了“聽話”的重要性,我們就要學(xué)會“聽話”的本事。不要擔(dān)心自己以前不會,按照下面的方法去做,你也可以慢慢地逐漸擅長此道:
首先,要注意實際應(yīng)用。
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就要注意留心觀察,用心運用,細心總結(jié)。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理解語意的能力。
其次,要去“須毛”抓“話眼”。
這要求我們準確把握話語的中心意思,做積極的分析者。在完整把握話語表層結(jié)構(gòu)的基礎(chǔ)上,要迅速分析哪些是鋪墊的,哪些是襯托的,哪些是轉(zhuǎn)承的,哪些是最關(guān)鍵的。
最后,要去“皮肉”抓“話骨”。
深入理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需要我們做細心的觀察者。聽話的同時,要察言觀色,找出哪些是委婉的,哪些是旁敲側(cè)擊的,哪些是暗示的,哪些才是說話者真正的用意。
如上述故事中的“曉華呀,你真刻苦”就是“須毛”和“皮肉”,是為下文的“話眼”——“每天晚上12點多了,我們都睡覺了,還聽到你在練歌呢”作鋪墊的。假如曉華及時領(lǐng)會了張爺爺?shù)摹跋彝庵簟?,怎么會出現(xiàn)那尷尬的一幕呢?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