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舊時友,不忘昔日苦
不忘舊時友,不忘昔日苦
“貧賤之交不能忘”反映了一個人的思想品質(zhì)。所謂“貧賤之交”,無非就是在貧困艱難中結(jié)交的朋友。這樣的朋友多是患難與共、相濡以沫的貧苦人。他們雖然本身的生活并不如意,卻能以友情來溫暖和撫慰同命運的窮兄弟,甚至盡管自顧不暇,仍慷慨救助瀕于危難的朋友。不忘窮時朋友,正是不忘昔日苦,不忘曾經(jīng)走過的艱難路程,不忘曾經(jīng)在困難中給自己以安慰、鼓舞、信任和溫暖以及前進(jìn)力量的朋友。
應(yīng)當(dāng)說,“貧賤之交不能忘”不光是對朋友的一種合理要求,也是交朋友的一個道德標(biāo)準(zhǔn),為人處世的一種態(tài)度。
戰(zhàn)國時,有一位正直節(jié)操的賢臣,名叫虞卿,他不是一般的播弄口舌以求富貴的游說之士。一天,他穿著草鞋,扛著雨具,第一次見到趙孝成王,趙孝成王就賜給他黃金兩千兩,白璧一對;第二次見到趙孝成王,他就當(dāng)上了趙國上卿。
當(dāng)時,魏國國相魏齊為了避禍,逃到他的朋友平原君家里藏了起來;秦國國相范睢以前曾受過魏齊的羞辱,秦昭王想抓到他為范睢報仇,于是秦王就寫了封口氣和好的信給平原君,說:“我早就聽說過您的高尚行為,您如果有幸來訪問我,我愿意和您痛痛快快地喝十天酒。”平原君害怕秦國,又相信秦王的誠意,來到了秦國。不想秦王和平原君只喝了幾天酒,就變了臉威脅說:“昔日周王得到呂尚,尊為太公;齊桓公得到管夷吾,敬為仲父。現(xiàn)在范君也是我的叔父。范君的仇人,在您的家。但愿您派人回家把他的頭拿來,不然的話,我就不讓您回國!”平原君回答說:“和尊貴的人交朋友,是因為自己卑賤;和富有的人交朋友,是因為自己貧困。那個魏齊,是我的朋友,現(xiàn)在有難。就是他在我家里,我也不會交出,何況他現(xiàn)在并沒有在我家?!鼻赝醍?dāng)然不信平原君的話,就又送信給趙王說:“您的弟弟在我手里,范睢的仇人魏齊在平原君家時里,您快點派人把魏齊的頭拿來!不然,我不但不放您弟弟回國,還要舉兵討伐趙國。”趙王害怕了,忙派兵包圍平原君家,搜捉魏齊。魏齊趁天黑逃出了平原君家,偷偷跑到虞卿那里求救。虞卿和魏齊是貧賤之交,兩人的感情非常深厚。他考慮難以說服趙王收回成命,就解下相印,棄官和魏齊一塊改裝潛逃到魏國,打算通過信陵君的幫助到楚國去。
他們未抵大梁城,信陵君已得到了消息,可是,信陵君害怕秦國,拖著不想會見他倆,只是一再追問門客:“這虞卿是個什么樣的人???”這時候,魏國著名的義士侯嬴在旁,聽了信陵君的問話,不由得嘆了口氣說:“唉,真是人固然不容易被了解,了解人也真不容易!那個虞卿腳穿草鞋,肩扛雨具,趙王第一次見到他,就賞賜他白璧一對,黃金兩千兩;趙王第二次見到他,就拜他為上卿;第三次見到他,到底授給他相印、封為萬戶侯。在那個時候,天下人都知道他了。而那個魏齊,在窮困潦倒、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來找虞卿。虞卿不看重高官厚祿而置朋友的難處不顧,就解下相印,扔下萬戶侯,和魏齊悄悄出走。他是為了解救賢士厄難才來投靠公子,而公子您卻還問什么‘是怎樣的人’!唉,真是人固然不容易被了解,了解人也真是不容易啊!”信陵君聽了很是慚愧,立刻駕著車到郊外去親自迎接虞卿和魏齊。不想魏齊聽到信陵君拖延不愿見他的消息,又急又氣,還怕因為自己而拖累虞卿,就拔劍自殺了。等信陵君趕到,魏齊早斷氣了,信陵君見狀痛悔不及。后來,趙王聽到消息,到底把魏齊的腦袋弄來,派人送給秦王,秦王這才把平原君放回趙國。
此后,虞卿對趙王非常失望和痛心,再也沒有回到趙王的身邊來。
“貧賤之交,不能相忘于江湖”,對于那些當(dāng)了老板、經(jīng)理以及社會地位發(fā)生了顯著變化的人而言,尤其有著特別的意義。比如說,在農(nóng)村里,有些人由于善于經(jīng)營,靠勤勞、靠知識、靠科學(xué)發(fā)家致富了,他們的經(jīng)濟地位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但他們中的許多人并沒忘記自己周圍的“窮朋友”,慷慨地給以經(jīng)濟上的援助,包括賑濟或借貸,并主動上門傳授經(jīng)營方法和進(jìn)行技術(shù)指導(dǎo),使這些“窮朋友”也逐步走上致富之路。諸如此類不以富嫌貧,不以高明嫌笨拙,真誠地給別人以幫助、指導(dǎo)和支援的事例,都是不忘“貧賤之交”的體現(xiàn)。
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說的“貧賤之交不能忘”,是不忘“貧賤”的疾苦,體諒窮朋友的困難,盡力給以幫助,而不是無原則地“拉兄弟一把”。那種拉幫結(jié)伙、“獨私故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式的做法,是應(yīng)當(dāng)加以反對的。不能因為某某曾和自己交過朋友,就認(rèn)為他的水平一定高過別人,就非受到重用不可,否則就要被責(zé)以忘卻故舊了,這顯然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