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謨克里特
赫拉克利特和德謨克里特
德謨克里特是古希臘一位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他一生著述頗多,但流傳于世的卻很少。其哲學的基本思想是“原子論”,認為原子是物質,內部無空隙,不可再分,是構成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原。
德謨克里特所生活的時代是希波戰(zhàn)爭結束后希臘奴隸制社會最為興旺、科學學術活動最為興盛的伯里克利時代。赫拉克利特早年一度經商,但由于他童年受到的教育使得他淡薄名利和學位,而一心鉆研學問。年輕的赫拉克利特還曾抱著追求真理的理想外出游學。他和他的兩個兄弟隨即分了祖上的家產,其中一個兄弟德謨克里特分到了最少的那份。然后,他帶上這筆錢,漫游了希臘各地。他一度穿越地中海,到達埃及,到達紅海,到達巴比倫平原,往南一直到達埃塞俄比亞,往東到達印度,還在波斯結識了眾多星相家。這一路上,在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的同時,德謨克里特也從一個胸懷大志的年輕人,成長為一個出色的學者。一切看上去都那么美好,然而,當他再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阿布拉德時,卻萬萬沒有想到,一場審判正在等著自己。在這個大商業(yè)城市,有一條不允許揮霍祖上財產的法律。按照法律規(guī)定,觸犯該法條的人在死后,將不能在本土接受喪禮。此時的德謨克里特因為在游歷各國時已經耗盡了自己分得的那點財產,回到家鄉(xiāng)后只能靠自己的一個兄弟供養(yǎng)度日。于是,這位不幸的思想家便被以“揮霍財產罪”送上了法庭。
法庭上,德謨克里特為自己做了辯護:“在我同輩的人當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絕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遙遠的東西,我看見了最更多的土地和國家,見識了許多學識淵博的人;在我同輩的人當中,勾畫幾何圖形并加以證明,沒有人能超得過我,就是埃及所謂丈量土地的人也未必能超得過我……”不僅如此,他還在庭上當眾閱讀了他的名著——《宇宙大系統(tǒng)》。德謨克里特以他的學識和雄辯取得了完全的勝利。法庭不但判他無罪,并決定以5倍于他“揮霍”掉的財產作為報酬,獎賞他的這一部著作。與此同時,還把他當成城市的偉人,給他建立了銅像。在他死后,以整個國家的名義為他舉辦了盛大的葬禮。
德謨克里特生前因為平等待人、處世開朗,而被稱為“笑哈哈的哲學家”。在他的“原子論”中,他認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原子和原子之間只有量的多少,無質的差異。由于“沒有東西能無中生有,也不能消失于無”,各種物質現(xiàn)象的變化、生滅均由原子在空間的排列不同所致。所謂的虛空,在德謨克里特看來是這樣的:“原子并不能完全充滿宇宙,在原子與原子之間、原子集團和原子集團之間有很多空間,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條件。因為空間只有處于虛空狀態(tài),事物才可置身其中。虛空中的原子運動以旋渦形式進行,原子在旋渦中機械位移,排列組合,從而產生世界萬物?!钡轮兛死锾氐脑诱摰谝淮谓o組成一切現(xiàn)象的基礎的物質提出了一個相當清晰的物理學上的概念,更為2000多年后現(xiàn)代原子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石。
希波克拉底拜訪德謨克里特。
學海拾貝
德謨克里特的老師是古希臘哲學史上自然哲學體系的創(chuàng)立者留基伯。據(jù)說,留基伯來自米利都(一說是阿布德拉人)。他有過一句名言:“沒有什么是可以無端發(fā)生的,萬物都是有理由的,而且都是必然的?!边@被認為可能是關于因果律的第一個明確的表述。留基伯對德謨克里特的原子論有著重要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