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穿橋打眼 攔手化打
穿橋打眼
“穿橋”,顧名思義指的是在與對手橋手相接時,我方之雙手可以靈活地從對方橋手之下或橋手之上穿出,奪其勢、借其力,瞬間發(fā)力擊破對手攻擊線路,迎擊其面門及眼睛要害。
“穿橋”手法在練習時要雙手一起練,分兩個動作完成。第一個動作是肘底發(fā)力將雙掌相對穿出,穿與胸齊,此時雙肘與胸距離一拳之隔(如圖156);稍停后,完成第二個動作,雙臂發(fā)力向上穿打,雙手高于眉齊,力達指尖(圖157)。第一個動作發(fā)肘底力與彈抖勁,第二個動作發(fā)腕勁與指勁,雖然是兩個動作,卻是兩次發(fā)力的不同應用。
圖156
圖157
在臨敵之際,“穿橋”手法往往配合其他手法(如護手、拍手、捋手等)瞬間完成攻擊動作,一般用于破解對手上肢直線攻來的手法,常規(guī)用法中屬于進攻型迎擊手法。
穿橋打眼技術實戰(zhàn)中,既可以雙手一起用,也可以單手用,分雙手穿打與單手穿打兩種技法,具體攻防技法示范如下:
一、單手穿打(下圖由王師傅與配手演示具體動作)
(1)對手以左側身格斗式站立,雙手握拳作勢欲攻王師傅;王師傅左腿在前,以二字鉗羊馬正身前進馬姿勢站立,左側問手迎敵(圖158)。
(2)對手突然上步,以左直拳強攻王師傅面門,王師傅以靜制動(圖159)。
(3)當對手左拳即將至面門時,王師傅前手橫向發(fā)力拍出,將對手拳勁卸于頭側,同時右手自下而上穿出,右掌掌根發(fā)力擊中對手左臉頰(圖160)。
(4)動作不停,王師傅第二重發(fā)力跟進,右手拇指以彈抖寸勁點中對手左眼(圖161)。
圖158
圖159
圖160
圖161
二、雙手穿打(下圖長發(fā)為甲方,短發(fā)為乙方)
(1)甲乙雙方均以二字鉗羊馬正身前進馬姿勢站立,右腿在前,右側問手迎敵(圖162)。
(2)乙方突然進馬,問手變拳攻入甲方雙手之間,由中線處直沖甲方頭面(圖163)。
(3)甲方即時反應,雙手由問手變捋手,向自身右側下方回拍乙方雙拳臂腕;將乙方直線拳前沖之力卸于身側(圖164)。
(4)受甲方捋手牽引,乙方拳勁擊空,失去重心向前沖身;甲方雙手趁機向上穿出,左右手拇指瞬間點按在乙方雙目之上(圖165,圖166為近身拍攝)。此為穿橋手法中“回手如鉤、卸力打眼”技法的應用。
圖162
圖163
圖164
圖165
圖166
攔手化打
攔手是用來攔截敵方上路和中路攻擊的一種手法。由攔手可以變換出多種攻防轉換的手法,如拂手、枕手、標指手等。
攔手有兩種形態(tài):第一種是尋橋拳譜中的雙攔手動作(如圖167),用于練習一氣貫通的循環(huán)招式變化,實際應用中可化解近身抓腕鎖臂;第二種是單攔手動作(圖168),用于近身搏斗中封堵對手直線或曲線拳法的攻擊。
圖167
圖168
攔手技法的動作示范如下(下圖由王師傅與配手演示具體動作):
一、雙攔手化拂手殺頸
(1)王師傅雙臂環(huán)抱,自然站立;突然間一歹徒沖出,左手按住王師傅雙臂,右手揮拳欲擊打王師傅頭部(圖169)。
(2)王師傅即時反應向左側身轉馬,雙臂相疊向左側轉動發(fā)力,將敵人拍按前沖之力卸落身側(圖170)。
(3)受王師傅轉馬牽引,對手失去重心向前沖身;王師傅左手以捋手手法回帶對方左臂,右手同時以拂手殺頸之法向前揮出,直切入對方咽喉要害(圖171)。
圖169
圖170
圖171
二、近身單攔手封臂制拳
(1)對手以左側身格斗式站立,雙手握拳作勢欲攻王師傅;王師傅左腿在前,以二字鉗羊馬正身前進馬姿勢站立,問手迎敵(圖172)。
(2)對手突然上步,以左直拳強攻王師傅面門,王師傅以靜制動,問手向下沉勁發(fā)力,以沉勁化直勁,將對手拳勁封?。▓D173)。
(3)對手左拳無功,瞬間左轉身,以右手勾拳擊打王師傅左臉(圖174)。
(4)王師傅突然進步貼近對手,右手問手變攔手,右臂螺旋上翻,五指扣抓對手右肘內側,貼身將對手雙臂封死(圖175)。此為近身單攔手化打技法的應用。
圖172
圖173
圖174
圖175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