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蘆的功與過
水葫蘆的功與過
開心問答
水葫蘆的學名是什么?
在我國長江流域及華南各地的水域里,常??梢钥吹揭黄鹑绲靥轰伾w水面的濃綠水草,它具有卵形、倒卵形或腎形的葉,長長的葉柄常膨大呈葫蘆狀,每當夏秋季,密集的葉間點綴著串串藍紫色的花朵,花心里點綴有黃色斑點,這是一種來自南美委內(nèi)瑞拉西部沼澤地的歸化植物,俗名叫水葫蘆、水浮蓮、洋水仙、水生風信子,學名叫鳳眼蓮,是一種多年生的單子葉植物。
水葫蘆擁有很強的生命力,至今幾乎沒有昆蟲、病毒和其他天敵能抑制它的生長,繁殖迅速,在江、浙、閩、粵等地,每年三四月開始生長,生長期長達八個月,每當氣溫降至5℃左右,水葫蘆的葉片枯萎蜷縮,而水下的根莖仍然活著,進入“冬眠”。翌年,春江水暖,氣溫升到10℃以上,水葫蘆又重新萌葉長花。
據(jù)觀察,在溫度、水質(zhì)等適宜的條件下,一株水葫蘆在八個月內(nèi)竟能繁殖到6萬株,可以覆蓋0.8畝水面,這樣驚人的繁殖能力,無怪當它離開原產(chǎn)地,涉足世界各地,給人們帶來了災難。
水葫蘆在20世紀初被一位年輕的傳教士發(fā)現(xiàn),也許出于好奇,也許為了觀賞,絢麗的花朵贏得了旅游者的贊美,可是好景不長,不出數(shù)年,水葫蘆開始蔓延,造成河道堵塞,最終甚至連運糧船也無法通行,迫使當?shù)鼐用癖赤l(xiāng)離井,遠走他方。
無獨有偶,在美國新奧爾良舉辦的一次世界棉花展覽會上,有人把水葫蘆的種子作為花籽贈送給參觀者,十多年后,佛羅里達州,路易斯安娜州的湖泊、河流被它覆蓋,不僅堵塞了河道,也阻礙了排灌水泵的運轉(zhuǎn)。引起了水災。接著,巴拿馬運河的工程師也發(fā)出了警報,倘若不迅速控制水葫蘆的繁殖,運河不久將無法通行。
在亞洲,20世紀30年代,水葫蘆遷至印度,拉賈斯大沙漠的巨型灌溉水渠被毀壞,引起干旱,糧食顆粒無收,3萬兒童被奪去了生命。10余萬農(nóng)民掙扎在生命線上。剎那間,委內(nèi)瑞拉的野生水草——水葫蘆仿佛成了災星,到處帶來災害。
為了清除水葫蘆帶來的災害,許多國家出動了飛機、船艇,撒下價值百萬美元的除莠劑,企圖一舉消滅??墒?,好景不長,水葫蘆又頑強地卷土重來。
對此,研制除莠劑的農(nóng)藥家們傷透了腦筋。然后,試驗意外發(fā)現(xiàn),水葫蘆的根莖能吸收和分散除莠劑中的鉛、鎘、汞、鎳,為其他植物所望塵莫及。有人計算,種植1公項水面的水葫蘆,每年能凈化4噸有機氮和1噸磷農(nóng)藥,這樣的凈水能力足以處理2 000個居民的生活用水。
據(jù)美國核處理專家的研究,水葫蘆膨大呈球形的葉柄是一個絕妙的凈化裝置,球形葉柄的纖維網(wǎng)能吸附核電廠排放的放射性廢水,污水流經(jīng)水葫蘆的“過濾器”,放射性污染物的強度大幅度削減,因此,在美國三哩烏的核電廠區(qū),修建一個大型的蓄水池,蓄養(yǎng)著水葫蘆,用以凈化放射性核廢水。
隨著核電的廣泛開發(fā)和利用,水葫蘆將是最忠誠的伙伴。
水葫蘆不但能凈化污水,而且它還含有比青菜、蘿卜、菠菜等傳統(tǒng)蔬菜更高的蛋白質(zhì)、脂肪和纖維,是優(yōu)良的粗飼料。
我國南方各省的水域,年畝產(chǎn)水葫蘆可達2.5~4萬公斤,可供30~40頭豬的青飼料之用。馬來西亞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水葫蘆的嫩葉和花作為蔬菜,供食用,其味清香爽口,并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和作用。
近年研究表明,水葫蘆還是一種很好的造紙原料,因為水葫蘆的資源豐富,生長迅速,采收容易,價格低廉,用它造紙可以降低成本。
倫敦英聯(lián)邦科學研究委員會于1978年提出一項國際性利用水葫蘆的計劃,并邀請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和馬來西亞等國參加,印度要求主動承擔造紙的研究。據(jù)1996年5月報道,印度海得拉巴地區(qū)研究所,已用水葫蘆的葉片生產(chǎn)出寫字紙、廣告紙和卡片紙。據(jù)調(diào)查,印度至少有400萬公頃水面生產(chǎn)著水葫蘆,以平均每公頃產(chǎn)50噸計,則為造紙工業(yè)提供了2億噸造紙的原料,若這2億噸原料用上一半,成品率按10%計算,則可生產(chǎn)1 000萬噸紙。
能源問題是當前世界六大危機之一,“綠色能源”的利用是解決能源危機的主攻方向,水葫蘆寬大的綠葉,活像一個碩大的太陽灶。
據(jù)測定,1公頃的水面的水葫蘆,每天能生產(chǎn)1.8噸干物質(zhì),通過微生物的厭氧發(fā)酵,能產(chǎn)生660立方米的沼氣,相當于250公斤的原油。蘇丹政府已開始這方面的試驗,他們在白尼羅河上,收割南美的喬遷者、數(shù)以千噸的水葫蘆投入消化器,發(fā)揮潛在能源的作用。
水葫蘆阻塞航道,破壞灌溉,引起水災,迫使人們背井離鄉(xiāng)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一個開發(fā)、利用和研究這種南美野生水草——水葫蘆的嶄新時代已經(jīng)來到了。
答:鳳眼蓮。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