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第一條綱領是“在明明德”?!霸诿髅鞯隆钡囊馑季褪且靼住⑴宄⑶艺蔑@內心原有的光輝品德。儒家強調“人之初,性本善”,說明人的本性原來就像赤子之心一樣,生下來都不是惡的,之所以長大了以后,有的變成了很好的青年,而有的卻變成了罪犯、惡人,呈現(xiàn)如此之大的差異,就在于自己沒有把握好一個正確的方向,忘了做人的根本所在,以至于走入了歧路,這個根本就是“德”。“德”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公元前257年,秦兵圍攻趙國的邯鄲城。魏王暗暗派辛垣衍潛入邯鄲,想通過平原君勸趙王尊崇秦昭王稱帝,并說這樣秦國就會退兵。平原君心中很猶豫,這時,魯仲連游歷到趙國,聽說了這件事,就去見平原君,要求見辛垣衍。
魯仲連見到辛垣衍,辛垣衍已知魯仲連的來意,就主動以話語攻擊魯仲連,問魯仲連這樣的高義之士到趙國有什么可求。魯仲連反擊說:“像周朝隱士鮑焦那樣抱木死去,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抗議當時的社會。如果秦王稱帝,暴虐地統(tǒng)治天下,那么我也會像鮑焦那樣赴東海死去。我來這里的目的不是有所求,而是要幫助趙國,我將讓燕國和梁國來幫助趙國?!毙猎苷J為讓燕國幫助趙國倒有可能,但讓梁國幫助趙國就不可能了,自己是梁國人,對這一點是有數(shù)的。魯仲連說:“假使梁國看到秦王稱帝的害處,就必定幫助趙國了?!苯又斨龠B又說齊威王侍奉周王是很真誠的,周室貧困弱小,諸侯沒有誰去朝拜,而齊國卻偏偏去朝拜。但周烈王死了,各國諸侯都去吊喪,齊國使臣最后才到,周顯王就要斬了齊國使臣。魯仲連舉這個例子是說,梁國現(xiàn)在為秦國效力,如果秦王真的稱了帝,說不準哪一天也會翻臉的。辛垣衍這時又說,魏國不過是秦國的奴仆,尊崇秦國稱帝也是沒法的。魯仲連說:“既然這樣,那么我將要讓梁王看到秦王把梁王以烹醢的刑法?!毙猎苈犃撕懿桓吲d,嫌魯仲連說得太過分了。魯仲連說:“等我慢慢地對您說,從前鬼侯、鄂侯、文王是紂王的三個諸侯。鬼侯有個女兒長得很美,進獻給紂王。紂王卻認為她太丑,因此把鬼侯剁成了肉醬。鄂侯極力去說情,又被紂王曬成了肉干。文王聽說后,只是喟然長嘆一聲,因此紂王又把他拘禁一百天,想要把他殺死。為什么和人家同稱帝王卻落到肉干、肉醬的地步呢?”魯仲連的意思是說,討好有野心的帝王是不會有好下場的。如果魏王一味討好秦王,必然是鬼侯和鄂侯的下場。接著魯仲連又說,齊閔王想稱帝的時候,他到魯國,要魯國以天子的禮節(jié)接待他。魯國卻關死大門,不讓他進來。他到鄒國想去吊唁剛死去的鄒國國君,聲稱要以天子的身份出現(xiàn),鄒國的群臣都不同意,說如果那樣他們將伏劍自殺。說到此處,魯仲連正色說道:“鄒、魯兩國的大臣,在君王活著的時候,沒能力更好地供養(yǎng)侍奉,在君王死后也沒有預備在君王嘴里含飯、含玉的能力,然而齊閔王還想在鄒、魯?shù)拇蟪济媲皩嵭刑熳又Y,因此不被兩國接待。如今秦國是一萬輛兵車的大國,梁國也是有一萬輛兵車的大國,都是萬乘之國,相互間都有稱王的名分。如果只看到一次戰(zhàn)爭秦國取得了勝利,就想從此尊秦為帝,這是使三晉的大臣連鄒、魯?shù)呐`都不如。再說,秦王的野心無止境地膨脹,直到做成皇帝,他們將變換各諸侯的大臣,并且奪去他們聽說的無才者的位置,而安排他們所謂賢良的人;奪去他們所憎恨的人的位置,而在那些位置上安排他們所喜愛的人。他們又將要讓自己的子女和善說壞話的小妾成為諸侯的妃姬,居住在梁王宮中,梁王怎么能平安地生活呢?而將軍您又靠什么保住原來的尊貴地位呢?”魯仲連句句擊中辛垣衍的要害。辛垣衍再也坐不住了,站立起來,再三拜謝說:“原先我認為先生是平常的人,到今天才知道先生是以天下為己任的有識之士。請允許我離去,我不敢再談尊秦為帝的事了?!鼻剀妼㈩I聽說了這個消息,為此退兵五十里。
魯仲連一番宏論說服了辛垣衍,阻止了秦王稱帝的陰謀,此時,魏公子無忌奪取晉鄙的軍權來救趙國,秦將只好率兵回國。趙國的圍困解除,平原君想封賞魯仲連,魯仲連堅辭不受,又贈送給魯仲連千金,魯仲連說:“對于天下人來說,最可貴的品質是為人排憂釋難、解紛卻不索取什么。如果有所取,這是商人的勾當。仲連我不愿干這等事。”于是辭別平原君而去,一生再沒來見平原君。
魯仲連是稷下學宮百家爭鳴環(huán)境下的曠世奇才。在他的身上,有縱橫家的影子,但他的愛國主義立場,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作風與蘇秦、張儀的背信棄義、貪圖富貴迥然不同;他受名家辯士辯術的熏染,而又能跳出“為辯而辯”的泥沼,有自己的立場和處世態(tài)度,理論聯(lián)系實際,身體力行;他有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但他的“不在其位,亦謀其政”的平民參政意識和徹底摒棄富貴金錢的高尚作風又與孔孟的觀點截然相反;他受墨家影響,有很明顯的“兼愛”、“非攻”行為,但行動又遠比墨家大氣、積極;他隱居海上,有道家遁世之風,但又不完全同于道家的消極思想,常常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積極行動。在人品方面,魯仲連的愛國愛民、排患解難、淡泊名利的精神,令人敬佩、折服;在辯術方面,魯仲連善用譬喻,善于舉例,善于分析形勢和談話人的心理,語言環(huán)環(huán)相扣,邏輯縝密,給我們留下了很寶貴的語言財富??梢赃@樣說,深邃的思想、高尚的人格、超人的智慧成就了曠世奇才魯仲連。
道德至上的人會長長久久、千秋萬代地活在人們的心中?!敖酱胁湃顺?,一代新人換舊人”,隨著歷史前進的車輪,后來的人們推崇魯仲連的道德情操,學習模仿魯仲連的作風,繼承發(fā)揚魯仲連的浩然正氣。晉代的左思曾以“功成恥受賞,高節(jié)卓不群”的詩句來贊美魯仲連;唐代的李白在《古風十九首之十》中極力推崇魯仲連“卻秦振英聲”的壯舉;周恩來也在《大江歌罷掉頭東》中借用“難酬蹈海亦英雄”的魯仲連遺事,抒發(fā)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zhàn)斗豪情。在后來人敬佩的情感中,一代一代的向往者成長起來。承襲“魯仲連”的精神,把我們這個勤勞勇敢、崇德向善的民族不斷地推向繁榮富強,不斷地推向幸福和光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