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光的入射和反射
入射光是照亮物體的光。它可直接來自一個光源(太陽直射光、天空散射光、人造光源),或從其他物體反射到某一個物體上的光源,例如:太陽光照射在月球上,月球光又反射到地球上,地球人稱它為月光。正因如此,我們把月光列入自然光的行列。有人不禁要問,自然光是白光,那么為什么月光是灰藍色呢?這是我們人眼的光譜光效率造成的視覺反差之故(下一節(jié)會講到)。又如,太陽光從門窗射入室內,室內白墻、頂棚、家具等陳列物互相反射,使房間亮堂。但我們稍注意觀察,室內光的入射率和入射角不同,房間內呈現的光亮度和明暗層次就不同。所以,現代家庭裝潢均采用亮調。
照明前輩們根據大自然的入射光和各種物體的反射規(guī)律,發(fā)明了影視照明創(chuàng)作的布光理念與布光技巧。已故表演藝術家文興宇被采訪時說過這樣的話:“藝術都有技巧,沒有技巧的藝術不叫藝術。”任何發(fā)明創(chuàng)作都是來自自然規(guī)律和人們的視覺藝術再現。不是嗎?早已被世界各國同行們公認的三點布光法,不就是依據自然光的直射、反射、散射原理嗎?依據這些原理,照明藝術布光技巧里有了逆光、主光、副光(輔助光)這些最基本的布光原理和布光技巧。
投射到任何物體表面上的光線,一部分被物體吸收轉化成熱能,一部分被物體透射形成透射光,一部分被物體表面反射回空間形成反射光(見圖3-4-1)。
圖3-4-1 投射光(入射光)等于被吸收光、透射光、反射光之和
物體對光的吸收、透射、反射的性能與物體本身透明度、光線投射角度以及物體本身的結構有關。由于不同的物質表面的反光率不同,同一照度下就會產生不同的亮度。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圖3-4-2中,ON為法線方向,∠i=∠r。
光學的基本定律為我們布光指明了方向。無論你是為演播室、電視劇布光,還是給某個場景或某個景片布光,都要視你所面對物體的表面粗糙程度、光度、色度和物體所處的位置、姿勢、角度,統籌設計照明方法,如照明燈光源功率、入射光角度、燈光的高度與距離、聚光還是散光、柔光還是硬光,等等。不但如此,還要考慮周邊物體光線的干擾,注意不要把其他物體也照亮,從而影響了畫面的影調反差。
圖3-4-2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物質對光的反射形態(tài),對我們照明人員來說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為電視劇布光時,用不同反光物質進行反光會直接影響到畫面質效。如我們常用的反光板,有時要自己制作。一般的反光布都是麻面,若是光面,通常要用解放鞋底把光面打成麻面,目的是讓反出去的光柔和。又如每次外出都要帶幾塊塑料泡沫板,因泡沫板表面粗糙而且輕,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實際上電視劇布光就是要用不同物質、不同角度的反射光對人物和場景進行巧妙的照明。不同物質表面反光率不同,在同一照度下所出現的亮度也就不同,故光線的柔和性較高,拍攝出的電視畫面和諧度也就不同。
一、鏡面反射
在電視劇實際布光中,經常會碰到梳妝臺、大衣柜上的一面鏡子、油漆锃亮的桌面、外景的水面等等。當光線垂直照射這些表面時,會直接反射出去。如果你懂得光線的反射規(guī)律,這些有情感的道具就會活靈活現地展示在畫面中。
鏡面反射只有在A點所處反射角方位上,可以在物體表面上看到光源的影像,其亮度接近于光源強度。在其他方位上(如B和C點上),物體表面上呈無光狀態(tài)(見圖3-4-3)。
如:鏡面掃描電腦燈就是采用了這個反射角,再通過電腦控制臺指揮鏡面做X、Y運動,使鏡面將光源的影像反射到需要光的演區(qū)。反射光束與入射光束相同,不發(fā)生性質變化。
圖3-4-3 鏡面反射
二、漫反射
如果物體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粗糙的、不規(guī)則的,那么,光線投射上去,就不是以一定的角度反射,而是向各個方向散射。這種反射光,就稱之為漫反射光(見圖3-4-4)。
圖3-4-4 光的漫反射
漫反射光有如下幾個特點:
1.漫反射光將一束平行光反射成散射光,改變了入射光的性質,漫反射光向四面八方輻射,沒有方向性。
2.漫反射光的照度小于入射光。投射距離較近,光斑面積較大。但光線極其柔和。
3.物體表面看不到光源的影像。各點的法線方向不平行,則入射光線即使是平行的,反射光線也不是單一方向的。
漫反射光在電視照明中應用較廣。如人物光用漫反射光能使人臉皮膚細嫩,不規(guī)則的網狀光線能掩蓋臉部皺紋。
在拍攝化妝品廣告時,表現美女臉部光滑柔細的鏡頭,均采用高光漫反射布光法。大型文藝晚會當使用大量彩色效果光時,有經驗的照明師會適當添加一小部分漫反射光作為底子光,對整個演區(qū)進行白光打底。既滿足攝錄設備照度要求又凸現了效果光,使畫面質感和諧。目的是使畫面更清晰,色彩更鮮艷,人物臉的膚色更趨于正常。
又如,讓你去某一個大的會議室拍攝一個重要會議。有關人員對畫面要求很高。場內沒有足夠的照明,而頂上又無法吊燈。在這種場合許多專業(yè)照明人員總是在房間的角落里放上幾個泛光燈,對著墻壁或天花板打反射光,使整個房間沐浴在光線中,使攝像師們能自由走動,在任何地方拍攝。房間中的任何一個人都能以令人滿意的方式被拍攝,因為均勻的漫反射光提供了清晰的照明光線。
在放置燈的時候,將燈放得距離墻壁、天花板或其他反射物越遠,光線越柔和、越容易發(fā)生漫反射。將燈放在房間中兩墻和天花板相交處是最佳選擇。這個地方不但能產生均勻的、方向性不太強的光線,而且,燈不礙事,還具有隱蔽性(見圖3-4-5)。
圖3-4-5 會議室布光示意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