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三箭射地球

        三箭射地球

        時間:2023-03-14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熱,平,擠”:三箭射地球以前的一位學生、現(xiàn)在聯(lián)合國當同聲譯員的楊女士告訴我說,她是托馬斯·弗理德曼的鐵桿“粉絲”?!盁?,平,擠”三箭齊發(fā),朝地球射來,形成表示雪上加霜、禍不單行意思的“完美風暴”。地球是否因欠債太多而成“次貸”星球?,更反映了美國依靠進口外油已成第二天性,政客為求選票,不敢要求公眾作出犧牲,哪怕1加侖加1塊美金的汽油
        三箭射地球_余墨二集

        “熱,平,擠”:三箭射地球

        以前的一位學生、現(xiàn)在聯(lián)合國當同聲譯員的楊女士告訴我說,她是托馬斯·弗理德曼(Thomas Friedman)的鐵桿“粉絲”。那時,我剛讀完《紐約時報》這位三得普列策獎的記者大人的2005年暢銷書《世界是平的》。誠實地說,那本書授我印象并不太好。初看書題,以為作者要從地理角度挑戰(zhàn)哥倫布,誰知他之所以持“地平說”,原來是因為在對印度一家“信息系統(tǒng)”公司總裁的訪談中,后者不經(jīng)意間說了句:“操場正在平整(用的是英文動詞being leveled)?!?0分鐘后,弗君在歸程車上突然悟出對方說的其實是一句金玉良言:柏林墻倒了,世界各國的中產階級正在崛起,在生活程度方面相互接軌,信息暢行無阻而成對稱,坑坑洼洼給填平了,這世界不是變得“平”(英文形容詞flat)了嗎?原來這個“平”字不是與橢圓相對的“扁平”的“平”,而是“平整”、“平均”、“平等”的“平”:來到印度這樣傳統(tǒng)被認為貧窮的地方,開出租車的頭戴3M棒球帽,某些地方的環(huán)境又像在富國一樣,有上好高爾夫球場,球場四周都是“必勝客”的巨幅廣告:“百萬字節(jié)般的各色風味”,生活方式迅速西方化。然而,從“to level”到“flat”,我總覺得全書立論有點牽強乖謬。當然,后文的十大“平等化因素”的羅列還不乏信息,而記者慣于描述見聞軼事細部的文筆,內中雖也多含統(tǒng)計數(shù)字,畢竟比干巴巴的經(jīng)濟類學術論文有趣,但是因此說弗君是“當下美國最重要的專欄作家”,我考證了一下,乃是出諸弗君在《紐約時報》的同仁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之口,是否袍澤互諛,只有請讀者諸君自己去判斷了。

        繼“平”書之后,弗君又在今年推出一部新作:《熱,平,擠:我們?yōu)槭裁葱枰粓鼍G色革命以及美國將如何因此新生》(以下簡稱《熱》書)。此書可算前書經(jīng)擴寫之后形成的姐妹篇,主旨差不多,都是環(huán)保和拯救地球一類的意思。其實,“末日警號”早就有人吹響。上世紀60年代被化工行業(yè)某些人罵作“歇斯底里老太婆”的雷切爾·卡森(Rachel Carson)寫的《死寂的春天》,當時就爭議不斷,最后導致筆者年輕時候再熟悉不過的殺蟲劑DDT遭禁,就屬這類文字;稍近則有比爾·麥吉本(Bill McKibben)的《大自然的終結》(1989年)和前美國副總統(tǒng)、人稱“臭氧之子”的戈爾(Al Gore)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難言之隱的真相》(2006年)等。這本是一個“烏鴉嘴”走紅的時代,今次的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不是頒給了美國的“危機先聲”保羅·克羅格曼嗎?看來,我們這兒一些人主張的“報喜不報憂”,絕對是屬于“前現(xiàn)代”的陳腐意識形態(tài)了。

        “熱,平,擠”三箭齊發(fā),朝地球射來,形成表示雪上加霜、禍不單行意思的“完美風暴”。書中對“熱”和“擠”兩箭,相對著墨較少,誠如有經(jīng)驗的讀者所料,弗君只是大量引用了現(xiàn)有關于全球氣候變暖或人口增長的數(shù)據(jù)資料。當然,調查研究也不少,一會兒爬上加州伯克利山頂,找勞倫斯國家實驗室專家,一會兒采訪比爾·蓋茨,還不憚辛勞,到世界落后地區(qū)作“文化苦旅”。因此較之前書,新鮮的東西也有,如卡特利娜颶風在本書中已可用作全球變暖的重要論據(jù)之一(雖有權威氣象學家質疑此說);又如全球人口將從今天的67億增加到本世紀中葉的預計數(shù)92億,其中最令人憂慮的當是耗能嚴重的中產階級的膨脹,也就是“平”“擠”兩箭的重合?!稛帷窌闹刂兄匾嘣谟诖恕.a業(yè)革命以還,地球原已千瘡百孔,進入后現(xiàn)代,不發(fā)達國家“脫貧”而致中產階級大批崛起,生活中冰箱、電視、電腦、手機、汽車缺一不可,爭著搶著要“復制”美國生活方式。這樣,礦物燃料資源是否指日將被耗盡?——除非各國出臺峻厲苛嚴又行之有效的節(jié)能法規(guī)。替代能源(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水能,還有巴西人搞得很有聲勢的種甘蔗提取的乙醇能等等)[1]是否只是“生態(tài)想象”(ecomagination),遠水救不了近火?地球是否因欠債太多而成“次貸”星球?面對太多這樣的問題,弗君當然不相信什么“250個拯救地球的簡易方法”(包括“如何行綠色房事”),那是他在醫(yī)院候診時信手撿起一本雜志時讀到的。他寧可先給時代定性,叫做“能量氣候時代”,簡稱E.C.E.,然后提出自己“代號綠色”的行動計劃,要求各國像當年拼殺“冷戰(zhàn)”一樣地實施這項計劃,甚至必須比那時更為上心。

        弗君在《熱》書里一說美國,二說世界。先看看他說到美國時有無什么新鮮的觀感。有。那就是批評9·11“情結”:朝野齊刷刷死盯著這個日子,“高筑墻”防恐,兩種心態(tài)占了上風,一謂“dumb as we wanna be”(知笨犯笨),二謂“we’ll get around to it when we get around to it”(臨機處置不遲),焦點于是錯置,反而忘了9·11之后還有9·12,忘了反恐同時都該干些什么其他正經(jīng)事情;忙著幫伊拉克“立國”而忘了美國自己急需來一次新的“立國”。弗君用了一句他自稱是中國諺語的話——我“上窮碧落下黃泉”也想不出有這么條諺語——大意是:風向轉時,有人筑墻,有人建風車(中國人好像只踏水車,英文叫waterwheel,沒見過歐式風車的)。美國經(jīng)過9·11全神貫注于前者,忽視后者,真乃“知笨犯笨”。除了9·11,《熱》書殺青時,次貸危機已經(jīng)冒頭,所以弗君害怕一個“次貸美國”的出現(xiàn)。幸好,當時投資銀行出局、華爾街大崩盤的金融危機尚未發(fā)生,“海嘯”尚未由美及英沖擊大西洋彼岸,全球尚未慌亂救市,還沒人提出de-globalization(去全球化)的新理念,不然作者可以用來說事的材料就要多得多,不知將伊于胡底。

        弗君對美國能源政策的抨擊,在我這個對國際政治知之不多的一般讀者看來,也是言之成理的。這不但表現(xiàn)在歷屆總統(tǒng)和國會在能源政策上的搖擺態(tài)度(在這方面最為缺乏遠見的是里根,他把前任卡特裝在白宮屋頂?shù)奶柲軘z取器統(tǒng)統(tǒng)拆了?。?,也不單單表現(xiàn)在國會山上,民主黨多代表汽車制造商和汽車工人工會,而共和黨一般都為石油大王說話,兩相博弈癥?,更反映了美國依靠進口外油已成第二天性,政客為求選票,不敢要求公眾作出犧牲,哪怕1加侖加1塊美金的汽油稅。在這方面,弗君異想天開,說是要美國過上一天(他強調只能是一天)中國式的日子試試。他指的是一個命令下來,2008年6月1日起,中國商鋪全部禁用塑料購物袋的事。由此又想到,使用無鉛汽油,中國只花1年時間于2000年實現(xiàn),而對美國說來,嘴皮子磨來又磨去,竟為此花去22年(1973—1995)的工夫。美國能源政策的最大失誤,在弗君看來,是9·11之后給美國自己和恐怖組織同時供血而不自覺。一邊從國外源源進油,自我輸血,一邊石油美元滾滾流出,經(jīng)某些石油輸出國之手,輾轉落入恐怖組織腰包,以資助下一波的自殺襲擊。弗君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羅斯(Michael L.Ross)2001年以169個國家為例作出的研究成果《石油妨礙民主嗎?》為基礎——有評論說以下是弗君首創(chuàng)觀點,筆者不敢茍同——總結出所謂“石油政治第一定律”,即大凡油價上漲,民主必然削弱,反之亦然。據(jù)說2001年時的普京是“可以信賴的”,因為當時油價低迷,一桶僅25—30美元;待到油價飆升到每桶百美元,普京就準變臉;1950年代,在出產石油以前,中東富油各國雖軍事政變不絕,就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態(tài)論,原已相當自由化,原教旨穆斯林(作者稱之為“沙漠穆斯林”)比之開羅等處的“城市穆斯林”顯得勢單力薄。出油賣油致富以后,反而明顯轉向保守,伊斯蘭基要主義抬頭,以致鬧出今年5月1日開羅君悅大酒店宣布禁酒,并將價值1400萬美元的酒類傾倒一空的國際笑話。波斯灣諸國中,弗君似特別屬意于巴林,原因是1998年該國油盡井閉,政治乾坤卻反而從此清朗起來。

        弗君在“平”字上做足工夫的同時,不忘美國第一。綠色革命,對他來說,就是美國自救與美國救世合二而一。弗君自稱完全理解不發(fā)達國家新興中產階級對美國的不平衡心理:“我們吃完開胃小吃,享用了主菜,又把甜品差不多吃光,這時請他們過來喝杯咖啡,一邊還對他們說:‘飯錢咱們對半拆賬吧?’”(此話原為一位埃及閣僚對弗君所說。)后來者當然不高興。所以,美國必須帶頭節(jié)能,研發(fā)與信息技術(IT)一樣重要的能源技術(ET)。他對中國學生口頭上說:“你們要是能撐背跳到我們前面去(leap-frog),歡迎”,可實際上知道,中國人還停留在偷盜窨井蓋以利用廢鐵資源的階段。看到新加坡的機場比美國機場更為現(xiàn)代化,輪到弗君不平衡了,于是嘲笑不發(fā)達國家新興城市天際線被橫七豎八的起重機吊臂破壞得丑陋不堪,城市“像是需要理發(fā)”;印度的現(xiàn)代化天橋開通,先要大做法事,通車前預嘗大塞車的滋味;北京某富豪小區(qū)里,廚下一應現(xiàn)代化設備俱全,卻偏要擺出塑料仿真水果,反顯老土;酒店、飯莊什么名字不好取,偏叫海德公園、好萊塢等等。在作者看來,對世界各地新興中產階級而言,美國生活方式也不是那么容易簡單“復制”的。

        《熱》書最后一部分——全書共分5大部分——專論中國。中國的污染是駭人的,排污居世界首位,毛主席如活在今天,斷不肯下長江游泳。弗君認為,從某種意義說,中國綠色革命的成敗,決定著地球的命運,而他這部《熱》書的精粹不妨以兩個問題概括:“美國能真正領導一場綠色革命嗎?”以及“中國能跟上來嗎?”他引用前《遠東經(jīng)濟評論》編者錢達(Nayan Chanda)的比喻,認為中國像1994年美國影片《生死時速》里的那輛巴士,時速50英里,不得減速或停車,否則爆炸。中國走的是從毛主義到GDP主義繼而向著綠色GDP主義前進之路,而鄧公名言中的“白貓,黑貓”不改成“綠色”,貓和老鼠只有統(tǒng)統(tǒng)完蛋。對于GDP主義,弗君是這樣定義的:“治理國家的是我們,爾等民眾只顧富起來就是。爾等只要接受治理。我們保證你們越來越富?!彼€提出一個匪夷所思的問題:先給中國人民“呼吸的自由”(freedom to breathe),焉知這一自由不會最終導致“言論的自由”(freedom to speak)?果真如此,那將是世界民主運動的一大創(chuàng)新。弗君還認定:從毛主義轉到GDP主義,固然困難;要從污染型GDP主義轉到清潔的GDP主義,就像給那輛瘋跑中的巴士換引擎,難中見險。特別如果在轉型過程中,朝滌夕污,為官者都有雙重人格,進一步退兩步。當然,弗君對中國最近發(fā)生的毒奶、潰壩等事件沒來得及評論,在寫作的那一刻,這位理想主義者希望看到的是,美國成為一個“民主的中國”,即在維持美國式民主不變的前提下,借鑒了中國自上而下命令式的行事慣例。當然,弗君屢訪中國,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深有體會。就像辦公室空調最低打到26℃的限制令,一半以上單位做不到,幸好有媒體給曝了光。

        有人已經(jīng)在嘲笑弗君了,說《熱》書出版以后的第一個月,他老兄的促銷行程已經(jīng)排定。坐著珍寶噴氣機在天上飛來飛去,至少排出3噸二氧化碳,相當于城市越野(SUV)跑半年的廢氣量。

        (原載2008年10月26日《東方早報·上海書評》)

        【注釋】

        [1]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奧巴馬保證,如果當選,將在這方面投入1300億的研發(fā)經(jīng)費,多乎哉不多也!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