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公益講座,將“盡善、盡美、盡心”作為重要的原則之一,或者說,這是志愿者一直在追求的一種生命品質。志愿者正是以這樣一種品質,讓自己充滿自信地,在公益的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用自己的做到,告知世人:在八萬四千法門中,我們選擇了這樣一種適合的生命方式,來成就自己。
因此,北大公益講座,真正好的,不是課程設計好,也不是演講好;不是因為免費,也不是課件模塊新穎,而是每一個志愿者,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改變自己,逐步提升自己生命的品質,是志愿者通過跟進課程之外的各種活動,把講座中被喚醒的“知”,轉變成“行”,并且成為持之以恒的“篤行”。
知道容易,做到難;跟著一群人做,容易;一個人做,難。所以,各地慧至堂的分享活動,就成為北大公益講座志愿者修行的更重要的道場。
深圳慧至堂成立以來,真正做到了持續(xù)不斷地開分享會。志愿者在跟進的過程中,切實體會到“好人要抱團,因為連壞人都抱團了,我們?yōu)槭裁床唬俊?/p>
分享會與我們的課程設計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互動的體驗式教育。每一位志愿者和志愿者帶來的朋友,在分享會上都是用自己身上的能量,以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來感受“盡善、盡美、盡心”的生命品質。
2014年4月20日,是西方的“復活節(jié)”。在東方的鵬城,有一群人,毅然做出決定:暫時脫離紛繁的慣性生活,來到深圳市聯合廣場匯商慧會所,在一起分享《生命的效能》和《效能的極致》。
到會的志愿者和帶來的親朋好友聽眾百余人,從上午9點到下午6點半,共同經歷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志愿者相見,格外親切,如同久別重逢的親人,親密擁抱,互致問候。志愿者們對這次冠名“大型”的分享會,已經期待了很久。有些人雖然沒有聽過課,但由于曾經參加過分享會,這次慕名而來。
北大公益講座自開辦以來,這是第12次走進深圳。這次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者,能參加并觀摩深圳的分享會,機會真是難得。分享會之所以冠名“大型”,除了這個原因外,還因為邀請了中央戲劇學院陳珂教授,在下午作《漫談人生的修養(yǎng)》的專題演講和現場答疑。
整場分享會,氣氛熱烈真摯,真正體現了深圳志愿者分享會已經達到了“精心設計的隨意發(fā)揮”的水準。這是一件非??上驳氖虑?,分享會就是應該開成這樣,才能有持續(xù)的影響力。
分享會結束之后,有一位志愿者在微信群里留下一段關于生命效能的分享:“當我們能從是非對錯中解脫出來,去相信因果,并繼而到達破因果,破時空,用當下的一個區(qū)區(qū)善念去改變過去,改變未來,這即是一個生命做出的偉大決定,也是對上天,更是對自己的一份莊嚴承諾?!?/p>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