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熱淚和委員的心
因為適逢政協(xié)換屆年,新面孔太多,紅封面的新一屆委員通訊錄成了記者一刻不離的參考書。
我溫習著,常常發(fā)出感嘆:“這委員,好年輕哦!”就有人湊過頭來看,看了每每不以為然,“年輕?比我們大還叫年輕?”
“比我們大,做得比我們好,怎么不叫年輕?”我反駁。
在我的詞典里,年輕并不是一個與生理年齡太相關的詞;年輕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精神狀態(tài),一種由心態(tài)、精神狀態(tài)而來的處事風格、干事業(yè)的勁頭。
我的大學同學徐平建議,寫寫由政協(xié)委員年輕化帶來的變化。
我趕緊翻開“參考書”數(shù)了數(shù):112位在滬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有11位比我年齡小。十分之一!難怪在新委員赴京的飛機上,一眼望去,很少有白頭發(fā)呢!
想起許多年前,我們報社派出采訪全國“兩會”的總是男記者。究其原因卻是,政協(xié)報記者還有另一重身份——隨員,即陪伴高齡的委員同住一個房間,以便在會議期間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而高齡委員多為男性,于是乎從經濟角度考慮,男記者更適合特派赴京了。十幾二十年轉瞬而逝,隨著政協(xié)委員年齡的逐年下降,“扶一把、攙一把”的“記者隨員”不知不覺消失了。
本屆在滬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年齡最小的劉翔,是1983年出生的。
我們當然不肯放過這位“80后委員”。同事王文佳從上海追蹤到北京,又是電話又是短信,直到劉翔飛赴瓦倫西亞參加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記者們想方設法采訪之時,他早已向全國政協(xié)請了假,在埋頭苦練呢!所以,電話、短信一概“屏蔽”。
不由得擔憂:劉翔這么忙,哪還有時間參政議政?
沒想到,劉翔清醒著呢!得知自己是現(xiàn)役運動員中僅有的兩名全國政協(xié)委員之一,他說:“我感到很自豪,這是全國人民對我的信任。同時,也感到自己的責任更重了。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即便不是比賽,也不僅僅代表自己一個人,還肩負了很多人的希望。以后,我要發(fā)揮委員的作用,幫助體育界做點事情?!?/p>
忙不忙是一回事,有心無心是另一回事。讓我們拭目以待劉翔參政議政的新聞。
你看電影會流淚嗎?這是我采訪時百問不厭的一個題目。有時候,問得對方莫名其妙:這跟采訪主題有關嗎?
等候赴京專機的間隙,認識了心血管專家葛均波。聊天聊到電影和書,他坦白,看好的電影會流淚,看好的書也會流淚,常?!耙徊恍⌒模瑴I流滿面”;他解釋,大概醫(yī)生的心都很軟的吧。我想起曾經在醫(yī)院見過的一張張冷冰冰的職業(yè)面孔,不敢茍同。
但對于葛醫(yī)生當委員,我感到相當欣慰。懷揣著一顆如此敏感的柔軟的心,這樣的一個人為民請命起來,能不傾心而為嗎?
另一位新委員是作家,做人、行事向來低調,簡直要低調到塵埃里。在北京,他依然如故地躲避記者。可偶一開口,說出來的就是真知灼見:“政協(xié)委員的提案,如果當年就能落實,說明你寫的問題政府早就考慮要解決了;提了五年才解決,很可能這問題才是你提的,政府還沒想到的。”他一寫提案,就是為社會最弱勢群體呼吁的。
這幾天在北京,不時聽到一種聲音:不做啞巴委員。
我就在想:這樣的委員,哪怕到了需要攙扶的年紀,他們的心還是柔軟的,他們還會熱淚盈眶,他們還是年輕的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