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探是否威脅大螯蝦的行為
8.鉆探是否威脅大螯蝦的行為
未成年的大螯蝦在海洋中過著自由的浮游生活,但長到大約2.5厘米長時,它們就必須以海底生物的方式定居下來。為了避免成為偶然游過的角鯊、鱈魚和鰩魚的一頓小蝦餐,幼年大鰲蝦在海底挖掘一個藏身之處。在以后的一年里,年輕的大螯蝦在自己建造的多處入口的棲穴度過其大部分時間。
根據(jù)美國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生物實驗室杰利·阿蒂麥等科學家研究,海上石油與天然氣鉆探會影響大螯蝦的行為。在持續(xù)2周到6個月的一次鉆探中,可能有多達378.53萬立方分米的泥漿被排入海洋,這些泥漿含有對海洋生物可能有毒性的金屬和有機化合物,這對大螯蝦的口器和步足上的感受器會發(fā)生變化。阿蒂麥和查爾斯·德比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在沒有鉆探泥漿或重晶石——膨潤土沉積物的情況下,大螯蝦在38分鐘后開始清除場地以挖掘棲穴,但當有一層4毫米厚的微粒(鉆探泥漿的物理效應是由沉降在海底的微粒引起的)時,大螯蝦在7個多小時之后才開始清除場地。在有一層厚4毫米的微粒時,有1/3的大螯蝦根本不筑造棲穴,而另有1/3則只造一個沒有穴頂?shù)耐菘?。在鉆探泥漿層較薄的情況下,雖然筑造棲穴的時間延遲到少一些,但是依然十分明顯。此外,鉆探泥漿還會使許多大螯蝦對食物的反應延遲或完全消失。阿蒂麥推斷,在海洋中,這樣的干擾會使接觸過泥漿的大螯蝦生長減慢,并且可能降低它們與其他海洋動物的競爭能力。接觸鉆探泥漿還會導致蛻殼延遲和肢腿脫落過多。上述研究人員還斷定:接觸過鉆探泥漿的大螯蝦,可能更易為其天敵(特別是大群底棲魚類)所捕食和被海底洋流沖走。
大螯蝦
對這些實驗室的研究結(jié)果,是否適用于海洋中的大螯蝦有爭論。美國殼牌石油公司的諾曼·阿特斯蒂特塔說:“這是實驗室研究,它與實際情況毫不相干?!泵绹蛯W會的基恩·海評論說:“這種泥漿不是很毒的,即使它能把該鉆井周圍1千米之內(nèi)的大螯蝦全部殺死,結(jié)果也不會削減大螯蝦的產(chǎn)量?!?/p>
美國石油學會鉆探泥漿小組委員會主席、殼牌石油公司的吉姆·雷對這項研究有更具體的反對意見。他認為該實驗所用的鉆探泥漿較特殊,含有30多種添加物,因為用這種鉆探泥漿的那口井非常之深,且遇到異常困難。此外雷對這種鉆探泥漿標本的采集和運交給研究人員的方法也有意見。對于實驗用鉆探泥漿的處置也有爭論。雷說,排入海洋的大部分鉆探泥漿在沉淀過程中,其可溶部分將被洗掉并分散。雷說:“在實驗室里人們不會進行這樣沖洗的。鉆探泥漿的處置不太合乎現(xiàn)實,反而難以根據(jù)這些實驗推斷實際情況。雷還懷疑在海底是否會形成一大片沉積物。他說,在墨西哥灣進行的采樣表明,大多數(shù)沉積物出現(xiàn)在鉆井架周圍幾百米之內(nèi)。他認為:如果那片海底半徑是200米,而大螯蝦發(fā)現(xiàn)那里不適于挖掘棲穴,它將另找一個地方。
阿蒂麥不同意雷的這種看法。他說:“現(xiàn)有的少量資料表明,離泥漿源1千米的每立方分米水中可含廢鉆探泥漿10毫克,而積聚在泥漿源周圍的1毫米厚底層覆蓋物可達許多平方千米?!彼f,對于局部的水流運動,在遠離泥漿源的“沉積”區(qū)域會積聚大量廢鉆探泥漿。他和他的同事斷言:“鉆探泥漿給海底無脊椎動物帶的困難,對早期幼大螯蝦有危害?!?/p>
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的朱迪恩·斯皮勒在給緬因州、新罕布什爾州古馬薩諾塞拼和新澤西州寫的一份報告中分析了有關(guān)廢鉆探泥漿的研究,并說,在喬治灘地區(qū)的一個鉆井工地周圍的一項調(diào)查動物生活的監(jiān)控計劃表明,在一年多時間內(nèi)沒有任何劇烈的變化。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