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平天王廟的傳說
口述:楊積金 搜集整理:姚貿(mào)仁
浪平高山漢人信佛,崇尚神靈。在浪平,村村有廟宇、屯屯供社神、家家敬土地,然而所有當方土地社神,只職司當?shù)?,不管旁人,唯有位于廖家坳旁的天王廟職司全浪平,保佑眾蒼生。
天王廟因何得名?廟建于何時?何人所建?
“我們是隨反王來的!”這是浪平高山漢祖宗傳下的話,天王廟為第一代浪平人所建,至今已有二百年多年的歷史。
據(jù)考證,浪平人的祖先大多為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將領(lǐng)李來亨的部下。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后,他們留在了廣西,幾經(jīng)輾轉(zhuǎn),歷盡千辛萬苦,逃進桂西屋脊岑王老山。那時的浪平還是原始深山老林,雖然人煙稀少,但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對于飽經(jīng)戰(zhàn)亂、災禍痛苦的浪平人先祖來說,無疑是一片世外桃源,于是就在此開荒種地,伐木建房,繁衍生息,定居下來。
然而好景不長,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社會動蕩、兵荒馬亂,加之連年災荒,大量災民逃進浪平,形成散兵、游勇、土匪、強盜,他們不斷搶劫、殺人越貨,鬧得浪平人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傳說在清朝末年的一天,一大群白匪、游勇從利周過那陜、出南陽溝、上爺家坡、經(jīng)貓鼻梁、出李鬧,來攻打浪平,搶劫老百姓。白匪兵個個騎著白馬白騾,身穿白衣,頭戴白帽,背著白背包,舉著白槍白刀,殺氣騰騰。領(lǐng)頭的將領(lǐng)一臉白胡子、白眉毛、身長一丈,拿的是丈二長銀刀,只見他嘴如碗口大,牙齒像白石塊,聲大如雷,一路兇神惡煞,哇哇亂叫。白匪兵多如螞蟻,他們前隊進入廖家坳,后隊還未出李鬧。一路上見人就砍,見糧就搶,見房就燒,直嚇得老百姓落荒而逃。眼見災難準備降臨浪平,正是浪平人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時候,天邊一聲驚雷響,只見一個紅臉、紅須、紅戰(zhàn)袍的大神立在半空中,細看過去,他一對紅眼睛如燈籠,紅胡子從嘴角翹到眉毛,他左腳踏在姚家灣老山頂,右腳跨在奄家坪老山腰,大喝一聲“天王在此!”手中搖箱大鐵錘一揮,地動山搖,嚇得白匪軍膽戰(zhàn)心驚,亂了陣腳,白匪慌不擇路落荒而逃,他們?nèi)笋R自相殘?zhí)ぃ械脑詰已?,有的落水溝,死傷一大半,剩下的,三魂去了兩魂半,倉皇逃竄,再也不敢來禍害百姓了。
為了感謝這位天王大神,浪平人在此立廟燒香,并取名為天王廟。最初時是三根柱腳,上蓋茅草,近年才擴建蓋瓦。逢年過節(jié),附近村民就來燒香禱告,慢慢地,天王廟香火日盛。如今到天王廟燒香的人越來越多,本縣其他鄉(xiāng)鎮(zhèn)和臨縣右江區(qū)、凌云、樂業(yè)、隆林、西林以及遠至黑龍江、廣東、南寧等都有香客到訪,前些年還有三個外國人到訪。
(流傳于田林縣浪平鄉(xiāng))
編輯:墨 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