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海鮮水產品是百姓節(jié)日餐桌上的佳肴,但需注意鑒別甲醛浸泡的水發(fā)海鮮,其對人體健康可造成極大危害。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海鮮時要嚴加防范,現(xiàn)將其選購方法介紹如下:
1.海蜇 看色澤,優(yōu)質蜇皮色澤晶瑩或呈現(xiàn)淡黃色,無紅衣、紅斑、泥沙,是用鹽礬加工鮮活品腌制的,越大、越厚、越白越好。上等蜇頭呈紅黃色,有光澤。如系捕撈后放置時間太長后加工腌制者,其新鮮度較差,色面發(fā)紅;蜇皮加工中若鹽礬比例不當,則顏色泛紅,質量亦次;若蜇皮顏色紫紅,質量更差。
聞氣味,優(yōu)質海蜇無腥味,次等海蜇有點腥味,劣質海蜇腥臭味濃重。
查肉質,用手拉時,優(yōu)質品肉質較堅韌,有彈性,不易脆裂,蜇體堅實完整。若堅硬過度,為老海蜇,質量較次。手搓易破碎,發(fā)軟,彈性差,為劣質品。若肉質發(fā)軟,無彈性,呈紫黑色,有腥臭味,并有膿狀液體,則已變質,不可食用。
2.海參 海參有多種品種,以形體完整(體表無殘跡),肥壯飽滿,肉刺挺拔鼓壯,顏色純正,或柿紅色,或淡白色,且有香味者為上品;體形基本完整,局部有黑點,背部有暗紅色者為次品。
看外表,劣質海參呈灰黑色,形體飽滿,微透鹽晶,刺禿,用手摩擦其表皮,手會染上黑色。
看內部,劣質海參用掰開后,可見內部充滿黑灰色雜質。
看包裝,劣質海參多以不透明塑料袋包裝,包裝封口不良,沒有標明廠名、廠址和商標。
3.魷魚 魷魚常見的有橢圓形和長形兩種。體形完整堅實,光亮潔凈,肉肥厚,呈鮮艷的粉紅色,尾部、背部紅中透暗,體表有輕微白霜,有魷魚香味,體長較大者,為上品;兩側有微紅點者為次品。市場上有些魷魚是用工業(yè)堿發(fā)制的,香味不正或無香味,不可購買。
4.鮑魚 鮑魚體形完整,色澤新鮮,大小均勻,干燥結實,色澤淡黃或粉紅色,呈半透明狀,帶有香味者是上品;體形不太完整,背部略有灰褐色,不透明或外表有一層白粉者,為次品。
5.墨魚 墨魚體形完整(體扁平略呈三角形,體中間有一圓形魚骨),色澤光亮潔凈,平展寬厚,呈棕紅色半透明狀,有墨魚清香味,體形較大者為上品;局部有褐斑,表面帶粉白色,背部暗紅色者為次品。
6.干貝 干貝主要是用貝類中的扇貝、明貝和江珧貝,經(jīng)煮熟、洗凈、曬干制成的。色澤淺黃有光澤,表面有白霜,粒度整齊,體硬而干,不碎,無質雜,肉堅實飽滿,肉絲清晰粗實,有特殊香味,味鮮鹽輕者,是上品;顏色發(fā)黑,粒度參差不齊,有雜質,肉松軟,無香品,咸而不鮮者,顏色暗淡,肉絲不清晰或無肉絲,不可購買。
7.魚干 優(yōu)質魚干制品脂肪含量較少,原料新鮮,加工技術符合規(guī)定,制品表面無白色粉末或其他缺陷。其質量主要從以下各項進行鑒別:
色澤,應具有該魚干特有色澤(如沙丁魚干應呈白色),同時體表潔凈而干燥者為上品;肉色發(fā)灰或發(fā)紅,暗淡有血污,水分不干者為次品。
氣味,各種魚干都具有各自特點的香味,如果有酸味、腐敗味或脂肪酸敗味者,均屬次品。
干燥程度,生魚干最高含水量不得高于25%,鹽制魚干最高含水量不得高于40%,目測時以干硬者為最佳。
雜質含量,表面應無污物,如表皮臟污,則為次品,表明所使用的鹽質差,或加工時衛(wèi)生條件不合要求。
8.蝦皮 純凈身干,片大整齊,呈淡紅色(生曬者為淡黃色),有光澤,較硬,有鮮蝦味,無雜質者為上品;顏色呈現(xiàn)淡黃色,無鮮味,帶有霉點者為次品。劣質蝦皮則雜質、灰質多,有異味,不宜選購。
9.魚肚 以雄黃魚肚為最佳,應選板片大、堅實,邊緣刀口齊整,厚度均勻,色澤淡黃,潔凈半透明者。
10.對蝦干 體形完整,大小均勻,插對整齊,蝦體透紅有光澤,鹽度輕,體干者,為上品;反之,為次品。
11.蝦米 肉細結實,潔凈無斑,色澤鮮紅或微黃,光亮有鮮香味,大小均勻者為上品,肉結實,但有一些黑斑或粘殼,色澤淡紅,大小相差較大者為次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