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酸奶的制作試驗

        酸奶的制作試驗

        時間:2023-02-12 理論教育 版權反饋
        【摘要】:實驗十六 酸奶的制作試驗一、實驗目的了解發(fā)酵凝固型酸奶的制作原理。掌握普通發(fā)酵凝固型酸奶的制作方法。乳酸菌在乳中發(fā)酵分解乳糖產生乳酸,導致pH值下降,使乳酪蛋白在其等電點附近發(fā)生凝集,形成了凝固型酸奶。根據(jù)國標規(guī)定,酸奶中的乳酸菌活菌數(shù)量大于或等于106 CFU/g。一般將酸乳終止發(fā)酵后第12~24h稱為后熟期,在此期間香味物質的產生會達到高峰期。
        酸奶的制作試驗_現(xiàn)代微生物學實驗

        實驗十六 酸奶的制作試驗

        一、實驗目的

        (1)了解發(fā)酵凝固型酸奶的制作原理。

        (2)掌握普通發(fā)酵凝固型酸奶的制作方法。

        二、實驗原理

        乳酸菌指發(fā)酵糖類時能產生乳酸等有機酸的無芽孢革蘭氏陽性細菌,目前至少包含有18個屬的200多種微生物,常用菌株有保加利亞乳桿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等。除極少數(shù)外,絕大部分是人體內必不可少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廣泛存在于人體的腸道中。乳酸菌在乳中發(fā)酵分解乳糖產生乳酸,導致pH值下降,使乳酪蛋白在其等電點附近發(fā)生凝集,形成了凝固型酸奶。凝固型酸奶具有口感好、營養(yǎng)豐富、含鈣量高、可有效緩解乳糖不耐癥等諸多優(yōu)點。根據(jù)國標規(guī)定,酸奶中的乳酸菌活菌數(shù)量大于或等于106 CFU/g。

        三、實驗器材

        (一)原料

        奶粉或鮮奶,白砂糖,市售原味發(fā)酵凝固型酸乳(包含數(shù)種常見活菌菌株)。

        (二)主要儀器設備與用具

        三角瓶(每人1~2瓶)、封口膜、量筒、不銹鋼勺、溫度計、玻棒、滅菌鍋、培養(yǎng)箱、冰箱、凈化工作臺、天平、pH試紙等。

        四、實驗步驟

        (一)工藝流程

        (二)操作要點

        (1)原料乳選擇:選用鮮牛奶或者奶粉。

        原料乳的質量要求:生產酸乳的原料乳,要求酸度在18°T以下,細菌總數(shù)不高于5.0×105CFU/mL,總干物質含量不得低于11.5%,其中非脂乳固體不低于8.5%。原料乳不得使用病畜乳和殘留抗菌素、殺菌劑、防腐劑的牛乳。

        (2)配料:在消毒過的容器(三角瓶)中放入鮮牛奶,加入(6~7)g/100mL白砂糖(本實驗采用6.5%的加糖量),不斷攪拌。

        (3)殺菌:采用90~95℃殺菌5min,對原料乳進行殺菌。

        (4)冷卻:將殺菌后的乳冷卻至46~48℃后,準備接種。

        (5)接種:接種量可根據(jù)菌種活力、發(fā)酵方法等的不同而定。

        用潔凈的滅菌勺,去掉市售原味發(fā)酵凝固型酸乳表層的1~2cm后,按市售酸奶∶原料乳為1∶10的比例,接入已滅過菌且冷卻至46~48℃的熱牛奶中,充分攪拌混勻。

        (6)發(fā)酵:發(fā)酵劑混勻后,迅速置于41~42℃恒溫箱中培養(yǎng),這是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最適生長溫度的折中值。發(fā)酵時間一般在3~4h。達到凝固狀態(tài)時,即可終止發(fā)酵。發(fā)酵終點一般可依據(jù)如下條件來判斷:

        ①滴定酸度達到60~70°T以上;

        ②pH值低于4.6;

        ③表面有少量水痕;

        ④傾斜酸奶瓶或杯,奶變黏稠。

        注意:發(fā)酵過程中應避免震動,否則會影響組織狀態(tài);發(fā)酵溫度應恒定,避免忽高忽低;發(fā)酵室內溫度上下均勻;掌握好發(fā)酵時間,防止酸度不夠或過度以及乳清析出。

        (7)冷藏后熟:發(fā)酵結束后,應立即移入0~5℃的冰箱中,終止發(fā)酵過程,使酸乳的特征(質地、口味、酸度等)達到所設定的要求。另外,冷藏還具有促進香味物質產生,改善酸乳硬度的作用。一般將酸乳終止發(fā)酵后第12~24h稱為后熟期,在此期間香味物質的產生會達到高峰期。

        (三)酸奶的質量標準

        (1)酸奶感官指標

        ①色澤:色澤均勻一致,呈乳白色或稍帶微黃色。

        ②滋味和氣味:具有酸甜適中、可口的滋味和酸奶特有風味,無酒精發(fā)酵味、霉味和其他不良氣味。

        ③組織狀態(tài):凝塊均勻細膩,無氣泡,允許有少量乳清析出。

        (2)酸奶理化指標

        ①非脂乳固體含量≥8.5%;

        ②脂肪含量≥3.2%;

        ③蛋白質含量≥3.2%;

        ④總糖(以蔗糖計)含量≥8.0%;

        ⑤酸度(以pH計)發(fā)酵后4.5~5.0,冷藏后3.5~4.0。

        五、思考題

        (1)酸奶制作原理為何?

        (2)酸奶的營養(yǎng)與保健作用主要有哪些?

        (3)奶在沒有冷藏時為什么會變得酸臭?如何能使鮮奶保存時間延長?

        參考文獻

        [1]沈萍,陳向東.微生物學實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唐麗杰.微生物學實驗[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