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是鴿身軀最大的骨骼。鴿的脊椎結構已退化,而是以前面的胸骨作為身軀的重要支柱中心。胸骨極其堅韌而強勁,后有巨大骨板,抵托住整個胸腹腔內(nèi)的所有臟器。中央有三角形板樣結構的胸骨突,胸骨突兩旁附著有最大的兩組肌肉群,即胸大肌和胸小肌。這些肌肉群決定了它將操縱雙翼的兩個翅膀,在空中快速而孜孜不倦地支撐著整個身軀向前飛翔的整個運動過程。
抓鴿鑒別時,其腹部前面有一根較長的胸骨嵴(胸骨突),前端稍向上彎成弧狀,中部平直,后部向上收起與腹部弧度相吻合。如前后連成一條平直線,這就是鴿界所言的“鐺胸骨”(指胸骨下垂),是不宜作競翔鴿使用的。胸骨嵴也需有一定厚度,骨嵴似刀背樣削尖太狹或過于寬厚同樣是不受歡迎的。胸骨的后端與恥骨間的距離(即腹部,俗稱“蛋襠”)不宜太大,一般以容納一指到一指半寬為度,如接近或超越兩橫指就不可取了。
胸骨過于狹窄,它不可能提供運動肌最小容量所需“場地”,此必為弱鴿;胸骨太高的鴿在飛行時破壞了身軀底線的弧度,不僅增加了空氣的阻力,而更重要的是使它的平衡失衡,其原理正如在飛行器的下面安裝了個舵,使它重心下移而飛行不穩(wěn),飛行時耗能增加而易疲憊;同理胸骨過于寬厚重心下移,相對而言胸肌卻容量不足,握在手中往往有一種沉重感,也是難當重任之鴿。
胸骨突前后必須堅挺而平直,不能呈波形扭曲(俗稱“歪龍骨”),不能有缺損或高低不平。歪龍骨現(xiàn)象是后天雛鴿期所造成的。好在這些缺陷并不會進入遺傳基因,因而對種鴿留種并不受影響,而作為賽鴿一般影響也不是很大,歷史記錄中歪龍骨的大銘鴿種鴿與冠軍鴿也并不少見。
恥骨是盆骨的雙前恥支組成部分,是后半身軀的支持骨架。恥骨位于胸骨的后緣,尾椎泄殖孔(肛門)前的兩支游離骨突稱恥骨前支,兩支恥骨支骨突間的距離稱“恥門”。恥骨要求強韌而富有彈性,恥骨支閉合要緊密,過于寬松而恥門下墜的鴿不是好賽鴿。但恥門是會經(jīng)常改變的,尤其雌鴿在產(chǎn)蛋期會出現(xiàn)有寬松,這是一種生理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每羽鴿之間也不全是相同,一般是在產(chǎn)蛋前幾天,恥門逐漸開放,在產(chǎn)蛋后閉合;而有的鴿是在臨產(chǎn)前1~2天才開放,產(chǎn)后幾個小時恥門就閉合。而對雄鴿則恥骨必須閉合緊密,絕不可出現(xiàn)松墜。
恥骨的發(fā)育程度在時間上是有所不同的,有的雛鴿在出棚上天飛翔幾天后,恥門已緊密閉合;而有的雛鴿卻需在第一次換羽前才能閉合發(fā)育健全;而還有的鴿甚至需更長時間,要在第一次換羽結束時方才完成。這些都與該品系鴿的成熟期早晚有關。因而恥骨的強韌程度和恥門的松緊正是評判賽鴿良莠的重要標準。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