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講述“革命”之前,我們先解釋一下這個詞的含義。一位偉大的俄國作家曾經(jīng)說過(對于革命,俄國人有很深的體會),革命就是“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以迅猛的速度將持續(xù)了幾個世紀、早已根深蒂固的舊制度一舉推翻并消滅。它們的地位更是無可動搖,甚至連那些最激進的社會改革者們也從來不敢將矛頭指向它們。這些制度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體系:社會、宗教、政治、經(jīng)濟。然而這個根深蒂固的龐大體系卻在一次革命中被迅速瓦解了”。
在18世紀,當古老的文明開始變得腐朽,法國發(fā)生了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路易十四的專制統(tǒng)治終于成為了代表國家的一切,甚至國王即為國家本身。那些曾經(jīng)對國家效忠的貴族階層發(fā)現(xiàn)沒有了職責,他們成為了法國宮廷的裝飾品。
然而,18世紀法國的宮廷揮霍了大量資金。而這筆不小的開銷則由各種各樣的稅收來填補。但是,法國國王沒有辦法讓王公貴族和神職人員們也分擔稅收。因此,這個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壓在了農(nóng)民的身上。當時的法國農(nóng)民們還居住在稻草屋里。他們和莊園主們已經(jīng)沒有了密切聯(lián)系,他們成了土地的犧牲品,飽受冷酷無情又好吃懶做的土地代理人的壓榨,生存條件不斷惡化。他們?yōu)槭裁匆^續(xù)努力種田、辛勤勞作呢?那樣只會給統(tǒng)治者提供機會將自己身上最后一點力氣榨干。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們便挺起胸膛,不再將全部心思放在農(nóng)事上。
于是,便有了以下這個畫面:法國國王漫游在宮廷華麗的大廳,習慣了身后跟著一大幫想要職位的人。而這些人靠著對農(nóng)民們的剝削過活。而農(nóng)民的生活好不過田地里的牲畜。這幅圖景讓人厭惡,但一點都不夸張。我們必須明白所謂的“國家體制”還存在著另一面。
一個富有的并且與王公貴族密切聯(lián)系的中產(chǎn)階級(通常是某個富有的銀行家的女兒嫁給一個沒落貴族或男爵的兒子)家庭,再加上一個匯集了全法蘭西最具魅力的人的宮廷,法國高雅風尚的生活藝術被推向最高峰。在這個國家里,最睿智的頭腦被剝奪了在政治經(jīng)濟領域中一施展所長的權利,于是他們把空閑時間用來討論抽象概念。
人的思想方式和個人行為就好像時尚潮流一樣很容易走上極端,因此在當時的法國,生活矯揉造作的人們自然對他們臆想出的“簡單生活”有極大的興趣。于是,法國國王和王后,以及尾隨其后的阿諛奉承的朝廷大臣們,他們一起換裝扮演起擠奶女工和牧童,搬到了郊外的農(nóng)家小屋里,過著古希臘人式的生活。國王和王后身邊圍繞著一群人:拍馬屁的人跳起了舞;宮廷樂師演奏小步舞曲;宮廷理發(fā)師設計出精美的發(fā)型,樣式別出心裁。最后,他們覺得實在無聊煩悶,厭倦了整日的無所事事,便開始在這個繞著凡爾賽宮(為了躲開巴黎市內(nèi)的喧囂,路易十四在城郊建了一座豪華的大“舞臺”)旋轉的小圈子里討論起一些和他們無關的話題來,其中一些話題和他們的生活圈子相差甚遠。但他們?nèi)匀粯反瞬黄5亓闹?,就好像一個饑餓的人眼中只有面包和美食,而一個吃飽了無所事事的人只會談論哲學一樣。
伏爾泰,一個勇敢的哲學家、劇作家、歷史學家、小說家以及所有宗教和暴戾統(tǒng)治者的最大敵人。當這位老人開始在書中猛烈抨擊國家統(tǒng)治秩序下的所有事物時,整個法國都拍案叫絕。由于他的戲劇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和追捧,最后戲院不得不出售站票。當讓·雅克·盧梭用充滿感傷的油彩,為與他同時代的人們勾勒出一幅原始居民如何在大自然中過著快樂生活的美妙畫面時(盧梭對于原始祖先以及兒童們的生活并不了解,但是人們卻將他公認為自然與兒童教育方面的專家),所有法國人都對其傾心不已。于是從這時起,在這個君主即為一切的國家里,人們開始閱讀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并極其渴望著他所提出的那個“民眾將重新獲得主權,國王只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的幸福時代”,人們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孟德斯鳩也出版了他的著作《波斯人信札》。書中以兩個非凡的波斯旅行者的故事為線索將當代法國社會不辨是非的社會實質(zhì)揭露出來,并且還諷刺了法國國內(nèi)包括國王陛下到為陛下服務的600個糕點師傅在內(nèi)的所有事物。這本書很快就連續(xù)印刷了四版,這本書的風行為孟德斯鳩接下來的一本著作《論法的精神》吸引來成千上萬名讀者。在這本書里,他講述了一位男爵把英國先進的政治體制和法國目前的政治體制進行對比,他宣揚將法國現(xiàn)行的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廢除,取而代之的是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為核心的先進制度。后來巴黎的出版商布雷東宣布,他將邀請狄德羅、德朗貝爾、蒂爾戈德以及其他諸多杰出的當代作者,聯(lián)手合作編寫一本百科全書,其中包含“世界上所產(chǎn)生的全部新思想、新科學和新知識”,這本百科全書的編纂工作得到了公眾的熱烈歡迎與支持。經(jīng)過22年的努力,28卷本百科全書的最后一卷終于完成,開始印刷發(fā)行的時候,警察方面此時再出面進行干涉已經(jīng)于事無補了,他們根本無法將公眾對這本書的熱情壓制下去。對于整個法國社會來講,這本書中所講的內(nèi)容極其重要但也異常的危險,此時書中的新科學與新思想已經(jīng)在法國各地被廣泛地傳播開來。
這里,我認為很有必要提醒一下。在你看和法國大革命有關的小說或戲劇、電影的時候,你腦海中的第一印象很容易是這樣的:法國大革命其實就是一群生活在巴黎貧民窟的暴民所發(fā)動的一場叛變。但是事實上并不是這樣的。在革命的舞臺上總會有一些烏合之眾的身影,但是這群人通常是受到那些中產(chǎn)階級的鼓動,在他們的領導下發(fā)動起義,與政府抗衡的。這些領導者將那些渴望擺脫現(xiàn)狀的大眾當做為他們所用的強大盟軍。然而,最早提出革命的基本思想的是幾個有著非凡才智的人物。開始時,舊貴族們把他們請到自己家華麗舒適的客廳,作為那些無聊的女士先生們的生活調(diào)劑品。這些討人歡心同時又極其危險的客人們在客廳里點起了“社會批評”的焰火,和這座又老又舊的大房子一樣,客廳的地板也已經(jīng)陳舊得出現(xiàn)了裂縫,幾顆火星不小心從地板的縫隙里掉了下去,正巧落在了地下室存放的陳年稻米谷子上,火苗一下子從地下室里蔓延開來。這時,有人發(fā)出救火的呼聲。盡管房子的主人鐘情于世上所有事物,但就是沒有學會該怎樣管理自己的家業(yè)。他不知道要怎樣做才能將火撲滅,只能任憑大火迅速蔓延,最后整棟房子都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法國大革命就是這樣。
為了方便講述,我們把法國的革命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789年到1791年,這一階段的人們曾經(jīng)試圖把君主立憲制引入法國,但是沒有成功,其原因一部分是因為法國國王本身昏庸無能并且缺乏誠信: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當時的局勢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常人所不能掌控的地步。
第二個階段從1792年到1799年,是共和國時期,第一次嘗試建立民主制政府。然而,革命最后卻通過暴力手段爆發(fā),因為法國國內(nèi)存在長期的不安和騷動,以及多次真心實意但卻失敗的改革。
當法國的債務高達40億法郎,國庫早已虧空,而且政府已經(jīng)想不出再增設什么新的稅目來增加國庫收入時,國王路易,這位優(yōu)秀的國王(他善于開鎖,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獵手,但是絲毫沒有政治頭腦)也隱約覺得,是該采取行動來彌補的時候了。于是,他召蒂爾戈德覲見并任命他為自己的首席財政大臣。安尼·羅伯特·雅克·蒂爾戈德·奧爾納男爵。60多歲的他是即將退出法國政治舞臺的舊貴族精英階層中的杰出代表。他曾是一名成功的外省總督,同時還是一位業(yè)余但能力超群的政治經(jīng)濟學家。在他上任之后,的確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力量。不幸的是,奇跡沒有發(fā)生。讓那些衣不蔽體的農(nóng)民們提供更多的稅收是不可能了,那么唯一的方法就只能讓那些從來沒掏過一分錢的貴族和神職人員們給國家的財政出一份力。不過,這讓蒂爾戈德一下子成為凡爾賽宮最不招人喜歡的人物。更糟的是,他還被迫面對來自皇后瑪麗·安東奈特的敵意。如果有人膽敢讓“節(jié)儉”這個詞傳到她的耳朵里,她便會與他作對。很快,人們便給蒂爾戈德冠上了“不切實際的幻想家”和“理論教授”的名號,當然,他的官位也是岌岌可危。1776年,他不得不主動請辭。
在“理論教授”之后,是一個非常務實的生意人。他是一個勤勉的瑞士人。早先因做糧食投機生意起家,后來又與人合伙開辦了一家國際銀行賺了不少錢。他野心勃勃的妻子逼著他坐上了這個職位,這樣她的寶貝女兒就有機會攀到更好的關系。后來,她的女兒嫁給了瑞士駐巴黎大使德·斯特爾男爵,他在19世紀初期的文化界十分有名。與蒂爾戈德相同,一開始內(nèi)克爾也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在工作上。1781年,他向國王遞交了一份關于過去幾年法國財政狀況的詳細報告。然而國王看過報告后卻滿頭霧水。不久前他才派了一支軍隊遠赴北美洲,幫助當?shù)氐闹趁裾咭黄饘顾麄兊墓餐瑪橙恕?。但是沒想到,這次遠征的耗費遠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料。國王下令要求內(nèi)克爾盡快籌得一筆資金。可結果是,他不但沒有籌得大把現(xiàn)金,反倒將比先前有著更多統(tǒng)計數(shù)字的報告呈上。同時,他竟然開始公開談起“必要的節(jié)儉”這樣的討厭字眼,而這就意味著他的位子坐不了幾天了。1781年,國王以“工作無能”為由將他解職。
“理論教授”和務實的“商人”之后的這位財政大臣是一個會討人歡心的人物。他保證每個月都付給每個人百分之百的回報,只要他們相信他的完美制度。這個人就是查理·亞歷山大·德·卡洛納,一個想著出人頭地的小官員。他靠著自己開辦的工廠和圓滑奸詐的手段混得如魚得水。他發(fā)現(xiàn)國庫早就虧空,不過他非常聰明,不愿意開罪任何人。于是,他想到了一個迅速見效的補救措施,那就是借新債還舊債,拆東墻補西墻。雖然這不是什么新創(chuàng)意法,不過它造成的后果也無疑是災難性的。在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里,法國的債務又增加了8億法郎。面對這樣的局勢,他竟笑容可掬,依然在國王和美麗的王后陛下的每張開支單上欣然簽上自己的大名。眾所周知,這位王后從年輕時就已經(jīng)在維也納養(yǎng)成了揮霍浪費的習慣。
最后,連一直效忠于國王的巴黎議會(法國最高司法機構,但不是立法機構)也沒辦法繼續(xù)坐視不理了,他們決定著手做點什么了。卡洛納這時還打算再向別國借8000萬法郎的債務。而當年又是一個特別糟糕的年景,全國各地糧食歉收,農(nóng)民們?nèi)甜嚢ゐI,過著悲慘的生活。此時,如果政府再拿不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來,法國即將面臨徹底破產(chǎn)的危險。國王對于此時局勢的嚴峻性更是渾然不覺?;蛟S向人民代表征詢下意見會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墒亲詮?614年,法國就再也沒開過全國性的三級會議。鑒于惶恐不安的局勢,三級會議呼之欲出,此外,路易十六的個性十分優(yōu)柔寡斷,他不想走得太遠。
為了平息社會公眾的憤怒,1787年路易十六不得不召集所有社會名流,討論如何解決目前的問題。它只是將全國的達官顯貴們聚集在一起,以絕不傷害封建地主和神職人員的免稅特權為基礎,討論目前的狀況下他們該采取什么措施,能夠做點什么。顯然,要讓這個社會階層為了能讓另一些社會階層擺脫饑餓與痛苦而在政治和經(jīng)濟上作出幾近自殺的行為,是絕對不可能的。到會的127名名流堅決拒絕放棄他們的任何一項古老的特權。這樣的結果讓飽受饑寒的群眾更加憤怒,于是他們要求重新任命他們信任的內(nèi)克爾做財政大臣。而達官顯貴們的回答是“絕不”,街上的人們開始砸窗戶,做一些不得體的事。社會名流們迅速撤離,卡洛納被解職。
新一任財政大臣是一個平庸的紅衣主教,名為洛梅尼·德·布里昂納。面對饑民的大規(guī)模暴動威脅,路易十六被迫答應“盡可能地”盡快召開三級會議。當然,民眾無法接受他含糊其辭的允諾。
法國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都沒有出現(xiàn)過如此饑寒交迫的冬天。莊稼在洪水中被沖毀,在寒冷的冬天被凍死在地里。普羅旺斯省的所有橄欖樹都被凍死了。盡管社會上有個人盡一些綿薄之力救濟災民,但是面對著1800萬飽受饑寒之苦的民眾,這一點救濟實在起不到什么作用。騷亂在全國各地接連爆發(fā)。在上一代,原本還可以靠國家武裝力量將這些騷動鎮(zhèn)壓下去。但是現(xiàn)在,新的哲學思想已經(jīng)孕育成熟。人們逐漸意識到,單憑武力來鎮(zhèn)壓饑腸轆轆的民眾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況且,士兵們也同樣來自勞苦大眾,他們也不會繼續(xù)效忠于國王。在這樣的危急關頭,國王必須做些什么以挽回自己在民眾中的信心。然而此時的路易卻再次徘徊不前。
在外省的很多地方,一些擁護新思想的人紛紛在當?shù)亟⑵鹨恍┆毩⒌墓埠蛧?。而一向忠厚的中產(chǎn)階級也開始出現(xiàn)反抗的聲音,他們高呼“沒有代表權就拒不繳稅”的口號(也是25年前北美殖民者反抗的口號)。至此,法國已經(jīng)面臨著全國性暴亂的危險。為了平息眾怒,補救王室的信譽,政府竟然出人意料地突然宣布將過去異常嚴苛的出版審查制度取消。各種印刷品立刻覆蓋了法國。幾乎每一個人,無論地位高低,都在批評別人或者被別人批評。市面上突然出現(xiàn)了超過2000種的小冊子。財政大臣洛梅尼·德·布里昂納在民眾的指責和叫罵聲中迅速倒臺。政府緊急召回內(nèi)克爾安撫民心,讓他盡力將這場全國性的精神騷動壓制下去。巴黎的股市立刻暴漲了30%。在普遍的樂觀情緒下,人民延緩了對專制王權的最后審判。即將于1789年5月召開的三級會議上,全法蘭西最有智慧的人齊聚一堂,他們一定可以想辦法迅速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把法蘭西王國重新建設成一個健康、幸福的家園。
通常人們認為,人民的集體智慧結晶可以解決任何難題,但事實證明這會帶來災難性結局。尤其是處在某一段極為關鍵的時期中,集體的智慧反而成為充分發(fā)揮個人能力的最大束縛。內(nèi)克爾讓一切事情都按照其自然的態(tài)勢發(fā)展下去。于是之后,在關于將舊王國進行改造的最佳方案上爆發(fā)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在全國各地,警察的權利被削弱。一些專門的煽動家大肆鼓動生活在巴黎郊區(qū)的居民們,讓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力量。于是這些淳樸的居民們便扮演起動亂歲月中非常重要且原本就屬于他們自己的角色——為革命領袖們所用的、當無法通過立法途徑實現(xiàn)變革目的時的暴力實施者。
內(nèi)克爾作出了讓步,他同意讓農(nóng)民和中產(chǎn)階級獲得在三級會議上雙倍名額的代表權。就這個問題,西厄耶神甫曾發(fā)表過一本名為《何為第三等級》的著作。最后他得出一個結論,即第三等級(對中產(chǎn)階級的另一種稱呼)應該代表著國家的一切。過去他們在國家里沒有任何權利、地位可言,但是如今,他們希望得到應有的地位。他的書道出了當時大多數(shù)重視國家利益的人們的心聲。
最后,一場從始至終都極為混亂的選舉開始了。選舉的結果是,總共有308名神職人員代表、285名貴族代表以及621名第三等級代表要準備行裝動身前往凡爾賽宮。不過,第三等級除了帶著必要的行李外,還將帶著一份被稱為“紀要”的長篇報告,里面的內(nèi)容主要是選民們對王室的控訴與不滿。到此,一切準備工作皆已就緒,一場為拯救古老法國的壓軸大戲即將上演。
1789年5月5日,三級會議召開。會上,國王的情緒十分暴躁。而神職人員和貴族階層們也公開表示他們絕對不會放棄任何一項特權。于是國王下令讓3個等級的代表們分別到不同的房間里開會,申訴他們各自的不滿和冤苦。而第三等級的代表們則拒絕按照陛下的旨意來執(zhí)行。1789年6月20日,第三等級的代表們聚在一個網(wǎng)球場里(這個沒有經(jīng)過批準的會議臨時準備的會場)鄭重起誓。他們堅決要求所有神職人員、貴族和第三等級聚在一起開會討論,之后他們把決定的內(nèi)容告知國王。國王最終不得不向他們屈服。
三級會議作為一場“國民會議”開始討論起法蘭西王國的國家體制問題。為此國王大怒,但是之后又猶豫不決。他公開表示寧死也絕對不放棄自己擁有的神圣君權。之后,他拋下所有煩心事外出打獵了。等他滿載而歸后,又一次作出了讓步。依據(jù)陛下的處事風格,他總是喜歡在錯誤的時間里用錯誤的方法來完成一件正確的事情。會議上,一群人吵吵嚷嚷地向國王提出A要求,國王斥責他們一番,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隨后,當一大群憤怒的窮人叫嚷著將陛下的宮殿包圍時,他投降了,答應給予他們想要的東西。然而這個時候,人民要的是A和B。這樣的情形一次次地上演。當最終陛下同意在A和B的文件上署名時,人民又有了新的要求。他們以陛下全家的性命相要挾,除非陛下同意A要求加B要求再加C要求。就這樣,一直加滿整個字母表最終到斷頭臺。
不幸的是,這位陛下做事總是慢半拍。但是他自己卻從來沒意識到這點。甚至直到他把頭顱擺在了斷頭臺上,他仍然認為自己受盡了虐待。雖然想盡一切方法去關愛自己的臣民,可是他們給他的卻是世界上最不公正、最沒良心的回報。
我常常跟你們講,跟歷史說“假如”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我們可以隨口說,“假如”路易十六精力充沛、陰險狠毒,那么法國的君主專制或許不會結束。只是國王并非是一個人的事情?!熬退恪彼湍闷苼鲆粯永淇釤o情,在那個艱難的年代,他也極有可能因為他妻子的種種行為而被趕下國王的寶座。王后瑪麗·安東奈特是奧地利皇太后瑪利亞·特利莎的女兒。那個時代里,在中世紀王權最專制的宮廷里長大的年輕小姐所具備的全部美德與惡習,她都具備。
她決定采取行動,策劃了一起反革命陰謀。內(nèi)克爾被突然解職,仍然效忠于國王的軍隊也收到宮中密令,大舉向巴黎挺進。后來這些消息傳播開來,人民憤怒地向巴士底獄發(fā)起攻擊。1789年7月14日,他們摧毀了熟悉而又恨之入骨的關押政治犯的監(jiān)獄。這里曾經(jīng)是君主專制的象征,但是如今這里卻變成了關押小偷小販的城市看守所。貴族們聞風而逃。然而法國國王卻仍然和平常沒什么兩樣。就在人民攻占巴士底獄的那天,他還心情大好地到皇家林苑里打了一天獵,最后載著幾頭母鹿高高興興地返回凡爾賽宮。
8月4日,國民議會正式投入運轉。在巴黎群眾的強烈呼吁下,國民議會將王室、貴族以及神職人員的所有特權一一廢除。8月27日,國民議會正式發(fā)表了著名的《人權宣言》,這也是第一部法國憲法的序言。直到目前為止,國內(nèi)的形勢還處在可控之中,但是王室成員仍然沒有從起義中得到教訓。人民紛紛表示懷疑,國王是否會又一次秘密謀劃,企圖阻止改革措施的施行。終于在10月5日,巴黎人民又發(fā)生了暴動。這次的影響波及了凡爾賽宮,暴動一直持續(xù)到人們把國王從凡爾賽宮帶回巴黎市內(nèi)的宮殿才暫時平息下來。路易住在凡爾賽宮讓人民覺得很不放心,他們要求路易在他們可以監(jiān)控的范圍內(nèi)活動,這樣他們就可以切斷他與維也納、馬德里和歐洲其他王室親戚們的秘密聯(lián)系。
與此同時,米拉波領導著國民會議開始對眼下的混亂局勢進行整頓。米拉波是一名貴族,后來成為第三等級的代表領袖。然而在他將國王的地位挽回之前,他便于1791年4月2日去世了。這讓路易開始擔心自己的性命。6月21日傍晚,國王悄悄地逃出巴黎市內(nèi)的宮殿。但是國民自衛(wèi)軍從一枚硬幣的頭像上認出了他,他的馬車在瓦雷內(nèi)村附近被自衛(wèi)軍截住。路易就這樣被狼狽地遣送回巴黎。
1791年9月,國民議會通過了法國第一部憲法,然后議會成員們便紛紛回到家鄉(xiāng)。同年10月1日,立法會議召開,繼續(xù)國民議會上沒有完成的工作。立法會議由很多新聚集起來的代表主持參加,其中很多人是激進的革命黨人。其中以大膽著稱的派別便是雅各賓黨,因為常常在古老的雅各賓修道院里舉行政治聚會而得名。在這些年輕人(他們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專業(yè)的演講者)的演講常常帶有暴力色彩。后來他們的演說被刊登在報紙上傳到了柏林與維也納,普魯士國王和奧地利皇帝看過之后便決定為了挽救他們的兄弟姐妹們而采取行動。當時,歐洲列強們正在波蘭忙得不亦樂乎。波蘭本國的不同政治派系為了政權而互相傾軋,軍隊自相殘殺,整個國家處于一片混亂,毫無抵御外敵的能力,成為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歐洲各國在忙著瓜分波蘭之余,歐洲的國王和皇帝們還是想盡辦法派出一支軍隊前往法國,試圖將路易十六解救出來。
于是此時的法國突然陷入到一股巨大的恐慌之中。人們在飽受多年的饑餓與痛苦之后,憤怒與仇恨交織著達到了可怕的頂峰。巴黎民眾向國王所居住的杜伊勒里宮發(fā)起一輪輪猛烈的攻擊。一支忠誠的瑞士護衛(wèi)兵拼盡全力保護他們的君主,然而路易臨陣退縮。當護衛(wèi)兵快要將攻打王宮的人群擊退時,國王卻命令軍隊“停止射擊”。暴走的民眾們個個喝得大醉,借著酒精還在血液里發(fā)揮著作用把瑞士衛(wèi)隊的士兵全部殺害。接著,在會議大廳里他們將路易抓住,奪去了他的王位,把他關在丹普爾老城堡。那個曾經(jīng)高高在上的統(tǒng)治者現(xiàn)如今成了一個階下囚。
另一邊,奧地利和普魯士軍隊繼續(xù)進攻。人們的恐慌變成了歇斯底里,普通百姓一下子變身成為兇狠殘暴的野獸。1792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民眾沖進監(jiān)獄,殺害了所有囚犯。政府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以丹東為首的雅各賓黨人十分清楚,他們面前只有兩個結果,要么革命獲得最終的勝利,要么暴動失敗。因此在危急關頭,唯有采取最極端和最野蠻的方式,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1792年9月21日,立法會議正式宣布解散,隨后一個新的國民公會成立。公會中的成員幾乎全部都是激進派革命者。國民公會開始以最高叛國罪正式審判路易。最終路易以361票對360票的表決結果(路易的表兄奧爾良公爵投下了決定路易命運的關鍵一票)被判罪名成立,處以死刑。1793年1月21日,路易莊重且平靜地走上了斷頭臺。他到行刑之時也沒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所有流血沖突與暴亂。他過于高傲,從來不屑向別人請教。
之后,雅各賓黨把矛頭指向了國民公會中的一個溫和的派別——吉倫特黨人。它的成員大多數(shù)來自法國南部的吉倫特地區(qū),因此而得名。自從法國成立了一個特別革命法庭,已經(jīng)有21名吉倫特黨領袖被判處死刑,剩下的黨派成員也相繼自殺。盡管這些人敦厚能干,但是他們過于理性、溫和,以至于沒能在恐怖歲月中生存下去。
1793年10月,雅各賓黨人宣布暫停實施憲法直到“和平恢復”。國家內(nèi)的一切權力由一個小型“公安委員會”接管,丹東和羅伯斯庇爾擔任委員會領導。他們廢除了基督信仰和公元舊歷。一個充滿“革命恐怖”的“理性的時代”(托馬斯·潘恩在美國革命期間曾經(jīng)對此大肆宣揚)到來。在之后的一年多時間里,大量群眾遭到殺害,無論是善良的、邪惡的,還是中立的,都無一幸免,每天都有70~80個人死在“革命恐怖”之中。
到此,法國的君主專制統(tǒng)治被徹底推翻,取而代之的是由少數(shù)人掌握權力的暴政統(tǒng)治。這些人深愛民主,所以他們殺死了所有持相反觀點的人。法國成了一個屠宰場。人們惶恐不安,互相猜忌。幾名老國民議會的成員深知自己無法逃脫走上斷頭臺的命運,于是他們出于對革命的單純恐懼,開始反抗羅伯斯庇爾的統(tǒng)治。而在此之前,羅伯斯庇爾已經(jīng)將自己身邊的大部分同伴送上了斷頭臺。后來,這位“唯一一個真正的民主戰(zhàn)士”企圖自殺,但沒能成功。人們把他受傷的下顎包扎妥當,便將他帶到了斷頭臺。1794年7月27日(依照之后頒布的革命新歷,這一天是革命第二年的熱月9日),這場恐怖的革命統(tǒng)治正式宣告結束,全巴黎市民跳舞慶祝。
雖然恐怖的統(tǒng)治已經(jīng)過去,但法蘭西仍然面臨著極其危險的形勢,這樣的局面使政府不得不將權利集中在少數(shù)幾個強有力的人手中。這樣的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法國大革命的所有敵人被一一趕出法國領土。法國革命軍士們衣衫襤褸、饑腸轆轆地奔赴前線,在萊茵、意大利、比利時、埃及等地與敵人殊死搏斗,經(jīng)過一系列艱苦的戰(zhàn)爭將大革命期間的每一個兇惡殘暴的敵人一一殲滅。這時在法國國內(nèi),一個由5人組成的督政府建立。他們統(tǒng)治了法國將近4年的時間。在那之后,一個名叫拿破侖·波拿巴的天才將領掌握了國家大權,1799年,他擔任法國的“第一執(zhí)政”。之后的15年里,古老的歐洲大陸在他的影響下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政治實驗室。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