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蔥蔥南華山
郁郁蔥蔥南華山
南華山,當你怔怔地盯著如車輪般在山頂滾動的夕陽,當你舉目眺望那披上綠毯的山巒,你會感到激動,耳目為之一爽;也會感到驚奇,旱魔肆虐的土地竟有這般奇景。幾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黃沙一片片,蒼天有眼,怕這黃色太多了給了這兒一片綠洲。它成了海原綠色的景點,也成了海原人民與早魔抗爭的象征。
海原縣的南華山,距城10公里。主峰馬萬山海拔2954米,比六盤山主峰米缸山還高12米,是寧夏第二高峰。它也是寧夏南部山區(qū)中三大林區(qū)之一。據(jù)資料記載,六盤山為第一林區(qū),羅山為第二林區(qū),南華山是第三林區(qū)。由于宣傳不夠,開發(fā)較晚,它的知名度不高。要不是到海原縣,真還不知寧南山區(qū)還有南華山這個風景優(yōu)美綠色覆蓋的寶地。
護林人說,南華山育林面積17萬畝,原有森林6600余畝,80%是天然林木。到2003年,計劃用國家以工代賑資金營造水源涵養(yǎng)林10萬畝。1994年雇用民工200余人,已種植樹林1100多畝,人均從以工代賑資金中獲得報酬700余元。面對多種樹木,如:針葉落葉松、云杉、油松、華山松、闊葉野草果、樺木、沙棘、山毛桃等,你會把干旱、黃土高坡與綠色屏障聯(lián)系在一起,朦朧的記憶會被綠色黃色相映交織。那錯落有致的酷似魚鱗的針葉松樹坑,為節(jié)水灌溉及樹的長命百歲耗費了護林人、栽樹人的心血。“以工代賑,綠化荒山,造福海原”幾個大字鑲嵌在山巒上,它是由樹與樹的行間距構(gòu)成的大字,看得出造林人的一番苦心及對未來的憧憬與企盼。
海原南華山水源涵養(yǎng)林建設指揮部就設在山腳下的一排平房里,山上山下、房屋周圍都是綠色,房前還有一孔山泉流入的涵洞,緩緩流入門前的一洼水池。連年的干旱,加上今春沒見過雨滴,播種的麥子長的黃瘦黃瘦的,沒有多高,若能讓山下的麥子喝上幾口這山泉水,那長勢定是喜人的。很可惜,這水還解不了近渴。不過“治理南華山,營造一個綠色水庫”的構(gòu)想正在海原縣領導中醞釀。
來到南華山,你曾在城市的嘈雜心境會被這一片表現(xiàn)生機的綠色和一口飽滿生命的泉水而凈化。有人曾經(jīng)說,藝術家米勒曾以農(nóng)人的形象表達他寧靜諧和的詩意,用田野的自然風光和勤勞耕種展示人改造自然的樸實感情;梵·高曾以旋轉(zhuǎn)的星空、扭動的向日葵、狀如火焰外形的絲柏復述他對生活的渴望;舞蹈家鄧肯用她活潑靈動的舞姿訴說她對自由生命的熱愛,他們的作品把人對未來生活的熱愛和追求連成一片片風景,讓人心靈不衰,追求不止;那我說,南華山的景觀猶如一幅潑墨畫,靜中有動,動中有韻,當你看到這連片的南華山防護林,你會感受到山區(qū)人民辛勤勞作不僅僅是果腹隨之,而是用心智用汗水與旱魃斗爭,旨在造福于子孫后代。
“每一棵樹都有位置,每個人心中都種了樹。每一棵樹都無法選擇位置,卻能擇其心志”,這不正是護林人的寫照嗎?
朋友,有機會請到南華山來轉(zhuǎn)轉(zhuǎn),它會使您激動一番,心境開闊。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