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填埋場選址的基本原則
場址的選擇是衛(wèi)生填埋場全面設計規(guī)劃的第一步。影響選址的因素很多,主要應從過程學、環(huán)境學、經濟學、法律和社會學等方面來考慮。這些選擇要求相輔相成,主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從防止環(huán)境污染角度考慮的安全原則;二是從經濟角度考慮的經濟合理原則。
安全原則是選址的基本原則。維護場地的安全性,要防止場地對大氣的污染、對地表水的污染,尤其是要防止?jié)B濾水釋放對地下水的污染。因此,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是場地選擇時考慮的重點。
經濟原則對選址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場地的經濟問題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它與場地的規(guī)模、容量、征地費用、運輸費、操作費等多種因素有關。合理的選址可充分利用場地的天然地形條件,盡可能減少挖掘方量,降低場地施工造價。
2.選址的考慮因素
填埋場的選址總原則應以合理的技術、經濟方案,盡量少的投資,達到最理想的經濟效益,實現保護環(huán)境的目的。必須加以考慮的因素有運輸距離、場址限制條件、可以使用的土地容積、入場道路、地形和土壤條件、氣候、地表和水文條件、當地環(huán)境條件以及填埋場封場后場地是否可被利用。
3.選址的條件
填埋場選址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填埋場場址設置應符合當地城市建設總體規(guī)劃要求,符合當地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總體規(guī)劃要求,符合當地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要求。
(2)填埋場對周圍環(huán)境不應產生污染或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不超過國家相關現行標準的規(guī)定;
(3)填埋場應與當地的大氣防護、水資源保護、大自然保護及生態(tài)平衡要求相一致;
(4)填埋場應具備相應的庫容,使用年限宜10年以上,特殊情況下不應低于8年。
選址的限制條件包括:①填埋場場址不應選在城市工農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區(qū)、農業(yè)保護區(qū)、自然保護區(qū)、風景名勝區(qū)、文物(考古)保護區(qū)、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qū)、供水遠景規(guī)劃區(qū)、礦產資源儲備區(qū)、軍事要地、國家保密地區(qū);②填埋場廠址不應設在洪泛區(qū)、淤泥區(qū)、距居民居住區(qū)域或人畜供水點500m以內的地區(qū)、直接與河流或湖泊相距50m以內的地區(qū)、活動的坍塌地帶、地下蘊礦區(qū)、灰?guī)r坑及巖洞區(qū)。
4.廠址確定
該地區(qū)主導風向為偏北風,因此生活和管理設施宜集中布置并處于夏季主導風向的上風向,即垃圾填埋場的偏北角,以減少填埋場對居民生產生活的影響。
5.填埋庫容計算
該填埋場采用平原型填埋,每年所需的場地體積為
V=填埋垃圾量+覆蓋土量=
式中,Vn為第n年垃圾填埋容量,m3;f為體積減小率,與垃圾組分有關,一般取0.15~0.25;W為每日計劃填埋廢物量,kg/d;φ為填埋時覆土面積占廢物的比率,取0.15~0.25;ρ為垃圾壓實后的平均容重,kg/m3。
每日計劃填埋廢物量W:
W=w×P=1.2×1×104=1.2×104(kg/d)
式中,w為垃圾產生率,kg/(d·人),取1.2kg/(d·人);P為城市人口。
根據上式,f取0.2,r取800kg/m3,φ取0.16,則第一年填埋的固體廢物體積V1為
設該城市生活垃圾的年增長速率為8%,則第一年至第十年廢物體積的計算結果見表4-2。
表4-2 垃圾填埋場歷年所需的場地體積
(1)該衛(wèi)生填埋場總的場地體積Vt
(2)填埋場總面積A
式中,H為垃圾填埋深度,m;κ為修正系數,取值范圍為1.05~1.20。
填埋場預計填埋深度取10m,κ取1.1,則
A=L×B
式中,L為填埋場長度,m;B為填埋場寬度,m。
(3)填埋場寬度B
設L取300m,則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