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理論教育 ?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小孩

        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小孩

        時間:2023-03-03 理論教育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可以說,那些焦慮的孩子戴上了焦慮眼鏡,他們看到了不同的狗。家長易犯的另一個錯誤是讓孩子完全遠離焦慮情境,這樣做兒童將永遠也學(xué)不會處理焦慮問題。有些家長還堅持讓孩子毫無顧忌地面對焦慮,這樣會讓孩子變得十分敏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回避恐懼情境的決心,這樣對干預(yù)非常不利。對于恐懼癥的官方診斷標準是癥狀要至少持續(xù)半年?,F(xiàn)在有很多兒童都患有恐懼癥,其中許多都沒有得到及時治療。
        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小孩_讓孩子遠離焦慮:幫助孩子擺脫不安、害怕與恐懼的心理課

        我希望他們可以在外面建一座小蟲房,這樣所有的蟲子都會待在一起,就不會騷擾我了!

        和兒子言歸正傳,談他的問題,我竟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有時候我會騙他,說:“不會的,我們這一路上不會碰到狗?!边@樣他就不會再問。我知道這是不對的,但是為了讓他能夠走出家門,我還能怎么做呢?

        有些兒童在面對恐懼情境的時候會變得麻痹僵硬,而這些恐怖情境,在同伴眼里卻再正常不過。有的兒童對拴住的狗都覺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另外一些兒童卻可以開開心心地將狗作為寵物,作為友善的朋友對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呢?可以說,那些焦慮的孩子戴上了焦慮眼鏡,他們看到了不同的狗。他們只注意和夸大情境中恐怖結(jié)果的可能性(看到狗鋒利的牙齒,它要咬我),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信息(狗是拴著的,它正在高興地搖尾巴)。透過焦慮兒童的思維,風險被夸大了,孩子進入了生存模式,并且堅持要避免類似情境的出現(xiàn)。家長經(jīng)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忽略了孩子戰(zhàn)勝恐怖情境的機會,其實通過將情境還原成更真實的狀況,可以彌補那種錯誤。家長易犯的另一個錯誤是讓孩子完全遠離焦慮情境,這樣做兒童將永遠也學(xué)不會處理焦慮問題。有些家長還堅持讓孩子毫無顧忌地面對焦慮,這樣會讓孩子變得十分敏感,讓他們更加堅定了回避恐懼情境的決心,這樣對干預(yù)非常不利。這一章中,你將會學(xué)到成功治療恐懼的公式:首先通過認知練習(xí),降低恐懼的風險;然后通過適應(yīng)練習(xí),慢慢地接近簡單的、可以掌控的恐懼情境。首先我們會探討一下兒童是通過什么方法來獲得恐懼以及強化恐懼感覺的。當家長理解了恐懼的來源,他們就可以更好地對癥下藥。在對一般的恐懼癥治療方法做了回顧之后,本章還會介紹不同恐懼癥類型的特殊治療方法。

        在第1章中,我們回顧了恐懼的正常發(fā)展順序。這些恐懼的獲得和解決都是兒童發(fā)展的表現(xiàn)。只不過一般的恐懼和恐懼癥的區(qū)別并不在于兒童恐懼的內(nèi)容,而在于對待恐懼的反應(yīng)。在童年期,兒童“一般恐懼”的內(nèi)容有可能是相同的,但是這些恐懼的強度和對兒童日常生活的影響卻是不同的,兒童會感覺困惑、尷尬以及受到約束。對于恐懼癥的官方診斷標準是癥狀要至少持續(xù)半年。但這并不是說要等6個月來確定問題的存在,最好是當孩子第一次說出恐懼的緣由時,就積極應(yīng)對,預(yù)防恐懼癥的出現(xiàn)。

        恐懼的信號

        接近10%的成年人,和2%~4%的兒童有過特殊恐懼癥的經(jīng)驗。這些恐懼癥是對于特殊情境或者目標起反應(yīng)的,它是受限的、不理性的、持續(xù)的恐懼。特殊情境的常見例子,包括高度、小動物、醫(yī)療程序、黑暗、雷、閃電,還有一些次常見的例子,包括鳥、報紙、月經(jīng)、酸奶(酸奶這個例子是我在一個研究中讀到的),還有一些極特殊的例子。有趣的是,各種各樣的恐懼癥可以被歸納為幾個主題:動物、情境(電梯)、流血或受傷、自然(龍卷風)。那些常見的主題正反映了在生存中進化所起的兩面性作用,即對某些刺激要保持敏感性。對蛇或者蜘蛛的原始恐懼繼續(xù)保持著,盡管在生活中接觸到這些刺激的機會是有限的,但它對維持生命的長久具有很大作用。現(xiàn)在有很多兒童都患有恐懼癥,其中許多都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為了避免和免遭一般活動的干擾,恐懼癥的其他危險信號還包括:

        ●恐懼與成長階段不同步:令兒童感到痛苦的情境,是在較早的階段就應(yīng)該解決的問題(一個青少年怕黑,一名10歲的兒童怕狗)。

        ●拋開常識,失去主意:兒童喪失了應(yīng)對恐懼情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例如:蜜蜂想要叮我,我不得不去醫(yī)院看病。

        ●對暴露很敏感:當你試圖幫助孩子面對恐懼的時候,孩子變得更加痛苦和行為紊亂。

        ●預(yù)期焦慮(事先計劃):兒童在事前問了過多問題,例如:那里會有狗嗎?我們必須出去吃飯嗎(害怕蜜蜂)?他們拒絕去沒有安全保證的地方。

        干預(yù)方法:和孩子一起學(xué)習(xí)

        了解兒童的恐懼是如何發(fā)展起來的,對于家長來說非常有幫助,它給家長指引了方向,讓家長幫助孩子改掉毛病,并和孩子一起學(xué)習(xí)。

        |共同學(xué)習(xí)|

        如果不站在兒童的角度上看問題,你就永遠無法體會兒童的恐懼。為什么一個孩子會突然對橋梁感到恐懼?家長會有莫名其妙的感覺。如果你換個角度去想,就會變得很簡單:家里賣掉汽車,換了一輛小貨車,當貨車駛過小橋的時候,這讓孩子第一次看到了橋下的流水。你要幫助他認識到,坐在這個較高的小貨車里和坐在以前的車里是一樣安全的?!叭绻铱梢钥吹剿?,我就會掉到水里?!苯箲]的小故障出現(xiàn)了,這就需要多過幾次橋才能克服。一個孩子在兒個月大的時候還睡在父母溫暖的懷抱中,感到非常有安全感,18個月大的時候突然開始對他高個的叔叔感到害怕?,F(xiàn)在他18個月大,可以走了,看他的叔叔像個巨人。在這種情境中,習(xí)慣療法就意味著將叔叔的高度降到孩子的高度,讓他躺在地板上,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這樣孩子就可以建立新的印象,他會感覺高個叔叔很有趣,而不會覺得他是個嚇人的大家伙!在這個過程中,叔叔可以慢慢地試著坐在地板上,然后跪著,最后站起來。兒童害怕房間里的怪物,并且堅持說他聽到了怪物的呼吸。經(jīng)過進一步的了解,家長知道所謂的“呼吸聲”就是電熱器吹出的風,然后向孩子解釋電熱器開關(guān)的情況。了解了這個事實之后,兒童就不害怕了。當他再聽到電熱器的聲音時,他就會說:“電熱器開了,這沒什么好害怕的?!?/p>

        |直接體驗和模仿|

        有些恐懼癥兒童親身體驗過恐懼情境,正是這種體驗讓他們有了消極的痛苦反應(yīng)。每當這些情境出現(xiàn)時,大腦都會提取出當時嚇人的畫面,大腦的環(huán)路就被激活了。一個孩子,曾經(jīng)在生日派對上被餅干噎住,造成短暫的窒息,此后他對生日派對開始感到焦慮,因為“生日派對=餅干=窒息=回避”,久而久之,他會開始恐懼吃任何硬的食物,甚至恐懼吃東西。還有直接體驗的其他偶發(fā)方面,例如事件發(fā)生的地點和事件發(fā)生前的情況。例如一個兒童在陽臺上被蜜蜂蜇了,這會讓他再也不想去那個陽臺。一個兒童在吃了吐司之后嘔吐了,他會認為是吐司出了問題,但事實上這只是一個偶然事件,他無論如何都會嘔吐的,因為他病了。對于家長來說,最好是對這些臨時產(chǎn)生的聯(lián)系心中有數(shù),并且給孩子列舉更多感到舒服的例子,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找回邏輯?!叭绻愕挠螒驒C在客廳里壞了,你就再也不在客廳里玩了嗎?還是知道游戲機在哪都可能壞掉?知道這樣的事情發(fā)生過許多次,是不是很多次什么問題都沒有?”

        有些恐懼癥兒童會通過看到和聽到別人如何應(yīng)對情境來學(xué)習(xí)。模仿是主要的學(xué)習(xí)途徑。如果和一個幼童相處一會兒,你就會知道為什么了。當你蹲下和孩子保持一個高度的時候,他就會模仿你,你小聲說話,他也小聲說話;如果你看到蜘蛛,叫喊著跳上跳下,那么孩子也會做出同樣的舉動。兒童可以給經(jīng)歷自由地貼標簽,因此家長要注意,兒童將你們作為榜樣,在注視著你們的行為和恐懼。家長在這些情境中要試著保持冷靜,一旦過度反應(yīng),要及時回過頭來跟孩子解釋當時的狀況。孩子對嘔吐的恐懼,部分來源于家長的反應(yīng),當孩子嘔吐的時候,一般家長都是一副驚恐的神情,像躲避迎面駛來的汽車一樣,抓起孩子沖向浴室。

        最后,影像的作用也會導(dǎo)致恐懼癥。在電視上看到飛機墜毀,既形象又悲痛,這種畫面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散去,他們甚至可以感覺到自己就在現(xiàn)場,身臨其境。兒童可能會因為在電視上看到火、颶風、體型龐大的動物,而感覺異常害怕。通過新聞或者其他節(jié)目,兒童會認為災(zāi)難是很常見的,不論你住在哪里,都很容易發(fā)生火災(zāi),遇到災(zāi)難性天氣。非常悲傷的事情是,很多兒童看到過“9·11”事件的不斷重播,他們會認為每次看到高樓倒塌都是不同的高樓倒塌,因此他們認為飛機撞向高樓也是隨處可見的。影像可以勝過千百個真實的想法,因此家長要格外注意兒童觀看的節(jié)目,并且在孩子看完節(jié)目之后,了解他們對節(jié)目的看法,糾正他們錯誤的想法。

        如何應(yīng)對一般恐懼

        |第一步:認知重構(gòu)|

        想象一下,如果你害怕吃干的食物被噎到,那么治療的第一步就是有人強迫你去吃。你可能察覺出危險,忙于保護自己,并從中唯一學(xué)到的事情就是不能相信治療師!當感到恐懼、害怕的時候,你不可能“說做就做”。因為恐懼癥的潛在原理就是接觸恐懼情境會導(dǎo)致身體上的傷害,這種信念首先需要表述清楚并且進行分析。在頭腦中生成更加現(xiàn)實性的想法,例如被噎住是很少見的、身體的本能就可以處理這個問題、對我們來說吃飯并不是危險的事情、只要放松我們的身體就會知道如何做。這樣你就更愿意去接近你的恐懼,和恐懼進行互動。在下一次讓兒童“說做就做”之前,想想上面的觀點。

        先講故事,再糾正。我們在管理計劃中看到,孩子需要糾正焦慮的錯誤觀念。但是在糾正錯誤觀念之前,他們需要先將自己的恐懼準確地表達出來。先讓孩子將恐懼的想法寫出來(或者是和小孩子玩角色扮演),看看他是否可以識別大腦跟他玩的小把戲??匆豢吹?章中關(guān)于建立現(xiàn)實性想法的建議:將想法拉下焦慮的軌道,看一看生成的餅圖,給焦慮評分,上演焦慮大腦和機智大腦的辯論賽,用正確的想法來重新形成大腦回路。其他要考慮的觀點是:

        ●如果兒童對于某些先前的經(jīng)歷感到恐懼,讓他直接走進他的故事里去。不要在最艱難的部分停下,一定要讓孩子告訴你事情的結(jié)果。要讓他們明白“曾經(jīng)”并不意味著“總是這樣”。問他是否從那次經(jīng)歷中學(xué)到什么。

        ●每個恐懼都有一些真實的影子。不能因為風險的存在,就認為最壞的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要經(jīng)常做關(guān)于恐懼的研究:就像獸醫(yī)和寵物主交流心得一樣,家長可以看書、跟專家交談、學(xué)習(xí)如何在情境中保證安全。觀察其他孩子是如何處理情境的:他們在意受傷嗎,他們的大腦會給他們不同的信息嗎?

        |第二步:接近恐懼:系統(tǒng)脫敏|

        逐步暴露的系統(tǒng)脫敏是恐懼癥可選擇的治療方法。這意味著將恐懼分成可接近、可處理的小部分,找到兒童的起始點,然后使用恐懼測試計作為指導(dǎo),從最簡單到最難的順序挑戰(zhàn)。起始點不同,終點也不同。很多患有恐懼癥的兒童對自己的恐懼太敏感,甚至只是提到恐懼情境就受不了了,要捂住耳朵,對于這樣的孩子,起始點就不能設(shè)置成直接面對蜘蛛,而是要倒退幾步。在說到蜘蛛這個詞的時候,如果兒童只是捂住一只耳朵,那么多次練習(xí)之后,就可以做到不捂耳朵,慢慢地,可以寫這個詞,用拉丁語、英語說蜘蛛這個詞,看書里面介紹蜘蛛,畫蜘蛛,收集蜘蛛的信息,給大人講蜘蛛的故事,對著假的蜘蛛調(diào)整呼吸、進行發(fā)號施令的對話,最終可以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的蜘蛛了(將蜘蛛放在瓶子里,通過頂端的洞可以戳到它)。

        有些恐懼可以用想象暴露的方法治療。制作一個描述你的孩子面對恐懼的錄音帶。讓這個錄音帶的內(nèi)容與孩子的恐懼相關(guān),并且是現(xiàn)實的,如關(guān)于嘔吐的事情(你感覺忽冷忽熱,喉嚨不舒服,跑向了浴室)或者是吃東西被噎住的遭遇(你吃了一塊糖,但是糖卡在喉嚨里,你感到喘不過氣,你盡量放松,咳嗽,吐出了糖塊,最后沒事了)。讓兒童每天聽幾次錄音帶。最開始的時候,錄音帶可能引起焦慮,但實際上,兒童會“把錄音帶聽到壞”,之后,它就不會再煩擾到兒童,脫敏就完成了。當錄音帶的內(nèi)容對兒童來講變得無聊和可笑的時候,你就知道兒童聽得足夠多了(孩子已經(jīng)記住并且可以跟恐懼情境開玩笑了)。

        脫敏終點的制訂也是靈活的。有些兒童只是想做到容忍恐懼情境;在這種情況下,最終的目標將是在有蜘蛛的房間,坐著看電視、閱讀,不去注意蜘蛛的存在。還有些兒童想跟恐懼物有互動;那就意味著讓蜘蛛爬到自己拿的木棍上,或者用杯子或者玻璃罐,將蜘蛛從室內(nèi)放回到大自然中。請家長記住,當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有進步的時候,他的恐懼就會降低,因此兒童也會進一步改變目標。

        如何讓系統(tǒng)脫敏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想想交互抑制。我們在第4章中學(xué)到,你可能同時處于兩種感覺狀態(tài):當有另一種復(fù)雜的情緒對抗恐懼的時候,它就會讓恐懼削弱,兒童就會感覺沒那么焦慮。放松,當看到蜘蛛的時候深呼吸或者做鬼臉,憤怒的情緒也可以對抗恐懼。兒童水平的幽默也非常有效:例如,杰克這樣處理他的嘔吐焦慮,他假裝嘔吐到家人身上,并且將假的嘔吐物放到房子周圍,看看誰被騙到??朔诎悼謶值倪^程也不一定都是令人沮喪的。兒童可以在地下室里玩手電筒跟蹤,或者在黑暗中玩閃光玩具的尋寶游戲。底線是讓“焦慮工作”變得有趣,不僅僅讓這個過程吸引人,還要讓兒童的生理機能更有效地運作。不要害怕樂趣太多!

        焦慮心理學(xué)

        適應(yīng)練習(xí)指南

        ·由于兒童對恐懼的默認反應(yīng)是回避恐懼情境,因此任何同恐懼情境的互動都是進步,即使在你看來還差得遠。

        ·制作一個“學(xué)習(xí)階梯”的步驟層級表,兒童將會通過各個步驟慢慢地克服恐懼,達到最終目標(參見第5章)。

        ·在對恐懼進行調(diào)查研究之后,讓兒童跟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分享他從中學(xué)到的有關(guān)恐懼癥的方方面面。兒童會感到很驕傲,并且這會強化兒童正確地認識恐懼的目標和情境。

        ·讓兒童練習(xí)著接觸恐懼情境,可以使用毛絨玩具、角色扮演、畫卡通漫畫等方式,或者讓兒童在相同的情境中,觀察其他人的做法,在頭腦中銘記。

        ·兒童應(yīng)該時刻準備著迎接恐懼情境,盡量用冷靜、放松的方式,并準備好對情境發(fā)號施令。

        ·在暴露過程中,互換角色:“蜜蜂害怕你嗎?蜜蜂會說‘請不要讓我接近它,我會死的’嗎?”或者讓兒童做一個科學(xué)記者,寫下對情境觀察后得到的客觀“數(shù)據(jù)”。你觀察的那只狗什么樣(顏色、尾巴、行為)?地下室什么樣(窗戶、門、燈的數(shù)量)?這會讓孩子有一個機智的狀態(tài)而不是焦慮狀態(tài)。他可以跟其他焦慮的人分享自己的所學(xué)所得。

        ·在沒有看到焦慮明顯降低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地改變恐懼情境。當兒童的恐懼度降低50%的時候,暴露才能算是成功的。家長不要過早走開。如果兒童遇到麻煩,可以從當前的情境中退后幾步,但不要脫離,先回到上一個挑戰(zhàn)情境,看看兒童是否可以成功克服。

        ·不斷地重復(fù)階梯學(xué)習(xí)中的每個挑戰(zhàn)情境,直到它們不再引起焦慮,一周練習(xí)幾次。每天練習(xí)效果會更好。如果孩子成功地進入下一階段,家長要給予孩子贊揚和肯定。

        ·經(jīng)常進行暴露練習(xí)、角色扮演,以求達到最佳效果。如果兩次暴露的間隔時間太長,兒童會忘記他已經(jīng)戰(zhàn)勝了這個情境,從而倒退到焦慮預(yù)期的狀態(tài)。

        ·制作一個進度表,用貼紙或者分數(shù)來表示。給予孩子相應(yīng)的獎賞和鼓勵(參見第5章)。

        以上的步驟適用于所有的恐懼癥案例。接下來我們會詳細地介紹恐懼癥的5個子類型,探討它們的特殊治療方法和潛在的危險。

        如何應(yīng)對特殊恐懼

        特殊恐懼癥的五個子類型

        美國心理協(xié)會:心理疾病的診斷及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DSM-IV)

        ◎動物類型:狗、貓、蜜蜂、蛇、鳥、老鼠。

        ◎自然環(huán)境類型:暴風雨、高原、水。

        ◎血液—注射—損傷類型:看到血、注射、醫(yī)療程序。

        ◎情境類型:隧道、橋梁、電梯、飛行、潛水、封閉的地方。

        ◎其他類型:窒息、嘔吐、疾病、巨大的聲響、穿著戲服的人。

        |動物恐懼癥|

        認知障礙。動物是危險的,它們就在附近,想要傷害我。

        認知重構(gòu)。學(xué)著跟家養(yǎng)的動物安全相處,甚至享受這種相處,從而了解到這些動物并不是邪惡的,而是可愛的。要知道我們離野生動物很遙遠,除非是在動物園或者去狩獵,不然很難接觸到它們。

        發(fā)號施令的談話。我的體型更大,它們應(yīng)該更害怕我??偸亲屛掖谖葑永锸遣还降?。并不是每個出門的人都受到傷害。那是很少見的情況!我知道該怎么做,如果我站著不動,我就不會受傷。

        適應(yīng)練習(xí)的例子

        蜜蜂

        ●抓一只蜜蜂,放在玻璃罐里,一步步地攻克恐懼情境,直到兒童可以將這個罐子拿在手里。將蜜蜂放到罐子里,擺在屋子中,跟孩子玩游戲,直到兒童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屋里走動。

        ●增加接近蜜蜂的時間。通過變化陽光和鮮花的量,來改變暴露的難度。數(shù)一數(shù)觀察到的蜜蜂的種類和數(shù)量。

        ●用跟蜜蜂相同的方法,增加與狗相處的時間。讓兒童透過窗戶或者隔著門或柵欄觀察一只熟睡的狗,看看在狗睡覺的時候,孩子能否一步步地靠近它,然后在狗醒著的時候,嘗試著接近。隔著一段距離跟狗打招呼,每次更近距離地接觸,都能獲得加分。

        ●越小的狗可能看起來越不嚇人,但是小狗會更活躍,更鬧。找一只小而安靜的狗,或者是年歲大點的、不鬧人的狗。金毛獵犬是首選。

        |自然環(huán)境恐懼癥|

        認知障礙。天氣是很嚇人。一切都在動,我不能阻止,我需要讓它們停下來。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我需要知道這些情況才能感覺舒服些。很多不好的事情都發(fā)生在暴風雨天氣。

        認知重構(gòu)。如果這種天氣真的危險,我的父母或者其他大人就不會讓我出來。雨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也是動物生存所必需的。雨從世界存在之始就有。雷和閃電只是雨的聲響。當身邊的事物移動很快的時候,我會覺得不舒服,但是我不需要知道接下來要發(fā)生什么。那是大自然的事情。

        發(fā)號施令的談話。我很好。聲響很大,但是不會傷到我。它是很讓人驚奇的,但我不喜歡驚奇,那只不過是巨響而已,因為空氣中的電荷作用。雷聲只是天空打的一個飽嗝!我不會讓天氣左右我的生活!每時每刻知曉天氣情況,這不是我該做的事情。即使被雨淋濕了,那也沒什么,我可以處理。我可以換衣服。如果有什么不安全的事情,大人們會讓我知道的。

        適應(yīng)練習(xí)的例子

        ●聆聽關(guān)于雨和雷暴的CD,這種CD可以在很多音樂商店買到。讓兒童學(xué)著發(fā)出暴風雨的聲音。用閃光燈一開一關(guān)的效果來制造閃電的體驗。

        ●更近距離地觀察暴風雨。如果兒童躲起來,擋上窗簾,跑到地下室,或者避開窗戶,那就逐步地從透過窗戶觀察暴風雨開始。讓兒童調(diào)整呼吸,慢慢地吐氣呼氣,用機智的思維,在觀看暴風雨的同時做一件事情??梢宰寖和瘮?shù)路邊的樹,注意觀察樹朝哪邊擺、雨向哪邊歪。天空是一個顏色嗎,還是不同的區(qū)域顏色不一樣?在暴風雨中,從家里出來,去朋友家、去看電影或者參加其他活動。

        ●有時候博物館有關(guān)于天氣的展覽,在那里兒童可以學(xué)習(xí)并且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進行暴露療法。兒童最初可能只能站在展覽的背后,直到他感到舒服些了,或者他不能堅持看完所有展覽。將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能做到的方面。

        |血液—注射—損傷恐懼癥|

        認知障礙。會很疼的……非常疼……永遠都疼!

        認知重構(gòu)。盡管這些過程不好受,但是通常對兒童的醫(yī)療診治過程比較快。

        很多患有血液或損傷恐懼癥的兒童和成人,他們都體驗過血管迷走神經(jīng)反應(yīng),也就是暈血現(xiàn)象,這種反應(yīng)通常是家族遺傳。開始的時候,會感覺心跳加速、血壓上升,接著是驟降,這會導(dǎo)致出汗、輕微頭痛,有時會出現(xiàn)惡心和暈厥的現(xiàn)象。這些反應(yīng)是生理的,而不是心理的。這些孩子在抽血的時候,最好是轉(zhuǎn)移目光,不要盯著看。

        適應(yīng)練習(xí)的例子

        ●盡量讓這個過程變得有趣。讓兒童先當醫(yī)生,然后再轉(zhuǎn)換角色。用棒棒糖做咽喉檢查訓(xùn)練,舌頭伸出來再縮回去,一直做到你和你的孩子都笑了。然后把棒棒糖獎勵給孩子。

        ●讓兒童擺弄玩具醫(yī)療工具箱,或者是在監(jiān)督下,使用真正的醫(yī)療用品(當然這要得到你的醫(yī)生的幫助),讓孩子看一下針是很細的;在家長監(jiān)督下,可以讓孩子給毛絨玩具“打針“,試著用一下壓舌器或者血壓儀。

        ●用番茄醬或者食物的汁液來充當“血液”,練習(xí)適應(yīng)血液。

        醫(yī)療程序是很必要的,因此可以按照下面的建議來減輕兒童的焦慮。如果兒童需要打針或抽血,或者去看牙醫(yī)、參加其他診治過程,先幫助兒童放松,使其能輕松地呼吸。鼓勵兒童配合你的呼吸節(jié)奏,防止過速呼吸;過速呼吸會導(dǎo)致眩暈的感覺。跟兒童的牙醫(yī)或者醫(yī)生說,孩子對看病感覺很有壓力。很多小兒牙醫(yī)和兒科醫(yī)生都有一套類似催眠的分心術(shù),能讓兒童感覺更輕松,甚至都意識不到發(fā)生了什么。家長可以從旁冷靜的對待,而不是只關(guān)注孩子的疼痛。這時家長要承載孩子的所有情緒,給予他們支持,成為他們的靠山。你可不想讓孩子依靠的大山搖搖晃晃吧。

        ●讓醫(yī)生或者護士告訴兒童,在扎針之前吸氣,在針剛剛扎入的時候呼氣。這是能夠降低扎針疼痛的技巧。醫(yī)生可以說:“好好地吸一口氣,現(xiàn)在呼出。”

        ●用預(yù)期轉(zhuǎn)移來標志時間的推移:讓兒童在接受醫(yī)療程序的同時,想象另外一個活動。舉例來說,他可以想象正在玩棒球跑壘,讓他每一回合都跑一次;如果是小孩,可以讓他想象正在給餅干怪物喂餅干。“第一個是巧克力的,然后是花生醬軟糖的,下一個是麥片葡萄干的,就快要完事了!再喂兩個餅干就可以了?!?/p>

        ●積極的形象化:在看牙醫(yī)或者兒科醫(yī)生的時候,讓兒童想象自己被保護起來,嚴嚴實實地裹住,這樣就不會感覺疼了。讓兒童選擇“皮最厚”的動物,例如鯨魚或者熊?!昂昧耍F(xiàn)在穿上你的鯨魚皮,再多墊幾個枕頭。這些枕頭是什么顏色的?你想要幾個呢?”

        ●看看醫(yī)生或者牙醫(yī)在醫(yī)治過程中是否使用錄像或者音樂耳機。

        |情境恐懼癥|

        認知障礙之一。在一個很小的區(qū)域里,身體因為受限而感覺不舒服。小空間,大麻煩。

        認知重構(gòu)。這沒什么,我的大腦只是警告我情境的變化。我感覺不舒服并不意味著我就身處險境。有些患有情境恐懼癥的兒童,會伴隨著身體癥狀(在電梯中時腹部感覺往下墜),這讓他們更加害怕。要讓兒童知道他們的感受只是因為重力作用,這種感覺盡管很奇怪,但是完全沒有害處。

        認知障礙之二。如果不好的事情有可能發(fā)生,那當它發(fā)生的時候,我需要知道如何制止。

        認知重構(gòu)。我很好,這比過馬路安全多了:我的大腦正在關(guān)注事情的危險性,而讓我忽略了發(fā)生的可能性極小。我并不需要知道如何駕駛飛機或者如何操作電梯來讓我感覺安全。那不是我該做的事情。電梯是給我們生活帶來便捷的,而不是帶來煩惱的。

        發(fā)號施令的談話。我感覺奇怪,并不意味著我身處危險。如果電梯不安全,那就沒有人會乘坐了。我不想聽焦慮的談話。有些事情可能會出問題,但不代表真的會出現(xiàn)問題。我可不想只是因為電梯可能會壞掉,就一再錯過航班。如果這真的發(fā)生了,我會處理的。

        適應(yīng)練習(xí)的例子

        ●讓兒童在百貨大樓里練習(xí)乘坐電梯;每乘坐一層就可以得到相應(yīng)的分數(shù),最后可以用得分來換取商店里的一樣物品。

        ●試著改變境況:你在電梯里聽的什么歌曲?如果你在想著電梯被卡住,那你就不會有愉快的乘坐經(jīng)歷。你可以選擇在頭腦中播放CD。改變境況,你不需要一直聽“焦慮之歌”,沒完沒了!唱出焦慮,說出事實。

        ●告訴兒童,可以跟焦慮作對,在電梯里做滑稽好笑的事情,做鬼臉,吹泡泡,唱歌。

        ●關(guān)于飛機:如果兒童被巨大的聲響所驚嚇,那么嘗試想象乘坐飛機,伴隨著聲音效果,確定聲音的來源?!澳鞘禽喿拥穆曇簦F(xiàn)在是發(fā)動機加速的聲音,這聲音比汽車大,因為飛機的發(fā)動機比汽車的大很多?!?/p>

        ●關(guān)于隧道:可以做穿越隧道想象練習(xí),目的地是兒童想去的地方。讓他自己調(diào)整呼吸。通過想一些有趣的事情打發(fā)時間,而不是集中注意力在恐懼的感覺上。在隧道的第一部分,讓她想想她的生日;第二部分,想想圣誕節(jié);第三部分,想想學(xué)校放假的前一天。然后在現(xiàn)實中真正地過一次隧道。

        |嘔吐恐懼癥|

        如果我可以選擇用一個章節(jié)來寫某種恐懼癥的話,我會選擇嘔吐恐懼癥。在矯正治療過程中,嘔吐恐懼是最常見的。這也許并不奇怪,嘔吐恐懼癥在家長中同樣很普遍,并且這種普遍性并沒有減小的趨勢。很多成年人極度害怕嘔吐,由于擔心晨吐反應(yīng)而一再推遲懷孕的時間。對嘔吐恐懼的增長是因為兒童不想被發(fā)現(xiàn)對糟糕的東西缺乏警覺。同時,他們覺得嘔吐給人感覺很惡心。沒有比成天想著嘔吐物更惡心的事情了。回想一下“頭腦列車”和暗示的作用。如果你開始想吃法式炸薯條,你會真的想要(即使兩分鐘之前你還不想吃)。如果你開始想嘔吐的事情,你會感到惡心。有些兒童對嘔吐有著極其不愉快的經(jīng)歷,例如在公共場合嘔吐,或者吐在自己身上而沒有衣服換,或者在學(xué)??吹絼e人在你面前嘔吐。還有一些兒童的嘔吐記憶是被父母飛速地拉到浴室,這使孩子自身對嘔吐的恐懼值成倍飆升。對于嘔吐有著不良體驗的兒童,家長要跟孩子回顧這些經(jīng)歷。說出這些經(jīng)歷,并且?guī)椭⒆咏o出一個他們可以接受的結(jié)論。

        認知障礙。吃東西是有風險的;我可能窒息,感到痛苦,也可能會死掉。如果我想到嘔吐,那就意味著我真的要吐。一旦我開始嘔吐,我就停不下來。如果其他人在嘔吐,那我也會嘔吐的。

        認知重構(gòu)。將事實與感覺分離。事實上咀嚼和吞咽都是自動化的;你的身體是要確保你是健康安全的。人只有在生病的時候才會嘔吐。人們總是想制止嘔吐的。嘔吐是不愉快的,但是卻很短暫,并不危險,你的身體在嘔吐過后會感覺舒服些。

        發(fā)號施令的談話。我的身體知道該怎么做。吃東西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很容易的一部分,并不像發(fā)射火箭那么復(fù)雜!這些想法并不是惡心引起的,是焦慮出現(xiàn)的標志!焦慮持續(xù)好幾周,嘔吐只是幾分鐘:我放棄我的焦慮想法了,反正這種想法也沒有保護我!

        嘔吐的適應(yīng)練習(xí)

        ● 讓兒童在口腔上部或者喉嚨深處放一個棒棒糖,讓兒童體驗到自己可以控制這種感覺。當嘔吐發(fā)生后,喉嚨也會感覺輕松。

        ●練習(xí)發(fā)出嘔吐的聲音;如果需要幫助的話,可以將麥片或者土豆泥放到舌頭后端,有助于模擬嘔吐。

        ●讓兒童觀看、聆聽治療師或者家長嘔吐,并且假裝嘔吐。觀看有嘔吐情節(jié)的電影(《公主日記》、《雪地狂奔》、《特工小子2》、《太空牛仔》、《情歸阿拉巴馬》)。反復(fù)播放這些片斷,直到兒童沒有痛苦感,只是一般的惡心。

        ●兒童可以排演嘔吐的場面和聲音(用你在新奇商店里買到的假的嘔吐物,或者用奶油湯和凍蔬菜自己制作),和家人一起談?wù)搰I吐的事情。用假的嘔吐物作傳球游戲。

        ●取消安全措施:不要帶著塑料袋或者抗酸藥。這些措施會讓你頭腦中的恐懼活躍,就好像在大晴天帶傘出門一樣。

        對窒息的適應(yīng)練習(xí)

        ●給兒童穿上高領(lǐng)衫,或者圍一個圍巾,或者讓他們輕輕掐住脖子。

        ●在做下咽動作的時候,兒童可以吞下小塊的糖果來幫助放松。

        ●讓兒童嚼干的食物而不喝水(椒鹽脆餅干或者薯條)。

        ●減少兒童咀嚼食物的時間(有些兒童為了防止窒息而過度咀嚼)。

        ●為了不讓兒童只注意到咀嚼,可以在吃飯的時候交談或者閱讀。

        ●列出一個需要盡量避免的食物清單,硬的食物如肉,干的食物如薯條和堅果,然后再次嘗試這些食物。

        對于害怕藥片或維生素導(dǎo)致窒息的孩子。使用小糖條、糖豆等來練習(xí),增加自信,用來練習(xí)的東西一定要是好吃的。讓兒童做以下練習(xí):咬一口食物,然后從嘴里拿出來,把它跟藥片比大小。兒童將會看到他的喉嚨完全可以處理這個問題,讓他了解藥片吞下去是沒有問題的。有可能是喉嚨的過度保護模式,讓兒童感覺到藥片是“外來物”。通過足夠的訓(xùn)練和良好的認知,他將能夠推翻危險信息,咽下藥片。

        |消防演習(xí)恐懼|

        認知障礙。消防演習(xí)的驚恐是很難忍受的。我不想受到驚嚇,我必須知道演習(xí)何時開始。

        認知重構(gòu)。兒童需要做的就是改變關(guān)于消防演習(xí)的看法,讓大腦了解這只是短暫的,可以控制的,是自身可以處理的情況。這樣他們就不用每時每刻都處于警覺。告訴兒童是他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說“我不喜歡驚恐的感覺”。即使感到驚恐,這也是正常的,會過去的。這種驚恐感會維持一分鐘或者更短,然后就沒了。對恐懼的焦慮會讓這種感覺更糟。

        發(fā)號施令的談話。消防演習(xí)是為了安全,并不危險。我可以忍受響聲,一會兒就過去了,然后我就可以放松了!這是為了保護我,而不是嚇唬我!焦慮比演習(xí)更差勁!消防演習(xí),我可以受得了的。

        適應(yīng)練習(xí)的例子

        ●用廚房定時器、烘干蜂鳴器、哨子或者煙霧警報器來練習(xí)。輪流控制聲音,有時你來控制警報器,有時兒童控制。他會注意到驚恐是短暫的,感覺很快恢復(fù)。訓(xùn)練兒童進行緩慢地深呼吸,并且每當聽到響聲的時候自己對自己說,這只是個練習(xí)。他可以想象自己戴著耳機,這樣聲音就不會對他產(chǎn)生過大震動。

        |黑暗恐懼|

        認知障礙。如果我能看見,一定有什么東西在那要傷害我。

        認知重構(gòu)。是的,我看不清,但是我是安全的。什么都沒有改變。我需要黑暗來幫我入睡。如果有光亮,我們的身體就不能入睡。

        發(fā)號施令的談話。我很勇敢,房子是安全的,我可以照顧我自己,我很好。焦慮蟲,別再讓我想嚇人的東西了!現(xiàn)在是睡覺時間,不是恐懼時間。趕緊走開,我知道我很安全,你真邪惡!

        適應(yīng)練習(xí)的例子

        2~10歲的兒童會害怕黑暗??赡軆和谛r候缺乏適應(yīng)黑暗的機會。還有些是關(guān)于睡眠和入睡困難的恐懼(參見第13章)。對于年齡稍大的兒童來講,兒童對黑暗的恐懼結(jié)合了不能克服的窘迫和尷尬的感覺。黑暗恐懼通常結(jié)合了兩種分離恐懼:獨自一人和在黑暗中。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們努力克服對黑暗的恐懼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白天開始,并且增加一人獨處的時間。

        ●從白天開始:以一個短暫的任務(wù)開始,搜索一樣物品或者做調(diào)查(樓上樓下,一共有多少電燈開關(guān)和窗戶)。走著完成任務(wù),不要跑!

        ●在樓上藏東西,然后玩尋寶游戲。首先在白天玩(自己練習(xí)),然后是在晚上,用手電筒進行尋寶游戲。在不同的房間藏東西,在燈光下閱讀,或在燈光下吃東西,將黑暗與愉快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

        ●對于黑暗自身的脫敏,可逐步降低兒童房間里的燈光量。使用能在黑暗中發(fā)光的星星或者貼紙,來完成光明到黑暗的過渡。

        ●對于幼兒來說,對黑暗的恐懼來源于藏在黑暗背后的東西,習(xí)慣療法就是與有怪獸的想法作斗爭。不要回避這個問題,而是研究這個問題。一旦你有了“怪獸不是真的”這一想法,你就可以和想象中的怪獸一起玩了。畫一個怪獸,發(fā)出怪獸的聲音,給怪獸起名字,講一個關(guān)于它的故事。這樣你就向你的孩子證明怪獸是想象出來的,不是真的。給這個具有超能力的怪獸編一首好笑的歌,或者好笑的故事,例如它怎么得了感冒,不能嚇唬任何人,只能在那打噴嚏……

        |穿戲服的人|

        對于一些焦慮的兒童,任何新的或者不熟悉的事物都被標記為恐懼的。一個快樂的或者幽默的小丑可能就不適合這些孩子。通常情況下,人們是不會在自己臉上畫油彩、頂著奇怪的發(fā)型的,因此即使小丑的初衷是為了娛樂,但是對于某些兒童而言,這種經(jīng)歷是恐怖的,因為小丑看起來是陌生的,兒童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觀看這些穿戲服的人物,讓孩子感覺已經(jīng)超負荷,他們對兒童來說太高大了,而且經(jīng)常很吵鬧,很活躍,有太多需要立刻消化和處理的東西了。吉祥物、兒童在萬圣節(jié)的打扮、成年人打扮成卡通人物,甚至是圣誕老人都會讓兒童感到很痛苦。兒童的感覺可能會將這種經(jīng)歷當成看到怪物活過來,這對兒童來說,一點兒都不好玩。

        解決方法就是采取一些措施,讓兒童慢慢接受。家長可以緊緊地抱住孩子,一起經(jīng)歷,作出示范?!鞍钅嵊幸浑p大眼睛,像娃娃一樣,邦尼其實就是一個友善的大娃娃。邦尼在跟我們揮手打招呼!你好,邦尼,我知道你很友善,但是你體型太大了,我害怕你?!碑敿议L直接跟孩子解釋的時候,說邦尼并不是真的,它里面其實有一個人,這種解釋更可能會嚇到孩子。幼童,即使是4歲或5歲的兒童都無法分辨真實和不真實,因此,當你解釋有個人在里面的時候,可能會嚇到孩子:邦尼把那個人吞進去了嗎?他們卡住了嗎?他們還能出來嗎?經(jīng)過一段時間,你可以嘗試利用面具和戲服,先在毛絨玩具上面嘗試,之后在人身上嘗試,與此同時,短時間的暴露會更好。

        如何預(yù)防恐懼發(fā)生

        如果發(fā)現(xiàn)兒童又有了新的恐懼的事物,不要驚訝,時刻準備好就行。不是將他自身從感知到的不利的道路上驅(qū)趕走,而是要教會他這種情況是安全的。從情境中退出的情況要盡量地少,讓孩子盡可能多地學(xué)習(xí)這一課??謶志褪敲鎸δ悴荒茏龅氖虑椋粌鼋Y(jié)的感覺;面對恐懼則是生成關(guān)于你能做什么的選擇。大千世界中那么多需要探索的事物,有很多看上去就很恐怖,而兒童并不知道該如何理解。理解就是在事物之間建立聯(lián)系。幫助兒童在新的和不熟悉的經(jīng)驗中建立聯(lián)系,通過角色扮演、畫圖、模仿、發(fā)出滑稽的聲音等方式,一步一步地向?qū)W習(xí)階梯頂端靠近,最后取得成功。

        ●緩慢而穩(wěn)定地設(shè)定節(jié)奏。不要著急,記住高水平的焦慮對于克服恐懼沒有好處。

        ●回到“犯罪現(xiàn)場”,重新創(chuàng)設(shè)引發(fā)恐懼的情境,可以首先通過交談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糾正錯誤,共同學(xué)習(xí),將故事講完,親自接近情境,看看“曾經(jīng)”就是“總是”的規(guī)則并不適用。

        ●總是嘗試著用很好的評價結(jié)束體驗,即使只是部分成功。通過暴露,讓孩子找到成就感。牢記在心,總是有做更多練習(xí)的機會。

        不要心存僥幸,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經(jīng)歷創(chuàng)傷后不得恐懼癥,例如狗撞倒了你家的小孩,或者8歲的孩子從水池跌落,14歲的青少年被困在電梯里。給孩子些時間,不要強迫他立即恢復(fù)原樣,而是幫助他以積極的、有建設(shè)性的方式來結(jié)束互動。讓孩子自己說出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看看在多大程度上他可以參與到相同的情境中。如果他做不到,很顯然這就是一個他需要幫忙的信號,家長要幫助他分析發(fā)生的事情,同時學(xué)習(xí)如何處理兒童的恐懼。

        焦慮的孩子

        怕狗的蕾妮

        蕾妮害怕狗。她的媽媽記得在蕾妮5歲的時候,她和伙伴們正在玩萬圣節(jié)的傳統(tǒng)節(jié)目“不給糖果就搗亂”,而蕾妮突然聽到了狗叫聲,嚇得跑到了一輛行駛的車前。幸運的是蕾妮并沒有受傷。整個家庭都努力幫蕾妮減輕她的恐懼,但蕾妮開始缺席很多社交活動,因為她不能去養(yǎng)狗的人家做客。蕾妮的父母建議家里養(yǎng)一只小狗來幫助她克服恐懼。雖然蕾妮同意了,并且?guī)椭暨x小狗,但是這并沒有消除她的恐懼,反倒讓她感覺更糟了,因為她很害怕,而且不喜歡她的小狗。

        蕾妮來找我治療,我們給她制訂了一個層級表,她可以從簡單的情境開始,先是遠遠地看著她的小狗,想著這件事情,平靜地呼吸,最終達到可以在屏風后跟狗“玩”的程度。她也可以在狗睡覺的時候看著它,這樣做可以讓她有機會了解到狗并沒有她想象的那么嚇人。她的狗叫斯派斯,她看著小狗跳上跳下地玩,很可愛,并沒有傷害她。她也訓(xùn)練小狗,用命令的口吻說:“不要這樣跳。”蕾妮每天都寫日記,寫她跟小狗如何越來越親近,她的恐懼指數(shù)是如何降低的??粗约簩懴碌囊恍行凶舟E,著實讓她自信了不少。應(yīng)用各種暴露方法,加上來自父母的強力支持,以及蕾妮自己的宗教信仰,蕾妮可以越來越多地跟斯派斯互動,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是斯派斯最好的朋友了。蕾妮堅信她的這個經(jīng)歷讓她成為了更堅強的人。“我已經(jīng)可以去寵物商店了,并且很喜歡里面的小狗。去朋友家也沒有問題了,我很享受這個過程?!彼矊W(xué)會了大聲說出自己的恐懼,例如當她害怕的時候,她會讓朋友拴住他們的狗。她會對父母說:“你們總是想推動事情向前發(fā)展,但是有些事需要更多的時間。請耐心些吧,欲速則不達!”

        ADVICE/建議箱

        ◆將挑戰(zhàn)情境寫在紙上,放到罐子里,或者寫在其他任何東西上。讓兒童每天選擇要克服的情境。

        ◆讓兒童對他恐懼的事物了如指掌,讓能力擊垮恐懼。

        ◆讓兒童采訪其他人,了解他們是如何克服恐懼情境的,并且做筆記。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