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欧美无遮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久久久久国色αv免费观看,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首頁 ? 百科知識 ?遭遇火災逃生方法和事故

        遭遇火災逃生方法和事故

        時間:2023-06-16 百科知識 版權(quán)反饋
        【摘要】:企業(yè)班組想要更好地控制風險,就絕不能忽視事故應急。④ 向直接上級匯報事故情況。⑤ 發(fā)生突發(fā)事故后,立即組織班組全體人員逃生、救人、疏散等。② 掌握報警程序,如果是事故第一目擊者,應立即報警。

        企業(yè)班組想要更好地控制風險,就絕不能忽視事故應急。其中,應急準備和應急演練兩個環(huán)節(jié)尤其重要。

        應急準備是為了能迅速有效地開展應急行動,針對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預先所做的各種準備。班組人員應做的準備包括:明確各自的職責,明了逃生路線、方法和疏散地點,掌握報警程序,熟練掌握常用的急救方法,熟知常見事故應急處置方案,救助其他人員,參與搶險和調(diào)查等。

        1. 明確各自的職責

        (1) 班組長在應急管理中的職責

        ① 全面負責本班組應急管理工作。

        ② 負責組織逃生、救人、報警等演練,并對演習效果進行評價和改進。

        ③ 負責組織全體班組人員學習本企業(yè)和本車間等相關(guān)的各類應急預案。特別是要熟悉逃生路線、緊急集合地點、報警電話、急救方法等。

        ④ 向直接上級匯報事故情況。

        ⑤ 發(fā)生突發(fā)事故后,立即組織班組全體人員逃生、救人、疏散等。

        ⑥ 清點人數(shù),發(fā)現(xiàn)未到者及時向上級匯報。

        (2) 班組成員的職責

        ① 學習并掌握急救知識、應急處置知識等。

        ② 掌握報警程序,如果是事故第一目擊者,應立即報警。

        ③ 逃生、救人以及參與搶險和事故調(diào)查等。

        ④ 參與污染物清理、生產(chǎn)恢復等后期處置工作。

        2. 明了逃生路線、方法和疏散地點

        突發(fā)重大事故發(fā)生后,班組員工首先應該立即逃生,確保自己安全后,在有能力搶救身邊的傷者情況下救助他人,最后才是參與救災搶險。

        既然要逃生,那就要事先明了逃生路線、方法和疏散地點,避免臨時抱佛腳,亂了方向。通過平時的教育和培訓以及其他安全活動,班組人員要認真學習逃生知識,熟記疏散路線、緊急集合地點、疏散程序以及一些指示標志,以確保事發(fā)時能夠及時正確地逃生。

        1. 班組應急演練步驟

        (1) 成立演練領(lǐng)導小組,確定演練計劃,制定模擬報警人員、受傷人員。

        (2) 發(fā)生緊急情況。

        (3) 現(xiàn)場人員立即報警。

        (4) 班組長啟動本班組范圍內(nèi)的應急預案。

        (5) 切斷電源、氣源。

        (6) 全體人員沿制定逃生線路疏散。

        (7) 班組職工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模擬救人、參與搶險,并保護好現(xiàn)場。

        (8) 班組職工對傷者進行急救,例如:對傷者實施人工呼吸、制作擔架、把重傷者送往醫(yī)院等。

        (9) 接到疏散指令后,全體班組職工迅速撤離到指定地點,班組長清點人數(shù),檢查傷亡情況,并把情況及時匯報有關(guān)部門。

        (10) 演習結(jié)束,組織班組人員討論演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

        (11) 班組長向上級匯報演習結(jié)果。

        2. 注意的問題

        (1) 全體職工必須在入廠時進行基本急救技能培訓、自救與互救知識教育、逃生訓練等。

        (2) 演練過程中必須聽從指揮,按既定程序執(zhí)行。

        (3) 特殊崗位的職工還要接受相應的急救知識,例如:放射作業(yè)人員要接受放射急救培訓。

        (4) 注意觀察周圍的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匯報。

        1. 觸電急救最主要的是要動作迅速、正確地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第一步,使觸電者脫離帶電體。

        對于低壓觸電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或用有絕緣性能的木棍棒挑開和隔絕電流,如果觸電者的衣服干燥,又沒有緊纏住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離帶電體。但救護人不得接觸觸電者的皮膚,也不能抓他的鞋。

        對高壓觸電者,應立即通知有關(guān)部門停電,不能及時停電的,也可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迫使保護裝置動作,斷開電源。注意拋擲金屬線前,應將金屬線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拋擲另一端。

        第二步,應根據(jù)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對癥救護。

        一般人觸電后,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等征象,外表上呈現(xiàn)昏迷不醒的狀態(tài),但這不是死亡。

        2. 觸電急救現(xiàn)場應用的主要救護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臟按壓法。(見第三節(jié)有關(guān)內(nèi)容)

        危險化學品事故現(xiàn)場急救,一方面要防止受傷者燒傷和中毒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又要使受傷者維持呼吸。這是兩條最為重要的現(xiàn)場救治原則。

        1. 危險化學品急性中毒

        危險化學品急性中毒, 迅速將傷員救離現(xiàn)場,搬至空氣新鮮、流通的地方,松開領(lǐng)口、緊身衣服和腰帶,以利呼吸暢通,使毒物盡快排出,有條件時可接氧氣。同時要保暖、靜臥,并密切觀察傷者病情的變化。

        若為沾染皮膚中毒,應迅速脫去受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

        面部受污染時,要首先注意沖洗眼睛;若為吸入中毒,應迅速脫離中毒現(xiàn)場,向上風方向移至空氣新鮮處,同時解開中毒者的衣領(lǐng),放松褲帶,使其保持呼吸道暢通,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若為口服中毒,中毒物為非腐蝕性物質(zhì)時,可用催吐方法使其將毒物吐出。誤服強堿、強酸等腐蝕性強的物品時,催吐反而會使食道、咽喉再次受到嚴重損傷,這時可服用牛奶、蛋清、豆?jié){淀粉糊等。此時不能洗胃,也不能服碳酸氫鈉,以防胃脹氣引起胃穿孔。

        現(xiàn)場如發(fā)現(xiàn)中毒者心跳、呼吸驟停,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shù),使其維持呼吸、循環(huán)功能。

        2. 化學性皮膚燒傷

        對化學性皮膚燒傷者,應立即移離現(xiàn)場,迅速脫去受污染的衣褲、鞋襪等,并用大量流動的清水沖洗創(chuàng)面20~30分鐘(如遇強烈的化學危險品,沖洗的時間要更長),以稀釋有毒物質(zhì),防止繼續(xù)損傷和通過傷口吸收。新鮮創(chuàng)面上不要隨意涂抹油膏或紅藥水、紫藥水,不要用臟布包裹。黃磷燒傷時應用大量清水沖洗、浸泡或用多層干凈的濕布覆蓋創(chuàng)面。

        3. 化學性眼燒傷

        對化學性眼燒傷者,應在現(xiàn)場迅速用流動的清水進行沖洗,沖洗時將眼皮掰開,把裹在眼皮內(nèi)的化學品徹底沖洗干凈。現(xiàn)場若無沖洗設(shè)備,可將頭埋入盛滿清水的清潔盆中,翻開眼皮,讓眼球來回轉(zhuǎn)動進行清洗。若電石、生石灰顆粒濺入眼內(nèi),應當先用蘸有石蠟油或植物油的棉簽去除顆粒后,再用清水沖洗。

        煤氣是用煤或焦炭等固體原料,經(jīng)干餾或氣化制得的,其主要成分有一氧化碳、甲烷和氫等。煤氣無色無臭,有毒,凡是有明火燃燒場所,如果密閉或通風極差,可因燃燒不完全而使空氣中一氧化碳(CO)濃度大幅度增加,人們吸入后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jié)合,短時內(nèi)就會發(fā)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主要表現(xiàn)是大腦因缺氧而昏迷,也叫煤氣中毒。易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使用時應引起高度注意。

        煤氣廠常在家用水煤氣中特意摻入少量難聞氣味的氣體,目的是為了當煤氣泄漏時能聞到并及時發(fā)現(xiàn)。

        煤氣中毒的癥狀:

        臉色潮紅、頭痛、頭暈、惡心、耳鳴,慢慢出現(xiàn)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等。當感到煤氣中毒時不要慌張,要鎮(zhèn)靜地關(guān)掉煤氣開關(guān),走到門窗邊打開門窗,然后走出室內(nèi)。如無力打開門窗,可砸破門窗玻璃等,使之通風,并呼叫救援者。

        施救方法:

        1. 救護者不要慌張地沖進煤氣濃度很高的室內(nèi)和區(qū)域中,防止自己中毒。

        2. 進入室內(nèi)施救必須先打開窗戶通氣,千萬不能開燈、點火,謹防爆炸。

        3. 將中毒者安全地從中毒環(huán)境內(nèi)搶救出來,迅速轉(zhuǎn)移到清新空氣中。

        4. 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還存在就有救治可能,人工呼吸應堅持2小時以上;如果患者曾嘔吐,人工呼吸前應先消除口腔中的嘔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就進行心臟復蘇。

        5. 盡量使中毒者吸入高濃度氧氣,氧濃度愈高,碳氧血紅蛋白的解離越快。吸氧應維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為止。

        6. 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較深,可將地塞米松10 mg放在20%的葡萄糖液20 ml中緩慢靜脈注射,并用冰袋放在頭顱周圍降溫,以防止或減輕腦水腫的發(fā)生,同時轉(zhuǎn)送醫(yī)院。

        7. 如有肌肉痙攣,可肌肉或靜脈注射安定10 mg以控制之,并減少肌體耗氧量。

        8. 切記一定盡快將中毒者送至具備高壓氧艙的醫(yī)院,過程中還要給中毒者充分吸氧,并注意呼吸道的暢通。

        1. 應立即將傷員救離火源。救護者也應注意自我保護。

        2. 火焰燒傷時,應立即脫去“火衣”,或就地打滾滅火。

        3. 普通的燒傷,若表面起水泡,局部發(fā)紅,首先應該用冷水沖洗,這樣可以降低局部的溫度,減少高溫引起的局部損傷。如果燒傷達到了2級或者3級,也就是說已經(jīng)傷及真皮,或者嚴重的已經(jīng)燒到了肌肉甚至骨骼,還有就是大面積燒傷,不擅自處理,爭取時間把患者送往醫(yī)院,以便能得到及時的補液和抗感染治療。

        4. 如果是化學物品燒傷,要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包扎。

        5. 用清潔的布、衣服、被單包扎創(chuàng)面,以防感染,不要在創(chuàng)面上涂抹藥物或做其他處理,以免影響燒傷面深度的判斷。

        6. 情況嚴重者要立即送往醫(yī)院。

        1. 休克、昏迷急救

        工作現(xiàn)場的休克昏迷是由于外傷、劇痛、腦脊髓損傷等造成的。

        (1) 讓休克者平臥,不用枕頭,腿部抬高30度。若屬于心原性休克同時伴有心力衰竭、氣急,不能平臥時,可采用半臥,注意保暖和安靜,盡量不要搬動,如必須搬動時,動作要輕。

        (2) 吸氧和保持呼吸道暢通。用鼻導管或面罩給氧。危重病人根據(jù)情況給予鼻導管或氣管內(nèi)插管給氧。

        (3) 立即與醫(yī)務工作者聯(lián)系,請醫(yī)生治療。

        2. 骨折急救

        對于骨折傷者,正確固定是最重要的。

        骨折的現(xiàn)場固定方法:

        (1) 固定斷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樹枝、木板、拐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材料,長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guān)節(jié)或不使斷骨錯動為準。

        (2) 脊柱骨折或頸部骨折時,除非是特殊情況如室內(nèi)失火,否則應讓傷者留在原地,等待攜有醫(yī)療器材的醫(yī)護人員來搬動。

        (3) 抬運傷者,從地上抬起時,要多人同時緩緩用力平托;運送時,必須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擔架或繩床。木板上可墊棉被,但不能用枕頭,頸椎骨骨折傷者的頭須放正,兩旁用沙袋將頭夾住,不能讓頭隨便晃動。

        3. 嚴重出血的急救

        止血的方法:

        (1) 一般止血法:一般傷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鹽水涂上紅汞藥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2) 嚴重出血時,應使用壓迫帶止血法。這是一種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適用于頭、頸、四肢動脈大血管出血的臨時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壓住比傷口靠近心臟更近部位的動脈跳動處(止血點)。只要位置找得準,這種方法能馬上起到止血作用。

        (3) 身體上通常有效的止血點有8處。一般來講上臂動脈、大腿動脈、橈骨動脈是較常用的。上臂動脈:用4個手指掐住上臂的肌肉并壓向臂骨;大腿動脈:用手掌的根部壓住大腿中央稍微偏上點的內(nèi)側(cè);橈骨動脈:用3個手指壓住靠近大拇指根部的地方。

        (4) 其他止血方法。除了前面的壓迫止血法外,還有止血帶止血法、加壓包扎止血法和加墊屈肢止血法等多種止血方法。

        止血帶止血法適用于四肢大血管出血,尤其是動脈出血。用止血帶(一般用橡皮管,也可以用紗巾、布帶或繩子等代替)繞肢體綁扎打結(jié)固定,或在結(jié)內(nèi)(或結(jié)下)穿一根短木棒,轉(zhuǎn)動此棒,絞緊止血帶,直到不流血為止。然后把棒固定在肢體上。在綁扎和絞止血帶時,不要過緊或過松。過緊會造成皮膚和神經(jīng)損傷,過松則不能起到止血作用。

        用這種方法有造成受傷肢體缺血而引起組織壞死的危險,所以,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 止血帶不能直接和皮膚接觸,必須先用紗布、棉花或衣服墊好。

        ② 扎好止血帶后,要盡快向醫(yī)院轉(zhuǎn)送。在轉(zhuǎn)送中,要每隔一小時松解1~2分鐘,以暫時恢復血液循環(huán),然后在另一稍高的部位扎緊。

        ③ 扎止血帶的部位不要離出血點太遠,以避免使更多的肌肉組織缺血、缺氧。一般綁止血帶的位置是上臂或大腿上三分之一處。

        中暑是由于高溫、日曬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

        中暑后會出現(xiàn)頭暈、頭痛、全身無力、口渴、心悸、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會突然暈倒。中暑又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及重癥中暑。

        中暑急救的方法:

        讓中暑病人立即離開高溫環(huán)境,轉(zhuǎn)移到陰涼通風處休息,并解開衣服,呈平臥姿勢,同時讓患者多喝含鹽飲料。對于先兆中暑者,可不進行特殊治療,讓他自然恢復正常。對于重癥中暑病人,要立即送醫(yī)院搶救治療。

        中暑者體溫過高時,可以用冰袋放在中暑者的頭部、兩腋下等處,用冰水(或酒精)擦身,用在涼水中浸濕的毛巾包上冰塊擦額部和全身。此外,要用力按摩病人的四肢,防止血液循環(huán)停滯。還可進行涼水沐浴,使病人身體浸泡在涼水中(除頭部),經(jīng)10~20分鐘后,擦干身體。在使用上述方法降溫的同時,讓病人喝含鹽清涼飲料和涼開水,服用急救藥水、人丹和其他降溫藥物。

        遇到毒氣泄漏時,應該立即報告有關(guān)部門。因為對于毒氣泄漏的處理是有特殊要求的,作為一般人員,我們也要了解一些毒氣泄漏處理的常識。

        1. 若在毒氣泄漏現(xiàn)場,應立即穿戴防護服裝,并檢查防毒面具等有沒有什么漏洞,能否起到防護作用。如果沒有佩戴防護服裝或防毒面具時(這種情況是不允許在有毒品危險的場所工作的),就應該盡快用衣服、帽子、口罩等,保護自己的眼、鼻、口腔,防止毒氣攝入。

        2. 當毒氣泄漏量很大,而又無法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時,特別是在通風條件差、較封閉的場所,在場人員應迅速逃離毒氣泄漏場所。

        3. 不要慌亂,不要擁擠,要聽從指揮,特別是人員較多時,更不能慌亂,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鎮(zhèn)靜、沉著,有秩序地撤離。

        4. 撤離時要弄清楚毒氣的流向,不可順著毒氣流動的風向走,而要逆向逃離。

        5. 逃離泄漏區(qū)后,應立即到醫(yī)院檢查,必要時進行排毒治療。

        6. 還要注意的是,當毒氣泄漏發(fā)生時,若沒有穿戴防護服,決不能進入事故現(xiàn)場救人。因為這樣不但救不了別人,自己也會被傷害。

        墜落產(chǎn)生的傷害主要是脊椎損傷、內(nèi)臟損傷和骨折。為避免施救方法不當使傷情擴大,搶救時注意以下幾點:

        1. 發(fā)現(xiàn)墜落傷員,首先看其是否清醒,能否自主活動,若能站起來或移動身體,則要讓其躺下用擔架抬送醫(yī)院,或是用車送往醫(yī)院,因為某些內(nèi)臟傷害,當時可能感覺不明顯。

        2. 若傷者已不能動,或不清醒,切不可亂抬,更不能背起來送醫(yī)院,因為這樣極容易拉脫傷者脊椎,造成永久性傷害。此時應進一步檢查傷者是否骨折,若有骨折,應采用夾板固定,找兩三塊比骨頭稍長一點的木板托住骨折部位,綁三道繩,使骨折處由夾板依托,不產(chǎn)生橫向受力,綁繩不能太緊,以能夠在夾板上左右移動1~2cm為宜。

        3. 送醫(yī)院時應找一塊能使傷者平躺的木板,然后在傷者一側(cè)將小臂伸入傷者身下,并有人分別托住頭、肩、腰、胯、腿等部位,同時用力,將傷者平穩(wěn)托起,再平穩(wěn)放在木板上,抬著木板送醫(yī)院。

        4. 若墜落在地坑,也要按上述程序救護。若地坑內(nèi)雜物太多,應由幾個人小心抬起,放在平板上抬出。若墜落地井中,無法讓傷者平躺,則應小心將傷者抱入筐中吊上來。施救時應注意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傷者脊椎、頸椎受力。

        現(xiàn)場報警、急救知識

        1. 逃生預演臨危不亂。

        每個人對自己工作、學習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結(jié)構(gòu)及逃生路徑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必要時可按逃生路線圖進行消防訓練。

        2. 熟悉環(huán)境暗記出口。

        處于陌生環(huán)境,比如入住酒店、商場購物、進入娛樂場所時,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以便關(guān)鍵時刻能盡快逃離現(xiàn)場。

        3. 保持鎮(zhèn)靜明辨方向。

        保持冷靜,不要盲目出逃。要了解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位置,及時掌握當時火勢的大小和蔓延方向,然后根據(jù)情況選擇逃生方法和逃生路線。

        4. 迅速撤離不貪財物。

        逃生時不要為穿衣服或?qū)ふ屹F重物品而浪費時間,也不要為帶走自己的物品而身負重壓影響逃離速度,更不要貪財,本已逃離火場而又重返火海。

        5. 簡易防護匍匐前進。

        逃生時經(jīng)過充滿煙霧的路線,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開門窗前用手探查門窗溫度以防燙傷;穿過煙火封鎖區(qū)時,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再沖出去。

        6. 膽大心細善用通道。

        發(fā)生火災時,除可以利用樓梯,還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陽臺、窗臺、屋頂?shù)扰实街車陌踩攸c,再沿著落水管、避雷線等滑下樓,脫險。

        7. 高樓火災忌乘電梯。

        逃生時,一般不要坐電梯(消防電梯要在救護人員指揮下使用),應從安全出口逃生。其原因:一是火災中,易斷電而使電梯“卡殼”,給救援帶來難度;二是電梯直通樓房各層,火場的濃煙易涌入電梯中形成“煙囪效應”。人在電梯里隨時都有可能被濃煙毒氣熏嗆或窒息而死亡。

        8. 巧妙逃生滑繩自救。

        用繩子或把床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接成繩索,拴在窗框、暖氣管、鐵欄桿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條等保護手心,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落險境。

        9. 堵塞門戶固定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門已感到燙手,說明大火已經(jīng)封門,再不能開門逃生。此時應關(guān)緊迎火的門窗,打開背火的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然后不停地用水淋透房間,防止煙火滲入,固定在房內(nèi),直到救援人員到達。

        10. 緩晃輕拋尋求救助。

        被煙火圍困暫時無法逃離的人員,要立即返回室內(nèi),用大手電筒、揮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fā)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11. 走投無路廁所避難。

        當逃離煙火區(qū)已無可能,又無其他條件可利用時,應沖向浴室、衛(wèi)生間等。這些房間既無可燃物,又有水源。進入后,應閉門堵縫,向門潑水,打開排氣扇,打開背火的窗子等待救援。

        12. 身上著火切勿驚跑。

        如果身上著火應及時脫去衣服或就地打滾進行滅火,也可向身上澆水,用濕棉被、濕衣物等把身上的火包起來,使火熄滅。

        13. 辨明情況低層跳離。

        火場上切勿輕易跳樓!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住在低樓層(一般2層以下)的居民可采取跳樓的方法進行逃生。但首先要根據(jù)周圍地形選擇高度差較小的地方作為落地點,然后將席夢思床墊、沙發(fā)墊、厚棉被等拋下做緩沖物,并使身體重心盡量放低,做好準備以后再跳。

        14. 互相幫助利人利己。

        要發(fā)揚互助精神,幫助老人、小孩、病人優(yōu)先疏散。對行為不便者可用被子、毛毯等包扎好,用繩子布條等吊下。逃生過程中若看見前面的人倒下,應立即扶起,對擁擠的人應給予疏導或選擇其他疏散方法予以分流,減輕單一疏散通道的壓力,竭盡全力保持疏散通道暢通,以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15. 既已逃出不要回頭。

        一旦逃離危險區(qū),受災者就必須留在安全區(qū)域并及時向救助人員反映火場情況,即使發(fā)現(xiàn)還有人沒撤出來,也不能貿(mào)然返回。正確的做法是,由消防人員組織營救。

        事故發(fā)生后,作為現(xiàn)場第一發(fā)現(xiàn)人的班組人員,應該及時報警。除了清楚知道“119”、“120”外,還要牢記單位應急指揮中心的電話號碼。因為只有及時地將情況報告給相應的上級領(lǐng)導,才能迅速地實施應急救援,盡可能地減少損失。

        1. 班組人員必須清楚以下內(nèi)容:

        (1) 現(xiàn)場報警方式,例如電話、警報器等。

        (2) 24小時與相關(guān)部門的通信、聯(lián)絡方式。

        (3) 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nèi)容。

        2. 報警的內(nèi)容包括:

        (1) 發(fā)生事故的具體地點和時間。

        (2) 事故類型,例如火災、爆炸、中毒等。

        (3) 發(fā)生事故的可能原因、影響范圍。

        (4) 有無人員傷亡。

        (5) 事故的現(xiàn)狀、嚴重程度及其他相關(guān)情況。

        1. 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1) 使病人仰面、平躺;

        (2) 檢查患者的呼吸,呼吸停止或微弱時應立即對其做人工呼吸;

        (3) 救護者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跪于病人肩與腰之間的一側(cè);

        (4) 開放病人氣道,清理口腔異物,注意防止因舌根后墜堵塞喉部影響呼吸;

        (5) 一只手按住病人前額,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將其下頜托起,使其頭部后仰;

        (6) 救護者的拇指、食指捏緊病人鼻孔,吸足一口氣后,用嘴唇嚴密地包住病人的口,以中等力量將氣吹入病人口內(nèi),不要漏氣;

        (7) 當看到病人的胸廓擴張時停止吹氣,離開病人的口,松開捏緊病人鼻翼的拇指和食指,同時側(cè)轉(zhuǎn)頭吸入新鮮空氣,再施二次吹氣。

        注意:每次吹氣時間:成人為2秒鐘,兒童為1~1.5秒鐘。一只手捏緊病人鼻孔,另一只手扶住病人下頜,使嘴張開。救護人做深吸氣后屏住,用自己的嘴唇包繞封住病人的嘴作大口吹氣并觀察病人胸部的膨脹情況,一次吹氣完畢,應立即與病人口部脫離,放開鼻孔,讓病人自動向外呼氣。按以上步驟連續(xù)不斷地進行人工呼吸,直至病人恢復呼吸。成年人每分鐘大約吹氣12~16次。

        2. 胸外心臟按壓法

        胸外心臟按壓法是傷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做胸外心臟按壓時,應使傷者仰臥在較結(jié)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相同,操作方法如下:

        (1) 救護人員跪在傷者一側(cè)或騎在其腰部兩側(cè),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雙臂繃直,雙肩在患者胸骨正中上方,按壓時利用髖關(guān)節(jié)為支點,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壓,垂直下壓,擠壓后應迅速抬起掌根,讓傷者胸部自動復原,但不能離開胸壁定位點,應保持雙臂繃直。

        (2) 對于成年人,應壓陷3~4 cm,以每分鐘按壓80次左右為宜。

        (3) 當傷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都停止了,應及時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也就是心肺復蘇術(shù)。

        (4) 單人進行心肺復蘇術(shù)時,每吹氣2~3次,擠壓心臟10~15次,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慢慢提高。兩人進行心肺復蘇術(shù)時,動作必須協(xié)調(diào)配合,一人按壓,一人吹氣,以5∶1比率進行。

        3. 口對鼻吹氣法

        若傷員口腔緊閉不能撬開時,也可用口對鼻吹氣法,用一手閉住傷員的口,對鼻吹氣。其余同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4. 斷指的處理方法

        將斷指用清潔的布包好,不要用水沖洗創(chuàng)傷面,也不要用任何溶液浸泡。若有條件,將包好的斷指置于潔凈的塑料袋內(nèi),再置于冰塊中間。

        5. 止血的方法

        (1) 毛細血管出血止血方法。血液從傷口滲出,出血量少,色紅,危險性小,只需要在傷口上蓋上消毒紗布或干凈手帕等,扎緊即可止血。

        (2) 靜脈出血止血方法。血色暗紅,緩慢不斷流出。一般抬高出血肢體以減少出血,然后在出血處放幾層紗布,加壓包扎即可達到止血目的。

        (3) 動脈出血止血方法。血色鮮紅,出血來自傷口的近心端,呈搏動性噴血,出血量多,速度快,危險性大。動脈出血一般使用指壓法止血。即在出血動脈的近心端用手指把動脈壓在骨面上,予以止血。

        6. 休克的處理辦法

        對于休克的患者應使其平臥保暖。有條件的可給氧,針刺人中穴,同時對引起休克的因素及時處理。

        7. 電擊傷搶救方法

        (1) 以最快速度使傷員脫離電源,即切斷電源。若離電源較遠,可用手邊的干木棍、竹竿等撥開電線。

        (2) 將觸電者移至通風處,解開衣服。

        (3) 當觸電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

        (4) 心跳和呼吸恢復后,應立即送醫(yī)院繼續(xù)救治。

        (5) 在進行人工呼吸時,可針刺人中穴,以促蘇醒。

        如火災應急預案,中毒(包括化學品和食物等)應急預案,化學品泄漏應急預案,放射性事故應急預案,建筑物坍塌應急預案,環(huán)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洪水、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預案。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