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遇到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但個人的力量總是微弱的,要想有所成就,或實現(xiàn)自己的某個心愿,或謀個好職位,任何時候都需要借力。所以,人不能清高,不能總是認為“靠自己的本事吃飯”,萬事不求人,這種清高本質上是一種迂腐,是一種愚蠢,是一種與社會對立的表現(xiàn)?,F(xiàn)代人應學會求人,求得他人的幫助,善于借用他人的力量。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的思想是可貴的,但是,這樣做解決問題的效率和問題解決的程度不一定就是最快和最好的。
20世紀70年代,林剛大學畢業(yè)后在一家報社當新聞記者。有一天,編輯部主任把他叫到辦公室對他說:“今天晚上有一場很重要的音樂會,可是,報社的音樂評論員卻突發(fā)急病,正在醫(yī)院里做手術。因此,社里決定派你去參加音樂會,并寫出一篇評論員的文章,明天見報?!?/p>
這令他十分為難。因為他本身就不是學音樂的,對此一竅不通,怎么能寫出評論文章呢?拒絕吧,沒這個膽量;接受吧,又怕不能勝任。主任見他不吱聲,便問他是不是有什么困難,他便把自己的擔憂說給主任聽。沒想到主任聽后笑了笑說:“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船到橋頭自然直。你們這些大學生,頭腦來得快,我相信你一定能寫出一篇像樣的評論員文章?!比缓?,主任擺了擺手,就把他打發(fā)出去了。
當天晚上,對音樂一竅不通的林剛愁眉苦臉地坐在劇場中,而劇場另一邊,他清楚地看到了另一家日報的音樂評論員。那家伙蹺著二郎腿,微閉著雙眼,腦袋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微微晃動,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明天,他們的報紙上肯定會出現(xiàn)他的文章??墒牵约旱娜蝿赵撛趺慈ネ瓿赡??
眼看音樂會就要結束,這時他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
舞臺上的大幕剛一拉上,他就立即沖到后臺,找到了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向小提琴演奏家說明了自己面臨的困難并坦誠地向她求助。他說:“實際上,我是在請您幫我寫這篇評論員文章。我想,您是會幫助我這名新手的。”
小提琴家望著他笑了,隨后便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林剛一邊聽著她的講解,一邊快速地記著筆記。他心里在想:“我的那位記者同行,不管他的文采有多么好,他的閱歷有多么深,他對音樂的理解有多么透徹,他的觀點有多么新鮮,他都不可能寫出比我更好的文章。因為他在音樂上的造詣不可能超過我面前的這位音樂家。本來我和他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可是我站在了這位著名的音樂家肩膀上,借了她的力,用兩個人的智慧,而其中一個人的音樂知識顯然比他強得多?!?/p>
第二天,兩篇評論文章同時見了報。圈內人士都驚呼發(fā)現(xiàn)了一名新的音樂評論新星。
此后,報社領導就讓他擔任了專職的音樂記者。他運用他第一次成功的經(jīng)驗,再加上不斷地學習和鉆研,幾年后,他逐漸成為被大家公認的音樂評論家,以致最后擔任了全國性的音樂雜志的總編輯。
可見,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是要借助一定的外力才能完成和實現(xiàn)的。在工作中,你總有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時候,你不可能萬事不求人。在處于困境的時候,只要你把自己的困難坦誠地告訴別人,并誠心地向他人求助,被求助者一般都不會袖手旁觀,而從助人者的角度來講,助人比獲得別人的幫助更能獲得滿足感。
小貼士
大膽說出來
求助別人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只是一種合作方式。任何人也不是獨立的,都是彼此相連的,所以,求助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它既能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還能獲得一些友誼,減少陌生和距離。彼此求助一些事情,增進溝通和交流,互相了解更多。陌生人之間的求助會一下子縮短距離,讓人熟悉起來,互相得到幫助甚至是溫暖。所以,需要的時候,就要大膽地求助別人,不要害羞,不要顧慮,即使有過被拒絕,但還是得到的多。只要你真摯、大方、坦誠,相信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幫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